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0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永磁调速器大都是盘型和单导体筒型,其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1、每个磁体只有单极对应导体,磁场利用率低,导致设备重量和尺寸较大,占用空间大,改造工程量大,且较大重量的转子会影响设备稳定性;2、盘型永磁调速器是通过改变磁体与导体之间的磁场距离(磁隙)进而实现调速,磁隙改变须要在磁力方向施加外力,拉力极大,关联零件(含轴承)易磨损,影响调速机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包括:

至少1个永磁筒,其通过固定套安装于负载轴上,所述永磁筒内设有永磁体,且永磁体的磁极沿着负载轴的径向设置;

多个导体筒,所述永磁体的两个磁极外侧均设有导体筒,保证每个导体筒在运行过程中均会切割磁感线,所述多个导体筒通过调速固定套安装于电机轴上,且调速固定套上设有用于带动多个导体筒沿着电机轴的轴向产生位移的调速组件,以改变导体筒和永磁筒之间的耦合面积。

进一步,所述永磁体为矩形、扇形或圆形,所述永磁筒上开有用于安装永磁体的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永磁筒通过永磁筒固定盘与固定套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体筒通过导体筒固定盘与调速组件连接,且调速组件与调速固定套连接。

进一步,位于永磁体磁极外侧的多个导体筒与永磁体的磁隙相同。

进一步,所述调速组件采用轴向推拉结构,如连杆或滑块。

进一步,所述至少1个永磁筒沿着负载轴的周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至少1个永磁筒位于不同的圆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永磁体的两个磁极外侧均设有导体筒,每个导体筒在运行过程中均会切割磁感线,提高磁场利用率,在传递相同扭矩情况下,可以更加轻便,占用空间少,同时,多个导体筒传递扭矩,扭矩传递效率更高,带载能力更强。

2、在任何状态下,磁体与导体筒的磁隙恒定不变,调速过程中不需要改变磁隙大小,只需将导体筒错位移动即可,调速更加轻松,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电机轴、2-负载轴、3-导体筒、4-永磁筒、5-调速固定套、6-固定套、7-导体筒固定盘、8-永磁筒固定盘、9-调速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包括至少1个永磁筒4和多个导体筒3,其中,至少1个永磁筒4通过永磁筒固定盘8与固定套6连接,且固定套6安装于负载轴2上,形成永磁转子。所述多个导体筒3通过调速固定套5安装于电机轴1上,形成导体转子。

具体的,所述永磁筒4内设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为矩形、扇形或圆形,所述永磁筒4上开有用于安装永磁体的安装孔。同时,永磁体的磁极沿着负载轴2的径向设置,也就是说,磁力方向为径向,不存在轴向拉力,大大降低对电机、负载设备的影响,同时,负载设备允许轴向窜动,避免电机轴或负载轴窜动带来的影响。

所述永磁体的两个磁极外侧均设有导体筒3,且位于永磁体磁极外侧的多个导体筒3与永磁体的磁隙相同,即每个永磁体的n极、s极都对应一个导体筒3,保证每个导体筒3在运行过程中均会切割磁感线,磁场利用率大大增加,扭矩传递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减小了负载设备体积和重量,更有利于负载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改造项目而言,降低了改造工程量。

同时,调速固定套5上设有用于带动多个导体筒3沿着电机轴1的轴向产生位移的调速组件9,具体的,所述导体筒3通过导体筒固定盘7与调速组件9连接,而调速组件9与调速固定套5连接。导体筒3与调速固定套5同步旋转,且导体筒3在调速组件9的调节下,可实现轴向移动。所述调速组件9采用轴向推拉结构,优选为连杆或滑块。调速组件9带动导体筒3沿着电机轴1的轴向产生位移时,即可以改变导体筒3和永磁筒4之间的耦合面积。调速过程中不需要改变磁隙大小,只需将导体筒3错位移动即可,调速更加轻松,稳定性更强。也就是说,在任何状态下,磁体与导体筒3的磁隙恒定不变。

电机轴1旋转带动导体筒3旋转,切割永磁筒4磁感线产生涡流,涡电流进而产生感应磁场,阻止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产生扭矩带动永磁筒4旋转。导体筒3与永磁筒4之间的耦合面积大时,导体切割磁感线数量多,传递扭矩大,负载设备转速高;导体筒3与永磁筒4之间的耦合面积小时,导体切割磁感线数量少,传递扭矩小,负载设备转速低。

此外,在电机启动前,将导体转子与永磁转子脱开,实现电机与负载设备的隔离,可实现空载启动。所述至少1个永磁筒4沿着负载轴2的周向设置,同时,至少1个永磁筒4还可位于不同的圆周上。导体转子与永磁转子之间没有任何物理接触,实现了无接触扭矩传递,有助于隔离振动,提升负载设备运行稳定性。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1个永磁筒,其通过固定套安装于负载轴上,所述永磁筒内设有永磁体,且永磁体的磁极沿着负载轴的径向设置;

多个导体筒,所述永磁体的两个磁极外侧均设有导体筒,所述多个导体筒通过调速固定套安装于电机轴上,且调速固定套上设有用于带动多个导体筒沿着电机轴的轴向产生位移的调速组件,以改变导体筒和永磁筒之间的耦合面积;

所述导体筒通过导体筒固定盘与调速组件连接,且调速组件与调速固定套连接,所述调速组件为连杆或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为矩形、扇形或圆形,所述永磁筒上开有用于安装永磁体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筒通过永磁筒固定盘与固定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永磁体磁极外侧的多个导体筒与永磁体的磁隙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永磁筒沿着负载轴的周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永磁筒位于不同的圆周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筒型恒磁隙永磁调速器,包括至少1个永磁筒和多个导体筒,至少1个永磁筒通过固定套安装于负载轴上,所述永磁筒内设有永磁体,且永磁体的磁极沿着负载轴的径向设置,所述永磁体的两个磁极外侧均设有导体筒,所述多个导体筒通过调速固定套安装于电机轴上,且调速固定套上设有用于带动多个导体筒沿着电机轴的轴向产生位移的调速组件,以改变导体筒和永磁筒之间的耦合面积,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磁场利用率,在传递相同扭矩情况下,可以更加轻便,占用空间少,同时,多个导体筒传递扭矩,扭矩传递效率更高,带载能力更强,调速过程中不需要改变磁隙大小,只需将导体筒错位移动即可,调速更加轻松,稳定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孙娟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磁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2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