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6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目前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工程工期较短,存在夜间施工的情况,而在夜间施工时,照明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照明方案通常为灯具直接固定于某处后将部分地区照亮,然而当该处的施工进行完毕后,需要对灯具角度进行调整,而固定的灯具调整过于麻烦,故而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具备可方便的调节夜间施工时光照地点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工程工期较短,存在夜间施工的情况,而在夜间施工时,照明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照明方案通常为灯具直接固定于某处后将部分地区照亮,然而当该处的施工进行完毕后,需要对灯具角度进行调整,而固定的灯具调整过于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方便的调节夜间施工时光照地点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腔左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传动杆上方的传动架,所述传动架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外侧和第一传动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斜齿轮,所述支撑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支撑柱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支撑柱内部的主动杆,所述主动杆的外侧与第一传动杆的外侧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主动杆下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与主动杆接触的约束块。

优选的,所述传动架包括数量四个且呈环形分布于支撑柱内侧的固定杆,四个所述固定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均与转动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与第二传动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灯座呈倒置圆台状,且所述灯座的外侧设置方向朝斜下方的led射灯。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杆呈环形分布于第二传动齿轮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主动杆的右侧设置有呈l型的把手,所述主动杆与约束块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卡齿。

优选的,所述约束块呈倒置u型,且所述弹簧与约束块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约束块的内侧两壁之间的距离与连接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约束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卡齿。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通过设置约束块,需要调节灯具的角度时,可向下拉动约束块使之与主动杆脱离,进而可通过把手转动主动杆,进而使之通过第二传动带带动上方的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在斜齿轮和第一传动带的传动下,转动的第一传动杆依次带动第二传动杆及第三传动杆转动,随后即可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传动下带动通过连接杆与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的灯座进行转动,进而可方便的对光源的角度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毕后可松开约束块使之在弹簧的弹力下重新与主动杆接触并防止其转动,具备了可方便的调节夜间施工时光照地点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架与第二传动杆连接图。

图中:1、支撑柱;2、第一传动杆;3、传动架;4、第二传动杆;5、斜齿轮;6、连接台;7、第三传动杆;8、第一传动齿轮;9、第二传动齿轮;10、连接柱;11、灯座;12、连接杆;13、第一传动带;14、主动杆;15、第二传动带;16、连接板;17、弹簧;18、约束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内腔左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2,支撑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传动杆2上方的传动架3,传动架3包括数量四个且呈环形分布于支撑柱1内侧的固定杆,四个固定杆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均与转动环固定连接,转动环与第二传动杆4转动连接,传动架3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4,第二传动杆4的外侧和第一传动杆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斜齿轮5,支撑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台6,连接台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传动杆7,第三传动杆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8,第三传动杆7与第二传动杆4通过第一传动带13传动连接,支撑柱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9,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0,连接柱1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灯座11,灯座11呈倒置圆台状,且灯座11的外侧设置方向朝斜下方的led射灯,灯座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二传动齿轮9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杆12呈环形分布于第二传动齿轮9的顶部,支撑柱1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支撑柱1内部的主动杆14,主动杆14的右侧设置有呈l型的把手,主动杆14与约束块18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卡齿,主动杆14的外侧与第一传动杆2的外侧通过第二传动带15传动连接,支撑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主动杆14下方的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17,约束块18呈倒置u型,且弹簧17与约束块18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约束块18的内侧两壁之间的距离与连接板16的宽度相适配,约束块1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卡齿,弹簧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与主动杆14接触的约束块18,通过设置约束块18,需要调节灯具的角度时,可向下拉动约束块18使之与主动杆14脱离,进而可通过把手转动主动杆14,进而使之通过第二传动带15带动上方的第一传动杆2进行转动,在斜齿轮5和第一传动带13的传动下,转动的第一传动杆2依次带动第二传动杆4及第三传动杆7转动,随后即可在第一传动齿轮8和第二传动齿轮9的传动下带动通过连接杆12与第二传动齿轮9固定连接的灯座11进行转动,进而可方便的对光源的角度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毕后可松开约束块18使之在弹簧17的弹力下重新与主动杆14接触并防止其转动,具备了可方便的调节夜间施工时光照地点的优点。

综上所述,该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通过设置约束块18,需要调节灯具的角度时,可向下拉动约束块18使之与主动杆14脱离,进而可通过把手转动主动杆14,进而使之通过第二传动带15带动上方的第一传动杆2进行转动,在斜齿轮5和第一传动带13的传动下,转动的第一传动杆2依次带动第二传动杆4及第三传动杆7转动,随后即可在第一传动齿轮8和第二传动齿轮9的传动下带动通过连接杆12与第二传动齿轮9固定连接的灯座11进行转动,进而可方便的对光源的角度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毕后可松开约束块18使之在弹簧17的弹力下重新与主动杆14接触并防止其转动,具备了可方便的调节夜间施工时光照地点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工程工期较短,存在夜间施工的情况,而在夜间施工时,照明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照明方案通常为灯具直接固定于某处后将部分地区照亮,然而当该处的施工进行完毕后,需要对灯具角度进行调整,而固定的灯具调整过于麻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内腔左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2),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传动杆(2)上方的传动架(3),所述传动架(3)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4),所述第二传动杆(4)的外侧和第一传动杆(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斜齿轮(5),所述支撑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台(6),所述连接台(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传动杆(7),所述第三传动杆(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8),所述第三传动杆(7)与第二传动杆(4)通过第一传动带(13)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9),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灯座(11),所述灯座(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二传动齿轮(9)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2),所述支撑柱(1)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支撑柱(1)内部的主动杆(14),所述主动杆(14)的外侧与第一传动杆(2)的外侧通过第二传动带(15)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主动杆(14)下方的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与主动杆(14)接触的约束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3)包括数量四个且呈环形分布于支撑柱(1)内侧的固定杆,四个所述固定杆远离支撑柱(1)的一端均与转动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与第二传动杆(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11)呈倒置圆台状,且所述灯座(11)的外侧设置方向朝斜下方的led射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杆(12)呈环形分布于第二传动齿轮(9)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14)的右侧设置有呈l型的把手,所述主动杆(14)与约束块(18)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卡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块(18)呈倒置u型,且所述弹簧(17)与约束块(18)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约束块(18)的内侧两壁之间的距离与连接板(16)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约束块(1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卡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腔左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传动杆上方的传动架,所述传动架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外侧和第一传动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相互啮合的斜齿轮,所述支撑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该建筑施工用调节结构,具备了可方便的调节夜间施工时光照地点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慧;赵静;许艳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钱志勇
技术研发日:2020.10.29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0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