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顶灯。
背景技术:
舱顶灯是一种设置有良好的密封防水结构的灯具,其多用于机舱、货舱、浴室、作业处所等潮湿场所和外通道顶以及露天位置处,由于其密封防水性能良好,因此常规的风冷和水冷等散热方式不能应用于舱顶灯,舱顶灯的散热仅仅靠壳体实现与外部换热,不能满足人们对舱顶灯更高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舱顶灯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舱顶灯,包括灯壳和灯罩,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连接,所述灯壳内固定有led灯板,所述灯壳的顶面设置有固定体,所述固定体一端与所述灯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灯板连接,所述灯壳的顶面以所述固定体为中心周向设置有散热体;所述散热体包括位于中间的容纳槽和位于容纳槽外侧的回流槽,所述容纳槽的底端位于所述灯壳内,顶端位于所述灯壳外,所述容纳槽的顶部位置由底端向顶端方向向外侧延伸形成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顶端连接有水平部,所述水平部的外边缘连接有罩体;所述回流槽的顶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罩体内部与回流槽内部的连通孔;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换热液和液体吸附体,所述液体吸附体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罩体内,并且在罩体内向外侧延伸至所述连通孔的上方;所述回流槽的内表面在靠近底部的位置向内侧延伸使得回流槽的内部形成缩口,所述缩口的下方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缩口的直径,所述回流槽在所述缩口的下方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换热液的液面高度与所述缩口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液体吸附体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卡接体,所述卡接体的内侧与所述吸附体相抵,外侧与所述容纳槽相抵;所述卡接体的顶端一体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内侧与所述液体吸附体相抵,外侧与所述倾斜部相抵,所述过渡部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水平部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灯壳的顶面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防护罩在灯壳的外部罩住所述罩体及回流槽。
优选的,所述液体吸附体为一体的。
优选的,所述液体吸附体包括多个吸附条或吸附片,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条或弹性片,相邻的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之间在所述倾斜部上方的部分有间距;所述容纳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外侧与内侧的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相抵,所述回流管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回流孔。
优选的,所述回流槽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回流槽和容纳槽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未与所述回流槽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流槽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回流槽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槽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连接;所述回流槽和所述卡接体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液体吸附体为吸水棉、海绵或吸水布等制作的。
优选的,所述换热液为水或酒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舱顶灯在使用时,随着灯壳和灯罩内的温度升高,容纳槽吸热使得容纳槽内的换热液体积膨胀,由于回流槽内的浮球能够抵在缩口处使得换热液不能经过缩口向回流槽上方运动,因此,换热液受热膨胀只能经过容纳槽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液体吸附体顶部吸附的液体被挤压凝聚后以液滴的形式脱落,液滴在降落至浮球位置后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能够挤压浮球,经过缩口后回流至容纳槽内,然后换热液如此循环,在此过程中,由于罩体部分在灯壳外,受外部环境影响,吸附体顶部吸收的换热液温度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因此形成水滴后回流至容纳槽时与吸附体底部的换热液热交换,降低吸附体底部的换热液的温度,使得吸附体底部的换热液能够更快速的吸收壳体内的热量,提高了舱顶灯的整体散热效果,更能够满足人们对舱顶灯更高的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舱顶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的舱顶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b处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灯壳1、灯罩2、led灯板3、固定体4、容纳槽5、回流槽6、倾斜部7、水平部8、罩体9、连通孔10、液体吸附体11、浮球12、卡接体13、过渡部14、防护罩15、通气孔16、吸附条17、回流管18、回流孔19、连接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舱顶灯,参见图1和图2,包括灯壳1和灯罩2,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连接,一般可使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所述灯壳内固定有led灯板3,所述灯壳的顶面设置有固定体4,固定体一般可使用圆柱体,所述固定体一端与所述灯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灯板连接使得所述灯板与所述灯壳的顶面有间距,所述灯壳的顶面以所述固定体为中心周向设置有散热体,其中,散热体可以设置成一个,也可以设置成多个,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散热体包括位于中间的容纳槽5和位于容纳槽外侧的回流槽6,回流槽绕散热体周向设置,也可以设置成一个或多个,所述容纳槽的底端位于所述灯壳内,一般可设置在灯板上方,容纳槽的顶端位于所述灯壳外,所述容纳槽的顶部位置由底端向顶端方向向外侧延伸形成倾斜部7,所述倾斜部的顶端连接有水平部8,所述水平部的外边缘连接有罩体9;所述回流槽的顶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罩体内部与回流槽内部的连通孔10;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换热液和液体吸附体11,所述液体吸附体为一体的,其中,换热液可以使用水、酒精等,液体吸附体为吸水棉、海绵或吸水布制作的,所述液体吸附体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罩体内,并且在罩体内向外侧延伸至所述连通孔的上方;所述回流槽的内表面在靠近底部的位置向内侧延伸使得回流槽的内部形成缩口,所述缩口的下方设置有浮球12,所述浮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缩口的直径,所述回流槽在所述缩口的下方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连通结构,本实施例中回流槽与容纳槽用连接管20连接,一般的,可将换热液的液面高度与所述缩口的高度大致相同即可。
上述的舱顶灯在使用时,随着灯壳和灯罩内的温度升高,容纳槽吸热使得容纳槽内的换热液体积膨胀,由于回流槽内的浮球能够抵在缩口处使得换热液不能经过缩口向回流槽上方运动,因此,换热液受热膨胀只能经过容纳槽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液体吸附体顶部吸附的液体被挤压凝聚后以液滴的形式脱落,液滴在降落至浮球位置后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能够挤压浮球,经过缩口后回流至容纳槽内,然后换热液如此循环,在此过程中,由于罩体部分在灯壳外,受外部环境影响,吸附体顶部吸收的换热液温度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因此形成水滴后回流至容纳槽时与吸附体底部的换热液热交换,降低吸附体底部的换热液的温度,使得吸附体底部的换热液能够更快速的吸收壳体内的热量,提高了舱顶灯的整体散热效果,更能够满足人们对舱顶灯更高的散热需求;在舱顶灯停止使用后,灯壳内部的温度逐渐下降达到初始状态,由于没有热源作为换热液流动的能量,换热液最终停止循环运动。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液体吸附体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卡接体13,所述卡接体的内侧与所述液体吸附体相抵,外侧与所述容纳槽相抵;所述卡接体的顶端一体设置有过渡部14,所述过渡部的内侧与所述液体吸附体相抵,外侧与所述倾斜部相抵,所述过渡部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水平部的高度,使得过渡部的顶面高度倾斜,形成斜坡,该结构在使用时可以用于卡紧液体吸附体后同液体吸附体一起塞入容纳槽内,在液体吸附体外侧还能够阻止液滴沿液体吸附体外侧下流在上部被液体吸附体再次吸附至顶部而减小其对灯壳内部的散热效果,过渡部上的斜面使得过渡部由底面至顶面逐渐变宽,填充液体吸附体与倾斜部之间的间隙,并且形成导流部便于附近形成的液滴进入回流槽内。
为了便于散热,一般的罩体和回流槽等结构制作的较薄,为了防止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罩体等受损,所述灯壳的顶面设置有防护罩15,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通气孔16,一般防护罩可以使用网罩,所述防护罩在灯壳的外部罩住所述罩体及回流槽,在安装舱顶灯时,还可以在安装板上对应防护罩的位置设置孔,使得防护罩作为定位结构使用,当然,灯壳上一般均设置安装固定结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上述的连通结构,参见图2,所述回流槽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回流槽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槽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连接;所述回流槽和所述卡接体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连通。
实施例2,参见图3和图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液体吸附体包括多个吸附条17或吸附片,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条或弹性片,相邻的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之间在所述倾斜部上方的部分有间距;所述容纳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回流管18,所述回流管的外侧与内侧的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相抵,所述回流管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回流孔19。
该结构在使用时,由于吸附条或吸附片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条或弹性片,且相邻的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之间在所述倾斜部上方的部分有间距,在水滴形成较慢的状态下,水滴掉落时会使得弹性条或弹性片发生振动,进而带动顶端的液体吸附体将吸收的水分以细小的水珠形式甩出,增加了换热液与罩体内的气体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换热液在顶部换热,甩出后的细小水珠两侧部分经过回流槽回流至容纳槽底部形成循环,中间部分经过回流管回流至容纳槽底部形成循环,回流管的回流原理与回流槽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舱顶灯,包括灯壳(1)和灯罩(2),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连接,所述灯壳内固定有led灯板(3),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壳的顶面设置有固定体(4),所述固定体一端与所述灯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灯板连接,所述灯壳的顶面以所述固定体为中心周向设置有散热体;
所述散热体包括位于中间的容纳槽(5)和位于容纳槽外侧的回流槽(6),所述容纳槽的底端位于所述灯壳内,顶端位于所述灯壳外,所述容纳槽的顶部位置由底端向顶端方向向外侧延伸形成倾斜部(7),所述倾斜部的顶端连接有水平部(8),所述水平部的外边缘连接有罩体(9);
所述回流槽的顶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水平部上设置有用于连通罩体内部与回流槽内部的连通孔(10);
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换热液和液体吸附体(11),所述液体吸附体的顶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罩体内,并且在罩体内向外侧延伸至所述连通孔的上方;
所述回流槽的内表面在靠近底部的位置向内侧延伸使得回流槽的内部形成缩口,所述缩口的下方设置有浮球(12),所述浮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缩口的直径,所述回流槽在所述缩口的下方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连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液的液面高度与所述缩口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吸附体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卡接体(13),所述卡接体的内侧与所述液体吸附体相抵,外侧与所述容纳槽相抵;
所述卡接体的顶端一体设置有过渡部(14),所述过渡部的内侧与所述液体吸附体相抵,外侧与所述倾斜部相抵,所述过渡部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水平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的顶面设置有防护罩(15),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通气孔(16),所述防护罩在灯壳的外部罩住所述罩体及回流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舱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吸附体为一体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舱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吸附体包括多个吸附条(17)或吸附片,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条或弹性片,相邻的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之间在所述倾斜部上方的部分有间距;
所述容纳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回流管(18),所述回流管的外侧与内侧的所述吸附条或吸附片相抵,所述回流管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回流孔(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回流槽和容纳槽的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未与所述回流槽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容纳槽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舱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回流槽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回流槽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连接;
所述回流槽和所述卡接体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吸附体为吸水棉、海绵或吸水布制作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液为水或酒精。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