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油污灯具。
背景技术:
全密封性灯具工作时,光源产生极高的热量,同时各种电机、风机工作也产生大量的热量,这就导致密闭灯体内温度偏高。灯体内的电机、风机、效果组件等大多含有转动轴承,其中含有各种润滑油,这些润滑油长期在高温的密封灯体内挥发,形成气体的油烟,油烟容易依附在光源及光学组件表面,形成有色油污,严重影响灯具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油污灯具,该灯具能避免油烟容易吸附于光源及光学组件表面,从而减少形成有色油污,保证灯具的正常使用。
其技术方案如下:
防油污灯具,包括灯体外壳、光源、风机及过滤组件,所述灯体外壳为密闭结构,所述光源、风机及过滤组件均设于灯体外壳内,所述风机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开通,所述过滤组件覆盖风机的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反向设置,且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二风机的进风口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外壳内固定有风机安装板,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分别安装于风机安装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左右对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过滤组件及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覆盖第一风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覆盖第二风机的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架及过滤网,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处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架连接于连接板上,所述过滤网固定于固定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设有五个,五个所述过滤网与固定架一体设置形成所述过滤组件,且所述过滤组件呈一侧开口的盒体状,所述过滤组件开口的一侧与连接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设有多层,且所述过滤网为玻璃纤维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与连接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间隔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之间的间隔射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外壳内还设有效果组件及驱动电机,所述效果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并由驱动电机带动旋转,所述效果组件位于光源的前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油污灯具,通过在灯体外壳内部设置风机及过滤组件,将过滤组件覆盖风机的进风口,风机启动后,将灯具密闭空间内混有油烟的空气吸进风机,过滤组件将油烟吸附,避免灯具内部油烟容易吸附于光源及光学组件表面上,从而减少形成有色油污,保证灯具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油污灯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油污灯具中风机与过滤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灯体外壳;20、光源;30、第一风机;301、进风口;302、出风口;31、第二风机;32、连接板;40、第一过滤组件;401、固定架;402、过滤网;41、第二过滤组件;50、效果组件;60、驱动电机;70、光学组件;80、风机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毫无疑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如图1及图2所示,防油污灯具,包括灯体外壳10、光源20、风机及过滤组件,所述灯体外壳10为密闭结构,所述光源20、风机及过滤组件均设于灯体外壳10内,所述风机具有进风口301与出风口302,所述风机的出风口302开通,所述过滤组件覆盖风机的进风口301。通过在风机的进风口301处设置过滤组件,灯体外壳10的密闭空间内混有油烟的空气被吸进风机,过滤组件将空气中绝大部分油烟隔绝,油烟吸附于过滤组件上,以达到将油烟集中吸附处理,防止油烟容易吸附于光源20及光学组件70的表面上,从而很大程度减少形成有色油污,保证灯具的正常使用,不影响灯具的照明效果,且净化灯具内部空气,延长光源2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风机30及第二风机31,且两个风机均采用涡流风机,所述第一风机30的出风口302与第二风机31的出风口302反向设置,其中,第一风机30的出风口302朝向灯具的底部,第二风机31的出风口302朝向灯具的头部,且所述第一风机30的进风口301与第二风机31的进风口301相对设置。通过以上设置,两个风机启动时,形成循环风道,有利于空气在灯具内部进行循环流动,进而使得混有油烟的空气更容易被吸附于过滤组件上,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所述灯体外壳10内固定有风机安装板80,所述第一风机30及第二风机31分别安装于风机安装板80的两端,且所述第一风机30及第二风机31左右对称。通过将第一风机30与第二风机31对称安装,有利于空气在灯具内部进行循环流动,同时使得灯具内部结构的安装布局更加整齐,不凌乱。
所述第一风机30与第二风机31间隔设置,所述光源2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风机30与第二风机31之间的间隔射出。通过以上设置,避免风机阻挡光源20发出的光线,利于灯具的正常工作。
所述过滤组件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过滤组件40及第二过滤组件41,所述第一过滤组件40覆盖第一风机30的进风口301,所述第二过滤组件41覆盖第二风机31的进风口301。通过设置两个过滤组件,更利于将油烟吸附于过滤组件上,从而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架401及过滤网402,所述风机的进风口301处固定有连接板32,所述固定架401连接于连接板32上,所述过滤网402固定于固定架40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402设有五个,五个所述过滤网402与固定架401一体设置形成所述过滤组件,且所述过滤组件呈一侧开口的盒体状,所述过滤组件开口的一侧与连接板32连接。通过将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呈一侧开口的盒体状,大幅度增大过滤组件的过滤面积,从而能实现将空气中绝大部分的油烟及粉尘吸附于过滤网402上,进一步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大大减少油烟对光源20及光学组件70的影响;另外,将过滤组件设置呈盒体状,风机的进风口301与过滤组件的内部之间留有空间,避免影响风机的正常工作,有利于空气循环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402设有多层,且所述过滤网402为玻璃纤维网。玻璃纤维网主要材料为各种纤维材料,由于纤维材料为非均匀排布,过滤网402能有效地拦截各种微小漂浮颗粒,过滤效果能达到80%,又不对气流形成过大的阻力,利于空气正常流动。
所述固定架401与连接板32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使用螺钉将固定架401安装于连接板32上,在拆卸时,松开螺钉即可。通过以上设置,更加便于更换或清洁过滤组件,进而有利于保持过滤组件的干净程度,利于提高过滤效果。
所述灯体外壳10内还安装有效果组件50及驱动电机60,所述效果组件50与驱动电机60连接,并由驱动电机60带动旋转,所述效果组件50位于光源20的前方。通过以上设置,光源20照射效果组件50上,从而投影出不同的照明效果,使得灯具的照明效果更加多样且华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油污灯具的优选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灯体空间及需要可以设置多个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的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过滤网402也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结构的过滤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油污灯具,过滤组件将空气中绝大部分油烟隔绝,油烟吸附于过滤组件上,以达到将油烟集中吸附处理,防止油烟容易吸附于光源20及光学组件70的表面上,从而很大程度减少形成有色油污,保证灯具的正常使用,不影响灯具的照明效果,且净化灯具内部空气,延长光源20的使用寿命;空气在灯具内部按设定的风道进行循环流动,进而使得混有油烟的空气更容易被吸附于过滤组件上,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外壳、光源、风机及过滤组件,所述灯体外壳为密闭结构,所述光源、风机及过滤组件均设于灯体外壳内,所述风机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开通,所述过滤组件覆盖风机的进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反向设置,且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二风机的进风口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外壳内固定有风机安装板,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分别安装于风机安装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左右对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一过滤组件及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覆盖第一风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覆盖第二风机的进风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架及过滤网,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处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架连接于连接板上,所述过滤网固定于固定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设有五个,五个所述过滤网与固定架一体设置形成所述过滤组件,且所述过滤组件呈一侧开口的盒体状,所述过滤组件开口的一侧与连接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设有多层,且所述过滤网为玻璃纤维网。
8.如权利要求5所述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与连接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间隔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之间的间隔射出。
10.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防油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外壳内还设有效果组件及驱动电机,所述效果组件与驱动电机连接,并由驱动电机带动旋转,所述效果组件位于光源的前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