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筑领域,工人们在修建房子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整体提升式脚手架,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附墙装置常常需要等到墙体铝模和k板拆除之后才能够进行安装,这样的拆装顺序容易导致冒顶作业现象的出现,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k板,来解决铝膜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的拆装顺序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其特征在于:包括k板主体,所述k板主体包括第一k板和第二k板,所述第一k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k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一底壁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一销孔,所述第一k板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k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条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k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套管,所述第二k板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k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底壁,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二底壁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二销孔,所述第二k板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k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条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固定连接有贯穿于套管的转轴,所述第二k板设置有与套管相对应的套管预留缺口。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加强杆和套管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套管更加稳固。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加强杆和第一侧壁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二加强杆和第二侧壁的宽度一致。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安装背楞的时候,侧壁和加强杆可以同时抵住背楞,使背楞受力均匀,混凝土浇筑效果更好。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k板和第二k板的长和宽相等。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k板的运输。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销孔、第一通孔和第一加强杆分别等距离排布,所述第二销孔、第二通孔和第二加强杆分别等距离排布。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固定k板的时候可以使k板受力更均匀。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有利于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提前安装附墙支座,无需等到墙体铝模、k板拆除运至上层后再装附墙支座,避免出现冒顶作业现象。
(2)一体式的k板整体性强,拆除后上下两部分不易丢失,减少铝模损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的第一k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的第一k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的第二k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的第二k板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的第二k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的使用时安装位置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的使用时安装位置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k板主体1、第一k板2、第二k板3、第一侧壁4、第一底壁5、第一销孔6、第一通孔7、第二侧壁8、第二底壁9、第二销孔10、第二通孔11、第一加强杆12、第二加强杆13、套管14、转轴15、套管预留缺口16、墙面模板17、可拆卸锚栓18、爬架附墙支座19、丝杆20、螺帽21、预留孔洞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包括k板主体1,k板主体1包括第一k板2和第二k板3,第一k板2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侧壁4,第一k板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底壁5,第一侧壁4和第一底壁5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一销孔6,第一k板2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一通孔7,第一k板2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条第一加强杆12,第一k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套管14,第二k板3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二侧壁8,第二k板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底壁9,第二侧壁8和第二底壁9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二销孔10,第二k板3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1,第二k板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条第二加强杆13,第二加强杆13固定连接有贯穿于套管14的转轴15,第二k板3设置有与套管14相对应的套管预留缺口16。
在使用时,通过销钉和销片将k板和墙面模板17固定,将可拆卸锚栓18分别安装在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11内,即可实现k板的固定,安装爬架附墙支座19的时候,拆下第二k板3上的可拆卸锚栓18,将第二k板3旋转90度,并将爬架附墙装置19通过丝杆20和螺帽21固定在墙上即可。
优选第一加强杆12和套管14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套管14更加稳固。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第一加强杆12的结构。
优选第一加强杆12和第一侧壁4的宽度一致,第二加强杆13和第二侧壁8的宽度一致。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安装背楞的时候,侧壁和加强杆可以同时抵住背楞,使背楞受力均匀,混凝土浇筑效果更好。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加强杆和侧壁的结构。
优选第一k板2和第二k板3的长和宽相等。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k板的结构。
优选第一销孔6、第一通孔7和第一加强杆12分别等距离排布,第二销孔10、第二通孔11和第二加强杆13分别等距离排布。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固定k板的时候可以使k板受力更均匀。实际上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通孔、销孔和加强杆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1.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其特征在于:包括k板主体(1),所述k板主体(1)包括第一k板(2)和第二k板(3),所述第一k板(2)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一侧壁(4),所述第一k板(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底壁(5),所述第一侧壁(4)和第一底壁(5)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一销孔(6),所述第一k板(2)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一通孔(7),所述第一k板(2)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条第一加强杆(12),所述第一k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套管(14),所述第二k板(3)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二侧壁(8),所述第二k板(3)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底壁(9),所述第二侧壁(8)和第二底壁(9)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二销孔(10),所述第二k板(3)上贯穿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k板(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条第二加强杆(13),所述第二加强杆(13)固定连接有贯穿于套管(14)的转轴(15),所述第二k板(3)设置有与套管(14)相对应的套管预留缺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杆(12)和套管(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杆(12)和第一侧壁(4)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二加强杆(13)和第二侧壁(8)的宽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k板(2)和第二k板(3)的长和宽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可折叠k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孔(6)、第一通孔(7)和第一加强杆(12)分别等距离排布,所述第二销孔(10)、第二通孔(11)和第二加强杆(13)分别等距离排布。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