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4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浇楼板施工过程中,给水管道、雨污水管道、消防管道等穿越楼板处通常需要进行预留洞施工。目前施工现场多采用在pvc模具中填充泡沫的方法,即:首先将pvc模具通过铁丝、铁钉等固定至木模板上,再向pvc模具中填充泡沫,以防止浇筑过程中pvc模具被混凝土填充。这种方法的缺点有:1、模具安装不稳固,在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使模具产生移位、甚至损坏,进而导致孔洞错位、堵塞。2、孔洞成型后模具无法重复使用,且拆除困难。

申请号为201720039331.5的专利文献公告了一种楼层管道预留洞口定型模具,先在建筑顶板上通过拧紧第一螺母将各个t头螺杆固定在对应的预留洞口轴心处,t头螺杆的t头配合固定在建筑顶板底部,再将每个柱桶倒扣在建筑顶板上的各个对应位置,t头螺杆的上端配合穿出所对应的桶底板上的通孔,在桶底板上部用第二螺母将柱桶扣紧固定配合在建筑物顶板上。倒扣桶底板上设置的把手,用于浇筑凝固后方便提出倒扣柱桶。由于凝固后的混凝土粘性较强,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浇筑的混凝土较厚,存在不易将柱桶从凝固后的混凝土中提出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螺纹固定件;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套管和上盖板;

所述上盖板的外周边沿设置有第一凸沿,且位于上盖板与套管相邻的一侧;所述套管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第一凸沿套设在套管上开口处的外周;

所述套管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拼合部和第二拼合部,所述第一拼合部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所述第二拼合部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所述第一拼合部与第二拼合部相拼合形成整体结构,且具有第一拼接缝与第二拼接缝;

所述第一拼接缝与第二拼接缝相平行;

所述模具本体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固定件包括固定杆和锁紧螺母;

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

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上盖板的中心,且延伸至上盖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套管下开口处的下方;

所述锁紧螺母与固定杆螺纹配合,且位于上盖板与套管相背的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下盖板和限位螺母;

所述套管靠近下开口处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凸起,所述下盖板搭接在凸起上,且位于套管中;

所述限位螺母安装在固定杆上,且位于下盖板与凸起相背的一侧;

所述固定杆穿过下盖板中心的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安装在固定杆上,且位于上盖板与锁紧螺母相背的一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

所述第一凸筋设置在上盖板与下盖板相背的一侧,若干个所述第一凸筋以上盖板的中心为原点,呈放射形结构;

所述第二凸筋设置在下盖板与上盖板相邻的一侧,若干个所述第二凸筋以下盖板的中心为原点,呈放射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凸起沿套管内壁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拼合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所述第二拼合部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凸沿;

所述第二凸沿沿下盖板的外周边沿设置,且位于下盖板与上盖板相背的一侧;

所述凸起为l型结构,且与套管的内壁围成开口向上的槽型结构,所述第二凸沿安装于槽型结构中。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上盖板、下盖板和固定杆均为钢制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制作简单,不易变形,通过电动扳手即可轻松安装,安装后位置准确、稳固不松动。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模具内被混凝土填充,且浇筑完成后预留洞口成型质量好。模具拆除后可叠合存放和转运,周转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套管;101-第一拼合部;102-第二拼合部;103-第一拼接缝;104-第二拼接缝;105-凸起;2-上盖板;201-第一凸沿;202-第一凸筋;3-下盖板;301-第二凸沿;302-第二凸筋;4-固定杆;401-限位螺母;402-紧固螺母;5-锁紧螺母;6-木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螺纹固定件;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套管1和上盖板2;所述上盖板2的外周边沿设置有第一凸沿201,且位于上盖板2与套管1相邻的一侧;所述套管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第一凸沿201套设在套管1上开口处的外周;所述套管1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拼合部101和第二拼合部102,所述第一拼合部101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所述第二拼合部102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所述第一拼合部101与第二拼合部102相拼合形成整体结构,且具有第一拼接缝103与第二拼接缝104;所述第一拼接缝103与第二拼接缝104相平行;所述模具本体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

上盖板2封闭套管1的上开口处,模具本体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在木模板6上。第一凸沿201对套管1进行限位,防止第一拼合部101与第二拼合部102错位,同时遮挡上盖板2与套管1上开口处的安装间隙。上盖板2、套管1与木模板6共同围成封闭结构,避免浇筑、振捣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套管1中。混凝土凝固至一定强度,且达到拆除条件后,先拆除螺纹固定件,后拆除上盖板2,再拆除套管1。拆除套管1时,先拆除第一拼合部101,即向套管1轴线的方向掰动,使第一拼合部101的外壁脱离混凝土。设置楔形面能有效避免拆卸时出现卡死的情况,尖端角度α可以根据套管1的壁厚自由设置,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尖端角度α为45°。拆除第二拼合部102,即向套管1轴线的方向掰动,使第二拼合部102的外壁脱离混凝土。相较于背景技术,具有方便拆卸的优点。

螺纹固定件具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螺钉,螺钉穿过上盖板2的中心,且与木模板6相连。优选的,所述螺纹固定件包括固定杆4和锁紧螺母5;所述固定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穿过上盖板2的中心,且延伸至上盖板2的上方;所述固定杆4的另一端延伸至套管1下开口处的下方;所述锁紧螺母5与固定杆4螺纹配合,且位于上盖板2与套管1相背的一侧。固定杆4延伸至套管1下开口处下方的端部设置有自攻螺纹,其与木模板6相连,通过锁紧螺母5与固定杆4的螺纹配合,对模具本体沿固定杆4轴向进行限位,将模具本体锁紧在木模板6上。

为了方便操作,优选的,还包括紧固螺母402,所述紧固螺母402安装在固定杆4上,且位于上盖板2与锁紧螺母5相背的一侧。紧固螺母402与固定杆4固定连接,二者之间不产生相对运动,使用电动扳手拧转紧固螺母402,进而带动固定杆4利用自攻螺纹安装至木模板6上。

为了保证安装后的固定杆4与套管1同轴布置,优选的,还包括下盖板3和限位螺母401;所述套管1靠近下开口处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凸起105,所述下盖板3搭接在凸起105上,且位于套管1中;所述限位螺母401安装在固定杆4上,且位于下盖板3与凸起105相背的一侧;所述固定杆4穿过下盖板3中心的通孔。限位螺母401与固定杆4固定连接,二者之间不产生相对运动。凸起105与限位螺母401共同作用,防止下盖板3产生沿固定杆4轴向的位移。同时,方便下盖板3的拆卸。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固定杆4依次穿过上盖板2的中心与下盖板3的中心,防止固定杆4偏离套管1轴线,保证安装精确,进而保证精确成孔。

在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紧固螺母402与限位螺母401上下间隔布置,且均位于套管1中。

为了方便上盖板2与下盖板3的取下,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凸筋202和第二凸筋302;所述第一凸筋202设置在上盖板2与下盖板3相背的一侧,若干个所述第一凸筋202以上盖板2的中心为原点,呈放射形结构;所述第二凸筋302设置在下盖板3与上盖板2相邻的一侧,若干个所述第二凸筋302以下盖板3的中心为原点,呈放射形结构。设置第一凸筋202与第二凸筋302有利于施工人员手持,方便取下上盖板2与下盖板3。

凸起105可以为沿套管1内壁一周的整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凸起10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凸起105沿套管1内壁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拼合部101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105,所述第二拼合部102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105。

凸起105可以设置成多种形状,只需满足安装要求即可。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凸沿301;所述第二凸沿301沿下盖板3的外周边沿设置,且位于下盖板3与上盖板2相背的一侧;所述凸起105为l型结构,且与套管1的内壁围成开口向上的槽型结构,所述第二凸沿301安装于槽型结构中。第二凸沿301卡接在槽型结构中,安装稳定。

优选的,套管1、上盖板2、下盖板3和固定杆4均为钢制品。钢制品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

套管1优选为圆台结构。其中,套管1上开口处的直径大于下开口处的直径。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制作简单,不易变形,通过电动扳手即可轻松安装,安装后位置准确、稳固不松动。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模具内被混凝土填充,且浇筑完成后预留洞口成型质量好。模具拆除后可叠合存放和转运,周转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和螺纹固定件;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套管(1)和上盖板(2);

所述上盖板(2)的外周边沿设置有第一凸沿(201),且位于上盖板(2)与套管(1)相邻的一侧;所述套管(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第一凸沿(201)套设在套管(1)上开口处的外周;

所述套管(1)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拼合部(101)和第二拼合部(102),所述第一拼合部(101)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所述第二拼合部(102)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所述第一拼合部(101)与第二拼合部(102)相拼合形成整体结构,且具有第一拼接缝(103)与第二拼接缝(104);

所述第一拼接缝(103)与第二拼接缝(104)相平行;

所述模具本体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固定件包括固定杆(4)和锁紧螺母(5);

所述固定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

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穿过上盖板(2)的中心,且延伸至上盖板(2)的上方;所述固定杆(4)的另一端延伸至套管(1)下开口处的下方;

所述锁紧螺母(5)与固定杆(4)螺纹配合,且位于上盖板(2)与套管(1)相背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盖板(3)和限位螺母(401);

所述套管(1)靠近下开口处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凸起(105),所述下盖板(3)搭接在凸起(105)上,且位于套管(1)中;

所述限位螺母(401)安装在固定杆(4)上,且位于下盖板(3)与凸起(105)相背的一侧;

所述固定杆(4)穿过下盖板(3)中心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螺母(402),所述紧固螺母(402)安装在固定杆(4)上,且位于上盖板(2)与锁紧螺母(5)相背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凸筋(202)和第二凸筋(302);

所述第一凸筋(202)设置在上盖板(2)与下盖板(3)相背的一侧,若干个所述第一凸筋(202)以上盖板(2)的中心为原点,呈放射形结构;

所述第二凸筋(302)设置在下盖板(3)与上盖板(2)相邻的一侧,若干个所述第二凸筋(302)以下盖板(3)的中心为原点,呈放射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0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凸起(105)沿套管(1)内壁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拼合部(101)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105),所述第二拼合部(102)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凸起(105)。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凸沿(301);

所述第二凸沿(301)沿下盖板(3)的外周边沿设置,且位于下盖板(3)与上盖板(2)相背的一侧;

所述凸起(105)为l型结构,且与套管(1)的内壁围成开口向上的槽型结构,所述第二凸沿(301)安装于槽型结构中。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上盖板(2)、下盖板(3)和固定杆(4)均为钢制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拆卸的用于现浇楼板管道预留洞口的定型模具。套管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结构,第一凸沿套设在套管上开口处的外周;套管包括左右布置的第一拼合部和第二拼合部,第一拼合部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第二拼合部的两个端面均为楔形结构的拼合面;第一拼合部与第二拼合部相拼合形成整体结构,且具有第一拼接缝与第二拼接缝;第一拼接缝与第二拼接缝相平行;模具本体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制作简单,不易变形,通过电动扳手即可轻松安装,安装后位置准确、稳固不松动。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模具内被混凝土填充,且浇筑完成后预留洞口成型质量好。模具拆除后可叠合存放和转运,周转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蓝荣发;胡方权;董亮;赵洪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9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