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岛预埋件机器人焊接领域,特别是一种焊接工作台,属于建筑施工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岛厂房土建施工中,需提前考虑工艺管道、设备、支架、钢结构等后续工作开展,存在大量标准预埋件固定于厂房土建结构上。每个岛约有17种标准型号,约8万个预埋件,数量巨大,形式多样。核岛厂房预埋件是实现工艺与土建接口的一个重要载体,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质量要求高,迫切需要通过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科技,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人劳动强度及环境。
核岛预埋件由锚筋、锚块以及锚板三个部件焊接而成,焊接步骤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焊接锚筋和锚块,第二步在锚筋和锚块的整体上再焊接锚板。每一步焊接都需要对待焊接的部件进行定位,从而方便焊接的操作,但目前还缺少这些定位的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预埋件焊接的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可升降定位装置及升降系统;所述固定平台位于所述可升降定位装置上方,所述升降系统带动所述可升降定位装置相对所述固定平台上下运动;在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埋件锚筋的通孔;在所述可升降定位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埋件锚筋的盲孔。
可升降系统为丝杆机构。
所述固定平台固定在框架上端,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可升降定位装置延所述导轨移动。
可升降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升降系统配合的移动架和固定在移动架上移动平台,所述盲孔设置在移动平台上。
在所述框架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升降系统,所述移动平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升降系统的移动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具有可升降定位装置和升降系统,具有固定工作台和移动工作台,并在固定工作台上加工有用于插入埋件锚筋的通孔;在可升降定位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埋件锚筋的盲孔,从而方便埋件锚筋与埋件锚块的焊接,有效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固定平台;2、可升降定位装置;3、升降系统;4、通孔;5、盲孔;6、导轨;7、移动架;8、框架;9、移动平台;10、锚筋;11、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8和安装在框架9上的固定平台1、可升降定位装置2及升降系统3;固定平台1固定在框架8的顶端,在固定平台1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埋件锚筋的通孔4。
升降系统3带动可升降定位装置2在框架8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做相对固定平台1的上下运动。
可升降定位装置2包括与升降系统3配合的移动架7和固定在移动架7上的上移动平台9,在移动平台9上加工有盲孔5。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系统3采用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通过电机带动丝杆机构的丝杆运动,而且使与丝杆配合的升降座上下移动。
为了使移动架7运动平稳,在框架8上设置有导轨6,从而使移动架7延导轨6移动。
为了保证移动平台9在上下移动时不产生倾斜,在框架8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丝杆机构,从而使移动平台9两侧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在预埋件焊接时,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锚筋10从固定平台1的通孔向下穿到移动平台9的盲孔内;
然后在通过丝杆机构带动移动平台9上移,在上移的同步带动锚筋10上移;
当锚筋穿出固定平台1的高度满足要求后,在锚筋上套上锚块11,然后采用焊接工具如焊接机器人等对锚筋10和锚块11进行焊接,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图2即为焊接状态。
1.一种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平台、可升降定位装置及升降系统;所述固定平台位于所述可升降定位装置上方,所述升降系统带动所述可升降定位装置相对所述固定平台上下运动;在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埋件锚筋的通孔;在所述可升降定位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埋件锚筋的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固定在框架上端,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可升降定位装置延所述导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可升降定位装置包括与所述升降系统配合的移动架和固定在移动架上移动平台,所述盲孔设置在移动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升降系统,所述移动平台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个升降系统的移动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核岛预埋件焊接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为丝杆机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