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安装安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基建越来越发达,楼房层数越来越多,单层的高度也越来越高,这时就需要工人在高处作业,当然就需要一些安全设施来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避免一些安全隐患。
当今的企业大多数都具有自动化机器设备,机电安装行业因此而诞生。一般工业和公共、民用建设项目的设备、线路、管道的安装,35千伏及以下变配电站工程,非标准钢构件的制作、安装。机电安装是个工程规模比较大的工作,有些大型企业迁移,一个工程就需要花近半年来实施,而且,对于安装的技术要求,也是相当大的。工程内容包括锅炉、通风空调、制冷、电气、仪表、电机、压缩机机组和广播电影、电视播控等设备。由于实际需要,机电安装高度也有所不同,通常需要使用到机电安装的升降设备,现有的升降设备通常都是安装简易的安全框,安全性能较差,容易应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车体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大型液压杆,所述大型液压杆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板,所述车体上表面靠近两个所述贯穿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开设有升降空间,所述升降空间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护栏杆,所述护栏杆的上端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一侧的内部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开设有孔,所述孔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
可选的,所述车体下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槽,所述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旋转支撑台。
可选的,所述升降空间的最底端低于所述车体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板上表面的两端均开设有升降孔。
可选的,所述车体上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升降板的表面面积。
可选的,所述车体的所有棱都设置有倒角,所述车体两端凸出块最低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车体的下表面。
可选的,所述车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呈长方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车体的下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机电安装安全结构,通过在升降板的两端增设突出块,从而稳定升降板的稳定升降,不会在升降过程中导致升降台左右偏移,该装置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短距离移动,不耽误工作进程,在扶手上增设限位环,可以将安全带挂接在上方,用来保证工作者的人身安全,降低安全隐患。
2、该机电安装安全结构,将车体下方设置旋转支撑台,确保定位时车体能更加稳定,保证车体不会摇晃,确保工作者的安全,将支撑装置设计成旋转结构,可以在不用时,将旋转支撑结构向上旋转收起,避免快速移动时造成影响,在升降杆中设置弹簧可以使该装置在支撑时有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限位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贯穿孔;3、大型液压杆;4、升降板;5、限位杆;6、升降空间;7、护栏杆;8、扶手;9、滑道;10、滑块;11、限位环;12、万向轮;13、旋转杆;14、弹簧;15、支撑杆;16、旋转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包括车体1,为了方便车体1定位且不干扰车体1移动,所以在车体1下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槽,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13;
为了使该装置在支撑时有缓冲作用,所以在旋转杆13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弹簧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下端设置有旋转支撑台16,这样设计可以使旋转支撑台16占用更少的空间;
为了方便车体1随时移动,所以在车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12,万向轮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万向轮12呈长方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车体1的下表面;
为了节省人力,所以在车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贯穿孔2,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对该装置进行拖拽;
为了使该装置更加稳定,所以在车体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大型液压杆3,大型液压杆3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板4,车体1上表面的面积小于升降板4的表面面积,这样可以增加升降板4的可用面积;
为了能更好的定位升降板4,所以在车体1上表面靠近两个贯穿孔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5,限位杆5的内部开设有升降空间6,升降空间6的最底端低于车体1的上表面,升降板4上表面的两端均开设有升降孔,升降空间6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4,升降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护栏杆7,护栏杆7的上端设置有扶手8,扶手8一侧的内部开设有滑道9,滑道9的内部设置有滑块10,滑块10的一端开设有孔;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所以在孔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11,车体1的所有棱都设置有倒角,车体1两端凸出块最低面的高度高于车体1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大型液压杆与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450417液压装置和液压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功能与工作原理均相似,且中国专利cn101450417液压装置和液压装置的制造方法已被授予专利权,故大型液压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进行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为了能确保工人的安全,在升降板4的两侧设置凸起,这样可以稳定升降板4的升降,保证在升降过程中会发生摇晃,在车体1底面设置旋转杆可以使该装置在定位时更加稳定可靠。
使用说明:
使用时,首先使用其他设备通过拉链套接在本车体1的贯穿孔2内进行拖拽,将车体1移动到特定位置,然后进行定位,将旋转杆13旋转到一定位置,将旋转支撑台16的底面和地面保持平行,随后工作人员进入保护栏内部并将安全带套接在限位环11内,确保人身安全,启动大型液压杆3对升降板4进行调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贯穿孔(2),所述车体(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大型液压杆(3),所述大型液压杆(3)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板(4),所述车体(1)上表面靠近两个所述贯穿孔(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内部开设有升降空间(6),所述升降空间(6)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护栏杆(7),所述护栏杆(7)的上端设置有扶手(8),所述扶手(8)一侧的内部开设有滑道(9),所述滑道(9)的内部设置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一端开设有孔,所述孔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下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槽,所述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13),所述旋转杆(13)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下端设置有旋转支撑台(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空间(6)的最底端低于所述车体(1)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板(4)上表面的两端均开设有升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升降板(4)的表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所有棱都设置有倒角,所述车体(1)两端凸出块最低面的高度高于所述车体(1)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安装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万向轮(12),所述万向轮(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12)呈长方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车体(1)的下表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