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
背景技术:
钢材在焊接过程中变形较大,不易控制,特别是长度较长的h型钢和方钢,除局部焊接变形外,还会在其直线方向上存在扭曲变形,使得h型钢和方钢的制造精度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需要进行人工校形校直才能使钢材正常使用。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包括第一套件、与第一套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套件及与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可拆卸地连接的限位件,第一套件与第二套件配合组装以形成中空的套管,所述限位件用于固定第一套件与第二套件的相对位置,所述套管的顶部开设有焊接孔,所述焊接孔与套管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件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套件设置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用于插装于第二插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件设置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二套件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块用于插装于第二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件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套件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与第二限位槽连通,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容设于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荣设置与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圆杆,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为圆弧槽。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槽的口径h小于圆弧槽的直径r。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凸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突伸出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外。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两个,焊接孔位于两个限位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孔设置有第一导斜面,所述第一插块设置有与第一导斜面滑动连接的第二导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块设置有第三导斜面,所述第二插孔设置有与第三导斜面滑动连接的第四导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配合以形成套管,套管套设在方钢外,方钢的待焊接位置显露在焊接孔处,限位件对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进行固定限位,使得第一套件与第二套件的配合牢固,避免第一套件与第二套件在焊接的过程中松动,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此时将垫块经由焊接孔焊接在方钢上,然后用冷却水对治具内焊接后的方钢进行冷却,冷却后将本治具拆卸以取出焊接有垫块的方钢,在此过程中,通过套管对方钢进行限位,使得方钢没有变形的空间,从而使得方钢在焊接前后的结构形状一致,以保证焊接有垫块后的方钢能够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成本低,能够有效地防止钢材在焊接前后发生变形,保证了钢材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焊接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套件;2、第二套件;3、限位件;4、焊接孔;5、第一插孔;6、第一插块;7、第二插块;8、第二插孔;9、第一限位槽;10、第二限位槽;11、手柄;12、第一导斜面;13、第二导斜面;14、第三导斜面;15、第四导斜面;16、方钢;17、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包括第一套件1、与第一套件1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套件2及与第一套件1和第二套件2可拆卸地连接的限位件3,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组装以形成中空的套管,所述限位件3用于固定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的相对位置,所述套管的顶部开设有焊接孔4,所述焊接孔4与套管的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以将垫块17焊接在方钢16上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套件1和第二套件2配合以形成套管,套管套设在方钢16外,方钢16的待焊接位置显露在焊接孔4处,限位件3对第一套件1和第二套件2进行固定限位,使得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的配合牢固,避免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在焊接的过程中松动,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此时将垫块17穿过焊接孔4后焊接在方钢16上,然后用冷却水对治具内焊接后的方钢16进行冷却,冷却后将本治具拆卸以取出焊接有垫块17的方钢16,在此过程中,通过套管对方钢16进行限位,使得方钢16没有变形的空间,从而使得方钢16在焊接前后的结构形状一致,以保证焊接有垫块17后的方钢16能够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成本低,能够有效地防止钢材在焊接前后发生变形,保证了钢材的焊接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件1设置有第一插孔5,所述第二套件2设置有第一插块6,所述第一插块6用于插装于第二插孔8内。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后,第一插块6插装在第一插孔5内,第一插孔5的内壁对第一插块6进行抵触限位,一方面是保证了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牢固,不容易松动,另一方面是便于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件1设置有第二插块7,所述第二套件2设置有第二插孔8,所述第二插块7用于插装于第二插孔8。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后,第二插块7插装在第二插孔8内,第二插孔8的内壁对第二插块7进行抵触限位,一方面是保证了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牢固,不容易松动,另一方面是便于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使用。
当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后,第一插块6插装在第一插孔5内,同时第二插块7插装在第二插孔8内,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件1设置有第一限位槽9,所述第二套件2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0,所述第一限位槽9用于与第二限位槽10连通,所述限位件3的一端容设于第一限位槽9,所述限位件3的另一端荣设置与第二限位槽10。当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配合好后,第一限位槽9与第二限位槽10连通,限位件3插装在第一限位槽9和第二限位槽10内,使得限位件3的一端容设在第一限位槽9内,限位件3的另一端容设在第二限位槽10内,以对第一套件1和第二套件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避免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在焊接的过程中松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为圆杆,所述第一限位槽9和第二限位槽10均为圆弧槽,圆杆与圆弧槽滑动配合,便于对限位件3进行拆装,操作方便、高效。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弧槽的口径h小于圆弧槽的直径r,圆杆的直径略小于圆弧槽的直径r,该结构设计,不但便于限位件3插装在圆弧槽内,还使得限位件3不会轻易脱离第一套件1和第二套件2。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凸设有手柄11,所述手柄11突伸出第一限位槽9或第二限位槽10外。手柄11作为手持部,便于操作者手持限位件3,从而便于将限位件3插装在第一限位槽9和第二限位槽10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的数量为两个,焊接孔4位于两个限位件3之间。两个限位件3分别对套管的两端进行固定和限位,进一步提高了套管在焊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以保证焊接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孔5设置有第一导斜面12,所述第一插块6设置有与第一导斜面12滑动连接的第二导斜面13。在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组装配合的过程中,第一导斜面12与第二导斜面13滑动抵触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了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组装配合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块7设置有第三导斜面14,所述第二插孔8设置有与第三导斜面14滑动连接的第四导斜面15。在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组装配合的过程中,第三导斜面14与第四导斜面15滑动抵触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了第一套件1与第二套件2组装配合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件、与第一套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套件及与第一套件和第二套件可拆卸地连接的限位件,第一套件与第二套件配合组装以形成中空的套管,所述限位件用于固定第一套件与第二套件的相对位置,所述套管开设有焊接孔,所述焊接孔与套管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件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套件设置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用于插装于第二插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件设置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二套件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块用于插装于第二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件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套件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与第二限位槽连通,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容设于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荣设置与第二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圆杆,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为圆弧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槽的口径h小于圆弧槽的直径r。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凸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突伸出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数量为两个,焊接孔位于两个限位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设置有第一导斜面,所述第一插块设置有与第一导斜面滑动连接的第二导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焊接防变形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块设置有第三导斜面,所述第二插孔设置有与第三导斜面滑动连接的第四导斜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