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6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房屋装修要求逐渐提高。在房屋装修中,常在墙壁和天花板之间的转角处安装天花线,以掩盖墙壁与天花板之间的阴角,提高美观度。

由于天花板与墙壁之间的光线差,造成阴影区域,影响室内观感。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天花线上设置装饰灯,增加室内光线。

但是,天花线需要设置相配合的安装槽,适用性低,将装饰灯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安装槽内,安装繁琐,效率低,并且安装槽和螺钉外露影响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灯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装饰灯通过螺钉固定在天花线的安装槽内,安装复杂、操作不便,螺钉外露影响美观度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灯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支架、装饰组件以及装饰灯,所述安装支架用于与第一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装饰组件沿垂直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与所述安装支架插接,且所述装饰灯固定在所述装饰组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凸出的第一插条;所述装饰组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与所述第一插条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横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的第一立梁和第二立梁;所述第一立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靠近第一安装面的一端,所述第一立梁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梁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插条;所述第二立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立梁的下端设置有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插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装饰组件包括第一装饰板,所述第一装饰板包括第一横向支梁和竖向支梁,所述第一横向支梁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横向支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梁连接,所述竖向支梁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插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装饰板还包括第二横向支梁,所述第二横向支梁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第三插口;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第二装饰板,所述第二装饰板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插口插接的第三插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装饰板顶端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斜面,所述第一安装斜面上设置有所述装饰灯;和/或,所述竖向支梁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斜面,所述第二安装斜面上安装有所述装饰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装饰板还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加长支梁,所述横向加长支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二插口与所述第一立梁设置的第一插条插接;所述横向加长支梁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条,所述第二插条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梁上设置的第一插口插接;所述横向加长支梁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开口的连接插口;所述第一横梁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连接插条,所述连接插条与所述连接插口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立梁与所述竖向支梁平齐时,所述第二立梁和所述竖向支梁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所述第二立梁凸出于所述竖向支梁,所述第二立梁和所述竖向支梁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立梁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用于与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具有预设夹角;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梁外侧的第三装饰板,所述第三装饰板位于在所述竖向支梁和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立梁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立梁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二立梁顶端中的一者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二立梁顶端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容纳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轨,且所述第一滑轨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立梁的顶部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第四插条;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插条插接的第四插口;所述固定条与所述第二立梁之间具有安装间隔;所述第三装饰板的顶端容纳在所述安装间隔内,所述第三装饰板的底端与所述竖向支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装饰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卡接条,所述两个卡接条沿所述第二立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两个卡接条之间形成卡接空间;在所述第四插条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撑条,且所述支撑条沿所述第二立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支撑条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条抵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条位于所述卡接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第四插条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挂槽;所述第三装饰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挂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三横梁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横梁两端的第三立梁和第四立梁,所述第三立梁和所述第四立梁均位于所述第三横梁的下方,且所述第三立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立梁的长度,所述第三立梁和所述第四立梁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插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五立梁,所述第五立梁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与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具有预设角度;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二滑轨容纳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第四装饰板,所述第四装饰板插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第四装饰板顶端设置有装饰塑胶件,所述装饰塑胶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加长支架,所述加长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容纳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加长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容纳所述第二滑轨;所述加长支架与所述第四装饰板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二滑槽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二滑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依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装饰灯安装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横向支梁上设置有固定片,所述第一装饰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装饰板通过所述固定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装饰组件以及装饰灯,装饰组件沿垂直与第一安装面的方向与安装支架插接,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并且装饰灯安装在装饰组件上,能够对安装位置进行装饰,提高美观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度。装饰组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p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支架;11:第一支架;111-第一横梁;112-第二横梁;113-第三横梁;12:第二支架;121-第一立梁;122-第二立梁;123-第三立梁;124-第四立梁;125-第五立梁;13-加长支架;2-装饰组件;21-第一装饰板;211-第一横向支梁;212-第二横向支梁;213-横向加长支梁;214-竖向支梁;215-第二安装斜面;22-第二装饰板;221-第一安装斜面;23-第三装饰板;24-第四装饰板;25-固定条;3-装饰灯;41-第一安装面;42-第二安装面;51-固定片;52-固定套;53-连接片;61-第一滑槽;62-第一滑轨;63-第二滑槽;64-第二滑轨;65-第三滑槽;66-第三滑轨;71-第一插条;72-第一插口;73-第二插条;74-第二插口;75-第三插条;76-第三插口;77-第四插条;78-第四插口;81-连接插条;82-连接插口;83-卡接条;84-支撑条;85-挂钩;86-挂槽;9-装饰塑胶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装饰灯通过螺钉固定在天花线的安装槽内,安装复杂、操作不便,螺钉外露影响美观度。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装饰灯固定在装饰组件上,且装饰组件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的方向与安装支架插接,安装简单方便,提高安装效率,且装饰组件能够提高美观度。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灯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支架1、装饰组件2以及装饰灯3,安装支架1用于与第一安装面41固定连接;装饰组件2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41的方向与安装支架1插接,且装饰灯3固定在装饰组件2上。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41可以为墙壁,也可以是其他墙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装饰灯安装结构的具体应用环境不做限定。

安装支架1固定在第一安装面41上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参照图1,安装支架1与第一安装面41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再例如,安装支架1也可以粘接在第一安装面41上;还例如,安装支架1与第一安装面41通过膨胀螺钉连接。

装饰组件2与安装支架1插接,其具体方式有多种。例如,装饰组件2上设置有插接凸起,相应的,安装支架1上设置有与该插接凸起相配合的插接凹槽;再例如,饰组件2上设置有插接凹槽,相应的,安装支架1上设置有与该插接凹槽相配合的插接凸起;又例如,装饰组件2上同时设置有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相应的,安装支架1上设置有与装饰组件2相对应的插接凹槽和插接凸起。

为了提高安装的便利性,装饰组件2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41的方向与安装支架1插接。例如,参照图2,装饰组件2沿x方向与安装支架1插接,其中,x方向垂直于第一安装面41。也就是说,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沿x方向延伸。装饰组件2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41的方向插接,既避免了第二装饰面42对插接的影响,提高工人安装效率;又能让装饰组件2的整体宽度有更大的调整空间,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要求。

安装支架1作为连接装饰组件2和第一安装面41的结构,其结构可以有多种。安装支架1可以包括多个横杆和多个立杆,例如,参照图1,安装支架1包括一个横杆和两个立杆,两个立杆分别位于横杆的两端,两个立杆与横杆可以一次冲压成型,两个立杆也可以通过螺钉分别与横杆连接。安装支架1的形状和材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例如,安装支架1可以采用铝合金支架,质量轻。

装饰组件2可以包括多个安装板,具体的结构和材料可按客户的要求进行选择调整,例如,装饰组件2可以采用竹木纤维材料制成。

装饰灯3可采用led灯带,例如,红色的led、黄色的led等,也可按实际需要采用其他灯具,例如,荧光灯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装饰灯3固定在装饰组件2上,且装饰组件2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41的方向与安装支架1插接,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并且装饰灯3安装在装饰组件2上,能够对安装位置进行装饰,提高美观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度。装饰组件2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度。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安装支架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背离第一安装面41凸出的第一插条71;装饰组件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插口72,第一插口72与第一插条71插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安装支架1可以为梁式,装饰组件2可以为板式,在安装支架1和装饰组件2上分别设置插条和插口,方便生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安装支架1可以设置两个第一插条71,例如,参照图2,在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插条71,相应地装饰组件2上设置两个第一插口,通过两端的第一插条71与装饰组件2上对应的第一插口72插接,使安装支架1和装饰组件2连接紧密,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安装。安装支架1上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插条71,同时装饰组件2上设置对应的多个第一插口72,具体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定制。

参照图2,安装支架1包括第一横梁111以及设置在第一横梁111两端的第一立梁121和第二立梁122;第一立梁121位于第一横梁111靠近第一安装面41的一端,第一立梁121用于与第一安装面41固定连接,且第一立梁121的端部设置有一个第一插条71;第二立梁122位于第一横梁111的远离第一安装面41的一端,且第二立梁122的底端设置有另一个第一插条71。

第一横梁111和第一立梁121连接处可以设置有加强梁,第一横梁111和第二立梁122的连接处也可以设置有加强梁,如此有利于提高安装支架1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更加稳定可靠的支撑装饰组件2。

第一横梁111沿横向延伸,即,第一横梁111沿x方向延伸;第一立梁121和第二立梁122沿纵向延伸,即,第一立梁121和第二立梁122沿y方向延伸。参照图1,第一立梁121自第一横梁111的下侧延伸至第一横梁111的上侧,即,在第一横梁11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立梁121,第一立梁121位于第一横梁111的上下两侧均与第一安装面41通过螺钉固定;而第二立梁122位于第一横梁111的上侧。

此时,参照图2,在第一横梁111下侧的第一立梁12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插条71,在第一横梁111上侧的第二立梁122上设置有另外一个第一插条71,如此使得两个插条在上下两个不同的高度;并且两个插条位于第一横梁111的两端,其沿左右方向的不同位置。如此设置,使得安装支架1和装饰组件2在不同位置插接,提高插接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装饰组件2包括第一装饰板21,第一装饰板21包括第一横向支梁211和竖向支梁214,第一横向支梁21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插口72,第一横向支梁211的另一端与竖向支梁214连接,竖向支梁214靠近第一安装面41的一侧设置有另外一个第一插口72。

参照图2,第一横向支梁211沿x方向延伸,竖向支梁214沿y方向延伸。参照图2,第一横向支梁211位于竖向支梁214的下侧,且第一横向支梁211与竖向支梁214垂直分布。第一横向支梁211和竖向支梁214可以是管状结构,且其内部设置有加强板,以提高结构强度。

第一横向支梁211和竖向支梁214与安装支架1相配合,形成不同插接位置,分散受力点,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装饰板21还包括第二横向支梁212,第二横向支梁212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背离第一安装面41的第三插口76;装饰组件2还包括第二装饰板22,第二装饰板22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三插口76插接的第三插条75。

参照图2,第二横向支梁212沿x方向延伸,第二横向支梁212与第一横向支梁211沿x方向并行排列,第二横向支梁212与第一横向支梁211为一体件。

第二装饰板22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参照图2,第二装饰板22的右侧面为竖直平面,使得第二装饰板22比较规则;再例如,参照图5,第二装饰板22的右侧面为内凹弧形,使得第二装饰板22比较圆滑。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安装场景、用户要求等设置第二装饰板22的形状。

第二横向支梁212的右端可以设置一个第三插口76,相应地第二装饰板22的左侧可以设置一个第三插条75;第二横向支梁212的右端可以设置多个第三插口76,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三插条75。例如,参照图2,第二横向支梁212沿y方向间隔设置了两个第三插口76,相应地第二装饰板22的左侧也设置两个第三插条75,第三插条75沿x方向与第三插口76插接。第三插口76和第三插条75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例如,第二装饰板22比较小且比较轻时,第三插口76和第三插条75分别设置一个就能实现稳定连接。

第二装饰板22与第一装饰板21的插接方向、第一装饰板21与安装支架1的插接方向均为x方向,简化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装饰灯3的设置位置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参照图1,第二装饰板22顶端朝向第一安装面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斜面221,第一安装斜面221上设置有装饰灯3;和/或,参照图7,竖向支梁214背离第一安装面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斜面215,第二安装斜面215上安装有装饰灯3。

安装斜面在装饰组件2上的位置可以调整,可以设置一个安装面,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安装面。例如,参照图1,第二装饰板22顶端朝向第一安装面4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斜面221,第一安装斜面221上设置有装饰灯3;再例如,第二装饰板22和竖向支梁214上均设置一个安装斜面,安装面上均设置装饰灯3。且安装面的倾斜角度不作限定,通过改变倾斜角度,不仅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也能改变安装面的面积,从而可以设置不同大小的装饰灯。根据变换安装面的倾斜角度、位置、安装面的个数,可以达到多种灯光效果,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参照图4,第一装饰板21还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加长支梁213,横向加长支梁2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口74,第二插口74与第一立梁121设置的第一插条71插接;横向加长支梁21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条73,第二插条73与第一横向支梁211上设置的第一插口72插接;横向加长支梁213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第一安装面41开口的连接插口82;第一横梁11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梁,连接梁设置有背离第一安装面41的连接插条81,连接插条81与连接插口82插接。

横向加长支梁213位于第一横梁111的下侧,且沿x方向延伸,横向加长支梁213与第一横向支梁211沿x方向并行排列。横向加长支梁213靠近第一安装面41的一端沿x方向插接在第一立梁121上,第一横向支梁211沿x方向插接在横向加长支梁213的另一端,插接方向均沿x方向,简化安装,提高工作效率。横向加长支梁213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拓宽了装饰组件2沿x方向的长度,满足更多用户的选择。

横向加长支梁213顶部的连接插口82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相应地,第一横梁111底部的连接插条81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参照图4,横向加长支梁213顶部设置一个连接插口82,相应地第一横梁111底部设置一个连接插条81。连接插口82沿x方向与连接插条连接,简化安装。连接插条81和连接插口82的设置使得横向加长支梁213更加牢固地连接在安装支架1上,增加了装饰组件2的承重。

参照图2,第二立梁122与竖向支梁214平齐时,第二立梁122和竖向支梁214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52;参照图4,第二立梁122凸出于竖向支梁214时,第二立梁122和竖向支梁214通过连接片53固定连接。

第二立梁122和竖向立梁214均沿y方向延伸。第二立梁122可以与竖向支梁214平齐,例如,图2,此时第二立梁122和竖向支梁214通过固定套52连接,固定套容纳第二立梁122和竖向支梁214的顶部;第二立梁122还可以比竖向支梁214高,例如,参照图4,此时第二立梁122和竖向支梁214通过连接片53固定。固定套52和连接片53均为常用的五金件,节约成本。连接片53螺钉的安装方向也沿x方向,进一步简化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立梁12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横梁112,第二横梁112用于与第二安装面42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面42与第一安装面41具有预设夹角;装饰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立梁122外侧的第三装饰板23,第三装饰板23位于在竖向支梁214和第二安装面42之间。

第二横梁112沿x方向延伸,第二横梁112与第二安装面42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参照图3,第二横梁112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安装面42上;再例如,第二横梁112可以粘接在第二安装面42上。

第二横梁112位于第二立梁122朝向第一安装面41的一侧,第二横梁112背离第一安装面41的一侧是装饰组件2,使第二横梁112与第二安装面42的连接部分不外露,提升美观度。

第二安装面42与第一安装面41之间的夹角可以有多种,例如,参照图3,第二安装面42与第一安装面41之间的夹角为90゜。

第三装饰板23沿y方向延伸,第三装饰板23可以是管状结构,减轻自重,管状结构可以里面设置加强板,增加强度,达到质量轻强度高的双重效果。第三装饰板23设置在第二立梁122的外侧,防止安装支架1外露,提高了美观度。

参照图3,第二立梁122的顶端与第二横梁112固定连接;或者,参照图5,第二立梁122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横梁112上。

第二立梁122的顶端与第二横梁112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参照图6,第二立梁122与第二横梁112一次冲压成型,简化生产和安装工艺;再例如,第二立梁122与第二横梁1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还例如,参照图5,第二立梁122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横梁112上,调整第二立梁122的形状结构如长度等时,第二横梁112对第二立梁122的影响较小,增加第二立梁122的调整空间。

参照图5,第二横梁112和第二立梁122顶端中的一者上设置有第一滑槽61,第二横梁112和第二立梁122顶端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容纳在第一滑槽61内的第一滑轨62,且第一滑轨62能够沿第一滑槽61滑动。

第二横梁112上设置有第一滑槽61时,相应地第二立梁122上设置第一滑轨62;第二横梁112上设置有第一滑轨62时,相应地第二立梁122上设置有第一滑槽61。第一滑轨62容纳在第一滑槽61内,第一滑轨62可以沿第一滑槽61滑动,无需其他辅助材料,节约成本,安装拆卸简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4,第二立梁122的顶部设置有背离第一安装面41的第四插条77,装饰组件2还包括固定条25,固定条25设置有与第四插条77插接的第四插口78;固定条25与第二立梁122之间具有安装间隔;第三装饰板23的顶端容纳在安装间隔内,第三装饰板23的底端与竖向支梁214连接。

第四插口78和第四插条77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参照图4,第四插条77与第二立梁122的连接部分为矩形,第四插条77与第四插口77插接部分为圆柱形,相应地第四插口77为圆管形,圆角的设计使得第四插条77与第四插口78的插接更加顺畅,节约安装时间。

固定条25沿y方向延伸,固定条25沿x方向插接在第二立梁122上,且与第二立梁122形成安装间隔,安装间隔的大小可以根据固定条25的形状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第四插条77的长度进行调整。

安装间隔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例如安装间隔的宽度刚好等于第三装饰板23沿x方向的尺寸,使得第三装饰板23与第二立梁122的连接更加紧密;再例如,安装间隔的宽度略大于第三装饰板23沿x方向的尺寸,以使第三装饰23和固定条25使用长时间产生沿x方向的膨胀变形后,仍能轻易安装拆卸。

参照图4,第三装饰板23朝向第一安装面4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卡接条83,两个卡接条83沿第二立梁1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卡接条83之间形成卡接空间;在第四插条77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撑条84,且支撑条84沿第二立梁1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条84分别与两个卡接条83抵接,且两个支撑条84位于卡接空间内。

卡接条83可以设置一对,也可以设置多对,相应地支撑条84可以设置一对,也可以设置多对;卡接条83可以成对地沿y方向间隔设置,也可以一对卡接条83包含在另一对卡接条83里面,支撑条84根据卡接条83相应地设置。

通过设置卡接条83与支撑条84卡接,不仅结构简单,简化生产安装工艺,更能节省安装空间,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参照图5,在第四插条77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挂槽86;第三装饰板23朝向第一安装面4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85,挂钩85挂设在挂槽86内。

挂槽86可以设置一个,挂钩85也可以设置一个;挂槽86可以设置两个,挂钩85也可以设置两个;挂槽86还可以设置多个,挂钩85也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参照图8,第四插条77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挂槽86,在第三装饰板23朝向第一安装面41的方向设置有对应的两个挂钩85。挂钩85和挂槽86加工简单,且挂钩85和挂槽86的配合精度要求相对较低,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11,安装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11包括第三横梁113以及分别位于第三横梁113两端的第三立梁123和第四立梁124,第三立梁123和第四立梁124均位于第三横梁113的下方,且第三立梁123的长度大于第四立梁124的长度,第三立梁123和第四立梁124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插条71。

第三横梁113沿x方向延伸,第三立梁123和第四立梁124均沿y方向延伸。第三立梁123和第四立梁124的位置可以互换,即第三立梁123可以位于第四立梁124的左侧,也可以位于第四立梁124的右侧;第三立梁123和第四立梁124沿y方向的长度可以调整,即第三立梁123可以比第四立梁124长,第三立梁123也可以比第四立梁124短,第三立梁123也可以和第四立梁124等长。

第三立梁123和第三横梁113之间、第四立梁124和第三横梁113之间均设置加强梁,使安装支架1强度提升,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第三立梁123和第四立梁124上设置的第一插条71均背离第一安装面,第一装饰板21沿x方向插接在第三立梁123和第四立梁124上,安装拆卸方便,提高操作效率。

参照图11,第一支架11还包括第五立梁125,第五立梁125设置有第二滑槽63;安装支架1还包括第二支架12,第二支架12的顶端与第二安装面42固定连接,且第二安装面42与第一安装面41具有预设角度;第二支架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滑轨64,且第二滑轨64容纳在第二滑槽63内;装饰组件2还包括第四装饰板24,第四装饰板24插接在第二支架12上,且第四装饰板24顶端设置有装饰塑胶件9,装饰塑胶件9与第二安装面42抵接。

第五立梁125沿y方向延伸,且第五立梁125位于第三横梁113的上方。第五立梁125可以与第三横梁113一次冲压成型;也可以单独生产,通过螺钉与第三横梁113固定。第五立梁125的设置拓展了安装支架1沿y方向的使用空间,给用户更多选择。

第二安装面42与第一安装面41之间的预设角度可以有多种,例如,直角;再例如,钝角等。

第五立梁125可以设置第二滑槽63,也可以设置第二滑轨64。例如,第五立梁125上设置第二滑槽63,相应地第二支架底端设置第二滑轨64;再例如,第五立梁125上设置第二滑轨64,相应地第二支架底端设置第二滑槽63。第二滑轨64容纳在第二滑槽63内。

第四装饰板24沿y方向延伸,第四装饰板24沿x方向插接在第二支架12上,安装简单。第四装饰板24与第二装饰面42接触的顶部可以做成多种形状。例如,参照图9和图10,在第四装饰板24顶端设置装饰塑胶件9,装饰塑胶件9与第二安装面42抵接,通过装饰塑胶件9的压缩变形补偿天花曲面,适应于多种天花形状。

参照图11,安装支架1还包括至少一个加长支架13,加长支架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滑轨66,第三滑轨66容纳在第二滑槽63内;加长支架1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槽65,第三滑槽65容纳第二滑轨64;加长支架13与第四装饰板24插接。

加长支架13沿y方向延伸,第四装饰板24沿x方向插接在加长支架13上。加长支架13的一端可以设置第三滑轨66,也可以设置第三滑槽65,相应地另一端设置第三滑槽65,第三滑轨66。

第三滑轨66容纳在第二滑槽63内,第二滑轨64容纳在第三滑槽65内。第三滑轨66和第二滑槽63、第二滑轨64和第三滑槽65的内表面可以设置凸起和凹槽。例如,第三滑轨66内表面设置凸起,相应地第二滑槽63内表面设置凹槽;再例如,第三滑轨66内表面设置凹槽,相应地第二滑槽63内表面设置凸起。第二滑轨64和第三滑槽65与之类似,不再赘述。凹槽和凸起的设置增加了滑轨和滑槽的接触面积,以使连接更加紧密。

参照图11,第三滑轨66和第二滑槽6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三滑槽65和第二滑轨6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第三滑轨66插接在第二滑槽63后、第二滑轨64插接在第三滑槽65,再通过螺钉二次连接,进一步提升了连接的紧密性,增加安装支架1的整体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9,第一支架1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支架11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41的方向依次连接。

第一支架11可以设置一个,可以设置两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一支架11在x方向并行排列,且沿x方向依次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例如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再例如,可以依次焊接。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支架11,拓展了安装支架1沿x方向的使用空间,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参照图12,第二横向支梁212上设置有固定片51,第一装饰板2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装饰板21通过固定片51连接。

第一装饰板21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例如,参照图12,第一装饰板21为两个;参照图12,第二横向支梁212设置有固定片51,两个第一装饰板21之间通过固定片51连接,具体地,固定片51上设置有连接孔,两个第一装饰板21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螺钉穿过连接孔与螺纹连接,分别实现固定片51与两个第一装饰板21的连接。

固定片51可以为现有的五金件,节约成本;且螺钉位于第一装饰板21的顶面,不影响美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第一装饰板21,且固定片51使得第一装饰板21之间实现紧密连接,从而使第一装饰21沿z方向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装饰组件以及装饰灯,所述安装支架用于与第一安装面固定连接;

所述装饰组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与所述安装支架插接,且所述装饰灯固定在所述装饰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凸出的第一插条;所述装饰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插口与所述第一插条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横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的第一立梁和第二立梁;所述第一立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端,所述第一立梁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立梁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插条;所述第二立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端,且所述第二立梁的底端设置有另一个所述第一插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组件包括第一装饰板,所述第一装饰板包括第一横向支梁和竖向支梁,所述第一横向支梁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横向支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梁连接,所述竖向支梁靠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另外一个所述第一插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板还包括第二横向支梁,所述第二横向支梁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第三插口;

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第二装饰板,所述第二装饰板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插口插接的第三插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板顶端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斜面,所述第一安装斜面上设置有所述装饰灯;

和/或,所述竖向支梁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斜面,所述第二安装斜面上安装有所述装饰灯。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板还包括至少一个横向加长支梁,所述横向加长支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二插口与所述第一立梁设置的第一插条插接;所述横向加长支梁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条,所述第二插条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梁上设置的第一插口插接;

所述横向加长支梁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开口的连接插口;所述第一横梁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连接插条,所述连接插条与所述连接插口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梁与所述竖向支梁平齐时,所述第二立梁和所述竖向支梁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

所述第二立梁凸出于所述竖向支梁时,所述第二立梁和所述竖向支梁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立梁凸出于所述竖向支梁时,所述第二立梁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用于与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具有预设夹角;

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梁外侧的第三装饰板,所述第三装饰板位于在所述竖向支梁和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梁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第二立梁的顶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二立梁顶端中的一者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二立梁顶端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容纳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滑轨,且所述第一滑轨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梁的顶部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第四插条;

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插条插接的第四插口;所述固定条与所述第二立梁之间具有安装间隔;

所述第三装饰板的顶端容纳在所述安装间隔内,所述第三装饰板的底端与所述竖向支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装饰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卡接条,所述两个卡接条沿所述第二立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两个卡接条之间形成卡接空间;

在所述第四插条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支撑条,且所述支撑条沿所述第二立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支撑条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条抵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条位于所述卡接空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插条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挂槽;

所述第三装饰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挂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三横梁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横梁两端的第三立梁和第四立梁,所述第三立梁和所述第四立梁均位于所述第三横梁的下方,且所述第三立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立梁的长度,所述第三立梁和所述第四立梁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插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五立梁,所述第五立梁设置有第二滑槽;

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与第二安装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具有预设角度;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二滑轨容纳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第四装饰板,所述第四装饰板插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第四装饰板顶端设置有装饰塑胶件,所述装饰塑胶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抵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加长支架,所述加长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容纳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加长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容纳所述第二滑轨;所述加长支架与所述第四装饰板插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二滑槽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二滑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依次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支梁上设置有固定片,所述第一装饰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装饰板通过所述固定片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灯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装饰组件以及装饰灯,所述安装支架用于与第一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装饰组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方向与所述安装支架插接,所述装饰组件插接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所述装饰灯固定在所述装饰组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灯安装结构,装饰组件沿垂直于第一安装面的方向与安装支架插接,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并且装饰灯安装在装饰组件上,能够对安装位置进行装饰,提高美观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度;装饰组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度。

技术研发人员:袁仕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琪朗灯饰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0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