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5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道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楼道照明系统有以定时器作为电源开关,实现定时开关灯,或者有声控感应开关和红外传感器检测实现开关灯。而采用声控感应开关开启照明灯时,对于低层建筑物来说,楼道外部噪音较多,很容易出现因为噪音导致楼道灯打开而浪费电能的问题,红外传感器检测实现开关灯时,需要安装多个红外传感器,否则楼道处存在死角,导致红外传感器不能检测到人的存在,照明灯无法打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楼道灯易因噪音导致打开且红外传感器存在检测死角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包括灯座和卡接在灯座底部的灯罩,所述灯座的底部内侧开设有t字形的导槽,其通过导槽滑动连接有滑动座,灯座四周位于导槽一侧内部转轴连接有传动轮,所述滑动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红外检测头,导槽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滑动座顶部螺栓固定的导环,灯座的内部还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面板、声控仪、led灯管、紫外线灯管和传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导轮,其通过导轮架设在导槽内实现滑动。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电源适配器、计时器和型号为s4-400的plc,控制面板分别与声控仪、led灯管、紫外线灯管、红外检测头和传动电机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的轴端外侧均套接有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的外部绕设有传动带。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的表面开设有轮齿,所述导环的内壁开设有与轮齿啮合的齿槽。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端部延伸至灯座的底部外侧,且红外检测头倾斜安装在滑动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控制面板内的电源适配器为各部件供电,并通过plc编程实现对声控仪、led灯管、紫外线灯管、红外检测头和传动电机进行实时控制,达到对楼道进行智能照明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

2、当声控仪监测到楼道内存在声音时,plc驱动传动电机带动传动轮转动,带动导环下部螺栓固定的滑动座在导槽内滑动一周的同时,启动红外检测头对楼道内进行全方位探视,一旦楼道内有人时,则启动led灯管,计时器控制plc在一定时间后再次驱动红外检测头反向转动一周复位,此时如果楼道内没人,则启动紫外线灯管,并且该楼道灯光可设置在一定时段内驱动,实用性强。

3、红外检测头倾斜安装在滑动座的端部,这使得红外检测头可全方位对楼道进行监测,杜绝出现监测死角的情况,实用性强。

4、可杜绝因为噪音原因导致led灯频繁亮起费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的灯座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的图1中的a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座、2灯罩、3导槽、4导环、5传动轮、6传动电机、7红外检测头、8led灯管、9紫外线灯管、10控制面板、11声控仪、12滑动座、13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包括灯座1和卡接在灯座1底部的灯罩2,灯座1的底部内侧开设有t字形的导槽3,其通过导槽3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2,灯座1四周位于导槽3一侧内部转轴连接有传动轮5,滑动座1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红外检测头7,导槽3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滑动座12顶部螺栓固定的导环4,灯座1的内部还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面板10、声控仪11、led灯管8、紫外线灯管9和传动电机6;

滑动座12的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导轮13,其通过导轮13架设在导槽3内实现滑动,控制面板10包括电源适配器、计时器和型号为s4-400的plc,控制面板10分别与声控仪11、led灯管8、紫外线灯管9、红外检测头7和传动电机6导线连接,传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动轮5的轴端外侧均套接有传动带轮,传动带轮的外部绕设有传动带,传动轮5的表面开设有轮齿,导环4的内壁开设有与轮齿啮合的齿槽,滑动座12的端部延伸至灯座1的底部外侧,且红外检测头7倾斜安装在滑动座12上。

本实施例中,在灯座1的内部安装控制面板10,通过控制面板10内的电源适配器为各部件供电,并通过plc编程实现对声控仪11、led灯管8、紫外线灯管9、红外检测头7和传动电机6进行实时控制,达到对楼道进行智能照明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

其中,当声控仪11监测到楼道内存在声音时,plc驱动传动电机5带动传动轮5转动,带动导环4下部螺栓固定的滑动座12在导槽3内滑动一周的同时,启动红外检测头7对楼道内进行全方位探视,一旦楼道内有人时,则启动led灯管8,计时器控制plc在一定时间后再次驱动红外检测头7反向转动一周复位,此时如果楼道内没人,则启动紫外线灯管9,并且该楼道灯光可设置在一定时段内驱动,不会因为噪音的原因频繁启动led灯管8,更加省电,实用性强。

其中,红外检测头7倾斜安装在滑动座12的端部,这使得红外检测头7可全方位对楼道进行监测,杜绝出现监测死角的情况,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包括灯座(1)和卡接在灯座(1)底部的灯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的底部内侧开设有t字形的导槽(3),其通过导槽(3)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2),灯座(1)四周位于导槽(3)一侧内部转轴连接有传动轮(5),所述滑动座(1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红外检测头(7),导槽(3)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滑动座(12)顶部螺栓固定的导环(4),灯座(1)的内部还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面板(10)、声控仪(11)、led灯管(8)、紫外线灯管(9)和传动电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2)的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导轮(13),其通过导轮(13)架设在导槽(3)内实现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0)包括电源适配器、计时器和型号为s4-400的plc,控制面板(10)分别与声控仪(11)、led灯管(8)、紫外线灯管(9)、红外检测头(7)和传动电机(6)导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5)的轴端外侧均套接有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的外部绕设有传动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5)的表面开设有轮齿,所述导环(4)的内壁开设有与轮齿啮合的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2)的端部延伸至灯座(1)的底部外侧,且红外检测头(7)倾斜安装在滑动座(1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道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楼道照明装置,解决了现有楼道灯易因噪音导致打开且红外传感器存在检测死角的缺点,包括灯座和卡接在灯座底部的灯罩,所述灯座的底部内侧开设有T字形的导槽,其通过导槽滑动连接有滑动座,当声控仪监测到楼道内存在声音时,PLC驱动传动电机带动传动轮转动,带动导环下部螺栓固定的滑动座在导槽内滑动一周的同时,启动红外检测头对楼道内进行全方位探视,一旦楼道内有人时,则启动LED灯管,计时器控制PLC在一定时间后再次驱动红外检测头反向转动一周复位,此时如果楼道内没人,则启动紫外线灯管,并且该楼道灯光可设置在一定时段内驱动,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邦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海安胜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8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