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7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led照明灯具在应用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led照明灯具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安全及使用体验,人们对led照明灯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追求led照明灯具具有耐高压、高光效及长寿命的稳定特性。但是,市场上普通的led立体光源支架通过注塑或玻璃烧结成型,耐高压能力存在较大风险,同时在使用时出现热膨胀极易出现松动导致不稳定给应用端造成安全隐患及用户体现感较差。

目前市场上立体光源支架在应用端存在以下不足:

(1)立体光源支架插针与柱体之间通过注塑绝缘成型,因注塑压力的不稳定及放置偏位会导致插针与柱体中心孔偏位,产品耐高压及短路风险较大,安全性能差;

(2)立体光源支架插针与柱体之间通过注塑绝缘成型,因注塑压力的不稳定性因素会导致插头与红铜柱体之间绝缘层尺寸控制难度大,贴装led模组易出现短路或开路的情况,导致产品报废率高,成本较高;

(3)应用端组装效率低:车用立体光源大多采用螺丝与螺母对应匹配组装,应用端需要通过焊接连接线及热缩套管连接,同时在螺丝结构上涂覆导热硅脂,再通过工具扭动组装导致组装效率低;

(4)应用端组装易损伤光源:通过工具扭动螺丝与螺母匹配组装会存在因人工把握力度不稳定导致光源的结构受损,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

(5)应用端组装不稳定:立体光源螺丝与螺母组装存在较大间隙,立体光源螺丝底部平台或导热柱平台不平整,导致接触面小风险大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产品散热的稳定性,间接影响产品在应用端的寿命稳定性,如车用大灯照明不断震动出现松动导致开路风险影响驾驶安全;

(6)使用寿命短:立体光源应用大多通过螺丝与螺母匹配,间隙部位通过导热硅脂导热,持续使用导热硅脂失去导热性能后温度急剧累积,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7)大多led立体光源支架采用纯红铜,加工难度大且加工成本高,中小功率led光源的应用纯红铜柱体存在质量过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柱,用于安装金属片和绝缘片;所述第一安装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二安装柱,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中而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

金属片,用于提供电能;所述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二端;

供电线,用于向所述金属片供电;所述供电线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二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安装柱和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金属片连接;

绝缘片,用于电性绝缘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金属片;所述绝缘片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二端和所述金属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柱包括:第一安装通道、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且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通道贯通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呈多边菱形柱体,所述第一固定部呈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水平断面面积,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安装台。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柱包括:第二安装通道、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通道贯通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安装柱中的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中的所述第二安装通道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均呈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水平断面面积,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安装台。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柱中第一固定部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柱中第二安装通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供电线包括:第一导电端、第二导电端和绝缘导电段,其中,所述绝缘导电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导电段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柱中的第一安装通道和所述第二安装柱中的第二安装通道中,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和所述第二安装通道电性绝缘,所述第一导电端与所述金属片电性连接而所述第二导电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通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立体光源支架插针与红铜柱体之间通过耐高温绝缘垫片片与铁氟龙绝缘层导线固定及绝缘,有效解决目前市场上立体光源支架插针与柱体之间通过注塑绝缘成型因注塑压力的不稳定性而导致插针与柱体中心孔偏位产生短路及产品耐高压风险较大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及安全性;

(2)直接通过治具固定,铆接位置远离发光区,铆接机直接铆接一次成型,提升组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因铆接错位导致产品发光区损坏的风险;

(3)立体光源支架中段与下段圆柱体直径差异形成铆接定位,不仅在铆接过程中远离led模组发光区,同时立体光源支架下段直径偏大,此种设计有效增加铆接接触面积,提升产品导热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4)现有市场上类似产品光源支架底部与散热基座组装大多为螺丝与螺母之间配合中间添加相应的导热硅脂,通常导热硅脂本身导热系数较低,时间久出现干涩不能有效长久起到导热的效果,此种组装存在缝隙的风险且不能保证光源与散热基座之间能够完全持久导热,本发明led光源支架与散热基座组装通过公差匹配铆接组合成型能够确保led光源支架部分与散热基座充分接触以达到良好的持久且稳定的散热效果和提升产品使用寿命;

(5)目前一体式立体光源采用纯红铜材料,此设计适用于大功率产品应用导热效果佳,但是中小功率led照明灯具采用红铜材料不仅材料成本高,而且加工难度大,此种设计不仅确保中小功率产品功能区导热问题,降低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6)目前一体式立体光源采用纯红铜材料为整体结构,电镀银成本较高,此种结构可以根据需求分开电镀,不仅产品的外观美好而且节省成本,有效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中第一安装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中第二安装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柱1、第二安装柱2、金属片3、供电线4和绝缘片5,下面对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柱1,用于安装金属片3和绝缘片5;所述第一安装柱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二安装柱2,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安装柱1;所述第二安装柱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安装柱1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柱2的第一端中而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柱2的第一端;

金属片3,用于提供电能;所述金属片3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柱1的第二端;

供电线4,用于向所述金属片3供电;所述供电线4从所述第二安装柱2的第二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安装柱2和所述第一安装柱1与所述金属片3连接;

绝缘片5,用于电性绝缘所述第一安装柱1和所述金属片3;所述绝缘片5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1的第二端和所述金属片3之间。

当使用此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时,第一安装柱1上可以用于安装led芯片,led芯片与金属片3连接,第二安装柱2可以用于将支架固定于外界物体上(如安装座)上,供电线4与外界电源连接,并通过金属片3向led芯片供电,绝缘片5将第一安装柱1和金属片3电性绝缘。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柱1包括:第一安装通道11、第一安装部12和第一固定部1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柱2的第一端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2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3连接,且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柱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通道11贯通所述第一安装部12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led芯片可以安装于第一安装部12上。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2呈多边菱形柱体,所述第一固定部13呈圆柱体。led芯片可以安装于第一安装部12的菱面上。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2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水平断面面积,所述第一安装部12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安装台。led芯片底端可以支撑于第一安装台上。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柱2包括:第二安装通道21、第二安装部22和第二固定部23,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2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3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通道21贯通所述第二安装部2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3,所述第一安装柱1中的第一固定部1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2中的所述第二安装通道21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22为镀银红铜材质,第二固定部23为金属材料柱体,金属材料柱体为铝、铜、铁或钢其中之一。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2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3均呈圆柱体。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22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3的水平断面面积,所述第二安装部2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3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安装台。具体地,第二固定部23直径大于第一安装部12直径1mm以上。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23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倒角。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柱1中第一固定部13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柱2中第二安装通道21的直径。

如图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线4包括:第一导电端41、第二导电端42和绝缘导电段43,其中,所述绝缘导电段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端41和所述第二导电端42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导电段4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柱1中的第一安装通道11和所述第二安装柱2中的第二安装通道21中,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通道11和所述第二安装通道21电性绝缘,所述第一导电端41与所述金属片3电性连接而所述第二导电端42伸出所述第二安装通道2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绝缘片5为耐高温绝缘垫片,绝缘片5为尼龙垫片、四氟垫片或陶瓷垫片中任意一种。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立体光源支架插针与红铜柱体之间通过耐高温绝缘垫片片与铁氟龙绝缘层导线固定及绝缘,有效解决目前市场上立体光源支架插针与柱体之间通过注塑绝缘成型因注塑压力的不稳定性而导致插针与柱体中心孔偏位产生短路及产品耐高压风险较大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及安全性;

(2)直接通过治具固定,铆接位置远离发光区,铆接机直接铆接一次成型,提升组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因铆接错位导致产品发光区损坏的风险;

(3)立体光源支架中段与下段圆柱体直径差异形成铆接定位,不仅在铆接过程中远离led模组发光区,同时立体光源支架下段直径偏大,此种设计有效增加铆接接触面积,提升产品导热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4)现有市场上类似产品光源支架底部与散热基座组装大多为螺丝与螺母之间配合中间添加相应的导热硅脂,通常导热硅脂本身导热系数较低,时间久出现干涩不能有效长久起到导热的效果,此种组装存在缝隙的风险且不能保证光源与散热基座之间能够完全持久导热,本发明led光源支架与散热基座组装通过公差匹配铆接组合成型能够确保led光源支架部分与散热基座充分接触以达到良好的持久且稳定的散热效果和提升产品使用寿命;

(5)目前一体式立体光源采用纯红铜材料,此设计适用于大功率产品应用导热效果佳,但是中小功率led照明灯具采用红铜材料不仅材料成本高,而且加工难度大,此种设计将金属柱体设计为两段通过不同导热系数金属材料搭配不仅确保中小功率产品功能区导热问题,降低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6)目前一体式立体光源采用纯红铜材料为整体结构,电镀银成本较高,此种结构将金属柱体设计为两段通过不同导热系数金属材料搭配可以根据需求分开电镀,不仅产品的外观美好而且节省成本,有效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柱,用于安装金属片和绝缘片;所述第一安装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二安装柱,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中而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

金属片,用于提供电能;所述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二端;

供电线,用于向所述金属片供电;所述供电线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二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安装柱和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金属片连接;

绝缘片,用于电性绝缘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金属片;所述绝缘片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二端和所述金属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包括:第一安装通道、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且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通道贯通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呈多边菱形柱体,所述第一固定部呈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水平断面面积,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安装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柱包括:第二安装通道、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通道贯通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安装柱中的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中的所述第二安装通道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均呈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水平断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水平断面面积,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安装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柱中第一固定部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安装柱中第二安装通道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线包括:第一导电端、第二导电端和绝缘导电段,其中,所述绝缘导电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和所述第二导电端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导电段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柱中的第一安装通道和所述第二安装柱中的第二安装通道中,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和所述第二安装通道电性绝缘,所述第一导电端与所述金属片电性连接而所述第二导电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通道。

技术总结
一种LED立体光源支架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柱,用于安装金属片和绝缘片;所述第一安装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安装柱,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中而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一端;金属片,用于提供电能;所述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二端;供电线,用于向所述金属片供电;所述供电线从所述第二安装柱的第二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安装柱和所述第一安装柱与所述金属片连接;绝缘片,用于电性绝缘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金属片;所述绝缘片夹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的第二端和所述金属片之间。本申请提升组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及材料成本,同时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殷克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瑞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3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