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建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土建工程”:即土木建筑工程,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的总称。是一门为人类生活、生产、防护等活动建造各类设施与场所的工程学科,涵盖了地上、地下、陆地、水上、水下等各范畴内的房屋、道路、铁路、机场、桥梁、水利、港口、隧道、给排水、防护等诸工程范围内的设施与场所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物的建设,其既包括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项技术活动,又包括建造过程中所耗的材料、设备与物品。土木建筑工程涉及国民经济中各行各业的存在、活动与发展,没有土木建筑工程为其修建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就谈不上各行各业的存在与发展。这一切都说明了土木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故又称土木建筑工程建设为基础建设。

在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基坑内浇注固定混凝土基座,以方便的风电设备的固定安装,浇注通常需要使用到浇注模板,但是现有的浇注模板通常采用连接板材用固定螺钉进行连接,不便于模板的拆卸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的上方设有多个浇注框架,浇注框架的外侧套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与固定框板固定连接,浇注框架的上方设有回形压板,回形压板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有螺纹柄、导向套、导向杆和连接架,浇注框架的上部四壁均对此固定连接第一插槽,浇注框架的下部四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第一插杆与第一插槽对应且适配,固定框板的内侧四边均对称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与第一插杆对应且适配,回形压板的底面内侧四边均对此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第二插杆与第一插槽对应且适配,浇注框架包括有横板、纵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柄与支撑架的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柄的一端穿过支撑架且与连接架的顶部转动连接,连接架地面与回形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套分别固定连接在回形压板的四角,导向杆分别设置支撑架的内部四角,导向杆的一端与支撑架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框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套滑动套设在导向杆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板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板的顶面两侧,纵板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板的顶面另两侧,横板和纵板的端部相交。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横板的两端,第二卡槽对称开设在纵板的两端,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对应且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板、纵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浇注框架可以通过横板和纵板相互卡接形成,通过固定框板、浇注框架、回形压板、第一插槽、第一插杆、第二插槽和第二插杆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浇注框架可以方便稳定的通过第二插槽和第一插杆放置在固定框板上,同时浇注框架可以通过第一插槽和第一插杆方便稳定的相互堆叠,同时回形压板可以通过第二插杆和第一插槽方便的放置在浇注框架顶部,同时使得装置整体为可拆分结构,方便浇注后对其进行拆卸,通过螺纹柄、导向套、导向杆和连接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螺纹柄可以带动回形压板抵在几周框架的顶部,将浇注框架相互压紧,方便浇注的进行,从而使得本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具有方便固定组合功能,方便对装置进行组装和拆卸,使得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中压紧机构安装图。

图3为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中浇注框架连接图。

图4为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中浇注框架爆炸图。

图中:1固定框板、2第二卡槽、3浇注框架、4支撑架、5回形压板、6压紧机构、7螺纹柄、8导向套、9导向杆、10连接架、11第一插槽、12第一插杆、13第二插槽、14第二插杆、15横板、16纵板、17第一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固定框板1,固定框板1的上方设有多个浇注框架3,浇注框架3的外侧套设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与固定框板1固定连接,浇注框架3的上方设有回形压板5,回形压板5与支撑架4之间设有压紧机构6,压紧机构6包括有螺纹柄7、导向套8、导向杆9和连接架10,浇注框架3的上部四壁均对此固定连接第一插槽11,浇注框架3的下部四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12,第一插杆12与第一插槽11对应且适配,固定框板1的内侧四边均对称开设有第二插槽13,第二插槽13与第一插杆12对应且适配,回形压板5的底面内侧四边均对此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14,第二插杆14与第一插槽11对应且适配,浇注框架3包括有横板15、纵板16、第一卡槽17和第二卡槽2。

螺纹柄7与支撑架4的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柄7的一端穿过支撑架4且与连接架10的顶部转动连接,连接架10地面与回形压板5的顶面固定连接。

导向套8分别固定连接在回形压板5的四角,导向杆9分别设置支撑架4的内部四角,导向杆9的一端与支撑架4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导向杆9的另一端与固定框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套8滑动套设在导向杆9的外侧。

横板15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板1的顶面两侧,纵板16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板1的顶面另两侧,横板15和纵板16的端部相交。

第一卡槽17开设在横板15的两端,第二卡槽2对称开设在纵板16的两端,第一卡槽17与第二卡槽2对应且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首先将固定框板1套设在需要浇注的位置,然后拿取横板15对称放置在固定框板1的顶面两侧,并通过第一插杆12和第二插槽13的相互配合将第一横板15与固定框板1相互固定,然后拿取纵板16对称放置在固定框板1的另两侧,同时使得纵板16的上的第二卡槽2与横板15上的第一卡槽17对应,同时使得纵板16底部的第一插杆12与固定框板1的第二插槽13对应,然后向下按压纵板16,使得纵板16通过第二卡槽2和第一卡槽17与横板15卡接,同时纵板16带动第一插杆12插入第二插槽13内,从而使得纵板16被固定,完成浇注框架3在固定框板1顶面的摆放,然后再次拿取横板15,将横板15通过其底部的第一插杆12与之前放置的横板15顶部的第一插槽11相配合,然再次拿取纵板16通过第一卡槽17和第二卡槽2与再次拿取的横板15组合,同时使得再次拿取的纵板16其底部的第一插杆12插入之前拿取的纵板16顶部的第一插槽11,然后重复操作,完成浇注框架3的堆叠,然后转动螺纹柄7,螺纹柄7通过连接架10带动回形压板5通过导向套8延导向杆9向下滑动,最终回形压板5底面的第二插杆14插在最上方的浇注框架3上部的第一插槽11内,然后继续转动螺纹柄7,在固定框板1、支撑架4和回形压板5的作用下浇注框架3被压紧,完成浇注框架3的固定组合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固定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板(1)的上方设有多个浇注框架(3),浇注框架(3)的外侧套设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与固定框板(1)固定连接,浇注框架(3)的上方设有回形压板(5),回形压板(5)与支撑架(4)之间设有压紧机构(6),压紧机构(6)包括有螺纹柄(7)、导向套(8)、导向杆(9)和连接架(10),浇注框架(3)的上部四壁均对此固定连接第一插槽(11),浇注框架(3)的下部四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12),第一插杆(12)与第一插槽(11)对应且适配,固定框板(1)的内侧四边均对称开设有第二插槽(13),第二插槽(13)与第一插杆(12)对应且适配,回形压板(5)的底面内侧四边均对此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14),第二插杆(14)与第一插槽(11)对应且适配,浇注框架(3)包括有横板(15)、纵板(16)、第一卡槽(17)和第二卡槽(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柄(7)与支撑架(4)的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柄(7)的一端穿过支撑架(4)且与连接架(10)的顶部转动连接,连接架(10)地面与回形压板(5)的顶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8)分别固定连接在回形压板(5)的四角,导向杆(9)分别设置支撑架(4)的内部四角,导向杆(9)的一端与支撑架(4)的顶部内侧固定连接,导向杆(9)的另一端与固定框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套(8)滑动套设在导向杆(9)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5)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板(1)的顶面两侧,纵板(16)对称设置在固定框板(1)的顶面另两侧,横板(15)和纵板(16)的端部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7)开设在横板(15)的两端,第二卡槽(2)对称开设在纵板(16)的两端,第一卡槽(17)与第二卡槽(2)对应且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包括横板、纵板、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该山地风电土建工程用混凝土建筑模板,使用时,首先将固定框板套设在需要浇注的位置,然后拿取横板对称放置在固定框板的顶面两侧,并通过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槽的相互配合将第一横板与固定框板相互固定,然后拿取纵板对称放置在固定框板的另两侧,然后向下按压纵板,使得纵板通过第二卡槽和第一卡槽与横板卡接,从而使得纵板被固定,然后再次拿取横板,将横板通过其底部的第一插杆与之前放置的横板顶部的第一插槽相配合,然再次拿取纵板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与再次拿取的横板组合,然后重复操作,完成浇注框架的堆叠。

技术研发人员:任效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任效磊
技术研发日:2020.11.0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9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