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7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



背景技术:

桌面灯具,目前常见的有台灯,台灯款式、结构形式均较为单一,而且,台灯仅具备调节亮度的功能,仅有单一色温,较少实现色温的调节,此外,台面的操作控制单一、枯燥,没有趣味性,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我们亟需开发一种桌面灯具,使其兼具结构性、趣味性和美观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包括具有四个面的三棱锥体状外壳,所述外壳其至少一个面为透光面,在外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灯体,在所述外壳的四个面中其中三个面上分别设有与灯体连接控制灯体色温的色温控制器,在另一个面上设有与灯体连接控制灯体亮度的亮度调节器,三个面上的三个色温控制器分别控制不同色温,且在任意一面位于底部置于台面时,处于该面上的色温控制器感应并与灯体控制连接。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色温控制器为重心感应式色温控制器,所述外壳设有色温控制器的三个面在任意一个面位于底部时,位于该面上的重心感应式色温控制器发生重心感应并与灯体控制连接。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色温控制器为压力传感式色温控制器,所述外壳设有色温控制器的三个面在任意一个面位于底部置于台面时,位于该面上的压力传感式色温控制器受压传感并与灯体控制连接。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个面为透光面,在外壳内设有一个灯体,在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亮度调节器,在另外三个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色温控器、第二色温控制器和第三色温控制器。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外壳的三个面分别为第一透光面、第二透光面和第三透光面,在外壳内设有一个灯体,在所述第一透光面、第二透光面和第三透光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色温控器、第二色温控制器和第三色温控制器,在另一个面上设有亮度调节器。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外壳内设有多个灯体,且多个灯体为串联结构。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外壳内设有蓄电装置,所述外壳在任意相邻的两个面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与蓄电装置连接。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外壳内设有蓄电装置,在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平台面,在该平台面上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与蓄电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可通过翻转外壳,使外壳设有不同色温控制器的不同的面处于底部以控制不同色温,且在使用过程中,均可通过亮度调节器调节灯体亮度,结构设计精巧美观,是一款具备实用性和经济性的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如图1、2、3、4所示,包括具有四个面的三棱锥体状外壳10,所述外壳10其至少一个面为透光面,在外壳10内设有至少一个灯体,在所述外壳的四个面中其中三个面上分别设有与灯体连接控制灯体色温的色温控制器,在另一个面上设有与灯体连接控制灯体亮度的亮度调节器20,三个面上的三个色温控制器分别控制不同色温,且在任意一面位于底部置于台面时,处于该面上的色温控制器感应并与灯体控制连接。在实施例中,所述色温控制器为压力传感式色温控制器,所述外壳设有色温控制器的三个面在任意一个面位于底部置于台面时,位于该面上的压力传感式色温控制器受压传感并与灯体控制连接。当然,所述色温控制器也可以为重心感应式色温控制器,所述外壳设有色温控制器的三个面在任意一个面位于底部时,位于该面上的重心感应式色温控制器发生重心感应并与灯体控制连接。

具体的,在使用时,如图1、2、3、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的三个面分别为第一透光面30、第二透光面40和第三透光面50,在外壳10内设有一个灯体,在所述第一透光面30、第二透光面40和第三透光面50上分别设有第一色温控器60、第二色温控制器70和第三色温控制器80,在另一个面上设有亮度调节器20。

在使用时,先将设有亮度调节器20的一面翻转为侧面,通过亮度调节器20点亮灯具,此时,外壳10的三个透光面中势必有一个透光面位于底部,设置于该透光面上的色温控制器与桌面接触,压迫受力,色温控制器在压力下启动,控制灯体处于该色温状态下,如第一透光面30位于底部时,第一色温控制器60就控制灯体处于该色温状态,如果翻转外壳10,使外壳10的第二透光面40位于底部,第二色温控制器70就控制灯体处于该色温状态,通过翻转外壳10,就可以使外壳10设有不同色温控制器的面处于底部以控制不同色温,且在使用过程中,均可通过亮度调节器20调节灯体亮度,结构设计精巧美观,是一款具备实用性和经济性的产品。

在实用新型中,若在外壳10内设有多个灯体,那么多个灯体为串联结构。

在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所述外壳10内设有蓄电装置,在所述外壳10顶部设有平台面11,在该平台面11上设有充电接头90,所述充电接头90与蓄电装置连接;当然,充电接头90的设置可以有多种款式,也可以在外壳10任意相邻的两个面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充电接头。上述所说的充电接头90为usb接头。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四个面的三棱锥体状外壳,所述外壳其至少一个面为透光面,在外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灯体,在所述外壳的四个面中其中三个面上分别设有与灯体连接控制灯体色温的色温控制器,在另一个面上设有与灯体连接控制灯体亮度的亮度调节器,三个面上的三个色温控制器分别控制不同色温,且在任意一面位于底部置于台面时,处于该面上的色温控制器感应并与灯体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控制器为重心感应式色温控制器,所述外壳设有色温控制器的三个面在任意一个面位于底部时,位于该面上的重心感应式色温控制器发生重心感应并与灯体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控制器为压力传感式色温控制器,所述外壳设有色温控制器的三个面在任意一个面位于底部置于台面时,位于该面上的压力传感式色温控制器受压传感并与灯体控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个面为透光面,在外壳内设有一个灯体,在所述外壳的其中一个面上设有亮度调节器,在另外三个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色温控器、第二色温控制器和第三色温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三个面分别为第一透光面、第二透光面和第三透光面,在外壳内设有一个灯体,在所述第一透光面、第二透光面和第三透光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色温控器、第二色温控制器和第三色温控制器,在另一个面上设有亮度调节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设有多个灯体,且多个灯体为串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设有蓄电装置,所述外壳在任意相邻的两个面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与蓄电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设有蓄电装置,在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平台面,在该平台面上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与蓄电装置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按压感应调节色温和明度的三棱锥灯具,包括具有四个面的三棱锥体状外壳,所述外壳其至少一个面为透光面,在外壳内设有至少一个灯体,在所述外壳的四个面中其中三个面上分别设有与灯体连接控制灯体色温的色温控制器,在另一个面上设有与灯体连接控制灯体亮度的亮度调节器,三个面上的三个色温控制器分别控制不同色温,且在任意一面位于底部置于台面时,处于该面上的色温控制器感应并与灯体控制连接。在使用时,可通过翻转外壳,使外壳设有不同色温控制器的不同的面处于底部以控制不同色温,且在使用过程中,均可通过亮度调节器调节灯体亮度,结构设计精巧美观,是一款具备实用性和经济性的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盛传新;程峥嵘;赖凯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1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