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0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拆除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



背景技术:

当前的建筑主体楼板采用木模板施工时,多是直接进行拼装;待楼板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时,由于模板之间拼缝紧密,拆模工人只能用撬棍去一点点的凿进木模板和混凝土楼板之间,才能慢慢的进行楼板模板的拆除,工作效率慢;另外,若楼层较高,拆模工人需借助操作架才能进行楼板模板的拆除,拆模速度不但进行缓慢,而且站在操作架上拆模的工人也比较危险,因无处躲避而容易被拆下的模板砸伤。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方便木模板拆除的拆模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可方便木模板在混凝土成型后的拆除,提高模板拆除的安全性,提高模板拆除效率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包括卡接在木模板边沿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匹配木模板的卡槽,所述卡接部上成型有钉孔,该钉孔自所述卡接部的外表面穿入所述卡槽;

所述卡接部下方铰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可沿与所述卡接部的铰接处旋转至水平状态,所述旋转板上设置有延长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部包括上板、下板和竖板,所述上板与下板设置于所述竖板的同侧,且分别与所述竖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板、竖板和下板组成c型结构,且所述旋转板通过转轴与所述下板的边沿铰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竖板分列在所述下板的对称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钉孔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平均分布在所述上板和下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钉孔设置有四个,且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上的所述钉孔位置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钉孔为沉孔。

作为优选,所述延长连接部为成型在所述旋转板上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旋转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安装在木模板上后,可通过拉动旋转板快速拆除模板,较使用撬棍拆除模板,操作更便捷,可提高模板的拆除效率;

2、在拆除模板时,操作工人可远离拆除点,因此安全性更好;

3、该拆模组件与木模板的接触稳定,单次安装后,可多次周转使用;

4、在木模板达到使用期限后,拆除该拆模组件,可安装在其他模板上继续使用,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卡接部;11、上板;12、竖板;13、下板;2、转轴;3、旋转板;4、连接孔;5、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包括卡接在木模板边沿的卡接部1,卡接部1上设置有匹配木模板的卡槽,卡接部1上成型有钉孔5,该钉孔5自卡接部1的外表面穿入卡槽;将卡接部1卡在木模板的边沿后,通过钉孔5钉入自攻丝,即可将卡接部1与木模板固定;

卡接部1下方铰接有旋转板3,旋转板3可沿与卡接部1的铰接处旋转至水平状态,旋转板3可沿卡接部1旋转,在安装木模板的下部支撑基础时,旋转板3在竖直状态下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遮挡,此时,将旋转板3旋转至水平状态,可消除此影响,从而方便模板下部支撑基础的安装,旋转板3上设置有延长连接部,通过在延长连接部上连接拉绳或拉链,可在拆模时将发力点远离木模板,从而减小木模板掉落时的安全隐患;

拆除木模板时,通过拉动设置在旋转板3上的拉绳,可通过卡接部1在木模板的边沿发力,从而方便木模板拆下。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卡接部1包括上板11、下板13和竖板12,上板11与下板13设置于竖板12的同侧,且分别与竖板12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固定连接;上板11、竖板12和下板13组成c型结构,且旋转板3通过转轴2与下板13的边沿铰接,转轴2与竖板12分列在下板13的对称两侧;刷板的宽度为18mm,即一般木模板的厚度,在卡接部1卡在木模板边沿后,两者可紧密接触;钉孔5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平均分布在上板11和下板13上;钉孔5设置有四个,且上板11和下板13上的钉孔5位置交错设置;钉孔5为沉孔,在自攻丝经钉孔5打入上板11或下板13时,其尾部可卡入沉孔内,从而保持上板11和下板13表面的平整;通过自攻丝固定上板11、下板13和木模板后,单次固定可随木模板进行多次的周转使用,节省安装时间;

延长连接部为成型在旋转板3上的连接孔4,连接孔4贯穿旋转板3,设置连接孔4后,可方便的进行拉绳或拉链的绑扎固定,以便于加工模板拆除时的发力点与模板位置分离,减少安全隐患。

采用上述结构,安装在木模板上后,可通过拉动旋转板3快速拆除模板,较使用撬棍拆除模板,操作更便捷,可提高模板的拆除效率;在拆除模板时,操作工人可远离拆除点,因此安全性更好;该拆模组件与木模板的接触稳定,单次安装后,可多次周转使用;在木模板达到使用期限后,拆除该拆模组件,可安装在其他模板上继续使用,使用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在木模板边沿的卡接部(1),所述卡接部(1)上设置有匹配木模板的卡槽,所述卡接部(1)上成型有钉孔(5),该钉孔(5)自所述卡接部(1)的外表面穿入所述卡槽;

所述卡接部(1)下方铰接有旋转板(3),所述旋转板(3)可沿与所述卡接部(1)的铰接处旋转至水平状态,所述旋转板(3)上设置有延长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包括上板(11)、下板(13)和竖板(12),所述上板(11)与下板(13)设置于所述竖板(12)的同侧,且分别与所述竖板(12)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1)、竖板(12)和下板(13)组成c型结构,且所述旋转板(3)通过转轴(2)与所述下板(13)的边沿铰接,所述转轴(2)与所述竖板(12)分列在所述下板(13)的对称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孔(5)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平均分布在所述上板(11)和下板(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孔(5)设置有四个,且所述上板(11)和所述下板(13)上的所述钉孔(5)位置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孔(5)为沉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连接部为成型在所述旋转板(3)上的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贯穿所述旋转板(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楼层板木模板快速拆模组件,包括卡接在木模板边沿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匹配木模板的卡槽,所述卡接部上成型有钉孔,该钉孔自所述卡接部的外表面穿入所述卡槽;所述卡接部下方铰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可沿与所述卡接部的铰接处旋转至水平状态。有益效果在于:安装在木模板上后,可通过拉动旋转板快速拆除模板,较使用撬棍拆除模板,操作更便捷,可提高模板的拆除效率;在拆除模板时,操作工人可远离拆除点,因此安全性更好;该拆模组件与木模板的接触稳定,单次安装后,可多次周转使用;在木模板达到使用期限后,拆除该拆模组件,可安装在其他模板上继续使用,使用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罗英康;杨韦镔;唐新明;韦京旭;罗玉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新桂路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7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