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9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常用绕线机绕制的线多为漆包铜线(绕制电子、电器产品的电感线圈),漆包铝线,纺织线(绕制纺织机用的纱绽、线团),还有绕制电热器具用的电热线以及焊锡线,电线,电缆等。

目前,绕线机不能快速的对定子进行绕线工作,尤其绕线机总的绕线运动机构再操作的过程中,人工操作步骤过多,不仅极大程度上增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在操作的过程,容易出现失误现象,进而容易影响绕线的效果,造成铜线的损坏,导致铜线的浪费,不利于定子的绕线工作,严重的降低了绕线机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解决了人工操作步骤过多,不仅极大程度上增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容易造成铜线的损坏,导致铜线的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包括绕线头装置、布线副运动机构、绕线升降传动机构、主绕线机构、布线传动机构和分割器传动机构,所述绕线头装置设置于所述主绕线机构的顶部,所述主绕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的顶部,所述布线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的正面,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的正面,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头装置包括线嘴上压盖和线嘴活动下盖,所述线嘴上压盖设置于所述线嘴活动下盖的顶部,所述线嘴活动下盖的中外圆柱面上开设有三个活动槽,所述线嘴上压盖的顶部设置有线孔出线机构,所述线嘴活动下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运动块,所述线嘴上压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线嘴机构,所述第一线嘴机构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线嘴机构,所述第一线嘴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线嘴机构,所述线嘴活动下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运动块,所述第一运动块分别与第一线嘴机构、第二线嘴机构和第三线嘴机构之间设置有线嘴布线摆臂,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线嘴摆臂销轴压板,所述线孔出线机构包括半圆柱体,所述半圆柱体的顶部设置有法兰,所述半圆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法兰、半圆柱体、底板上均开设有线孔出线嘴所述线孔出线嘴的外形为圆锥体,贯有圆锥形通孔,所述第一运动块的底部开设有腰型沉孔,所述第一线嘴机构、第二线嘴机构和第三线嘴机构均由滑块、出线嘴、第一连接块、凹槽和第二连接块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块的两侧,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所述出线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侧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布线传动伞齿轴,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心内开有贯通花键孔,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的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导向轴,两个所述导向轴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升降滑块并延伸至所述升降滑块的顶部,两个所述导向轴的底端均贯穿所述升降滑块并延伸至所述升降滑块的底部,两个所述导向轴延伸至所述升降滑块的底部的两端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的两侧,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的底端设置有布线传动花键轴,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贯穿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并延伸至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的顶部,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延伸至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的顶部一端设置于所述升降滑块的底部,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的花键轴与花键孔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块中间开有贯通槽,且贯通槽中间设置有滑动连接块,滑动连接块内有通孔,且通孔上端为轴承安装孔,下端为螺纹孔,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顶部固定连接有型螺母,所述形螺母中间与升降滑块下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形螺母上部与滑动连接块下端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母导向座,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并且所述导向嘴采用喇叭形开口,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油封嘴,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嘴,所述升降滑块的内部设置有布线动力螺杆,所述布线动力螺杆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布线动力螺杆的外表面与型螺母连接,所述升降滑块上顶端开有与布线传动花键轴同轴线竖直方向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偏心轮安装主轴,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同轴线的固定连在三线并线绕线机机架上,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通过轴承、螺母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相连接,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为右侧带法兰空心轴,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条锁紧轴,所述齿轮条锁紧轴的内部设置有积厚调节齿轮轴,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曲面摇手柄和第一调节轮,所述第一调节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轮,所述第二调节轮右侧转配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通过涨紧套连接在偏心轮安装主轴上,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的右侧通过螺栓同轴线连接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左侧设置有积厚调节齿轮条,所述积厚调节齿轮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偏心轮连接件,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偏心轮摆臂,所述偏心轮摆臂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偏心轮连接件,所述第二偏心轮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孔径与所述齿轮条锁紧轴配合轴径处相同,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法兰上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同轴线连接偏心轮,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轴径与偏心轮安装主轴配合处孔径相同,所述齿轮条锁紧轴为右侧长方形法兰空心轴,法兰竖直方向截面长方形,水平方向截面为梯形,所述齿轮条锁紧轴在左侧超出偏心轮安装主轴的轴上有外螺纹,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的右侧超出齿轮条锁紧轴法兰为齿轮轴结构,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左侧超出齿轮条锁紧轴从左往右依次为方型轴、台阶圆轴,所述偏心轮左侧竖直方向开有凸字型通槽,凸字型通槽相对于偏心轮中心对称分布,背槽积厚调节齿轮条是横截面凸字型的长条,积厚调节齿轮条凸字型与偏心轮凸字型槽的面相配合接触连接,积厚调节齿轮条左侧开有竖直梯形槽,左侧窄,右侧宽,积厚调节齿轮条梯形槽与齿轮条锁紧轴长方形法兰的梯形面相配合接触连接,积厚调节齿轮条沿偏心轮安装主轴轴线方向开有长方形通孔,长方行通孔一侧长边为齿条形状,此齿条结构与积厚调节齿轮轴的齿轮轴结构构成齿轮传动,所述曲面摇手柄内部设置有方孔,所述第一调节轮和所述第二调节轮内部均设置有内孔,所述曲面摇手柄的方孔与积厚调节齿轮轴的左端方轴为紧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轮内孔为有阶梯内孔的圆柱体,内孔左侧孔径与积厚调节齿轮轴配合处轴径相同,右侧孔为螺纹孔与齿轮条锁紧轴左侧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调节轮内孔为有螺纹通孔的圆柱体,与齿轮条锁紧轴左侧螺纹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绕线机构包括主花键传动轴、主花键轴导向座,所述主花键轴导向座套设于所述主花键传动轴的外表面,所述主花键传动轴的内部设置有线嘴布线拉杆,所述主花键轴导向座的顶部设置有主花键轴导向套上盖,所述主花键轴导向座的内部设置有主花键轴导向铜套,所述主花键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设置有主花键轴轴承座,所述主花键轴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动力输入齿轮,所述动力输入齿轮中心设有与主花键传动轴上花键相配合的花键。

进一步地,所述布线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一侧设置有动力输出齿轮,所述电机座的一侧设置有动力输入辅齿轮,所述动力输出齿轮与动力输入辅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动力输出齿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辅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布线传动轴外轴承座,所述布线传动轴外轴承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布线外传动轴,所述布线外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侧连接有主齿轴,所述主齿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所述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的一侧设置有布线伞齿安装固定座,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为布线伞齿安装固定座。

进一步地,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的设置有分割器,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分割器传动同步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分割器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分割器传动同步轮为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分割器动力输出齿轮为分割器传动同步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设置有齿轮轴承座,所述齿轮轴承座的正面设置有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所述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齿轮,所述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摆动扇齿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绕线升降传动机构中的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不在最顶端或最底端时,布线传动机构开始反向工作工作,上述机构反向动作,使线嘴退回绕线头机构里,同事分割器传动机构停止工作。周而复始,直至完成绕线工作,可以快速的对定子进行绕线工作,人工操作步骤少,大大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易出现失误现象,进而减少了铜线的损坏,利于定子的更好的绕线工作,提高了绕线机的使用效果。

(2)、该主绕线运动机构,通过布线传动机构工作时,将不同力传递给布线传动伞齿轴,布线传动伞齿轴带动布线传动花键轴转动,进一步将转动传递给布线动力螺杆,布线动力螺杆转动时,t型螺母连同布线螺杆螺母连接块在升降滑块上竖直导向机构作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有效的将绕线升降传动机构输入的力传递到主绕线运动机构上,而且还提供给主绕线运动机构中线嘴布线拉杆一个上下往复运动力。

(3)、该主绕线运动机构,通过锁紧第一调节轮;当外力作用于同步轮时,同步轮带动传动轴系统转动,进而带动偏心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偏心轮连接件围绕偏心轮安装主轴做回转运动,进而带动偏心轮摆臂一端做回转运动,另一端做上下运动,通过偏心轮摆臂一端做回转运动,另一端做上下运动,进而使得该装置能够针对不同的电机定子绕线给主绕线运动机构提供不同的上下运动行程,从而适应绕制不同类型的电机定子。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绕线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绕线头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第一线嘴机构、第二线嘴机构和第三线嘴机构的结构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线嘴机构的结构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第一运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线孔出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布线副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布线副运动机构的截面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绕线升降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10中绕线升降传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10中绕线升降传动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分割器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布线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主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图15中主绕线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01-绕线头装置、1a-线嘴上压盖、2a-线嘴活动下盖、3a-活动槽、4a-线孔出线机构、41a-半圆柱体、42a-法兰、43a-底板、44a-线孔出线嘴、5a-第二运动块、6a-第一线嘴机构、7a-第二线嘴机构、8a-第三线嘴机构、9a-第一运动块、10a-线嘴布线摆臂、11a-腰型沉孔、12a-滑块、13a-出线嘴、14a-第一连接块、15a-凹槽、16a-第二连接块、17a-线嘴摆臂销轴压板、102-布线副运动机构、1b-安装座、2b-螺母导向座、3b-布线传动伞齿轴、4b-升降滑块、5b-导向轴、6b-布线传动花键轴、7b-油封嘴、8b-导向嘴、9b-第一通孔、10b-连接块、11b-布线动力螺杆、12b-第二通孔、13b-t型螺母、103-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c-第一轴承座、2c-第二轴承座、3c-偏心轮安装主轴、4c-齿轮条锁紧轴、5c-积厚调节齿轮轴、6c-曲面摇手柄、7c-第一调节轮、8c-第二调节轮、9c-同步轮、10c-涨紧套、11c-偏心轮、12c-积厚调节齿轮条、13c-第一偏心轮连接件、14c-偏心轮摆臂、15c-第二偏心轮连接件、16c-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104-主绕线机构、1d主花键传动轴、2d-主花键轴导向座、3d-线嘴布线拉杆、4d-主花键轴导向套上盖、5d-主花键轴导向铜套、6d-轴承、7d-主花键轴轴承座、8d-动力输入齿轮、105-布线传动机构、1e-电机座、2e-动力输出齿轮、3e-动力输入辅齿轮、4e-电机、5e-布线传动轴外轴承座、6e-布线外传动轴、7e-联轴器、8e-主齿轴、9e-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10e-布线伞齿安装固定座、106-分割器传动机构、1f-壳体、2f-分割器、3f-分割器传动同步轮、4f-分割器动力输出齿轮、5f-齿轮轴承座、6f-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7f-中间过渡齿轮、8f-摆动扇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包括绕线头装置101、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主绕线机构104、布线传动机构105和分割器传动机构106,所述绕线头装置101设置于所述主绕线机构104的顶部,所述主绕线机构104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的顶部,所述布线传动机构105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的一侧,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106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的正面,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的正面,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位于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106的底部。

请参阅图1-7,所述绕线头装置101包括线嘴上压盖1a和线嘴活动下盖2a,所述线嘴上压盖1a设置于所述线嘴活动下盖2a的顶部,所述线嘴活动下盖2a的中外圆柱面上开设有三个活动槽3a,所述线嘴上压盖1a的顶部设置有线孔出线机构4a,所述线嘴活动下盖2a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运动块5a,所述线嘴上压盖1a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线嘴机构6a,所述第一线嘴机构6a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线嘴机构7a,所述第一线嘴机构6a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线嘴机构8a,所述线嘴活动下盖2a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运动块9a,所述第一运动块9a分别与第一线嘴机构6a、第二线嘴机构7a和第三线嘴机构8a之间设置有线嘴布线摆臂10a,所述活动槽3a的内部设置有线嘴摆臂销轴压板17a,所述线孔出线机构4a包括半圆柱体41a,所述半圆柱体41a的顶部设置有法兰42a,所述半圆柱体41a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3a,所述法兰42a、半圆柱体41a、底板43a上均开设有线孔出线嘴44a所述线孔出线嘴44a的外形为圆锥体,贯有圆锥形通孔,所述第一运动块9a的底部开设有腰型沉孔11a,所述第一线嘴机构6a、第二线嘴机构7a和第三线嘴机构8a均由滑块12a、出线嘴13a、第一连接块14a、凹槽15a和第二连接块16a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块14a和第二连接块16a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块12a的两侧,所述凹槽15a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6a的底部,所述出线嘴13a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6a的另一侧的顶部;

线嘴活动下盖2a中外圆柱面开有活动槽3a,此槽与第二线嘴机构7a的线嘴布线摆臂铰接位置相对应,用于连接线嘴摆臂销轴压板17a,第一线嘴机构6a和第三线嘴机构8a的线嘴布线摆臂10a铰接结构位置非常接近,中间不足以装配线嘴机构的线嘴布线摆臂10a铰接结构,故在线嘴活动下盖2a中外圆柱面开有活动槽3a;通过绕线模具的三个出线嘴能够在绕线的过程中同步伸缩进行排线,这种机构很大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了电机定子的槽满率过高这一大难题,且使电机定子的绕组更加紧凑,形状更加美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电机的性能,降低了产品次品的几率;主绕线运动机构中的主花键传动轴,上端带有法兰,线嘴活动下盖,与主绕线运动机构的主花键传动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运动块5a下端螺纹与主绕线运动机构中的线嘴布线拉杆上端内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运动块9a下端腰型沉孔与主绕线运动机构中的线嘴布线拉杆上端横截面为腰型轴连接;线孔出线机构4a的法兰42a与线嘴上压盖1a连接时,下端半圆柱体41a相对于第二线嘴机构7a的对称面对称放置,并且无圆柱体侧靠近绕线嘴。

请参阅图8-9,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包括安装座1b,所述安装座1b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布线传动伞齿轴3b,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心内开有贯通花键孔,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滑块4b,所述升降滑块4b的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导向轴5b,两个所述导向轴5b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升降滑块4b并延伸至所述升降滑块4b的顶部,两个所述导向轴5b的底端均贯穿所述升降滑块4b并延伸至所述升降滑块4b的底部,两个所述导向轴5b延伸至所述升降滑块4b的底部的两端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b的顶部的两侧,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的底端设置有布线传动花键轴6b,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贯穿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并延伸至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的顶部,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延伸至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的顶部一端设置于所述升降滑块4b的底部,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的花键轴与花键孔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块4b中间开有贯通槽,且贯通槽中间设置有滑动连接块10b,滑动连接块10b内有通孔,且通孔上端为轴承安装孔,下端为螺纹孔,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螺母13b,所述t型螺母13b中间与升降滑块4b下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t型螺母13b上部与滑动连接块10b下端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1b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母导向座2b,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9b,并且所述导向嘴8b采用喇叭形开口,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的外表面设置有油封嘴7b,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嘴8b,所述升降滑块4b的内部设置有布线动力螺杆11b,所述布线动力螺杆11b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2b,所述布线动力螺杆11b的外表面与t型螺母13b连接,所述升降滑块4b上顶端开有与布线传动花键轴6b同轴线竖直方向通孔;

升降滑块4b的背面连接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与绕线升降传动机构中的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同时还通过螺栓连接偏心轮连接升降滑块4b;油封嘴7b与机架固定连接;安装座1b与机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母导向座2b用来连接布线传动机构;安装座1b的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轴支座和导向轴5b,双导向杆结构保证升降滑块4b只做上下往复运动;升降滑块4b的顶部与主绕线运动机构中的主花键传动轴通过轴承螺母连接,并且升降滑块4b的顶部与主绕线运动机构中的线嘴布线拉杆轴承螺母连接;布线传动伞齿轴3b上端为轴下端伞齿轮结构,轴心有台阶通孔,上端通过轴承螺母与绕线导向轴安装座1b连接,布线传动伞齿轴3b下端孔上装配有花键螺母,布线传动伞齿轴3b通过键将传动力传递给花键螺母;布线传动花键轴6b与花键螺母配合连接,此中连接方式既能保证花键螺母将转动扭矩传递给布线传动花键轴6b,又能保证布线传动花键轴6b在花键螺母中上下滑动;布线传动花键轴6b上端最上端花键结构与布线动力螺杆11b上孔的花键结构连接,通过此连接布线传动花键轴6b将扭力传递给布线动力螺杆11b,布线动力螺杆11b为台阶轴,下端是轴结构,上端有外螺纹,下端通过轴承螺母与偏心轮连接升降滑块4b中心下端孔连接,布线动力螺杆11b上端外螺纹连接有t型螺母13b,t型螺母13b通过螺栓连接于布线螺杆螺母连接块10b,布线螺杆螺母连接块10b与升降滑块4b滑动连接,升降滑块4b上有竖直导向机构,保证布线螺杆螺母连接块10b只能做竖直上下运动,布线螺杆螺母连接块10b内部开有通孔,孔上端通过轴承螺母与主绕线运动机构中的线嘴布线拉杆连接;升降滑块4b中心上端孔与主绕线运动机构中的主花键传动轴通过轴承螺母连接;绕线升降传动机构工作时,带动偏心轮升降滑块4b连接座做上下往复运动,偏心轮升降滑块4b连接座带动升降滑块4b、t型螺母13b、布线螺杆螺母连接块10b、布线传动花键轴6b、下进线导向嘴8b等结构做上下往复运动;布线传动机构工作时,将不同力传递给布线传动伞齿轴3b,布线传动伞齿轴3b带动布线传动花键轴6b转动,进一步将转动传递给布线动力螺杆11b,布线动力螺杆11b转动时,t型螺母13b连同布线螺杆螺母连接块10b在升降滑块4b上竖直导向机构作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有效的将绕线升降传动机构输入的力传递到主绕线运动机构上,而且还提供给主绕线运动机构中线嘴布线拉杆一个上下往复运动力。

请参阅图10-12,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包括第一轴承座1c、第二轴承座2c、偏心轮安装主轴3c,所述第一轴承座1c和第二轴承座2c同轴线的固定连在三线并线绕线机机架上,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通过轴承、螺母与第一轴承座1c和第二轴承座2c相连接,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为右侧带法兰空心轴,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条锁紧轴4c,所述齿轮条锁紧轴4c的内部设置有积厚调节齿轮轴5c,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5c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曲面摇手柄6c和第一调节轮7c,所述第一调节轮7c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轮8c,所述第二调节轮8c右侧转配有同步轮9c,所述同步轮9c通过涨紧套10c连接在偏心轮安装主轴3c上,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的右侧通过螺栓同轴线连接偏心轮11c,所述偏心轮11c的左侧设置有积厚调节齿轮条12c,所述积厚调节齿轮条12c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偏心轮连接件13c,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接件13c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偏心轮摆臂14c,所述偏心轮摆臂14c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偏心轮连接件15c,所述第二偏心轮连接件15c的一侧设置有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16c,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孔径与所述齿轮条锁紧轴4c配合轴径处相同,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法兰上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同轴线连接偏心轮11c,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5c轴径与偏心轮安装主轴3c配合处孔径相同,所述齿轮条锁紧轴4c为右侧长方形法兰空心轴,法兰竖直方向截面长方形,水平方向截面为梯形,所述齿轮条锁紧轴4c在左侧超出偏心轮安装主轴3c的轴上有外螺纹,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5c的右侧超出齿轮条锁紧轴4c法兰为齿轮轴结构,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5c左侧超出齿轮条锁紧轴4c从左往右依次为方型轴、台阶圆轴,所述偏心轮11c左侧竖直方向开有凸字型通槽,凸字型通槽相对于偏心轮11c中心对称分布,背槽积厚调节齿轮条12c是横截面凸字型的长条,积厚调节齿轮条12c凸字型与偏心轮11c凸字型槽的面相配合接触连接,积厚调节齿轮条12c左侧开有竖直梯形槽,左侧窄,右侧宽,积厚调节齿轮条12c梯形槽与齿轮条锁紧轴4c长方形法兰的梯形面相配合接触连接,积厚调节齿轮条12c沿偏心轮安装主轴3c轴线方向开有长方形通孔,长方行通孔一侧长边为齿条形状,此齿条结构与积厚调节齿轮轴5c的齿轮轴结构构成齿轮传动,所述曲面摇手柄6c内部设置有方孔,所述第一调节轮7c和所述第二调节轮8c内部均设置有内孔,所述曲面摇手柄6c的方孔与积厚调节齿轮轴5c的左端方轴为紧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轮7c内孔为有阶梯内孔的圆柱体,内孔左侧孔径与积厚调节齿轮轴5c配合处轴径相同,右侧孔为螺纹孔与齿轮条锁紧轴4c左侧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调节轮8c内孔为有螺纹通孔的圆柱体,与齿轮条锁紧轴4c左侧螺纹相配合。

请参阅图15-16,所述主绕线机构104包括主花键传动轴1d、主花键轴导向座2d,所述主花键轴导向座2d套设于所述主花键传动轴1d的外表面,所述主花键传动轴1d的内部设置有线嘴布线拉杆3d,所述主花键轴导向座2d的顶部设置有主花键轴导向套上盖4d,所述主花键轴导向座2d的内部设置有主花键轴导向铜套5d,所述主花键传动轴1d的底端设置有轴承6d,所述轴承6d的底部设置有主花键轴轴承座7d,所述主花键轴轴承座7d的底部设置有动力输入齿轮8d,所述动力输入齿轮8d中心设有与主花键传动轴1d上花键相配合的花键。所述动力输入齿轮8d的内表面设置于所述主花键传动轴1d的外表面;

主花键传动轴1d与主花键轴导向铜套5d滑动连接,主花键传动轴1d外径与主花键轴导向铜套5d孔内径相等,主花键传动轴1d与主花键轴导向座2d通过轴承传动连接,主花键传动轴1d为带法兰空心长轴,轴中间段外部为花键结构,最上端法兰与绕线头中的线嘴活动下盖2a固定连接,轴下端与布线副运动机构102中偏心轮连接升降滑块4b的上孔通过轴承螺母连接;动力输入齿轮8d是中心为花键孔的外齿轮,中心花键孔与主花键传动轴1d的花键相配合,此花键配合既能保证主花键传动轴1d作上下往复运动,也能作往复回转运动。主花键传动轴1d同轴线贯通孔内装配有线嘴布线拉杆3d,线嘴布线拉杆3d为空心长轴,线嘴布线拉杆3d外径与主花键传动轴1d相配合处的孔径相等,轴下端超出主花键传动轴1d下端面部分与布线副运动机构102中偏心轮连接升降滑块4b的中间孔通过轴承螺母连接,线嘴布线拉杆3d上端面超出主花键传动轴1d上端面,线嘴布线拉杆3d上端面与绕线头中的第一运动块9a下端面相接触,绕线头中线嘴布线的第二运动块5a与线嘴布线拉杆3d上端内螺纹连接,将绕线头中的线嘴布线第一运动块9a固定在两者中间。

请参阅图14,所述布线传动机构105包括电机座1e,所述电机座1e的一侧设置有动力输出齿轮2e,所述电机座1e的一侧设置有动力输入辅齿轮3e,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e与动力输入辅齿轮3e啮合,所述电机座1e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4e,所述电机4e的输出轴与动力输出齿轮2e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辅齿轮3e的一侧设置有布线传动轴外轴承座5e,所述布线传动轴外轴承座5e的另一侧设置有布线外传动轴6e,所述布线外传动轴6e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7e,所述联轴器7e的一侧连接有主齿轴8e,所述主齿轴8e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9e,所述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9e的一侧设置有布线伞齿安装固定座10e,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9e为布线伞齿安装固定座。

请参阅图13,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106包括壳体1f,所述壳体1f的顶部的设置有分割器2f,所述壳体1f的正面设置有分割器传动同步轮3f,所述壳体1f的内部设置有分割器动力输出齿轮4f,所述分割器传动同步轮3f为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分割器动力输出齿轮4f为分割器传动同步轮。

所述壳体1f背面的一侧设置有齿轮轴承座5f,所述齿轮轴承座的正面设置有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6f,所述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6f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齿轮7f,所述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6f的另一端设置有摆动扇齿轮8f;

分割器与绕线机机架固定连接,分割器传动同步轮3f与分割器输入轴固定连接,分割器动力输出齿轮4f与中间过渡齿轮形成齿轮传动机构,齿轮轴承座与绕线机机架固定连接,齿轮轴承座与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6f通过轴承连接,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6f下端固定连接中间过渡齿轮7f,上端固定连接摆动扇齿轮8f;分割器传动机构106通过摆动扇齿轮8f与主绕线机构中的动力输入齿轮8d啮合连接,形成齿轮传动机构。

使用时,先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中的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16c到达最顶端或最底端时,带动布线副运动机构102、主绕线运动机构和绕线头到达最顶端或最底端,布线传动机构105开始工作,布线传动机构105带动布线传动伞齿轴3b转动,进而带动布线传动花键轴6b转动,进而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布线螺杆螺母连接块10b作竖直向上运动,进而带动与布线螺杆螺母连接块10b上下方向固定连接的绕线运动机构中的线嘴布线拉杆3d作竖直向上运动,进而使得绕线头的线嘴布线的第一运动块9a竖直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绕线头的线嘴布线摆臂10a工作,使得出线机构作径向运动,使线嘴达到最外端位置后,分割器传动机构106开始工作,带动主绕线运动机构和绕线头作往复摆动;在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中的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16c不在最顶端或最底端时,布线传动机构105开始反向工作工作,上述机构反向动作,使线嘴退回绕线头机构里,同事分割器传动机构停止工作;周而复始,直至完成绕线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包括绕线头装置(101)、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主绕线机构(104)、布线传动机构(105)和分割器传动机构(106),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头装置(101)设置于所述主绕线机构(104)的顶部,所述主绕线机构(104)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的顶部,所述布线传动机构(105)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的一侧,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106)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的正面,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的正面,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位于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106)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头装置(101)包括线嘴上压盖(1a)和线嘴活动下盖(2a),所述线嘴上压盖(1a)设置于所述线嘴活动下盖(2a)的顶部,所述线嘴活动下盖(2a)的中外圆柱面上开设有三个活动槽(3a),所述线嘴上压盖(1a)的顶部设置有线孔出线机构(4a),所述线嘴活动下盖(2a)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运动块(5a),所述线嘴上压盖(1a)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线嘴机构(6a),所述第一线嘴机构(6a)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线嘴机构(7a),所述第一线嘴机构(6a)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线嘴机构(8a),所述线嘴活动下盖(2a)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运动块(9a),所述第一运动块(9a)分别与第一线嘴机构(6a)、第二线嘴机构(7a)和第三线嘴机构(8a)之间设置有线嘴布线摆臂(10a),所述活动槽(3a)的内部设置有线嘴摆臂销轴压板(17a),所述线孔出线机构(4a)包括半圆柱体(41a),所述半圆柱体(41a)的顶部设置有法兰(42a),所述半圆柱体(41a)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3a),所述法兰(42a)、半圆柱体(41a)、底板(43a)上均开设有线孔出线嘴(44a)所述线孔出线嘴(44a)的外形为圆锥体,贯有圆锥形通孔,所述第一运动块(9a)的底部开设有腰型沉孔(11a),所述第一线嘴机构(6a)、第二线嘴机构(7a)和第三线嘴机构(8a)均由滑块(12a)、出线嘴(13a)、第一连接块(14a)、凹槽(15a)和第二连接块(16a)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块(14a)和第二连接块(16a)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块(12a)的两侧,所述凹槽(15a)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6a)的底部,所述出线嘴(13a)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6a)的另一侧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102)包括安装座(1b),所述安装座(1b)的顶部和底部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布线传动伞齿轴(3b),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心内开有贯通花键孔,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滑块(4b),所述升降滑块(4b)的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导向轴(5b),两个所述导向轴(5b)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升降滑块(4b)并延伸至所述升降滑块(4b)的顶部,两个所述导向轴(5b)的底端均贯穿所述升降滑块(4b)并延伸至所述升降滑块(4b)的底部,两个所述导向轴(5b)延伸至所述升降滑块(4b)的底部的两端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b)的顶部的两侧,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的底端设置有布线传动花键轴(6b),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贯穿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并延伸至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的顶部,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延伸至所述布线传动伞齿轴(3b)的顶部一端设置于所述升降滑块(4b)的底部,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的花键轴与花键孔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块(4b)中间开有贯通槽,且贯通槽中间设置有滑动连接块(10b),滑动连接块(10b)内有通孔,且通孔上端为轴承安装孔,下端为螺纹孔,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螺母(13b),所述t型螺母(13b)中间与升降滑块(4b)下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t型螺母(13b)上部与滑动连接块(10b)下端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1b)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母导向座(2b),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9b),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嘴(8b),并且所述导向嘴(8b)采用喇叭形开口,所述布线传动花键轴(6b)的外表面设置有油封嘴(7b),所述升降滑块(4b)的内部设置有布线动力螺杆(11b),所述布线动力螺杆(11b)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2b),所述布线动力螺杆(11b)的外表面与t型螺母(13b)连接,所述升降滑块(4b)上顶端开有与布线传动花键轴(6b)同轴线竖直方向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103)包括第一轴承座(1c)、第二轴承座(2c)、偏心轮安装主轴(3c),所述第一轴承座(1c)和第二轴承座(2c)同轴线的固定连在三线并线绕线机机架上,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通过轴承、螺母与第一轴承座(1c)和第二轴承座(2c)相连接,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为右侧带法兰空心轴,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条锁紧轴(4c),所述齿轮条锁紧轴(4c)的内部设置有积厚调节齿轮轴(5c),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5c)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曲面摇手柄(6c)和第一调节轮(7c),所述第一调节轮(7c)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轮(8c),所述第二调节轮(8c)右侧转配有同步轮(9c),所述同步轮(9c)通过涨紧套(10c)连接在偏心轮安装主轴(3c)上,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的右侧通过螺栓同轴线连接偏心轮(11c),所述偏心轮(11c)的左侧设置有积厚调节齿轮条(12c),所述积厚调节齿轮条(12c)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偏心轮连接件(13c),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接件(13c)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偏心轮摆臂(14c),所述偏心轮摆臂(14c)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偏心轮连接件(15c),所述第二偏心轮连接件(15c)的一侧设置有偏心轮升降滑块连接座(16c),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孔径与所述齿轮条锁紧轴(4c)配合轴径处相同,所述偏心轮安装主轴(3c)法兰上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同轴线连接偏心轮(11c),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5c)轴径与偏心轮安装主轴(3c)配合处孔径相同,所述齿轮条锁紧轴(4c)为右侧长方形法兰空心轴,法兰竖直方向截面长方形,水平方向截面为梯形,所述齿轮条锁紧轴(4c)在左侧超出偏心轮安装主轴(3c)的轴上有外螺纹,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5c)的右侧超出齿轮条锁紧轴(4c)法兰为齿轮轴结构,所述积厚调节齿轮轴(5c)左侧超出齿轮条锁紧轴(4c)从左往右依次为方型轴、台阶圆轴,所述偏心轮(11c)左侧竖直方向开有凸字型通槽,凸字型通槽相对于偏心轮(11c)中心对称分布,背槽积厚调节齿轮条(12c)是横截面凸字型的长条,积厚调节齿轮条(12c)凸字型与偏心轮(11c)凸字型槽的面相配合接触连接,积厚调节齿轮条(12c)左侧开有竖直梯形槽,左侧窄,右侧宽,积厚调节齿轮条(12c)梯形槽与齿轮条锁紧轴(4c)长方形法兰的梯形面相配合接触连接,积厚调节齿轮条(12c)沿偏心轮安装主轴(3c)轴线方向开有长方形通孔,长方行通孔一侧长边为齿条形状,此齿条结构与积厚调节齿轮轴(5c)的齿轮轴结构构成齿轮传动,所述曲面摇手柄(6c)内部设置有方孔,所述第一调节轮(7c)和所述第二调节轮(8c)内部均设置有内孔,所述曲面摇手柄(6c)的方孔与积厚调节齿轮轴(5c)的左端方轴为紧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轮(7c)内孔为有阶梯内孔的圆柱体,内孔左侧孔径与积厚调节齿轮轴(5c)配合处轴径相同,右侧孔为螺纹孔与齿轮条锁紧轴(4c)左侧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调节轮(8c)内孔为有螺纹通孔的圆柱体,与齿轮条锁紧轴(4c)左侧螺纹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线机构(104)包括主花键传动轴(1d)、主花键轴导向座(2d),所述主花键轴导向座(2d)套设于所述主花键传动轴(1d)的外表面,所述主花键传动轴(1d)的内部设置有线嘴布线拉杆(3d),所述主花键轴导向座(2d)的顶部设置有主花键轴导向套上盖(4d),所述主花键轴导向座(2d)的内部设置有主花键轴导向铜套(5d),所述主花键传动轴(1d)的底端设置有轴承(6d),所述轴承(6d)的底部设置有主花键轴轴承座(7d),所述主花键轴轴承座(7d)的底部设置有动力输入齿轮(8d),所述动力输入齿轮(8d)中心设有与主花键传动轴(1d)上花键相配合的花键,所述动力输入齿轮(8d)的内表面设置于所述主花键传动轴(1d)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传动机构(105)包括电机座(1e),所述电机座(1e)的一侧设置有动力输出齿轮(2e),所述电机座(1e)的一侧设置有动力输入辅齿轮(3e),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e)与动力输入辅齿轮(3e)啮合,所述电机座(1e)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4e),所述电机(4e)的输出轴与动力输出齿轮(2e)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辅齿轮(3e)的一侧设置有布线传动轴外轴承座(5e),所述布线传动轴外轴承座(5e)的另一侧设置有布线外传动轴(6e),所述布线外传动轴(6e)的一端设置有联轴器(7e),所述联轴器(7e)的一侧连接有主齿轴(8e),所述主齿轴(8e)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9e),所述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9e)的一侧设置有布线伞齿安装固定座(10e),布线伞齿传动轴承座(9e)为布线伞齿安装固定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106)包括壳体(1f),所述壳体(1f)的顶部的设置有分割器(2f),所述壳体(1f)的正面设置有分割器传动同步轮(3f),所述壳体(1f)的内部设置有分割器动力输出齿轮(4f),所述分割器传动同步轮(3f)为动力输出齿轮,所述分割器动力输出齿轮(4f)为分割器传动同步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f)背面的一侧设置有齿轮轴承座(5f),所述齿轮轴承座的正面设置有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6f),所述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6f)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齿轮(7f)所述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6f)的外表面中间过渡齿轮(7f),所述中间过渡齿轮连接轴(6f)的另一端设置有摆动扇齿轮(8f)。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绕线运动机构,包括绕线头装置、布线副运动机构、绕线升降传动机构、主绕线机构、布线传动机构和分割器传动机构,所述绕线头装置设置于所述主绕线机构的顶部,所述主绕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的顶部,所述布线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分割器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的正面,所述绕线升降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布线副运动机构的正面。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该主绕线运动机构,可以快速的对定子进行绕线工作,人工操作步骤少,大大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易出现失误现象,进而减少了铜线的损坏,利于定子的更好的绕线工作,提高了绕线机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文义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桂电工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2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3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