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1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端子焊接领域,具体为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的前提是其与外部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其中不乏传感器端子的身影,在传感器端子的安装过程中需要经过焊接处理工艺。

现有的焊接操作大部分依靠人工焊接,焊接效率和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为了代替人工焊接的操作方式,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焊接操作大部分依靠人工焊接,焊接效率和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底座,所述焊接底座的对称两侧外表面的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交流电机和第二气缸,所述交流电机的旋转轴一端以及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与第二气缸旋转连接,所述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部套接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上端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贯穿于活动套管对称外表面上的通孔以及活动板外表面上的通槽,并设置有焊接机构,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伸缩端与活动套管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的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焊接底座的内部底端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液压杆,所述升降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放置架,所述传感器放置架位于两个夹持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夹持座的一端面设置有圆锥状凹槽,两个所述夹持座相对而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呈l状,所述第一液压杆与第二液压杆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焊接机构上的焊接端头垂直朝下。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呈c字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焊接底座的对称两侧外表面的上分别固定连接交流电机和第二气缸,交流电机的旋转轴一端以及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座,夹持座与第二气缸旋转连接,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支架,上支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外部套接有活动套管,活动套管的上端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贯穿于活动套管对称外表面上的通孔以及活动板外表面上的通槽,并设置有焊接机构,活动板的下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伸缩端与活动套管固定连接,上支架的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侧表面上,此举可以利用第二气缸带动两个夹持座夹持待焊接的传感器端子,接着通过第一液压杆使得活动板进行y轴方向位移,然后通过第二液压杆使得活动套管进行x轴方向的位移,能便捷的将焊接结构调整至指定的焊接点,接着通过第一气缸使得焊接机构进行z轴方向的位移,使得焊接机构与焊接点接触,最后通过交流电机带动工件转动,高效的完成焊接操作,整个焊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焊接操作便捷高效,代替了人工焊接操作,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底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焊接底座;2、交流电机;3、上支架;4、第一液压杆;5、活动板;6、第一气缸;7、活动套管;8、焊接机构;9、第二气缸;10、夹持座;11、升降液压杆;12、传感器放置架;13、连接块;14、第二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底座1,焊接底座1的对称两侧外表面的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交流电机2和第二气缸9,交流电机2的旋转轴一端以及第二气缸9的伸缩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座10,夹持座10与第二气缸9旋转连接,焊接底座1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支架3,上支架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5,活动板5的外部套接有活动套管7,活动套管7的上端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的伸缩杆贯穿于活动套管7对称外表面上的通孔以及活动板5外表面上的通槽,并设置有焊接机构8,活动板5的下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杆14,第二液压杆14的伸缩端与活动套管7固定连接,上支架3的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4,第一液压杆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3的侧表面上,此举可以利用第二气缸9带动两个夹持座10夹持待焊接的传感器端子,接着通过第一液压杆4使得活动板5进行y轴方向位移,然后通过第二液压杆14使得活动套管7进行x轴方向的位移,能便捷的将焊接结构调整至指定的焊接点,接着通过第一气缸6使得焊接机构8进行z轴方向的位移,使得焊接机构8与焊接点接触,最后通过交流电机2带动工件转动,高效的完成焊接操作,整个焊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且焊接操作便捷高效,代替了人工焊接操作,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进一步,焊接底座1的内部底端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液压杆11,升降液压杆11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放置架12,传感器放置架12位于两个夹持座10之间。

进一步,夹持座10的一端面设置有圆锥状凹槽,两个夹持座10相对而置。

进一步,连接块13呈l状,第一液压杆4与第二液压杆14垂直分布。

进一步,焊接机构8上的焊接端头垂直朝下。

进一步,上支架3呈c字状。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该装置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处,然后待焊接的工件放置在传感器放置架12上,接着启动第二气缸9,通过第二气缸9带动其中一个夹持座10移动,进而对待焊接的工件进行夹持操作,接着通过第一液压杆4使得活动板5进行y轴方向位移,然后通过第二液压杆14使得活动套管7进行x轴方向的位移,能便捷的将焊接结构调整至指定的焊接点,接着通过第一气缸6使得焊接机构8进行z轴方向的位移,使得焊接机构8与焊接点接触,然后同时启动焊接机构8和交流电机2,此时焊接机构8开始对待焊接的工件进行焊接操作,同时交流电机2驱动夹持座10转动,进而使得待焊接的工件转动,有效的完成整体焊接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底座(1)的对称两侧外表面的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交流电机(2)和第二气缸(9),所述交流电机(2)的旋转轴一端以及第二气缸(9)的伸缩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座(10),所述夹持座(10)与第二气缸(9)旋转连接,所述焊接底座(1)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支架(3),所述上支架(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外部套接有活动套管(7),所述活动套管(7)的上端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伸缩杆贯穿于活动套管(7)对称外表面上的通孔以及活动板(5)外表面上的通槽,并设置有焊接机构(8),所述活动板(5)的下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杆(14),所述第二液压杆(14)的伸缩端与活动套管(7)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3)的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杆(4),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3)的侧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底座(1)的内部底端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液压杆(11),所述升降液压杆(11)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传感器放置架(12),所述传感器放置架(12)位于两个夹持座(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10)的一端面设置有圆锥状凹槽,两个所述夹持座(10)相对而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3)呈l状,所述第一液压杆(4)与第二液压杆(14)垂直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构(8)上的焊接端头垂直朝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3)呈c字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端子焊接装置,涉及传感器端子焊接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焊接操作大部分依靠人工焊接,焊接效率和质量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的问题。所述焊接底座的对称两侧外表面的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交流电机和第二气缸,所述交流电机的旋转轴一端以及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与第二气缸旋转连接,所述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外部套接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上端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

技术研发人员:周富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老河口市金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1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