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1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焊接是最常用的金属间连接方式,在一些自动化生产车间,焊接都有焊接机器人来操作。

夹持机构是焊接机器人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夹持机构起到夹持零件与夹持焊条的作用,传动的夹持机构再使用时,为了更稳定的夹持零件,不同形状的零件需要配套使用不同形状的夹块,就需要将原有的夹块拆下更换,操作麻烦,无法快速直接的更换不同形状的夹具,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块切换不同形状夹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包括外壳与电机,所述外壳内部通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所述电机通过螺丝与外壳的外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呈左右对称排布,且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皆通过转轴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爪背离外壳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筒,且连接筒与第一夹爪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呈锯齿状,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顶块与弹簧,所述顶块与套筒伸缩连接,且顶块与连接杆的外表面锯齿处卡合,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有夹持组件。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固定有连接桩,且连接桩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爪的顶端与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二夹爪的顶端与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与连接杆的数量皆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固定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上,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机构一一对应,所述夹持组件与连接杆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座、夹块与限位环,所述连接座套接于连接杆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杆靠近连接座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凹槽,限位环与凹槽卡合。

优选的,所述夹块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夹块的外形分别为锥形、长条形、菱形和扁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便于快速更换夹块形态,便于拆装夹块。

(1)通过连接杆将连接座与连接筒转动连接,通过将夹块设计为不同形状,并将夹块固定在连接座上,通过转动连接座即可切换不同形状的夹块朝着最下方夹持位,进而达到便于快速更换夹块形态。

(2)通过将连接座与连接杆插合,并通过限位环对连接座进行限位,通过扳动限位环形变从连接杆上拆下,即可将连接座取下更换,达到便于拆装夹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连接机构的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夹持组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限位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电机;3、连接桩;4、夹具;401、第一夹爪;402、第二夹爪;5、连接机构;501、连接筒;502、套筒;503、顶块;504、弹簧;6、连接杆;7、夹持组件;701、连接座;702、夹块;703、限位环;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包括外壳1与电机2,外壳1内部通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8,第一齿轮8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固定,电机2通过螺丝与外壳1的外表面连接固定,第一齿轮8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9,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夹具4,夹具4包括第一夹爪401与第二夹爪402,第一夹爪401与第二夹爪402呈左右对称排布,且第一夹爪401与第二夹爪402皆通过转轴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夹爪401背离外壳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包括连接筒501,且连接筒501与第一夹爪401连接固定,连接筒5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外表面呈锯齿状,连接筒501的外表面固定有套筒502,套筒502的内部设置有顶块503与弹簧504,顶块503与套筒502伸缩连接,且顶块503与连接杆6的外表面锯齿处卡合,使连接筒501与连接杆6连接固定,连接杆6的外表面固定有夹持组件7。

进一步的,外壳1的外表面固定有连接桩3,且连接桩3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外螺纹,方便与机器人手臂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夹爪401的顶端与第二齿轮9的外表面啮合,第二夹爪402的顶端与第一齿轮8的外表面啮合,使第一齿轮8能通过第二齿轮9驱动第一夹爪401转动。

进一步的,连接机构5与连接杆6的数量皆为两组,两组连接机构5分别固定于第一夹爪401和第二夹爪402上,连接杆6与连接机构5一一对应,夹持组件7与连接杆6一一对应,两组夹持组件7对立排布,能相向夹持零件。

进一步的,夹持组件7包括连接座701、夹块702与限位环703,连接座701套接于连接杆6的外表面上,连接杆6靠近连接座70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凹槽,限位环703与凹槽卡合,对连接座701进行限位,使连接座701与连接杆6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夹块702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夹块702的外形分别为锥形、长条形、菱形和扁圆形,如图4所示,不同形状能夹持不同形状的零件。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连接桩3与机器人手臂连接固定,通过导线将电机2与机器人控制单元电连接,使电机2被机器人控制单元控制,通过机器人控制单元控制电机2通电顺时针转动,能驱动第一齿轮8顺时针转动,使第二夹爪402顺时针转动,同时第一齿轮8能通过第二齿轮9带动第一夹爪401逆时针转动,使第一夹爪401与第二夹爪402相向夹持。

需要改变夹块702朝着最下方的形状时,只需转动连接座701即可切换不同形状的夹块702朝着最下方夹持位。

需要拆装连接座701更换时,只需通过扳动限位环703形变从连接杆6上拆下,即可将连接座701取下更换,较为实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包括外壳(1)与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通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所述电机(2)通过螺丝与外壳(1)的外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齿轮(8)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9),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夹具(4),所述夹具(4)包括第一夹爪(401)与第二夹爪(402),所述第一夹爪(401)与第二夹爪(402)呈左右对称排布,且第一夹爪(401)与第二夹爪(402)皆通过转轴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爪(401)背离外壳(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连接筒(501),且连接筒(501)与第一夹爪(401)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筒(5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呈锯齿状,所述连接筒(501)的外表面固定有套筒(502),所述套筒(502)的内部设置有顶块(503)与弹簧(504),所述顶块(503)与套筒(502)伸缩连接,且顶块(503)与连接杆(6)的外表面锯齿处卡合,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固定有夹持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固定有连接桩(3),且连接桩(3)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401)的顶端与第二齿轮(9)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二夹爪(402)的顶端与第一齿轮(8)的外表面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与连接杆(6)的数量皆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机构(5)分别固定于第一夹爪(401)和第二夹爪(402)上,所述连接杆(6)与连接机构(5)一一对应,所述夹持组件(7)与连接杆(6)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7)包括连接座(701)、夹块(702)与限位环(703),所述连接座(701)套接于连接杆(6)的外表面上,所述连接杆(6)靠近连接座(70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凹槽,限位环(703)与凹槽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702)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夹块(702)的外形分别为锥形、长条形、菱形和扁圆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焊接机器人用夹持机构,包括外壳与电机,所述外壳内部通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固定,所述电机通过螺丝与外壳的外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呈左右对称排布,且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皆通过转轴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爪背离外壳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筒,且连接筒与第一夹爪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便于快速更换夹块形态,便于拆装夹块。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辉;陈清华;田北宁;郭际;王淮平;陈田田;冯占;杨凯;胡蕙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东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0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