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及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电源管理ic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高能效、低功耗、高集成度、高速、低成本化,外围器件越来越少,设计越来越简单,成本越来越低,是现在电源行业的发展趋势。
电源管理ic一般通过外部串接启动电阻,给ic-vdd供电,ic-vdd电压达到ic启动工作电压时,ic输出pwm脉冲,通过变压器变压输出,反馈给电源管理ic,同时反馈绕组给ic-vdd供电。由于现在ic的设计技术提升,能效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低,vdd启动电流非常小,许多电源管理ic在主回路电压很低(20~30v)状态下,ic就能启动工作,此时,主回路电压低,带载能力弱,电源工作容易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及开关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包括:启动电路、辅助供电电路、变压器以及电源管理ic;
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直流信号,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端接入所述直流信号,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ic连接;所述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连接;
所述直流信号输入时,所述启动电路接收所述直流信号并对所述直流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启动电压至所述电源管理ic。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变压器连接、用于吸收所述变压器产生的尖峰电压的吸收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变压器连接、用于对所述变压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整流的输出整流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输出整流电路连接、对所述输出整流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输出滤波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输出滤波电路连接、对输出滤波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采样并输出反馈信号的反馈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反馈电路和所述电源管理ic连接、将所述反馈电路输出的反馈信号传送至所述电源管理ic的隔离电路。
优选地,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七十三电阻、第八十一电阻、第八十八电阻、第一百零三电阻和第六十一电容;
所述第七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直流信号,所述第七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八十一电阻、所述第八十八电阻和所述第一百零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八十八电阻和所述第一百零三电阻的连接端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所述第六十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所述第六十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七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八十八电阻和所述第一百零三电阻的连接端为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辅助供电电路包括:第二十二极管、第二十一二极管、以及第五十三电容;
所述第二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十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十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所述第五十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五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十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十一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十九二极管和第一tvs管;
所述第十九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四端,所述第十九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tvs管的阴极,所述第一tvs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直流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开关电源,包括以上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及开关电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启动电路、辅助供电电路、变压器以及电源管理ic;启动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直流信号,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一端接入直流信号,另一端与电源管理ic连接;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变压器连接,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连接;直流信号输入时,启动电路接收直流信号并对直流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启动电压至电源管理ic。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启动电路在输入直流信号时,对直流信号进行处理,以输出相应的启动电压至电源管理ic,从而达到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目的,提高电源启机工作电压,电源工作稳定性高,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整电源管理ic104启机电压的电路各实施例一可选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如图1所示,该调整电源管理ic104启机电压的电路可包括:启动电路101、辅助供电电路103、变压器102以及电源管理ic104。
启动电路101的输入端接入直流信号,启动电路101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ic104的供电输入端连接;变压器102的一端接入直流信号,另一端与电源管理ic104连接;辅助供电电路103的输入端与变压器102连接,辅助供电电路103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ic104的供电输入端连接;直流信号输入时,启动电路101接收直流信号并对直流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启动电压至电源管理ic104。具体,通过设置该启动电路101,在直流信号输入时,该启动电路101对直流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调整电源管理ic104的启动电压,使电源管理ic104可稳定工作,提升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整电源管理ic104启机电压的电路还包括:与变压器102连接、用于吸收变压器102产生的尖峰电压的吸收电路105。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整电源管理ic104启机电压的电路还包括:与变压器102连接、用于对变压器102输出的信号进行整流的输出整流电路106。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整电源管理ic104启机电压的电路还包括:与输出整流电路106连接、对输出整流电路106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输出滤波电路107。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整电源管理ic104启机电压的电路还包括:与输出滤波电路107连接、对输出滤波电路107输出的信号进行采样并输出反馈信号的反馈电路108。通过该反馈电路108对输出的信号进行采样并反馈至电源管理ic104,可使得电源管理ic104可根据该反馈信号对变压器102的电流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调整输出信号的目的,进而可以提供满足负载端需求的电流或者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整电源管理ic104启机电压的电路还包括:与反馈电路108和电源管理ic104连接、将反馈电路108输出的反馈信号传送至电源管理ic104的隔离电路109。可选的,该隔离电路109可采用光电耦合器实现。
具体的,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整电源管理ic104启机电压的电路一可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如图2所示,t2表示变压器。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启动电路101包括:第七十三电阻r73、第八十一电阻r81、第八十八电阻r88、第一百零三电阻r103和第六十一电容c61。
第七十三电阻r73的第一端接入直流信号,第七十三电阻r73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第八十一电阻r81、第八十八电阻r88和第一百零三电阻r103接地;第八十八电阻r88和第一百零三电阻r103的连接端连接至电源管理ic104的供电输入端;第六十一电容c61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管理ic104的供电输入端,第六十一电容c61的第二端接地;第七十三电阻r73的第一端为启动电路101的输入端,第八十八电阻r88和第一百零三电阻r103的连接端为启动电路101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辅助供电电路103包括:第二十二极管d20、第二十一二极管d21、以及第五十三电容c53。
第二十二极管d20的阳极连接变压器102的辅助绕组的第二端,第二十二极管d20的阴极连接第二十一二极管d21的阳极,第二十一二极管d21的阴极连接电源管理ic104的供电输入端,第五十三电容c5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十二极管d20的阴极,第五十三电容c53的第二端接地。其中,第二十二极管d20的阳极为辅助供电电路103的输入端,第二十一二极管d21的阴极为辅助供电电路103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吸收电路105包括:第十九二极管d19和第一tvs管tvs1。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阳极连接变压器102的初级绕组的第四端,第十九二极管d19的阴极连接第一tvs管tvs1的阴极,第一tvs管tvs1的阳极连接直流信号。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输出整流电路106包括:第十八二极管d18、第七十电阻r70和第四十三电容c43。其中,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阳极连接变压器102的次级绕组的第一输出端,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阴极输出电压信号( 5vsba),第七十电阻r70与第四十三电容c43串联后与第十八二极管d18并联。
在该实施例中,输出滤波电路107包括:第六十三电阻r63和第四十七电容c47。其中,第六十三电阻r63的第一端与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阴极连接,第六十三电阻r63的第二端和变压器102的次级绕组的第二输出端接地,第四十七电容c47与第六十三电阻r63并联。
如图2所示,反馈电路108包括:第九十三电阻r93、第一百电阻r100、第九十二电阻r92、第五十电容、第一百零四电阻r104、第五十九电阻、第一百一十电阻r110、基准器u9,第九十一电阻r91和第九十九电阻r99。隔离电路109包括:光电耦合器u8。电源管理ic104如图2中的u7所示。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九十三电阻r93的第一端与第十八二极管d18的阴极连接,第九十三电阻r93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第一百电阻r100、第一百一十电阻r110接地,第九十二电阻r92的第一端和第九十一电阻r91的第一端连接第九十三电阻r93的第一端,第九十二电阻r92的第二端通过第五十七电容c57连接第一百电阻r100的第二端,第九十一电阻r91的第二端连接第九十九电阻r99的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8的第一端,第九十九电阻r99的第二端连接第五十九电容c59的第一端和基准器u9的第二端,基准器u9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百一十的第一端,基准器u9的第三端接地。第五十九电容c59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百零四电阻r104连接第一百电阻r100的第二端,第五十九电容c59的第二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8的第二端,光电耦合器u8的第三端连接u7的第三引脚,光电耦合器u8的第四端接地。
如图2所示,u7的第二引脚为电源管理ic104的供电输入端,u7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短接后与变压器102的初级绕组的第四端连接。
如图2所示,当输入电压经过整流,滤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v_bulk(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直流信号),v_bulk电压经启动电路101给电容c61充电,充电达到电源管理ic104启动的工作电压,电源管理ic104开始工作,输出pwm脉冲,变压器102辅助绕组产生脉冲电压,经过第二十二极管d20整流,第五十三电容c53滤波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pvcc,经过第二十一二极管d21,给电源管理ic104的vdd供电。电源管理ic104启动工作后,产生pwm脉冲,经过变压器102,将输入v_bulk电压隔离降压传送到输出端。变压器102在pwm关断时,因变压器102存在漏感,产生尖峰电压,通过吸收电路105吸收漏感产生的能量,限制尖峰电压不会超出电源管理ic104(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最大承受电压要求。
变压器102传送到输出端脉冲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经过输出滤波电路107滤波后,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 5vsb给后级设备供电。当 5vsb输出电压变动,负载变化,通过反馈电路108的反馈采样输出反馈信号,并通过隔离光耦反馈到电源管理ic104,电源管理ic104调节pwm,保持输出电压 5vsb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颗第一百零三电阻r103分压,输入v_bulk电压可达到70v以上,从而使得电源管理ic104可正常稳定启动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启机工作电压,电源工作更稳定。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开关电源,该开关电源可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调整电源管理ic104启机电压的电路。通过设置该电路可以提高电源启机工作电压,使电源带载启动不会出现重复启动的现象,电源工作更加稳定,可靠性更高,而且电路简单,几乎不增加成本。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辅助供电电路、变压器以及电源管理ic;
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直流信号,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一端接入所述直流信号,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ic连接;所述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连接;
所述直流信号输入时,所述启动电路接收所述直流信号并对所述直流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启动电压至所述电源管理i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变压器连接、用于吸收所述变压器产生的尖峰电压的吸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变压器连接、用于对所述变压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整流的输出整流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输出整流电路连接、对所述输出整流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输出滤波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输出滤波电路连接、对输出滤波电路输出的信号进行采样并输出反馈信号的反馈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反馈电路和所述电源管理ic连接、将所述反馈电路输出的反馈信号传送至所述电源管理ic的隔离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七十三电阻、第八十一电阻、第八十八电阻、第一百零三电阻和第六十一电容;
所述第七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直流信号,所述第七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八十一电阻、所述第八十八电阻和所述第一百零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八十八电阻和所述第一百零三电阻的连接端连接至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所述第六十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所述第六十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七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八十八电阻和所述第一百零三电阻的连接端为所述启动电路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供电电路包括:第二十二极管、第二十一二极管、以及第五十三电容;
所述第二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十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十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源管理ic的供电输入端,所述第五十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五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十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十一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辅助供电电路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十九二极管和第一tvs管;
所述第十九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四端,所述第十九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tvs管的阴极,所述第一tvs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直流信号。
10.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调整电源管理ic启机电压的电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