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8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居家照明、室内装饰中,经常需要使用炫彩背光灯来装饰。炫彩背光灯安装可以安装在墙壁上或家用电器上,目前市面上的炫彩背光灯基本都是由led灯条连接组成,需要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到墙壁或电器上,整体安装过程比较繁琐,且安装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背光灯,安装在墙壁或电器上比较稳定。

一种背光灯,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具有安装平面;

出光透镜,呈弧形设置,所述出光透镜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壳体,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出光透镜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时,所述出光透镜、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壳体形成一密封空间;

灯体组件,设在所述密封空间内,并朝向所述出光透镜设置。

上述背光灯,安装底座的底面为安装平面,安装平面呈平面设置,可以较好的贴合在墙壁上或电器的表面上,安装十分方便,且安装屏面与墙壁或电器贴合面积较大,安装效果较好。安装方式可以通过磁力件安装或通过螺栓安装,背光灯的安装平面方便与墙壁或电器贴合,使安装过程更加便捷。弧形的出光透镜,灯体组件的发光灯会通过出光透镜的出光侧发光,弧形的出光透镜曲率较大,可以提升发光效果和发光范围,实现rgbw一体式透镜混光,出光均匀性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组件包括:弧形灯板和设在所述弧形灯板上的多个发光灯,所述弧形灯板与所述出光透镜的圆心重合。弧形灯板与出光透镜的圆心重合的情况下,出光透镜的出光面可以完全覆盖弧形灯板,设在弧形灯板上的发光灯的发光方向为发光灯与圆心之间的连线方向,使得发光灯发出的光可以均匀地从出光透镜的出光面射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组件还包括:散热支架,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柱,所述散热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出光透镜之间。散热支架的圆心与弧形灯板和出光透镜重合,因此弧形灯板的底面可以完全贴合在散热支架的顶面上,达到最佳的定位效果和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支架与所述出光透镜其中之一上设有插接杆,其中另一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散热支架一侧与所述出光透镜通过所述插接杆与所述插接槽插接连接,所述散热支架的另一侧抵持在所述安装柱上。插接杆和插接槽的配合可以对出光透镜的安装方向进行引导,使出光透镜的两侧可以稳定地与固定板插接,顺利完成安装。出光透镜安装后,散热支架与出光透镜在灯体组件两侧将灯体组件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盖和顶盖,所述底盖和所述顶盖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两侧,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插接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支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底盖和顶盖插接连接。散热支架定位在安装柱上时,散热顶盖和底盖上的插杆分别插入散热支架上对应一侧的插槽,实现散热支架的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座在所述安装平面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弧形设置,所述出光透镜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其中之一上设有朝所述密封空间内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一个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件连接。出光透镜安装时,通过出光透镜的两侧与两个固定板插接,完成出光透镜的安装,安装简单方便且便于拆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空间内固定有: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上凸起有多个按钮,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其中之一上设有多个按键,各所述按键分别与各所述按钮对应。控制模组上凸起有多个按钮,每个按钮对应控制模组上的一个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按钮来控制背光灯,例如按钮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对应的功能分别为:发光、关闭和闪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钮的数量和对应的功能也可以为其他,本实施方式中不做具体限定。顶盖上设有多个按键,按键的数量与按钮相同且一一对应,在出光透镜安装完成后,将顶盖安装在安装底座上,顶盖上的各个按键与控制模组上的各个按钮对应,用户通过按压顶盖上的各个按键即可完成对控制模组的控制,对背光灯的灯光进行控制。其中顶盖上的按键上可以具有标识,标识可以为图案标识或文字标识,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空间内还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出光透镜的距离。配装块安装在靠近安装底座的位置,使背光灯整体重心靠近安装底座,便于背光灯的安装和安装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背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背光灯的爆炸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背光的剖视图。

其中:110、安装底座;111、安装平面;112、固定板;120、出光透镜;121、插接杆;130、底盖;140、顶盖;141、按键;151、弧形灯板;152、发光灯;160、散热支架;161、插杆;162、插槽;163、收纳槽;170、安装柱;180、控制模组;181、按钮;190、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背光灯,背光灯和外壳一体化设置,可以快捷方便地安装到墙壁或电器上,背光灯包括:安装底座110、出光透镜120、灯体组件和壳体,安装底座110、壳体和出光透镜120组成一个封闭的外壳,其内部形成一密封空间,灯体组件设在密封空间,朝向出光透镜120设置,灯体组件发出的光可以通过出光透镜120发射出外部,安装底座110具有安装平面111,其中安装底座110的底面为安装平面111,安装平面111呈平面设置,可以较好的贴合在墙壁上或电器的表面上,安装十分方便,且安装屏面与墙壁或电器贴合面积较大,安装效果较好。安装方式可以通过磁力件安装或通过螺栓安装,背光灯的安装平面111方便与墙壁或电器贴合,使安装过程更加便捷,且安装稳定。

其中,安装底座110呈条形设置,出光透镜120呈弧形设置,固定在安装底座110上,壳体形成有两个,均设在安装底座110和出光透镜120之间,壳体为半圆形或底面为平面的弧形板,将安装底座110与出光透镜120之间封闭,安装底座110、壳体和出光透镜120内部形成密封空间。由于出光透镜120的出光面呈弧形,本实施方式中的灯体组件也呈弧形设置,灯体组件包括:弧形灯板151和设在弧形灯板151上的多个发光灯152,弧形灯板151与出光透镜120的圆心重合,弧形灯板151与出光透镜120的圆心重合的情况下,出光透镜120的出光面可以完全覆盖弧形灯板151,设在弧形灯板151上的发光灯152的发光方向为发光灯152与圆心之间的连线方向,使得发光灯152发出的光可以均匀地从出光透镜120的出光面射出。进一步地,弧形灯板151的弧心角小于或等于出光透镜120的弧心角,弧形灯板151的弧心角等于出光透镜120的弧心角时,弧形灯板151上的发光灯152发出的光可以覆盖出光透镜120的出光面,达到最大的发光面积;弧形灯板151的弧心角小于出光透镜120的弧心角时,弧形灯板151上的发光灯152发出的光线可能不会完全覆盖出光透镜120。如果弧形灯板151的弧心角大于出光透镜120的弧心角,弧形灯板151的边缘部分发光灯152发出的光线无法通过出光透镜120射出,故本实施方式中的弧形灯板151的弧心角小于或等于出光透镜120的弧心角。

背光灯通过弧形的出光透镜120,灯体组件的发光灯152会通过出光透镜120的出光侧发光,弧形的出光透镜120曲率较大,可以提升发光效果和发光范围,实现rgbw一体式透镜混光,出光均匀性好。其中灯体组件还包括:散热支架160,散热支架160固定在壳体上,灯板安装在散热支架160上,散热支架160起到安装灯体组件以及对灯体组件进行散热的作用,其中散热支架160也呈弧形设置,散热支架160的圆心与弧形灯板151和出光透镜120重合,因此弧形灯板151的底面可以完全贴合在散热支架160的顶面上,达到最佳的定位效果和散热效果。散热支架160由散热材料制成,散热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优选为铝合金材料,本实施方式中不对散热支架160的材料做具体限定。

两个壳体分别为顶盖140和底盖130,顶盖140和底盖130中至少一个上设有安装柱170,安装柱170垂直于壳体,其中安装柱170形成有两个,在顶盖140和底盖130中带有安装住的壳体安装在底座上,或与底座一体成型。散热支架160可以搭设在安装柱170上进行定位。本实施方式中以底盖130安装在底座和出光透镜120之间,顶盖140未安装时为例说明,如图2中的结构。结合图2和图3,底盖130上设有安装柱170,散热支架160可以搭设在安装柱170上进行定位,为了定位更加便捷和稳定,散热支架160的底部可以设有方便卡接的槽体,槽体形成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安装柱170相对,当两个槽体卡在对应的两个安装柱170上时,完成散热支架160的位置定位。完成定位后,散热之间与顶盖140和底盖130中至少一个进行装配,首先与底盖130与散热支架160插接连接,散热支架160和底盖130其中之一上设有插杆161,其中另一上设有插槽162,可以便捷的实现插接。本实施方式中,顶盖140和底盖130上均设有插杆161,散热支架160的两侧均布设有插槽162。散热支架160定位在安装柱170上时,散热顶盖140和底盖130上的插杆161分别插入散热支架160上对应一侧的插槽162,实现散热支架160的固定。散热支架160固定后,将灯体组件安装到散热支架160上,灯体组件的弧形灯板151体贴合在散热支架160顶侧的弧形面上,其中弧形灯板151可以为硬质灯板或软质灯板,在一个实施例中,弧形灯板151为硬质灯板,可以直接扣设在散热支架160上完成定位;其他实施中,弧形灯板151为软质灯板,铺设在散热支架160的上表面,软质弧形灯板151的形状和弯曲弧度可以与散热支架160一致,为了便于软质弧形灯板151的安装,软质弧形灯板151的一侧或两侧可以设有配重,便于弧形灯板151贴合在散热支架160上。值得注意的是,散热支架160朝向弧形灯板151的一侧还开设有收纳槽163,弧形灯板151收容于收纳槽163内。

在安装散热支架160和弧形灯板151后,进行出光透镜120的安装,出光透镜120与安装底座11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安装连接,本实施例中以出光透镜120与安装底座110插接连接为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出光透镜120和底座也可以通过胶水粘结或其他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安装底座110在安装平面111的两侧设有固定板112。固定板112朝向出光透镜120设置,用于与出光透镜120连接固定,以及与顶盖140和底盖130连接。固定板112呈弧形设置,出光透镜12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板112插接,本实施例中以出光透镜120两侧均设有插接凸起为例说明,出光透镜120安装时,通过出光透镜120的两侧与两个固定板112插接,完成出光透镜120的安装,安装简单方便且便于拆卸。

在出光透镜120安装到安装底座110上时,散热支架160的顶面与出光透镜120的内侧面插接,将灯体组件的位置固定。散热支架160与出光透镜120其中之一上设有插接杆121,其中另一上设有插接槽,本实施例中以散热支架160上开设插接槽、出光透镜120的内侧面上设有插接杆121为例作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两者位置可以互换,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在安装出光透镜120时,将出光透镜120上的插接杆121与散热支架160顶面上的插接槽对应,将出光透镜120向下插入。插接杆121和插接槽的配合可以对出光透镜120的安装方向进行引导,使出光透镜120的两侧可以稳定地与固定板112插接,顺利完成安装。出光透镜120安装后,散热支架160与出光透镜120在灯体组件两侧将灯体组件固定。

密封空间内还设有:控制模组180和配重块190,控制模组180与灯体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灯体组件发光,配装块安装在靠近安装底座110的位置,使背光灯整体重心靠近安装底座110,便于背光灯的安装和安装后的稳定性。

在安装出光透镜120后,此时安装底座110上连接了底盖130、出光透镜120,底盖130上安装了散热支架160,顶盖140未安装,控制模组180与灯体组件电连接,在安装灯体组件时,先将控制模组180与灯体组件连接,灯体组件安装到散热支架160上后,将灯体组件安装在散热支架160与安装底座110之间,其中底板上具有多个凸起柱,控制模组180的底部上开设有多个与凸起对应的安装孔,控制模组180与底板插接固定。控制模组180上凸起有多个按钮181,每个按钮181对应控制模组180上的一个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按钮181来控制背光灯,例如按钮18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对应的功能分别为:发光、关闭和闪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钮181的数量和对应的功能也可以为其他,本实施方式中不做具体限定。顶盖140上设有多个按键141,按键141的数量与按钮181相同且一一对应,在出光透镜120安装完成后,将顶盖140安装在安装底座110上,顶盖140上的各个按键141与控制模组180上的各个按钮181对应,用户通过按压顶盖140上的各个按键141即可完成对控制模组180的控制,对背光灯的灯光进行控制。其中顶盖140上的按键141上可以具有标识,标识可以为图案标识或文字标识,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在安装出光透镜120之前,可以进行配重块190的安装,配重块190与底盖130之间也通过插接进行连接,配重块190的安装可以位于散热支架160安装前或出光透镜120安装后。值得注意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配重块190与所述安装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配重块190与所述出光透镜120的距离,配重块190更靠近安装底座110,作为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的配重块190安装在底盖130上时,配重块190的底部与安装底座110相抵,配重块190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效果,使背光灯的重心靠近安装底座110上。同时安装配装块的凸起也更加靠近安装底座110,使背光灯内部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最后进行顶盖140的安装,顶盖140与安装底座110固定连接,顶盖140与安装底座110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多种,可以为插接或粘结或通过固定件连接,本实施方式中,顶盖140上朝向密封空间内延伸有安装板,安装板连接在顶盖140的靠近安装底座110上固定板112的一侧,朝向底盖130延伸设置,顶盖140盖设在安装底座110和出光透镜120之间时,安装板与固定板112贴合,且安装板位于密封空间内,安装板和固定板112上均开设有固定孔,在顶盖140扣在安装底座110和出光透镜120之间后,用户可以使用螺栓旋入安装板和固定板112上的固定孔内,完成顶盖140在安装底座110上的锁定,完成背光灯整体的安装。

本实施方式中的背光灯,安装底座110具有平整的安装平面111,可以便捷、稳定安装在家电上或墙壁上,通过在靠近安装底座110的位置设置配重块190,使整体的重心更加靠近安装底座110,使背光灯安装后更加稳定;通过出光透镜120和灯体组件的弧形设置,增大了发光范围,强化了发光效果;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顶盖140上的按钮181来控制背光灯的工作状态,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具有安装平面;

出光透镜,呈弧形设置,所述出光透镜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壳体,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出光透镜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时,所述出光透镜、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壳体形成一密封空间;

灯体组件,设在所述密封空间内,并朝向所述出光透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组件包括:弧形灯板和设在所述弧形灯板上的多个发光灯,所述弧形灯板与所述出光透镜的圆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组件还包括:散热支架,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柱,所述散热支架固定在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出光透镜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支架与所述出光透镜其中之一上设有插接杆,其中另一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散热支架一侧与所述出光透镜通过所述插接杆与所述插接槽插接连接,所述散热支架的另一侧抵持在所述安装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盖和顶盖,所述底盖和所述顶盖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两侧,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插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支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底盖和顶盖插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在所述安装平面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弧形设置,所述出光透镜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其中之一上设有朝所述密封空间内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一个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内固定有: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上凸起有多个按钮,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其中之一上设有多个按键,各所述按键分别与各所述按钮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内还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出光透镜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灯,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具有安装平面;出光透镜,呈弧形设置,出光透镜固定在安装底座上;壳体,连接在安装底座上,出光透镜固定在安装底座上时,出光透镜、安装底座和壳体形成一密封空间;灯体组件,设在密封空间内,并朝向出光透镜设置。安装平面呈平面设置,可以较好的贴合在墙壁上或电器的表面上,安装十分方便,且安装屏面与墙壁或电器贴合面积较大,安装效果较好。安装方式可以通过磁力件安装或通过螺栓安装。弧形的出光透镜,灯体组件的发光灯会通过出光透镜的出光侧发光,弧形的出光透镜曲率较大,可以提升发光效果和发光范围,实现RGBW一体式透镜混光,出光均匀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何锡源;刘银;梁江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裕富照明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1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