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室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自动调节安装高度的教室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教室灯一般设计为灯体和安装支架,但是安装支架不能调节高度,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教室的高度不一致,因此教室灯的高度有高有低,因此会出现亮度不够或眩眼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安装高度的教室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调节安装高度的教室灯,包括教室灯灯体,杆体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蜗杆以及驱动蜗杆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杆体一端与教室灯灯体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能够与蜗杆啮合的齿条以使蜗杆能够在杆体内做直线伸缩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马达以及与马达连接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还与蜗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还电性连接有网络模块以用于连接外部的终端、对动力装置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蜗杆与齿条配合,然后将动力装置转动蜗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实现了教室灯的自动调节高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可自动调节安装高度的教室灯,包括教室灯灯体1,杆体2以及底座3,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蜗杆4以及驱动蜗杆4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杆体2一端与教室灯灯体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能够与蜗杆4啮合的齿条5以使蜗杆4能够在杆体2内做直线伸缩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蜗杆4与齿条5配合,然后将动力装置转动蜗杆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实现了教室灯的自动调节高度功能。
进一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马达61以及与马达61连接的减速箱62,所述减速箱62还与蜗杆4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还电性连接有网络模块以用于连接外部的终端、对动力装置进行控制。网络模块可设置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等,使用者可以采用手机或者电脑对动力装置进行驱动,控制动力装置的开启以及关闭,以实现对教室灯的安装高度的智能化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可自动调节安装高度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教室灯灯体,杆体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蜗杆以及驱动蜗杆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杆体一端与教室灯灯体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能够与蜗杆啮合的齿条以使蜗杆能够在杆体内做直线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安装高度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马达以及与马达连接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还与蜗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安装高度的教室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还电性连接有网络模块以用于连接外部的终端、对动力装置进行控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