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模板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铝模板以其承载力较高、质量轻、便于人工操作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铝合金模板系统由模板系统、支撑系统、紧固系统、附件系统构成,附件系统,主要包括拆模器和登高凳等,是模板的连接构件,使单件模板连接成系统、组成整体,而传料盒子作为附件系统主要用于模板之间的连接。
现有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承载能力不高和不方便后期拆除的问题,导致传料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收拢和塌缩的情况,从而不利于铝合金模板的周转使用效率和混凝土楼板的浇筑速度。
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具备承载能力强和方便拆除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壁面焊接有两个连接座,且两个连接座的相向面均焊接有插柱,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且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两端分别通过插槽与插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两侧均焊接有侧板,且侧板的一端通过侧槽与盒体内壁面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下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下方位于盒体内壁面的拐角处焊接有角板,所述支撑架一侧表面通过定位柱与角板插接,所述盒体下部表面设置有连接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盒体的上部表面焊接有多个侧柱,且多个侧柱两两一组关于盒体竖直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架为剪型结构,所述支撑架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块,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对应第一端块焊接有第二端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盒体内壁面的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角板,且角板的表面对应定位柱开设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板和侧槽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侧板和侧槽关于盒体水平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盒体的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敞口,且盒体顶面和底面敞口的尺寸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盒体、侧柱、角板、支撑架、侧板、侧槽、第一把手、连接座、插柱、第二把手、连接件、定位柱、插槽、第一端块和第二端块构成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通过将剪型支撑架伸入盒体内侧,促使支撑架一侧表面的多个定位柱与角板的通孔插接,保障盒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而通过转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促使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端部的第一端块和第二端块贴合,进而构成矩形框状的支撑整体,使得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侧面的侧板与盒体内壁面的侧槽嵌入连接,从而在剪型支撑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盒体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盒体强度和承载力不高而发生传料口塌缩的情况,同时,通过连接座转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促使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端部的第一端块和第二端块脱离贴合的状态,直至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关于盒体垂直,能够作为盒体的提升结构,方便盒体的后期拆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盒体;2、侧柱;3、角板;4、支撑架;5、侧板;6、侧槽;7、第一把手;8、连接座;9、插柱;10、第二把手;11、连接件;12、定位柱;13、插槽;14、第一端块;15、第二端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包括盒体1,盒体1内壁面焊接有两个连接座8,且两个连接座8的相向面均焊接有插柱9,两个连接座8之间设置有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且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的两端分别通过插槽13与插柱9转动连接,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的两侧均焊接有侧板5,且侧板5的一端通过侧槽6与盒体1内壁面连接,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下方设置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的下方位于盒体1内壁面的拐角处焊接有角板3,支撑架4一侧表面通过定位柱12与角板3插接,盒体1下部表面设置有连接件11,通过将剪型支撑架4伸入盒体1内侧,促使支撑架4一侧表面的多个定位柱12与角板3的通孔插接,保障盒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而通过转动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分别通过插槽13与连接座8的插柱9转动连接,有利于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的转动),促使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端部的第一端块14和第二端块15贴合,进而构成矩形框状的支撑整体,使得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侧面的侧板5与盒体1内壁面的侧槽6嵌入连接,从而在剪型支撑架4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盒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盒体1强度和承载力不高而发生传料口塌缩的情况,当需要拆除盒体1时,通过转动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促使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端部的第一端块14和第二端块15脱离贴合的状态,直至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均关于盒体1垂直,能够作为盒体1的提升结构,方便盒体1的后期拆除,其中,连接件11为送料盒的现有结构,用于与铝合金模板的连接,不做过多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盒体1的上部表面焊接有多个侧柱2,且多个侧柱2两两一组关于盒体1竖直中线对称,通过多个侧柱2能够在混凝土浇注完成时清晰显露出盒体1边框的轮廓,从而有利于盒体1的拆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4为剪型结构,支撑架4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柱12,通过支撑架4一侧表面的多个定位柱12能够与角板3一一对应,从而保障支撑架4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均为u型结构,第一把手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块14,第二把手10的一端对应第一端块14焊接有第二端块15,通过第一端块14与第二端块15贴合,使得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在平行分布的同时构成矩形框状结构的支撑整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盒体1内壁面的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角板3,且角板3的表面对应定位柱12开设有通孔,通过角板3的通孔方便与支撑架4的定位柱12连接,从而保障盒体1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板5和侧槽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侧板5和侧槽6关于盒体1水平中线对称,通过两组两组侧板5和侧槽6,增加盒体1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盒体1的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敞口,且盒体1顶面和底面敞口的尺寸不相同,通过盒体1扩展的敞口构成传料口,有利于铝合金模板在楼层和墙体的周转。
工作原理:
使用时,通过将剪型支撑架4伸入盒体1内侧,促使支撑架4一侧表面的多个定位柱12与角板3的通孔插接,保障盒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而通过转动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分别通过插槽13与连接座8的插柱9转动连接,有利于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的转动),促使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端部的第一端块14和第二端块15贴合,进而构成矩形框状的支撑整体,使得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侧面的侧板5与盒体1内壁面的侧槽6嵌入连接,从而在剪型支撑架4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盒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力,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盒体1强度和承载力不高而发生传料口塌缩的情况,当需要拆除盒体1时,通过转动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促使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端部的第一端块14和第二端块15脱离贴合的状态,直至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均关于盒体1垂直,能够作为盒体1的提升结构,方便盒体1的后期拆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壁面焊接有两个连接座(8),且两个连接座(8)的相向面均焊接有插柱(9),两个所述连接座(8)之间设置有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且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的两端分别通过插槽(13)与插柱(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的两侧均焊接有侧板(5),且侧板(5)的一端通过侧槽(6)与盒体(1)内壁面连接,所述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下方设置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的下方位于盒体(1)内壁面的拐角处焊接有角板(3),所述支撑架(4)一侧表面通过定位柱(12)与角板(3)插接,所述盒体(1)下部表面设置有连接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上部表面焊接有多个侧柱(2),且多个侧柱(2)两两一组关于盒体(1)竖直中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为剪型结构,所述支撑架(4)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柱(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7)和第二把手(10)均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把手(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块(14),所述第二把手(10)的一端对应第一端块(14)焊接有第二端块(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壁面的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角板(3),且角板(3)的表面对应定位柱(12)开设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和侧槽(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侧板(5)和侧槽(6)关于盒体(1)水平中线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传料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敞口,且盒体(1)顶面和底面敞口的尺寸不相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