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探照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探照灯。



背景技术:

在夜间野营、户外作业或在一些光线较差的室内施工作业、维护抢修等场景中,均需要提供较强光照的探照灯作为照明设备,目前有些探照灯仅重视了便携性,却忽略了定位、放置的便利性;有些探照灯带有支架,虽便于定位、放置,但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对于灯具的生产厂家来说,体积较大的产品往往又会导致产品包装尺寸较大,单个货柜的装运量减少,导致装运成本难以进一步摊薄。此外大多数现有工作灯结构复杂,使用期间需要繁杂的安装固定,浪费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给作业过程带来了不便。因此市场存在着照明工具上便携、安放功能集成的需求,这一商机值得重视。公开号为cn108591933a的发明专利于2018年9月28日公开了一种工作灯,至少包括用于发光的灯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灯体的灯架,所述灯体可拆卸地架设于所述灯架上且所述灯体可沿所述灯架的灯架座三维旋转;所述灯体包括前盖和后壳,所述前盖上设置有透明镜片,用于发光的发光体、反光杯、pcb组件及电源密封设置于由所述前盖与所述后壳所形成的容体内。该发明的灯体可以相对于灯架座进行三维旋转,在满足使用者需要照明时可以放开双手工作的同时,也满足了多角度照射的需求。但该发明并未在兼顾携带和安放便利性方面提出有益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的用于野营或工作的探照灯功能较为单一,携带便利性和安放便利性难以兼顾,为克服这一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能更丰富,兼顾携带便利性和安放便利性,更有助于方便安全进行野营或工作的多功能探照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探照灯,包括灯体和探照灯头、开关组件及电源装置,灯头连接在灯体上,灯体上还设有叠合式手柄,叠合式手柄可展开为支撑灯体的支脚。本多功能探照灯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应用场景,既可在行路时握持叠合式手柄提供照明,也可在驻停施工时,灯体直立,将叠合式手柄展开支撑灯体,使本多功能探照灯稳定放置于地面上,为施工提供适合的照明。因此本实用新型功能更为丰富,兼具良好的携带便利性和定点安放便利性。

作为优选,叠合式手柄前端连接在灯体上,后端悬空,叠合式手柄后端超出灯体的后端面或与灯体的后端面平齐。叠合式手柄为半开放结构,能更好地确保叠合式手柄实现叠合。叠合式手柄至少应与灯体的后端面平齐,确保叠合式手柄展开成支脚支撑直立起来的灯体时,灯体底端不会触碰地面。叠合式手柄后端超出灯体的后端面,这样叠合式手柄展开成支脚支撑直立起来的灯体时,能使灯体悬空,即使地面不平坦灯体也不会触碰地面。

作为优选,叠合式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可与固定手柄重叠的活动手柄,固定手柄固定在灯体上,活动手柄转动连接在灯体上,活动手柄的转动轴与灯体轴线重合。活动手柄围绕灯体轴线转动一定角度后,可与固定不动的固定手柄错位,这样固定手柄、活动手柄成为支脚时可形成一个大于灯体径向尺寸的支撑区域,稳定支撑直立的灯体。

作为优选,活动手柄端部设有套环,套环套接在灯体上。套环套接在灯体上,从而实现活动手柄在灯体上的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活动手柄至少为两个。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因此活动手柄至少需要两个,才能与固定手柄一起构成三点或三点以上的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组件设于固定手柄上。这样使用者握持叠合式手柄的同时,可以直接单手操作开关组件,从而方便操作。

作为优选,灯体包括透明壳体和灯体主体,灯体主体固定在透明壳体内,灯体主体周面上还设有面发光体。灯体主体周面上设有面发光体,使得本多功能探照灯具有更丰富的光照方式,产生更大的照明区域,更好的照明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装置为电池组,电池组设于灯体主体内。如在野外活动,野外供电设施不易得,以电池组供电使得使用者能更为方便灵活地使用本多功能探照灯。电池组设于灯体主体内,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探照灯头铰接在灯体前端。本多功能探照灯放置于地面上时,探照灯头可以翻转到合适的照明角度,为工作提供更好的照明条件。

作为优选,叠合式手柄上。所述电源装置可为充电电池,充放电接口用于为充电电池充电,也可在电量充足时适度输出,为手机等设备充电,使用户在野营或工作时保证通信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功能丰富,兼具良好的携带便利性和定点安放便利性。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应用场景,既可握持叠合式手柄携带照明,也可将叠合式手柄展开成支脚支撑灯体,使本多功能探照灯稳定放置于地面上,定位照明。

节约产品装运成本。本实用新型出厂装箱时,所有手柄叠合,结构紧凑,可提高装箱率,降低装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灯体主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叠合式手柄展开后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探照灯头翻转后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灯体,2-叠合式手柄,3-固定手柄,4-活动手柄,5-套环,6-探照灯头,7-透明壳体,8-灯体主体,9-面发光体,10-电池组,11-前端盘,12-中间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探照灯,包括灯体1和探照灯头6、开关组件及电源装置,探照灯头6铰接在灯体1前端。灯体1前端设有灯体铰座,一长螺钉依次贯穿一棘轮、灯体铰座后与一螺母块螺纹连接,棘轮、灯体铰座相对面上设有啮合的端面棘齿,棘轮与长螺钉头之间设有压簧,棘轮、螺母块被一带中段开口的轴套套住,该轴套固定在探照灯头6后端面上缘,使得探照灯头6翻转一个角度后后可以停留在该角度上。探照灯头6后端面上缘设有灯头铰座,。灯体1上还设有叠合式手柄2,叠合式手柄2前端连接在灯体1上,后端悬空,叠合式手柄2后端超出灯体1的后端面。叠合式手柄2包括一个固定手柄3和两个可与固定手柄3重叠的活动手柄4,固定手柄3固定在灯体1上,活动手柄4转动连接在灯体1上,使得叠合式手柄2可展开为三个支撑灯体1的支脚,活动手柄4的转动轴与灯体1轴线重合。活动手柄4端部设有套环5,套环5与活动手柄4一体注塑成型,套环5套接在灯体1上。灯体1包括透明壳体7和灯体主体8,灯体主体8固定在透明壳体7内。灯体主体8包括一前端盘11和一中间环12,中间环12通过螺钉固定在前端盘11的后端面上,固定手柄3与前端盘11一体成型,活动手柄4套接在中间环12上,实现在灯体1上的转动连接,透明壳体7螺纹旋合在中间环12上。灯体主体8的前端盘11的后端面上还通过螺钉固定有一卡座,卡座内紧配一空心六棱柱形的面发光体9,面发光体9上排列固定有led灯珠。所述电源装置为电池组10,电池组10设于灯体主体8内面发光体9的空腔内。所述开关组件设于固定手柄3上,探照灯头6、面发光体9通过开关组件与电池组10电连接,开关组件有一个关闭档,及三个工作档位,分别为“探照灯头6点亮”、“面发光体9点亮”及“探照灯头6、面发光体9同时点亮”。叠合式手柄2上还设有充放电接口。

本多功能探照灯既可握持住叠合式手柄2,拿在手上进行照明,也可将灯体1直立,探照灯头6朝上,将两活动手柄4围绕灯体1轴线分别转动一定角度,与固定不动的固定手柄3错位,这样固定手柄3、活动手柄4成为支脚,形成一个大于灯体径向尺寸的支撑区域,稳定支撑直立的灯体1,使本多功能探照灯平稳定位、放置于地面上,探照灯头6可以翻转到合适的照明角度,为野外或黑暗场地的施工提供更好的照明条件。

实施例2:

活动手柄4为三个,叠合式手柄2后端与灯体1的后端面平齐。其余同实施例1。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探照灯,包括灯体(1)和探照灯头(6)、开关组件及电源装置,灯头连接在灯体(1)上,其特征是灯体(1)上还设有叠合式手柄(2),叠合式手柄(2)可展开为支撑灯体(1)的支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探照灯,其特征是叠合式手柄(2)前端连接在灯体(1)上,后端悬空,叠合式手柄(2)后端超出灯体(1)的后端面或与灯体(1)的后端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探照灯,其特征是叠合式手柄(2)包括固定手柄(3)和可与固定手柄(3)重叠的活动手柄(4),固定手柄(3)固定在灯体(1)上,活动手柄(4)转动连接在灯体(1)上,活动手柄(4)的转动轴与灯体(1)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探照灯,其特征是活动手柄(4)端部设有套环(5),套环(5)套接在灯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探照灯,其特征是活动手柄(4)至少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探照灯,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组件设于固定手柄(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探照灯,其特征是灯体(1)包括透明壳体(7)和灯体主体(8),灯体主体(8)固定在透明壳体(7)内,灯体主体(8)上还设有面发光体(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探照灯,其特征是所述电源装置为电池组(10),电池组(10)设于灯体主体(8)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探照灯,其特征是探照灯头(6)铰接在灯体(1)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探照灯,其特征是叠合式手柄(2)上还设有充放电接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探照灯,包括灯体和探照灯头、开关组件及电源装置,灯头连接在灯体上,灯体上还设有叠合式手柄,叠合式手柄可展开为支撑灯体的支脚。本多功能探照灯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应用场景,既可在行路时握持叠合式手柄提供照明,也可在驻停施工时,灯体直立,将叠合式手柄展开支撑灯体,使本多功能探照灯稳定放置于地面上,为施工提供适合的照明。因此本实用新型功能更为丰富,兼具良好的携带便利性和定点安放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明;徐卫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联和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5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