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桁架片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桁架片的焊接,其需要人工将多个桁架片固定,之后采用焊枪焊接。由于桁架片较大,占用空间也较大,人工焊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焊接机构,其可实现双工位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焊接机构,包括两组焊接装置、承载待焊接工件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位于两组焊接装置的两侧;
所述焊接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转臂和焊接机器人,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转臂转动,所述转臂水平设置,所述转臂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焊接机器人;所述转臂转动以带动焊接机器人焊接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的工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驱动源、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运动输出轴与转臂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速机与所述转臂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速机为行星减速机。
作为优选的,所述行星减速机的减速比为25∶1。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速机为rv减速机。
作为优选的,所述rv减速机的减速比为320∶1。
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源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的,所述焊接机器人为六轴焊接机器人。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臂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焊接装置具有两组,而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位于两组焊接装置两侧,即可实现双工位同时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包括焊接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转臂和焊接机器人,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转臂绕驱动组件在水平面转动,即可带动焊接机器人移动至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如此,通过两台焊接装置协同配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装置与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10、第一底座;11、第二底座;12、工件;13、夹钳;20、焊接装置;30、驱动组件;40、转臂;41、通孔;50、焊接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自动焊接机构,包括两组焊接装置20、承载待焊接工件12的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11,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11分别位于两组焊接装置20的两侧。焊接装置20包括驱动组件30、转臂40和焊接机器人50,驱动组件30驱动转臂40转动,转臂40水平设置,转臂40远离驱动组件30的一端设置有焊接机器人50。转臂40转动以带动焊接机器人50焊接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11上的工件12。
由于焊接装置20具有两组,而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11位于两组焊接装置20两侧,即可实现双工位同时工作。且由于焊接装置20包括驱动组件30、转臂40和焊接机器人50,在驱动组件30的作用下,转臂40绕驱动组件30在水平面转动,即可带动焊接机器人50移动至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11上,如此,通过两台焊接装置20协同配合,使得焊接效率高,节省人力。
驱动组件3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驱动源、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第二减速机的运动输出轴与转臂40连接。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用于焊接贝雷片,其结构大。而转臂40上的焊接机器人50重量过大,通过设置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实现二级减速,能够提高转臂40的转动和定位精度。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撑座,驱动源设置在支撑座内。
在第二减速机与转臂40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回转支撑能够提高转臂40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减速机为行星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的减速比为25∶1。第二减速机为rv减速机。rv减速机的减速比为320∶1。驱动源为fanuc伺服电机。通过两个减速机的配合作用,即实现转臂40的高精度转动,克服转臂40及焊接机器人50重力过大导致转动困难和惯性过大的问题。
焊接机器人50为六轴焊接机器人50。六轴焊接机器人50可对工件12进行多角度焊接。六轴焊接机器人5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介绍。而在焊接之初,工件12通过多个夹钳13固定,之后再进行焊接,从而提高焊接精度。
转臂4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1。多个通孔41在转臂40上等间距排布。通孔41一方面可以减轻转臂40的重量,另一方面,也可达到一定的减振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1.一种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焊接装置、承载待焊接工件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位于两组焊接装置的两侧;
所述焊接装置包括驱动组件、转臂和焊接机器人,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转臂转动,所述转臂水平设置,所述转臂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焊接机器人;所述转臂转动以带动焊接机器人焊接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的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驱动源、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运动输出轴与转臂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机与所述转臂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机为行星减速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机的减速比为25∶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机为rv减速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rv减速机的减速比为320∶1。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伺服电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器人为六轴焊接机器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