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锡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2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锡灯结构。



背景技术:

锡器以其典雅的外观造型和独特的功能效用早已风靡世界各国,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和馈赠亲友的佳品,其中,中国传统锡灯在清晚期到民国前后更是被有智慧的中国人民做的淋漓尽致。

目前现有技术,采用在锡灯内部设置有一固定的光源,使锡灯从内部发光。当光源故障,需要将整个光源甚至整体光源电路换掉,使用成本较高;并且光源照射方向固定,对于各种不同造型的锡灯来说,光照效果比较有限,无法很好的彰显锡灯工艺的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锡灯结构,有助于解决光源整体置换、使用成本高,光源角度的调整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包括锡灯本体、底座、连接杆、至少一个以上的光源板、控制装置、至少一个以上的板夹;所述锡灯本体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底座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所述板夹夹持所述光源板,所述板夹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且能绕所述连接杆转动;所述光源板与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底座设于所述锡灯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板夹包括固定套筒、夹持板和导向板,所述固定套筒侧壁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呈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开口一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呈v型设置,用于导入所述光源板,使所述光源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沉槽,所述固定套筒套设在所述沉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避开所述沉槽的位置;所述光源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音乐电路、喇叭;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连接蓝牙接收模块和灯光色调电路;所述灯光色调电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所述蓝牙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蓝牙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输出蓝牙数字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外接市电。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板上设置若干个单色led光源或可变色的led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直杆或是倒u型杆。

有益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板夹夹持光源板,光源板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底座内部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来实现光源板发光。当某个光源板故障时,只要将该光源板上的第二接线端与连接杆上的第一接线端之间的电性连接断开,将光源板从板夹上取下,进行光源板的更换和维修,简单方便,节约锡灯的使用成本。板夹套设在连接杆上,且能绕连接杆转动,实现根据不同风格的锡灯来调整光源照射角度。控制装置的音乐电路和喇叭,可以播放音乐、灯光色调电路可以对光源板的灯光进行亮度、颜色等调节。控制装置的蓝牙接收模块可以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蓝牙信号的传输,实现使用移动终端来控制锡灯的发光、音乐播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1-锡灯本体;2-底座;3-连接杆;31-沉槽;4-板夹;41-固定套筒;42-夹持板;43-导向板;5-光源板;6-第一接线端;7-第二接线端;8-电线;9-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参见图1至图5,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包括锡灯本体1、底座2、连接杆3、至少一个以上的光源板5、控制装置、至少一个以上的板夹4;锡灯本体1内部呈中空结构,底座2内部呈中空结构;连接杆3设置在底座2顶部;板夹4夹持光源板5,板夹4套设在连接杆3上,且能绕连接杆3转动;光源板5与设置在底座2内部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连接杆3和底座2设于锡灯本体1内,外观看起来,只看到锡灯本体。

具体地,板夹4包括固定套筒41、夹持板42和导向板43,固定套筒41侧壁设置有一开口,开口两侧分别连接有夹持板42,两个夹持板42呈平行设置,两个夹持板42远离开口一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板43,两个导向板43呈v型设置,用于导入光源板5。装设光源板5时,将光源板5通过两个导向板43形成的v型开口,导入两个夹持板42之间,并将两个夹持板42之间的距离撑开,由于力的作用和反作用原理,夹持板42对光源板5施加压力,将光源板5紧紧夹住,使光源板5设置在两个夹持板42之间,不施加外力时不容易脱落。连接杆3上设置有沉槽31,固定套筒41套设在沉槽31上,使得板夹4在连接杆3上不会上下滑动,但是可以绕连接杆3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杆3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线端6,第一接线端6避开沉槽31的位置;光源板5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接线端7,第一接线端6和第二接线端7之间电性连接;第一接线端6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连接杆3内部为中空结构,连接杆3外壁采用绝缘材料,避免漏电风险。第一接线端6设置在连接杆3的外壁,第一接线端6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电导线设置在连接杆3的内部。

连接杆3可以为直杆或倒u型杆。如图1的实施例一,连接杆3为一根直杆。如图2的实施例二,连接杆3为两根直杆,这样就增加了光源板5的数量、增加光照亮度以及光源更多角度的照射。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三,连接杆3采用倒u型杆。当然,本实用新型连接杆3还可以采用三根或四根的直杆,或两个以上平行设置的倒u型杆,可以根据不同锡灯的造型和大小去灵活设置。连接杆3上的光源板5数量和板夹4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去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控制装置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音乐电路、喇叭;电源模块外接市电;控制模块还分别连接蓝牙接收模块和灯光色调电路;灯光色调电路与第一接线端连接;蓝牙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蓝牙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输出蓝牙数字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装置的音乐电路和喇叭,可以播放音乐、灯光色调电路可以对光源板的灯光进行亮度、颜色等调节。控制装置的蓝牙接收模块可以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蓝牙信号的传输,实现使用移动终端来控制锡灯的发光、音乐播放。

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头9连接市电,电源模块通过电线8与插头9连接来实现供电。

为了实现不同的灯光效果来衬托锡灯的美感,光源板上可以设置若干个单色led光源或可变色的led光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板夹4夹持光源板5,光源板5通过连接杆3与设置在底座2内部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来实现光源板5发光。当某个光源板5故障时,只要将该光源板5上的第二接线端7与连接杆3上的第一接线端6之间的电性连接断开,将光源板5从板夹4上取下,进行光源板5的更换和维修,简单方便,节约锡灯的使用成本。板夹4套设在连接杆3上,且能绕连接杆3转动,实现根据不同风格的锡灯来调整光源照射角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锡灯本体、底座、连接杆、至少一个以上的光源板、控制装置、至少一个以上的板夹;所述锡灯本体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底座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所述板夹夹持所述光源板,所述板夹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且能绕所述连接杆转动;所述光源板与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底座设于所述锡灯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夹包括固定套筒、夹持板和导向板,所述固定套筒侧壁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呈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开口一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呈v型设置,用于导入所述光源板,使所述光源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沉槽,所述固定套筒套设在所述沉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避开所述沉槽的位置;所述光源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控制模块、音乐电路、喇叭;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连接蓝牙接收模块和灯光色调电路;所述灯光色调电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连接;所述蓝牙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蓝牙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输出蓝牙数字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外接市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上设置若干个单色led光源或可变色的led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直杆或是倒u型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锡灯结构,包括锡灯本体、底座、连接杆、光源板、控制装置、板夹;所述锡灯本体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底座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底座顶部;所述板夹夹持所述光源板,所述板夹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且能绕所述连接杆转动;所述光源板与设置在底座内部的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底座设于所述锡灯本体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锡灯结构,有助于解决光源整体置换、使用成本高,光源角度的调整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建国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2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