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6


本发明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振动马达,往往采用内转子(有刷)马达,在轴一端加偏心块组成,内转子马达相比外转子马达,同样马达体积下,内转子磁环侧面积小于外转子马达磁条侧面积,因而定子、转子间作用面积小导致有效功降低,为取得同样做功效果,内转子马达轴较细长,整个振动马达轴向长度较长,因而轴承承受来自端部偏心块的较大的径向不平衡力,易磨损,影响轴承使用寿命,且马达体积和重量大,效率低,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振动马达,用于降低马达轴向长度,减小马达的体积,同时使轴承受力更为均衡,降低摩擦损耗,延长轴承使用寿命,提高马达效率,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振动马达,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立,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安装板、定子、基板、轴承支架及含油轴承,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具有中心孔,所述基板与所述安装板同心且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轴承支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中心,所述含油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架内,所述定子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架外,所述转子组立包括转轴和转子架,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子架的中心,且与转子架同心设置,所述转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转子架外,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转子架的部分上安装有配重块,且所述配重块搭设在所述转子架上,所述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转轴及所述转子架为偏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为半圆板状或近似半圆板状配重块,该配重块靠近直线边缘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孔,配重块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架为空心的无底圆柱形框架,该框架包裹住定子且扣设在所述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外部边缘延伸至所述转子架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基板之间还设置有粘纸,安装板的底面与基板的上表面通过粘纸粘结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支架的底部与转轴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止动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支架与所述含油轴承的底部接触处还设置有卡位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含油轴承的上端还设置有油封垫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振动马达结构由传统内转子马达转为外转子马达,大大减小了马达的体积,使马达结构更加扁平化和小型化,另外还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提供了更长的续航时间,提高了马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振动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粘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轴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油封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卡位垫片及止动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的转子组立安装上配重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的转子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相互组合。

如图1-12所示,一种振动马达,包括定子组件1和转子组立2,所述定子组件1包括安装板11、定子12、基板13、轴承支架14及含油轴承15,所述基板13和所述安装板11都具有中心孔,所述基板13与所述安装板11同心且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1的上方,所述轴承支架14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1的中心,所述含油轴承15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架14内,所述定子12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架14外,所述转子组立2包括转轴21和转子架22,转轴21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子架22的中心,且与转子架22同心设置。

所述转子组立2包括转轴21和转子架22,所述转轴21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子架22的中心,且所述转轴21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转子架22外,所述转轴21延伸至所述转子架22的部分上安装有配重块3,且所述配重块3搭设在所述转子架22上,所述配重块3相对于所述转轴21及所述转子架22为偏心设置。

本实施例转轴21带动配重块转动,转子架22给予配重块支撑作用,在转轴21带动配重块3旋转时,转子架22受到径向不平衡离心力作用下,从而产生平面内的偏心振动。

所述配重块3为半圆板状或近似半圆板状配重块,该配重块靠近直线边缘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孔,配重块3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21上。

所述转子架22为空心的无底圆柱形框架,该框架包裹住定子且扣设在所述基板13上。

所述配重块3的外部边缘延伸至所述转子架22之外。

所述安装板11与所述基板13之间还设置有粘纸6,安装板11的底面与基板13的上表面通过粘纸6粘结在一起。

所述轴承支架14的底部与转轴21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止动垫片7,所述止动垫片7限制转轴21的轴向运动,同时与转轴21的摩擦系数较小,避免转轴21与轴承支架14的直接接触。

本实施例的轴承支架14的底部为阶梯结构,在梯级上还设置有卡位垫片8,该卡位垫片8能够使含油轴承15的底端搭设在卡位垫片8上,由于轴承支架14的梯级宽度较小,卡位垫片8可以增大含油轴承15的接触面积,使含油轴承15的设置更加稳固。

在含油轴承15的上端还设置有油封垫片9,油封垫片9的上表面由转子架22的中心孔的内展部压制,油封垫片9能够有效的防止含油轴承15的油渍流出含油轴承15及轴承支架14外部。

本实施例振动马达结构由传统内转子马达转为外转子马达,减小了马达的体积,轴承受力均衡,降低了摩擦损耗,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提高了马达效率,提供了更长的续航时间。

以上所属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集中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立,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安装板、定子、基板、轴承支架及含油轴承,所述基板和所述安装板具有中心孔,所述基板与所述安装板同心且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方,所述轴承支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中心,所述含油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架内,所述定子安装在所述轴承支架外,所述转子组立包括转轴和转子架,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子架的中心,且与转子架同心设置,所述转轴的上端延伸至所述转子架外,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转子架的部分上安装有配重块,且所述配重块搭设在所述转子架上,所述配重块相对于所述转轴及所述转子架为偏心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为半圆板状或近似半圆板状配重块,该配重块靠近直线边缘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孔,配重块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架为空心的无底圆柱形框架,该框架包裹住定子且扣设在所述基板上。

4.如权利要求3的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外部边缘延伸至所述转子架之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基板之间还设置有粘纸,安装板的底面与基板的上表面通过粘纸粘结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架的底部与转轴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止动垫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架与所述含油轴承的底部接触处还设置有卡位垫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轴承的上端还设置有油封垫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马达,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立,定子组件包括安装板、定子、基板、轴承支架及含油轴承,基板和安装板具有中心孔,基板与安装板同心且安装在安装板的上方,轴承支架安装在安装板的中心,含油轴承安装在轴承支架内,定子安装在轴承支架外,转子组立包括转轴和转子架,转轴固定安装在转子架的中心,且与转子架同心设置,转轴的上端延伸至转子架外,转轴延伸至转子架的部分上安装有配重块,且配重块搭设在所述转子架上,配重块相对于转轴及转子架为偏心设置。本振动马达大大减小了马达的体积,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提供了更长的续航时间,提高了马达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坚;赵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稻津电机(珠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0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6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