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装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如今运用非常广泛,其生产量越来越大,对于电机的零部件装配,其中包括转子的转轴上需要装入换向器并压配固定,以往通常是人工进行装配,装配效率低下,而且人工装配并不能保证每个都装配到位,导致浪费劳动力且装配精度低,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装配设备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包括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分度盘、安装在工作台底部并与分度盘连接的分度盘驱动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依次设置在分度盘外周的转子限位组件、转子定位机构、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换向器压紧机构和落料机构;所述分度盘外周均匀分布固定有若干个半圆形结构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用于安装转子并供转子上下活动;所述转子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和支撑件;所述限位板位于若干个安装块的底部并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延伸至转子定位机构位置处;所述转子定位机构用于将安装块上的转子下压至限位板位置处;所述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将换向器装入转子上;所述换向器压紧机构将换向器压紧在转子上;所述落料机构控制转子脱离安装块。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块上朝向转盘外侧的中部位置处设有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定位凸条。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子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架体、第一气缸和第一压块;第一架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架体前侧;所述第一压块位于安装块的上方并固定在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第一压块上下运动。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润滑油供给组件;所述润滑油供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润滑油喷头;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架体后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润滑油喷头连接用于驱动润滑油喷头前后运动。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包括顶料装置、震动盘、接料装置、装配装置和第一支撑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滑座、顶料块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滑座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滑座与安装块的高度位置相同;所述顶料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座内用于从侧方顶压安装块上的转子;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第一滑座后侧且动力输出端与顶料块连接驱动顶料块前后运动;所述第三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顶料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接料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滑座、接料块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二滑座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滑座的高度位置高于第一滑座;所述接料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座上;所述接料块前端设有接料槽;所述第四气缸安装在第二滑座后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接料块连接驱动接料块前后运动;所述震动盘将换向器输送至未推出状态下的接料块的接料槽内;所述装配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架、第三滑座、第五气缸、安装座、第六气缸和夹子气缸;所述第三滑座通过第三支撑架竖直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安装座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第三滑座上;所述第六气缸固定在安装座上且动力输出端与夹子气缸连接;所述夹子气缸位于推出状态下的接料块的接料槽正上方位置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夹座和安装在第一夹座上的第一限位螺丝;所述第一夹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限位螺丝位于夹子气缸正下方。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装配装置上还设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七气缸、齿条、齿轮、第二夹座、上轴座、下轴座、调节轴和连接轴;所述上轴座和下轴座呈上下分布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上轴座与下轴座之间留有齿轮与第二夹座的安装空间;所述调节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上轴座与下轴座上;所述调节轴的圆周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平面;所述调节轴具有内孔;所述内孔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平面;所述第七气缸固定在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齿条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安装座上且与第七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与调节轴配合套设在调节轴上并位于上轴座与下轴座之间;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第二夹座位于上轴座与下轴座之间且夹持在调节轴上;所述连接轴与调节轴配合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调节轴的轴孔中;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与第五气缸转动连接,下端与夹子气缸固定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换向器压紧机构包括下压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二架体、第八气缸、第四滑座、滑动块、第三夹座和压筒;所述第二架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第八气缸固定在第二架体上端;所述第四滑座安装在第二架体中部;所述滑动块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第四滑座上且与第八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夹座固定在滑动块上;所述压筒固定在第三夹座上且位于该位置安装块的转子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四夹座和安装在第四夹座上的第二限位螺丝;所述第四夹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限位螺丝位于压筒的正下方。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落料机构包括拨料板和接料轨;所述拨料板架设在工作台上方;所述接料轨固定在工作台上且位于拨料板旁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转子限位组件的位置处将转子装入安装块上,转盘转动后,转子运送至转子定位机构时,转子定位机构对转子进行下压定位,将转子的转轴底部推至与限位板接触,转子运送至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时,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将换向器装入转子的转轴上,该转轴运送至换向器压紧机构时,换向器压紧机构将转子上的换向器压紧固定,则完成换向器的装配,最后经过落料机构时,转子脱离安装块并收集,本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而且装配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块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子定位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配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换向器压紧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包括工作台1、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分度盘2、安装在工作台1底部并与分度盘2连接的分度盘驱动装置3、安装在工作台1上并依次设置在分度盘2外周的转子限位组件4、转子定位机构5、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6、换向器压紧机构7和落料机构8;所述分度盘2外周均匀分布固定有若干个半圆形结构的安装块21;所述安装块21用于安装转子并供转子上下活动;所述转子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板41和支撑件42;所述限位板41位于若干个安装块21的底部并通过支撑件42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支撑件42的一端延伸至转子定位机构5位置处;所述转子定位机构5用于将安装块21上的转子下压至限位板41位置处;所述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6将换向器装入转子上;所述换向器压紧机构7将换向器压紧在转子上;所述落料机构8控制转子脱离安装块21;分度盘驱动装置3驱动分度盘2逆时针逐步转动,转子限位组件4、转子定位机构5、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6、换向器压紧机构7和落料机构8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在分度盘2外周,人工从转子限位组件4的位置处将转子装入安装块21上,转盘转动后,转子运送至转子定位机构5时,转子定位机构5对转子进行下压定位,将转子的转轴底部推至与限位板41接触,转子运送至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6时,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6将换向器装入转子的转轴上,该转轴运送至换向器压紧机构7时,换向器压紧机构7将转子上的换向器压紧固定,则完成换向器的装配,最后经过落料机构8时,转子脱离安装块21并收集。

所述安装块21上朝向转盘外侧的中部位置处设有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定位凸条211,定位凸条211的设置与转子的侧壁凹槽位置进行配合定位。

所述转子定位机构5包括第一架体51、第一气缸52和第一压块53;第一架体5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气缸52安装在第一架体51前侧;所述第一压块53位于安装块21的上方并固定在第一气缸52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气缸52驱动第一压块53上下运动;第一气缸52驱动第一压块53下压,第一压块53从转子的顶部一侧推动转子往下运动,使得转子底部的转轴顶触在限位板41上,从而对转子进行定位。

还包括润滑油供给组件54;所述润滑油供给组件54包括第二气缸541和润滑油喷头542;所述第二气缸541固定在第一架体51后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润滑油喷头542连接用于驱动润滑油喷头542前后运动,第二气缸541驱动润滑油喷头542往前运动,使得润滑油喷头542对着转子的转轴,并控制润滑油喷出,定位后添加润滑油,方便换向器的装配。

所述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6包括顶料装置61、震动盘62、接料装置63、装配装置64和第一支撑装置65;所述顶料装置61包括第一支撑架611、第一滑座612、顶料块613和第三气缸614;所述第一滑座612通过第一支撑架61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滑座612与安装块21的高度位置相同;所述顶料块613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座612内用于从侧方顶压安装块21上的转子;所述第三气缸614安装在第一滑座612后侧且动力输出端与顶料块613连接驱动顶料块613前后运动;所述第三气缸614的动力输出端与顶料块613之间设有弹簧615;所述接料装置63包括第二支撑架631、第二滑座632、接料块633和第四气缸634;所述第二滑座632通过第二支撑架63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滑座632的高度位置高于第一滑座612;所述接料块63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座632上;所述接料块633前端设有接料槽6331;所述第四气缸634安装在第二滑座632后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接料块633连接驱动接料块633前后运动;所述震动盘62将换向器输送至未推出状态下的接料块633的接料槽6331内;所述装配装置64包括第三支撑架641、第三滑座642、第五气缸643、安装座644、第六气缸645和夹子气缸646;所述第三滑座642通过第三支撑架641竖直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安装座644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第三滑座642上;所述第六气缸645固定在安装座644上且动力输出端与夹子气缸646连接;所述夹子气缸646位于推出状态下的接料块633的接料槽6331正上方位置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65包括第一夹座651和安装在第一夹座651上的第一限位螺丝652;所述第一夹座65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限位螺丝652位于夹子气缸646正下方;转子输送至该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6时,顶料装置61的第三气缸614推动顶料块613往前运动顶压安装块21上的转子,防止装配过程中转子脱出,换向器通过震动盘62进行输送,逐个将换向器输送至接料块633的接料槽6331中,第四气缸634推动接料块633往前运动,使得接料槽6331位于夹子气缸646与该位置处的转子之间,第六气缸645再驱动夹子气缸646往下运动并通过夹子气缸646夹持接料槽6331内的换向器,夹持换向器后,第六气缸645复位,将换向器从接料槽6331中取出,第四气缸634复位带动接料块633复位,准备下一次接料,第五气缸643再驱动安装座644往下运动,使得换向器装入被顶料装置61限位的转子的转轴上,装配过程中,底部的第一支撑装置65上的第一限位螺丝652对转子进行的转轴支撑,起到下限位作用。

所述装配装置64上还设有角度调节组件647;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47包括第七气缸6471、齿条6472、齿轮6473、第二夹座6474、上轴座6475、下轴座6476、调节轴6477和连接轴6478;所述上轴座6475和下轴座6476呈上下分布固定在安装座644上;所述上轴座6475与下轴座6476之间留有齿轮6473与第二夹座6474的安装空间;所述调节轴6477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上轴座6475与下轴座6476上;所述调节轴6477的圆周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平面;所述调节轴6477具有内孔;所述内孔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平面;所述第七气缸6471固定在安装座644的一侧;所述齿条6472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安装座644上且与第七气缸647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6473与调节轴6477配合套设在调节轴6477上并位于上轴座6475与下轴座6476之间;所述齿轮6473与齿条6472啮合;所第二夹座6474位于上轴座6475与下轴座6476之间且夹持在调节轴6477上;所述连接轴6478与调节轴6477配合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调节轴6477的轴孔中;所述连接轴6478的上端与第五气缸643转动连接,下端与夹子气缸646固定连接;为了配合从接料槽6331中取料,该夹持气缸需要调整角度,因此设计该角度调节组件647,第七气缸6471推动齿条6472前后运动,从而带动齿轮6473转动,齿轮6473带动调节轴6477转动,调节轴6477带动连接轴6478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在调节轴6477下端的夹子气缸646转动调整方向,第二夹座6474与齿轮6473位于上轴座6475与下轴座6476之间,通过第二夹座6474夹持调节轴6477防止调节轴6477下降,调节轴6477上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设计提高与之连接的齿轮6473和连接轴6478的传动精度。

所述换向器压紧机构7包括下压装置71和第二支撑装置72;所述下压装置71包括第二架体711、第八气缸712、第四滑座713、滑动块714、第三夹座715和压筒716;所述第二架体711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第八气缸712固定在第二架体711上端;所述第四滑座713安装在第二架体711中部;所述滑动块714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第四滑座713上且与第八气缸71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夹座715固定在滑动块714上;所述压筒716固定在第三夹座715上且位于该位置安装块21的转子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支撑装置72包括第四夹座和安装在第四夹座上的第二限位螺丝;所述第四夹座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限位螺丝位于压筒716的正下方,当转子运动至该换向器压紧机构7时,第八气缸712驱动压筒716往下运动,压筒716套设在转子的转轴上并顶触换向器,转子的下端通过第二限位螺丝支撑,从而将换向器压紧在转子上。

所述落料机构8包括拨料板81和接料轨82;所述拨料板81架设在工作台1上方;所述接料轨82固定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拨料板81旁侧,采用拨料板81将转子从安装块21中拨落,转子掉落在接料轨82上并随着接料轨82送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人工从转子限位组件4的位置处将转子装入安装块21上,转盘转动后,转子运送至转子定位机构5时,转子定位机构5对转子进行下压定位,将转子的转轴底部推至与限位板41接触,转子运送至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6时,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6将换向器装入转子的转轴上,该转轴运送至换向器压紧机构7时,换向器压紧机构7将转子上的换向器压紧固定,则完成换向器的装配,最后经过落料机构8时,转子脱离安装块21并收集。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分度盘、安装在工作台底部并与分度盘连接的分度盘驱动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依次设置在分度盘外周的转子限位组件、转子定位机构、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换向器压紧机构和落料机构;所述分度盘外周均匀分布固定有若干个半圆形结构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用于安装转子并供转子上下活动;所述转子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和支撑件;所述限位板位于若干个安装块的底部并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延伸至转子定位机构位置处;所述转子定位机构用于将安装块上的转子下压至限位板位置处;所述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将换向器装入转子上;所述换向器压紧机构将换向器压紧在转子上;所述落料机构控制转子脱离安装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上朝向转盘外侧的中部位置处设有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定位凸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架体、第一气缸和第一压块;第一架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架体前侧;所述第一压块位于安装块的上方并固定在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第一压块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油供给组件;所述润滑油供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润滑油喷头;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架体后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润滑油喷头连接用于驱动润滑油喷头前后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包括顶料装置、震动盘、接料装置、装配装置和第一支撑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滑座、顶料块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滑座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滑座与安装块的高度位置相同;所述顶料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座内用于从侧方顶压安装块上的转子;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第一滑座后侧且动力输出端与顶料块连接驱动顶料块前后运动;所述第三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顶料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接料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滑座、接料块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二滑座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滑座的高度位置高于第一滑座;所述接料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座上;所述接料块前端设有接料槽;所述第四气缸安装在第二滑座后侧且动力输出端与接料块连接驱动接料块前后运动;所述震动盘将换向器输送至未推出状态下的接料块的接料槽内;所述装配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架、第三滑座、第五气缸、安装座、第六气缸和夹子气缸;所述第三滑座通过第三支撑架竖直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安装座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第三滑座上;所述第六气缸固定在安装座上且动力输出端与夹子气缸连接;所述夹子气缸位于推出状态下的接料块的接料槽正上方位置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夹座和安装在第一夹座上的第一限位螺丝;所述第一夹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限位螺丝位于夹子气缸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上还设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七气缸、齿条、齿轮、第二夹座、上轴座、下轴座、调节轴和连接轴;所述上轴座和下轴座呈上下分布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上轴座与下轴座之间留有齿轮与第二夹座的安装空间;所述调节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上轴座与下轴座上;所述调节轴的圆周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平面;所述调节轴具有内孔;所述内孔的内壁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平面;所述第七气缸固定在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齿条可前后滑动地连接在安装座上且与第七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与调节轴配合套设在调节轴上并位于上轴座与下轴座之间;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第二夹座位于上轴座与下轴座之间且夹持在调节轴上;所述连接轴与调节轴配合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调节轴的轴孔中;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与第五气缸转动连接,下端与夹子气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压紧机构包括下压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二架体、第八气缸、第四滑座、滑动块、第三夹座和压筒;所述第二架体固定在工作台上;所第八气缸固定在第二架体上端;所述第四滑座安装在第二架体中部;所述滑动块可上下滑动地连接在第四滑座上且与第八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夹座固定在滑动块上;所述压筒固定在第三夹座上且位于该位置安装块的转子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四夹座和安装在第四夹座上的第二限位螺丝;所述第四夹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限位螺丝位于压筒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机构包括拨料板和接料轨;所述拨料板架设在工作台上方;所述接料轨固定在工作台上且位于拨料板旁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包括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分度盘、安装在工作台底部并与分度盘连接的分度盘驱动装置、安装在在分度盘外周的转子限位组件、转子定位机构、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换向器压紧机构和落料机构;分度盘外周均匀分布固定有若干个安装块;转子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和支撑件;限位板位于若干个安装块的底部并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撑件的一端延伸至转子定位机构位置处;转子定位机构用于将安装块上的转子下压至限位板位置处;换向器上料装配机构将换向器装入转子上;换向器压紧机构将换向器压紧在转子上;落料机构控制转子脱离安装块;体现出本实用新型装配效率高、精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雷;林枬;杨士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万江威利微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3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