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7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



背景技术:

即配式饮料因不含有防腐剂、保鲜剂等额外添加剂,保证了饮料的天然口味,其口感新鲜,品质健康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即配式饮料,将配料和水分开保存的方式大多采用在瓶盖中设置容纳配料的腔体,腔体底部采用可穿破的封膜封闭,饮用时通过穿刺部件将封膜破开,配料自动落入水中摇匀即可饮用。

腔体底部一般采用薄片的铝箔密封膜或塑料密封,采用铝箔封膜刺破时容易出现密封膜破开面积小,配料不易落下的问题,尤其对于像蜂蜜等粘稠状配料,需要水进入腔体中冲洗才能溶解落下,由于破口面积小,瓶子中的水很难大量进入腔体,溶解不完全,导致大量蜂蜜残留;破口过大时,铝箔与瓶口连接处较少,存在残留铝箔容易掉落进饮品的风险,影响饮用。

采用塑料封膜可以解决残留封膜掉落的问题,但是破坏的塑料封膜会从瓶盖底部下垂悬在瓶子上方,影响美观;现有塑料封膜结构破口后,在水反冲进入腔体时封膜无法固定会再次合上,常出现二次堵塞破口的问题,对于粘稠的液体配料,尤其像蜂蜜饮料,在夏天将蜂蜜冷藏后蜂蜜水口感更佳,但是蜂蜜一经冷藏或者在北方的冬天天气温度下降之后蜂蜜会出现结晶现象,结晶后的蜂蜜变的粘稠流动性差,封膜封堵破口后,破口面积减小使得瓶子中的水被阻碍很难充入瓶盖腔体中与蜂蜜接触,导致蜂蜜很难融化,大量残留,须多次长时间摇晃瓶子,才能将饮料调配均匀,严重影响饮用和客户体验。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采用分离结构打开腔体的瓶盖,该结构通过按压瓶盖使腔体部分位置分离,进而使存储腔体中的配料落入瓶子中,现有存储结构由上盖、下盖、存储筒,安全环、压盖等组成部件多结构复杂,组装麻烦,不利用商业应用,而且该结构存在密封效果不好,存储筒顶部常出现泄漏问题,另外,按压瓶盖开启方式使用费力,尤其对于女士或小孩手部力气小,很难快速打开腔体,消费者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包括上盖、中盖和下盖;

所述上盖包括盖体和盖体内从顶部向下延伸的上压环,上盖内壁设置有与下盖螺纹配合的上盖内螺纹;

所述中盖包括顶部开放的圆筒,圆筒靠近底部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口,圆筒顶部设置有与上盖中上压环配合的下压环;上压环底部为平滑过渡的阶梯状,下压环形状为与上压环底部形状适配的反向过渡阶梯状,旋开上盖时上压环与下压环配合使中盖向下移动;圆筒靠近顶部的外圆周上固定连接有外圈,外圈顶部开口被上盖顶部封闭;

所述下盖包括内筒和位于内筒中部环绕在内筒外部的外筒,内筒上部外壁上设置与上盖内螺纹配合的下盖外螺纹,外筒内壁设置有与瓶子装配的下盖内螺纹;

在下盖的内筒和中盖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中盖插入下盖通过限位结构将二者固定,下盖将中盖侧壁上出口封堵,上盖旋紧在下盖上同时将中盖中盖顶部封闭,中盖作为储存配料的腔体,通过旋开上盖带动上压环转动,上压环与下压环配合将中盖向下按压,中盖从下盖中脱离,中盖中存储的配料通过中盖边缘出口进入瓶子。

进一步,在圆筒靠近底部边缘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圈凹槽,相应的在内筒靠近底部边缘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圈凸棱,凹槽与凸棱镶嵌配合构成限位结构。

进一步,中盖的圆筒插入下盖之后中盖外壁与下盖内壁紧密贴合,下盖侧壁将中盖侧壁上的出口封堵。

进一步,所述内筒内壁上设置有支撑中盖的台肩,中盖向下移动时落在台肩上。

进一步,所述外圈与圆筒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上盖和下盖外部均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上盖、中盖和下盖三部分组成,中盖插入下盖中通过限位结构使中盖和下盖固定,配料放置于中盖中,上盖旋紧在下盖上,中盖顶部开口被上盖顶部封闭,中盖和下盖之间实现下部密封,整体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没有复杂的密封和按压结构,装配过程简单;饮用时旋开上盖的同时,压环转动与中盖顶部阶梯状下压环相互挤压,上压环推动中盖向下移动,中盖和下盖之间限位结构脱离,中盖下落露出侧壁出口,配料从出口流出进入瓶子中摇匀后即可饮用,打开瓶盖的过程即实现了饮料冲配,使用过程轻松、便利,无需复杂操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上盖内从顶部向下延伸的压环,中盖顶部设置有与上盖中压环配合的下压环,下压环形状与压环底部形状适配为反向的过渡阶梯状,通过旋开上盖带动压环转动,压环与中盖外部阶梯状下压环相互挤压,压环推动中盖向下移动,通过压环与阶梯状下压环配合,反向设置的过渡阶梯状结构即可实现将中盖向下移动的目的,结构巧妙,紧凑,简化瓶盖结构,缩小了瓶盖尺寸。

进一步,圆筒靠近底部边缘设置的凹槽与内筒外圆周上设置的凸棱镶嵌配合构成限位结构,一是起到固定中盖的作用,第二是起到中盖和下盖之间下部密封的效果,在瓶盖开启之前防止瓶子中的水通过中盖和下盖之间进入中盖腔体,中盖的圆筒插入下盖之后中盖外壁与下盖内壁紧密贴合,下盖将中盖侧壁上出口封堵,起到二次密封效果,整体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瓶子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瓶子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立体图一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立体图二

图3c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剖面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盖的立体图一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盖的立体图二

图4c为本实用新型中盖的剖面图

图4d为图4c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下盖的立体图一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下盖的立体图二

图5c为本实用新型下盖的剖面图

图5d为图5c中ii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盖、2-中盖、3-下盖、4-瓶子、101-上压环、102-上盖内螺纹、201-圆筒、202-外圈、203-下压环、204-出口、205-凹槽、301-外筒、302-内筒、303-下盖外螺纹、304-台肩、305-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瓶盖由上盖1,中盖2和下盖3组成,安装时中盖2插入下盖3通过二者之间设置的凸棱和凹槽构成的限位结构固定,上盖1旋紧在下盖3上同时将中盖中盖2顶部封闭,中盖作为储存配料的腔体,饮用时将上盖1从下盖3上旋下的同时通过上盖1和中盖2之间的伸缩结构将中盖2向下挤压,中盖2从下盖3中脱离,中盖中存储的配料通过中盖边缘出口进入瓶子4,方可饮用。

如图3a-图3c所示,所述上盖1包括盖体和盖体内从顶部向下延伸的上压环101,上盖1内壁设置与下盖螺纹配合的上盖内螺纹102,上盖1外部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上压环101底部为平滑过渡的阶梯状,与中盖中设置的下压环203形状适配,旋开上盖1时上压环101转动,通过上压环101与中盖外部阶梯状下压环配合使中盖2产生向下的位移,实现中盖向下按压的效果。

如图4a-图4d所示,所述中盖2包括顶部开放的圆筒201,圆筒201靠近底部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口204,圆筒201顶部设置有与上盖中的上压环101配合的下压环203,下压环形状与上压环101底部形状适配为反向的过渡阶梯状。圆筒201靠近顶部的外圆周上固定连接有外圈202,外圈202与圆筒201为一体结构,安装时圆筒201上部外圈202伸入上盖1中,外圈202顶部开口被上盖1顶部封闭,通过旋开上盖1带动上压环101转动,通过上压环101与中盖顶部的阶梯状下压环203配合将中盖向下按压。

如图4c和图4d所示,在圆筒201靠近底部边缘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圈凹槽205,该凹槽与下盖中的凸棱镶嵌配合,中盖2插入下盖3通过凹槽与凸棱配合将二者固定。

如图5a-图5b所示,所述下盖3包括内筒302和位于内筒302中部环绕在内筒302外部的外筒301,内筒302上部外壁上设置与上盖内螺纹102配合的下盖外螺纹303。外筒301内壁设置有与瓶子装配的下盖内螺纹。

如图5c-图5d所示,在内筒302靠近底部边缘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圈凸棱305,在中盖插入下盖时该凸棱305与中盖外圆上的凹槽205镶嵌配合,中盖在上盖推动下向下移动,中盖外圆凹槽205从内筒外圆凸棱305上脱离,中盖落下,中盖2中储存的配料通过出口204进入瓶子中。同时在内筒302内壁上设置有支撑中盖的台肩304,中盖向下移动时落在台肩304上,避免其落入瓶子中。

如图1和图2所示,装配时中盖2插入下盖3中通过凹槽和凸棱305配合使中盖和下盖固定,配料放置于中盖中,上盖1旋紧在下盖3上,中盖2顶部开口被上盖1顶部封闭,同时上盖中上压环101与中盖顶部下压环203紧密接触,将装配好的盖子旋紧在瓶子上,完成瓶盖与瓶子的装配。

需要饮用时,旋开上盖1的同时,压环101转动与中盖顶部阶梯状下压环相互挤压,上压环101推动中盖向下移动,中盖和下盖之间凸棱和凹槽结构脱离,中盖下落露出侧壁出口,此时储存在中盖中的配料从出口流出进入瓶子中,也可以通过摇晃瓶子,使瓶子中的水从出口进入中盖2冲刷中盖,配料进入瓶子摇匀后即可饮用。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中盖(2)和下盖(3);

所述上盖(1)包括盖体和盖体内从顶部向下延伸的上压环(101),上盖(1)内壁设置有与下盖螺纹配合的上盖内螺纹(102);

所述中盖(2)包括顶部开放的圆筒(201),圆筒(201)靠近底部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口(204),圆筒(201)顶部设置有与上盖中上压环(101)配合的下压环(203);上压环(101)底部为平滑过渡的阶梯状,下压环形状为与上压环(101)底部形状适配的反向过渡阶梯状,旋开上盖(1)时上压环(101)与下压环配合使中盖(2)向下移动;圆筒(201)靠近顶部的外圆周上固定连接有外圈(202),外圈(202)顶部开口被上盖(1)顶部封闭;

所述下盖(3)包括内筒(302)和位于内筒(302)中部环绕在内筒(302)外部的外筒(301),内筒(302)上部外壁上设置与上盖内螺纹(102)配合的下盖外螺纹(303),外筒(301)内壁设置有与瓶子装配的下盖内螺纹;

在下盖(3)的内筒(302)和中盖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中盖(2)插入下盖(3)通过限位结构将二者固定,下盖将中盖侧壁上出口(204)封堵,上盖(1)旋紧在下盖(3)上同时将中盖中盖(2)顶部封闭,中盖作为储存配料的腔体,通过旋开上盖(1)带动上压环(101)转动,上压环(101)与下压环(203)配合将中盖向下按压,中盖(2)从下盖(3)中脱离,中盖中存储的配料通过中盖边缘出口进入瓶子(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在圆筒(201)靠近底部边缘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圈凹槽(205),相应的在内筒(302)靠近底部边缘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圈凸棱(305),凹槽与凸棱镶嵌配合构成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中盖的圆筒(201)插入下盖(3)之后中盖外壁与下盖内壁紧密贴合,下盖侧壁将中盖侧壁上的出口(204)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02)内壁上设置有支撑中盖的台肩(304),中盖向下移动时落在台肩(30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202)与圆筒(201)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和下盖(3)外部均设置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旋转式分离存储饮料瓶盖,上盖顶部向下延伸的上压环,中盖顶部设置有与上盖中上压环配合的下压环;上压环底部为平滑过渡的阶梯状,下压环形状为与上压环底部形状适配的反向过渡阶梯状,旋开上盖时上压环与下压环配合使中盖向下移动;中盖插入下盖通过限位结构将二者固定,下盖将中盖侧壁上出口封堵,上盖旋紧在下盖上同时将中盖中盖顶部封闭,通过旋开上盖带动上压环转动,上压环与下压环配合将中盖向下按压,中盖从下盖中脱离,中盖中存储的配料通过中盖边缘出口进入瓶子;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没有复杂的密封和按压结构,装配过程简单,使用过程轻松、便利,无需复杂操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国蜂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5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