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医疗样品运输和处理的重新闭合隔膜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5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在2019年6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861,043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共同拥有的在2007年4月16日提交的题为“可刺穿盖(pierceablecap)”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1/785,144(其在2013年3月5日作为美国专利号8,387,810发布)以及在2007年11月7日提交的题为“可刺穿盖”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1/979,713(其在2013年3月5日作为美国专利号8,387,811发布)与本申请有关,这些文献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在2012年2月14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us2012/024993(公开号为wo2012/112505)的全部内容也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其要求享有(在2011年2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442,676和(在2011年2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442,634的优先权。在2017年1月17日发布的美国专利号9,545,632(在2012年2月14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3/985,177的申请)和2016年12月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5/372,021均题为“可刺穿盖”并且为共同拥有的专利和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文描述了用于医疗样品运输和处理的重新闭合隔膜盖。



背景技术:

盖和容器的组合通常用于接收和存储样本。特别地,生物和化学样本可以被分析以确定特定的生物或化学试剂的存在。通常收集并交付给临床实验室进行分析的生物样本的类型可以包括血液、尿液、痰、唾液、脓液、粘液、脑脊液等。由于这些样本类型可能包含病原生物或其他有害成分,因此重要的是要确保容器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基本防漏。在临床实验室和收集设施分开的情况下,基本防漏的容器尤其重要。

为了防止容器泄漏,通常将盖拧紧、卡扣或以其他方式摩擦地装配到容器上,从而在盖和容器之间形成基本防漏的密封。除了防止样本泄漏之外,在盖和容器之间形成的基本防漏的密封可以减少样本暴露于来自周围环境的潜在污染影响中。防漏密封可以防止引入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可能会改变测定的定性或定量结果,并且防止可能对分析重要的材料的损失。

尽管基本防漏的密封可以防止样本在运输过程中渗漏,但在进行样本分析之前将盖从容器上物理移除会带来另一次污染的机会。在移除盖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已聚集在盖底面上的任何材料都可能与使用者或设备接触,这可能使使用者暴露于样品中存在的有害病原体。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在容器口周围形成薄膜或气泡,则当从容器移除盖时,薄膜或气泡可能会破裂,从而将样本散布到环境中。来自一个容器的样本残留物可能已经转移到使用者的戴手套的手中,其也有可能通过常规或不小心取下盖而与另一个容器的标本接触。另一个风险是当盖和容器物理上彼此分开时可能产生污染的气溶胶,这可能通过交叉污染对同时或随后在相同一般工作区域中测定的其他样本中导致假阳性或夸大结果。

当进行的测定涉及核酸检测和扩增程序(amplificationprocedure)(诸如众所周知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或基于转录的扩增系统(tas)(诸如转录介导的扩增(tma)或链置换扩增(sda)))时,交叉污染的问题尤其严重。由于扩增的目的是通过增加样本中存在的目标核酸序列的数量来提高测定灵敏度,因此即使从另一个容器中将极少量的样本或阳性对照样品中的靶核酸转移到其他阴性样本中,都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

可刺穿盖可以减轻测试前移除螺盖的劳动,这种劳动在高通量器械的情况下可能是相当大的。可刺穿盖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产生污染样本气溶胶的可能性,并且可以限制样本与人或环境之间的直接接触。仅以脆弱层(诸如箔片)覆盖容器开口的某些盖可能在刺穿时通过将容器中的内容物的液滴喷射到周围环境中而引起污染。当密封的容器被转移装置穿透时,流体转移装置所占据的空间量将从收集装置内置换出等体积的空气。此外,温度变化会导致密封的收集容器的压力大于周围的空气,该压力会在刺破盖后释放。这种空气置换可以将样品的一部分通过气溶胶或气泡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期望具有一种盖,该盖允许空气以减少或消除可能有害或污染的气溶胶或气泡的产生的方式从容器中转移出。

其他现有的系统已经在脆弱层上方使用了包含任何可能污染的吸收性可渗透材料,但是施加和保留这种材料的装置增加了成本。在其他系统中,盖可能使用预先切割的弹性体用于可刺穿的密封,但是这些盖可能会泄漏。已经尝试了具有阀型密封件的其他设计,但是阀型密封件可能导致分配精度问题。

理想情况下,盖可以用于手动和自动两种应用,并且适合与由塑性材料制成的移液管尖端一起使用。

通常,需要改进的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和方法用于在运输过程中用盖密封容器、插入转移装置、在初始测试后重新密封和存储样品、在存放后从容器中另外转移样品、或者转移样品。还描述了已使用的替换盖的改进,该盖可能需要被密封并存放以备将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描述了用于医疗样品运输和处理的重新闭合隔膜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密封具有可刺穿盖的容器的装置和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和/或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许多缺点和缺陷,其中转移装置被插入通过密封件用于将样品运输到容器中或将其从容器中运输,可刺穿盖在转移装置从插入通过隔膜盖撤回时重新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可刺穿盖装置来实现这一点,该可刺穿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中的进入端口,用于允许转移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该进入端口,其中转移装置转移样品样本;跨进入端口设置的下部脆弱层,用于在插入转移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之前防止样品样本通过进入端口转移;跨进入端口设置的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用于在转移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插入通过下部脆弱层之后防止样品样本通过进入端口转移;一个或多个延伸部,其在下部脆弱层和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之间,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延伸部移动并在从转移装置施加压力时刺穿下部脆弱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下部脆弱层可以被耦连到一个或多个延伸部。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可以在下部脆弱层破裂期间接触转移装置的圆锥形尖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在外围或以其他方式通风/排气的上部脆弱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部脆弱层和下部脆弱层可以为箔或其他材料。上部脆弱层和下部脆弱层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造并且具有相同的尺寸。可以对上部脆弱层和下部脆弱层中的任何一者或两者进行预刻划。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包括在进入端口内并且在壳体的顶部与一个或多个延伸部之间的外部凹入部。

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可以从壳体的顶部偏移或可以与壳体的顶部齐平。

可以提供用于将下部脆弱层固定在壳体内的外围凹槽。可以提供用于将下部脆弱层固定在壳体内并在可刺穿盖和容器之间产生密封的垫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延伸部的移动可以产生气道,以允许空气移动通过进入端口。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可以在外围通风,从而为空气移动通过进入端口形成迷宫式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替代实施例可以包括壳体、穿过壳体的进入端口、跨进入端口设置的下部脆弱层、跨进入端口设置的上部脆弱层以及在下部脆弱层与上部脆弱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延伸部,其中一个或多个延伸部通过一个或多个耦连区域而被耦连到进入端口的壁。

在另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单个脆弱的密封件被安置于壳体内。在这些实施例中,密封件被配置成解决由以下事实引起的问题:由转移装置(例如,移液管)置换的容器中的空气体积可能大于包含样本的容器中的顶部空间。在某些实施例中,这样的密封件由这样的材料制成,该材料在最初被刺穿时在转移装置周围形成密封(以防止在刺穿期间流体从容器的后飞溅),但是仅允许在初始刺穿之后从容器中排气。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需要脆弱的密封件围绕转移装置密封以防止在刺穿时雾化,因为密封件的变窄部分本身用于防止不期望的后飞溅,如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为了排气,密封件被提供有优选地不对称的可撕开部分,不对称的可撕开部分被设置在密封件下侧的结构肋上。然而,也考虑对称的可撕开部分。弱化的部分以不允许在初始刺穿时排气的方式撕裂,但是当转移装置被推进通过密封件时,由于可撕裂部分的不对称性,将发生排气。该设计利用了锥形转移装置的用途,其中转移装置的尖端(远侧部分)具有最小的直径。转移装置的增加厚度导致弱化部分撕裂,并且那些撕裂允许在转移期间进行期望的排气,但是在脆弱密封件的初始刺穿期间则不允许。在初始刺穿过程中,只能通过转移装置(而不是通过脆弱的密封件)从容器中排气。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密封件和壳体是为如本文所设想的整体结构。

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脆弱密封件被配置成使得当其从其所处的盖延伸到容器中时其周边变窄。这种变窄具有双重目的,即,将转移装置引导至弱化部分以通过密封件插入,并且(如上所述)防止样本在初始刺穿过程中后飞溅。变窄部分可以具有周向带,周向带与密封件成一体或配置为o形圈,周向带向变窄部分施加向上的压力,从而在将转移装置从容器中移除时使其闭合,从而在样品转移后基本重新密封转移装置。在最初刺穿之后,该变窄部分的壁也可以彼此闭合以实现闭合的重新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一种刺穿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可刺穿盖,该可刺穿盖包括壳体、穿过壳体的进入端口、跨进入端口设置的下部脆弱层、跨进入端口设置的上部脆弱层、以及在下部脆弱层和上部脆弱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延伸部,其中一个或多个延伸部通过一个或多个耦连区域而被耦连到进入端口的壁;将转移装置插入到进入端口中,向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施加压力以使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破裂,并且用转移装置向一个或多个延伸部施加压力,其中一个或多个延伸部围绕一个或多个耦连区域旋转,以接触下部脆弱层并使下部脆弱层破裂,并且进一步通过进入端口插入转移装置。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刺穿盖可以包含适于与样品容器耦连的壳体,并且该壳体还可以包含在壳体中的进入端口,进入端口允许诸如移液管的流体转移装置通过。盖还可以包含具有壁的可穿透密封件,其中那些壁形成具有可打开的开缝部分(slittedportion)的底表面,该可打开的开缝部分适于在将可刺穿盖紧固到样品容器上时闭合。如本文所用,底部为隔膜的容器侧。如本文所用,顶部为隔膜的盖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刺穿盖可以包含环形环,壁从环形环上延伸出并且具有下表面,该下表面具有突起,该突起可以被配置成当可刺穿盖被紧固到样品容器上时抵靠样品容器压缩。这种压缩当盖拧到容器上时会发生,并且致使可打开的开缝部分闭合。可打开的开缝部分可以为可撕开的开缝部分或未连结的狭缝。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可刺穿盖可以具有弹性体壳体,该弹性体壳体包含用于将壳体固定至容器的锁定结构,并且还可以具有在壳体中的回弹的进入端口,用以允许转移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盖还可以包含脆弱层,该脆弱层具有跨进入端口设置的交叉狭缝/十字狭缝,这可以防止在插入转移装置的至少部分之前样品样本通过进入端口转移。

脆弱层还可以具有向内和向下延伸到容器中的肋状部分,该肋状部分终止于在其上设置有弱化部分的底表面。该底表面在本文中称为隔膜底层(septumfloor)。这些十字狭缝可以为可撕裂的网状十字狭缝或未连结的十字狭缝。其他狭缝构造包括刻划部分,其中刻痕不贯穿可刺穿隔膜的整个厚度。这些部分刻划的部分在本文中称为部分狭缝。部分狭缝的取向应使隔膜的底表面上的狭缝向上延伸,并且仅部分穿过隔膜底层的厚度。盖还可以包含配置在壳体上的o形圈,当壳体被安置在样品容器上时o形圈被设置在壳体和样品容器之间。脆弱层和o形圈可以为一件式的,并且脆弱层的肋状部分可以用于在插入时将转移装置引导至开缝部分,并且当转移装置被移除时彼此闭合。这种结构布置允许开缝部分是可打开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脆弱密封件是位于盖内的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隔膜。隔膜与其上紧固有盖的管接合。通常,盖和管都是带螺纹的。盖通过螺纹接合紧固到管上。隔膜被配置成具有固位环,该固位环至少部分地被盖中的互补凹入部容纳。该凹入部由在一侧上的盖壁和从盖壁的侧面延伸的肋限定。隔膜固位环的突起装配在由盖壁和肋限定的间隙中。将固位环突起装配在盖壁的横向延伸中的该凹入部中确保了在将移液管插入隔膜或从隔膜中移除时,隔膜仍保持在原位。

在该实施例中,隔膜固位环还包括朝向盖壁延伸的横向延伸的倒钩。当带有隔膜的盖被组装到管嘴上时,倒钩变形并停留在管嘴的外壁和盖之间。当盖没有紧固在管上时,倒钩将隔膜固定在盖中。盖的内壁在倒钩区域中具有稍宽的内直径,并且逐渐变细为稍小的内直径,从而倒钩被容纳在盖的稍宽的内直径中,并且通过盖的稍窄的内直径被保持在盖中。

在该实施例中,隔膜的可撕裂或弱化部分由四个从隔膜的外围延伸到隔膜内部的半圆顶结构限定,其中移液管穿过隔膜以将样品从管中吸出或将样品分配到管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半圆顶结构被配置为与第二尖拱上的一半相交的尖拱。隔膜壁被配置为由半拱形分叉的两个倾斜三角形。在移液管从与隔膜的接合抽回之后,拱形结构迫使隔膜闭合。

通过考虑下面的详细描述、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实用新型的附加特征、优点和实施例被阐明或变得显而易见。此外,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前述概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旨在提供进一步的说明,而不限制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a为具有隔膜脆弱层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图。

图1b为图1a的可刺穿盖的俯视图。

图1c为图1a的可刺穿盖的侧视图。

图1d为图1a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

图1e为图1a的可刺穿盖的底视图,其中具有隔膜(未示出)的可刺穿盖被刺穿。

图1f为由图1a的可刺穿盖模制而成的俯视图。

图1g为耦连到容器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其中移液管尖端插入穿过该盖。

图2a为可能的脆弱层隔膜的透视图。

图2b为图2a的脆弱层的剖视图。

图3a为具有箔片脆弱层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图。

图3b为图3a的可刺穿盖的俯视图。

图3c为图3a的可刺穿盖的侧视图。

图3d为图3c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

图3e为图3a的可刺穿盖模制而成的底视图。

图3f为图3a的可刺穿盖的底视图,其中具有未示出的箔的可刺穿盖被刺穿。

图3g为耦连到容器的图3a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其中移液管尖端插入穿过该盖。

图4a为具有下部脆弱层和呈扁平星形图案的延伸部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图。

图4b为图4a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剖视图。

图5a为具有圆锥形模制脆弱层和呈扁平星形图案的延伸部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图。

图5b为图5a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

图6a为具有两个脆弱层和具有适度凹入的上部脆弱层的可刺穿盖的透视俯视图。

图6b为图6a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底视图。

图6c为图6a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

图6d为图6a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图,其中移液管尖端插入穿过两个脆弱层。

图6e为图6a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其中移液管尖端插入穿过两个脆弱层。

图7a为具有v形脆弱层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图。

图7b为图7a的可刺穿盖的俯视图。

图7c为图7b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

图8a为具有两个脆弱层和具有略微凹入的上部脆弱层的可刺穿盖的透视俯视图。

图8b为图8a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底视图。

图8c为图8a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

图8d为图8a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图,其中移液管尖端插入穿过两个脆弱层。

图8e为图8d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其中移液管尖端插入穿过两个脆弱层。

图9a-图9c为具有可刺穿的薄织带(thinwebbing)的单件可刺穿盖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10a-图10c为具有薄织带的两件式可刺穿盖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11a-图11b为配置成锁定在容器上的可刺穿盖的透视图。

图11c为具有一体的密封环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

图11d为图11c的与样品容器组装在一起的可刺穿盖的剖视图。

图12为带肋脆弱密封件的透视底视图。

图13为带肋脆弱密封件的透视俯视图。

图14为与样品容器组装在一起的带肋脆弱密封件的俯视图。

图15为与样品容器组装在一起的带肋脆弱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存在的壳体和密封件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存在的壳体和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的分解图,其示出了在底表面上具有开口的密封件。

图19为图17的替代实施例的分解图,其示出了具有脆弱膜的密封件。

图20为与样品容器组装在一起的壳体和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21为在与样品容器组装之前的壳体和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2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隔膜,并且还示出了适于容纳图22a的隔膜的盖,并且还示出了与图22a的盖组装在一起的图22a的隔膜。

图22b为容纳在盖中的隔膜颈圈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22c为盖的横向延伸表面中的间隙的详细视图,该间隙容纳来自隔膜固位环的突起。

图22d和图22e为设置在盖组件中的图22a的隔膜的详细视图。

图23a为图22a中的隔膜的透视图。

图23b为图23a所示的隔膜拱的横截面的详细视图。

图24为本文所述的隔膜的一个实施例的底视图。

图25为隔膜的剖视图,其示出了隔膜底部中的弱化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尽管可以讨论特定的示例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这样做仅出于说明的目的。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使用其他部件和配置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于封闭容纳样品样本(samplespecimen)的容器的可刺穿盖。样品样本可以包括用于样品样本的运输和测试的稀释剂。可以使用诸如但不限于移液管的转移装置将精确量的样品从容器转移至测试设备。移液管尖端可以用于刺穿可穿刺盖。移液管尖端优选地为塑料,但是可以由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刻划(scoring)容器顶部可以使刺穿更容易。样品样本可以为液体患者样品或任何其他需要分析的合适样本。

本实用新型的可刺穿盖可以与容器结合以接收和存储样品样本以用于随后的分析,包括基于核酸测定的分析或对特定病原生物进行的免疫诊断分析。当样品样本为生物流体时,样品样本可以为例如血液、尿液、唾液、痰、粘液或其他身体分泌物、脓液、羊水、脑脊液或精液。但是,本实用新型还考虑了除这些特定的生物流体以外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水、化学药品和测定试剂,以及可以全部或部分溶解在流体环境中的固体物质(例如,组织样本、组织培养细胞、粪便、环境样品、食品、粉末、颗粒和细粒)。与本实用新型的可刺穿盖一起使用的容器优选地能够与该可刺穿盖形成基本防漏的密封,并且可以具有任何形状或组成,只要该容器的形状能够接收和保持感兴趣的物质(例如,流体样本或测定试剂)即可。在容器中包含待测定的样本的情况下,重要的是容器的成分必须基本呈惰性,以使其不会明显干扰测定的性能或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使其自身对容器中所含细胞类型进行无菌处理。以这种方式,可以自动筛选和维持大量的细胞培养物。在打算进行细胞培养的情况下,防漏密封件优选地为允许气体跨过膜或密封件进行交换的类型。在其他情况下,如果容器中预先装有运输介质,则介质的稳定性可能至关重要。因此,膜或密封件可能具有非常低的渗透性。

图1a至图1g示出了可刺穿盖11的实施例。可刺穿盖11可以包括壳体13、脆弱层15,并且可选地包括垫圈17。

壳体13可以为大体上圆柱形的形状或适合于覆盖容器21的开口19的任何其他形状。壳体13优选地由塑料树脂制成,但是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壳体13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或其他类似工序来成型。基于本文提供的指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选择具有硬度和渗透特性的树脂或树脂混合物,其适合于特定应用,而无需进行除常规实验之外的任何操作。另外,熟练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接受的盖树脂的范围还将取决于用于形成容器21的树脂或其他材料的性质,因为用于形成这两个部件的树脂的性质将影响盖11和容器21可以形成防漏密封的良好程度以及容易将盖牢固地拧到容器上的容易性。为了改变盖的刚度和穿透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通过例如加热、辐照或淬火来处理模制材料。壳体13可以具有脊部或凹槽,以利于将盖11耦连至容器21。

可以使用注塑成型领域的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工序(包括用于促进树脂均匀流入用于形成盖形状的盖腔中的多浇口工艺)将盖11注塑成型为一体件。

容器21可以为试管,但是可以为用于保持样品样本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器皿。

脆弱层15可以为位于进入端口(accessport)23内的材料层。出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脆弱(frangible)”是指可刺穿的或可撕开的。优选地,进入端口23为从壳体13的顶端37到壳体13的相对的底端38穿过壳体13的开口。如果壳体13为大致圆柱形的,则进入端口23可以穿过大致圆柱形的壳体13的端部。进入端口23也可以为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可以与大致圆柱形的壳体13同心。

脆弱层15可以被设置在进入端口23内,使得样品样本通过进入端口的转移被减少或消除。在图1a至图1g中,脆弱层15为隔膜。优选地,脆弱层15为具有一致横截面的薄的多层膜。替代的脆弱层15是可能的。例如,图2a至图2b(未按比例示出)为隔膜形式的示例性脆弱层15。脆弱层15优选地由橡胶制成,但是可以由塑料、箔、其组合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脆弱层也可以为聚脂薄膜或金属涂覆的聚脂薄膜,该聚脂薄膜熔融、搁置或部分搁置在弹性隔膜上。在样品样本的转移之后,隔膜还可以用来闭合进入端口23,以延迟容器21中残留的任何样品样本的蒸发。脆弱层15可以在脆弱层15的中心57中或者在最接近希望在脆弱层15中断裂的任何位置处变薄。脆弱层15可以在边缘59处较厚,在该边缘处,脆弱层15与壳体13和/或可选垫圈17接触。可替代地,脆弱层15可以在边缘59处较厚,使得脆弱层15的边缘59在壳体13内形成功能性垫圈,而不需要垫圈17。脆弱层15优选地在径向上并且从顶部到底部为对称的,使得脆弱层15可以被插入到盖11中,其中任一侧面对容器21中的孔(well)29。在使用转移装置25之后,脆弱层15还可以用来闭合进入端口23。可以在壳体13中模制外围凹槽53,以在脆弱层15被刺穿时将脆弱层15固定在盖11中和/或将脆弱层15保持在盖11中。盖11中的外围凹槽53可以防止脆弱层15被转移装置25向下推入容器21中。可以在脆弱层15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预先形成的刻痕(score)或狭缝61。一个或多个预先形成的刻痕或狭缝61可以利于使脆弱层15破裂。一个或多个预先形成的刻痕或狭缝61可以被径向地布置或以其他方式布置以利于使脆弱层15破裂。

脆弱层15在插入转移装置25时可能会破裂。脆弱层15的破裂可以包括刺穿、撕开或以其他方式破坏脆弱层15的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脆弱层15可以通过围绕或沿着耦连区域47的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朝向容器21中的孔29的移动破裂。当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处于初始位置时,脆弱层15可以被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与容器21之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脆弱层15和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为一体的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以引导或重新对准转移装置25的方式定位,使得转移装置25可以以精确的取向进入容器21。以这种方式,转移装置25可以在容器21的内侧下方或以任何其他期望的取向被引导至孔29的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通过在可刺穿盖11材料中预刻图案(例如“ ”)来生成。在替代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被间隙分开。间隙可以根据期望的应用而具有各种形状、尺寸和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刺穿盖11可以通过真空金属排放设备或通过涂料涂覆有诸如金的金属。以这种方式,通过涂层的变形,刺穿的盖可以被容易地可视化并且与未刺穿的盖区分开。

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与壳体13一体地模制。一个或多个扩展部27可以根据用途具有不同的配置。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耦连区域47连接到壳体13。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包括面向盖11的中心或朝向脆弱层15的期望破裂点的点49。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成对,使得每个叶片面对相对的叶片。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可以包括以相对的对布置的四个或六个延伸部。图1a至图1g示出了四个延伸部。一个或多个耦连区域47优选地为活动铰链,但是可以为允许一个或多个延伸部移动并刺穿脆弱层15的任何合适的铰链或附件。

进入端口23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至少部分地阻塞。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为薄的并且相对平坦。可替代地,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为叶形的。其他尺寸、形状和配置也是可能的。进入端口23可以与容器21的开口19对准。

垫圈17可以为在脆弱层15与容器21的开口19之间的或在脆弱层15与盖11之间的弹性体环,以防止在脆弱层15破裂之前的泄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垫圈17和脆弱层15可以集成为单个部件。

当盖11耦连至容器21时,表面33可以使脆弱层15保持抵靠在垫圈17和容器21上。盖11的顶部37处的外部凹入部35可以被设置成在处理期间将潮湿的表面保持在使用者的手指接触不到的地方。在转移过程中,进入端口23的表面可能会被部分样品样本弄湿。外部凹入部35可以通过防止使用者或自动压盖/开盖器械在转移过程中与样品样本接触而减少或消除污染。外部凹入部35可以使脆弱层15从盖11的顶端37朝盖11的底端38偏移。

壳体13可以包括螺纹31或用于将盖11连结到容器15的其他耦连机构。耦连机构优选地将盖11摩擦地保持在容器21的开口19上而不泄漏。壳体13可以将垫圈17和脆弱层15保持抵靠容器21,以用于密封在样品样本中而不泄漏。容器21优选具有互补的螺纹39,以用于将盖11固定并拧紧到容器上。其他耦连机构可以包括互补的凹槽和/或脊部、搭扣型布置或其他布置。

盖11最初可以与容器21分开,或者可以作为耦连对来运输。如果盖11和容器21分开运输,则可以将样品样本添加到容器21中,并且可以在运输之前将盖11拧到容器21上的互补螺纹39上。如果盖11和容器21一起运输,则可以在将样品样本添加到容器21中之前将盖11从容器11移除。然后可以在运输之前将盖11拧到容器21上的互补螺纹39上。在测试现场,可以将容器21放置在自动转移器械中而无需移除盖11。转移装置25优选为移液管,但是可以为用于将样品样本转移到容器21或从容器21转移的任何其他装置。当转移装置尖端41进入进入端口23时,转移装置尖端41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朝向容器21的孔29向下推动。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和相关点49的移动可以使脆弱层15破裂。当转移装置25的整轴43通过进入端口23进入容器21时,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可以被向外推动以在脆弱层15和转移装置25的轴43之间形成气道或排气口45。气道或排气口45可以允许由转移装置的尖端41置换的空气离开容器21。气道或排气口45可以防止污染并且维持移液精度。气道或排气口45可以用于或可以不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实施例。

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的作用和厚度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气道或排气口45,以使空气以低速离开容器21的孔29。低速离开的空气优选地不从容器中排出气溶胶或少量液滴。低速离开的空气可以减少移液器械上其他容器或表面的污染。在某些情况下,样品样本的液滴可能粘在盖11的下侧表面51上。在现有系统中,如果液滴完全充满并阻塞了盖上的气道,则样品样本可能会形成气泡并且胀破或者以其他方式产生可能从容器中排出并造成污染的气溶胶和液滴。相反,由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形成的气道和排气口45可以足够大,使得足够量的液体不能积聚和阻塞气道或排气口45。较大的气道或排气口45可以防止容器21的加压以及防止气溶胶或液滴的产生和排出。气道或排气口45可以允许更准确地转移样品样本。

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模制塑料壳体13以降低成本。壳体13可以由聚丙烯制成,以实现样品兼容性并为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提供回弹的活动铰链47。盖11可以优选地包括在进入入口(accessportal)23的周边处铰接的三至六个飞镖形延伸部(dart-shapedextension)27。对于可模制性,该入口可以具有平面的关闭口,延伸部27之间的间隙为0.030英寸,拔模深度为10度。进入入口23可以为转移装置25的尖端41的直径的约两倍。进入入口23的直径可以足够宽以进行足够的排气,但又要足够小以使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7具有向下进入容器21中的空间。壳体13的顶部中的外部凹入部25可以约为进入入口23的直径的一半深,这防止了任何用户的指尖接触进入入口。

图3a至图3g示出了盖71的替代实施例,该盖具有用作脆弱层75的箔层压板。脆弱层75可以被热焊接或以其他方式耦连到一个或多个入口延伸部79的下侧77。在转移装置25的插入期间,当一个或多个入口延伸部79被朝向容器中的孔29推动时,或者当一个或多个入口延伸部79的尖端81分散开时,脆弱层75可以被基本上撕开。脆弱层75的箔层压板可以被插入或形成在盖71中的外围凹槽83中。o形圈85也可以安置在外围凹槽83内,以用作密封垫。当盖71被耦连至容器21时,外围凹槽83可以将o形圈85保持在容器21的开口29上方。盖71与上述盖类似地操作。

图4a和图4b示出了具有弹性体片材作为脆弱层95的替代盖91。脆弱层95可以由易撕硅树脂(诸如具有低撕裂强度的硅海绵橡胶、疏水性特氟隆或其他类似材料)制成。脆弱层95可以被固定在盖91附近或粘附到盖91,以防止脆弱层95在样品样本转移过程中发生不希望的移动。弹性体材料可以在破裂区中用作容器垫圈和脆弱层95。一个或多个延伸部93可以使脆弱层95破裂。盖91与上述盖类似地操作。

图5a至图5b示出了具有由多个延伸部107覆盖的圆锥形模制脆弱层105的替代盖101。盖101与上述盖类似地操作。

图6a至图6e示出了具有多个脆弱层215、216的替代盖211。可刺穿盖211可以包括壳体213、下部脆弱层215、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216,以及可选地垫圈217。在未指定的情况下,替代盖211的操作和组成与上述类似。

如上所述,壳体213可以为大体上圆柱形的形状或适合于覆盖容器21的开口19的任何其他形状。替代盖211的壳体213可以包括用于固定两个或更多个脆弱层的装备。以下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具有下部脆弱层215和上部脆弱层216的可刺穿盖211,然而,可以预期的是,可以在下部脆弱层215上方串联设置更多脆弱层。

脆弱层215、216可以位于进入端口223内。下部脆弱层215通常如上所述进行设置。优选地,进入端口223为从壳体213的顶端237到壳体213的相对的底端238的穿过壳体213的开口。如果壳体213为大致圆柱形的,则进入端口223可以穿过大致圆柱形的壳体213的端部。进入端口223也可以为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可以与大致圆柱形的壳体213同心。

脆弱层215、216可以被设置在进入端口223内,使得样品样本通过进入端口的转移被减少或消除。在图6a至图6e中,脆弱层215、216可以为箔。箔可以为任何类型的箔,但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为100微米、38微米、20微米或任何其他尺寸的箔。更优选地,用于上部脆弱层216的箔为38微米或20微米尺寸的箔,以防止转移装置25的尖端41弯曲。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箔的示例性类型包括来自abgene的“易穿刺热封箔”或来自abgene的“thermoseal热封箔”。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箔和脆弱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箔可以为几种材料的复合物。可以在上部脆弱层216和下部脆弱层215中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所选择材料。此外,上部脆弱层216和下部脆弱层225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直径。脆弱层215、216可以通过诸如感应加热或热封的热处理结合到盖。

外围凹槽253可以被模制到壳体213中,以将下部脆弱层215固定在可刺穿盖211中和/或在下部脆弱层215被刺穿时将下部脆弱层215保持在盖211中。盖211中的外围凹槽253可以防止下部脆弱层215被转移装置25向下推入容器21中。可以在下部脆弱层215或上部脆弱层216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预先形成的刻痕或狭缝。

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216可以被设置在壳体213内,使得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27位于下部脆弱层215和上部脆弱层216之间。优选地,下部脆弱层215和上部脆弱层216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该距离可以根据包括转移装置的尺寸在内的几个因素而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下部脆弱层215和上部脆弱层216之间的距离约为0.2英寸。更优选地,下部脆弱层215和上部脆弱层之间的距离约为0.085英寸。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间隙可以为0.085英寸。上部脆弱层216优选地凹入进入端口223内,以防止由于与使用者的手接触而污染。使上部脆弱层216凹入可以进一步使污染的手动转移最小化。在刺穿下部脆弱层215时,上部脆弱层216可以阻挡任何喷射的液体。

上部脆弱层216可以与进入端口223的壁齐平放置,或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排气口218进行排气。一个或多个排气口218可以由隔片219形成。一个或多个排气口218可以在刺穿期间使喷射的空气扩散,并形成迷宫以在刺穿期间捕获任何喷射的空气。

在刺穿下部脆弱层215期间,上部脆弱层216优选地接触转移装置25的圆锥形尖端41。上脆弱层216可以在使下脆弱层215破裂之前被破裂。在将转移装置25插入进入端口223的过程中,脆弱层215、216可以被破裂。脆弱层215、216的破裂可以包括刺穿、撕开或以其他方式破坏脆弱层215、216的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下部脆弱层215可以通过围绕或沿着耦连区域247的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27朝向容器21中的孔29的移动而被破裂。当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27处于初始位置时,下部脆弱层215可以被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27与容器21之间。

垫圈217可以为下部脆弱层215与容器21的开口19之间的弹性体环,以防止在脆弱层215、216破裂之前泄漏。

可刺穿盖211的顶部237处的外部凹入部235可以被设置成在处理期间将潮湿的表面保持在使用者的手指接触不到的地方。在转移过程中,进入入口223的表面可能会被部分样品样本弄湿。外部凹入部235可以通过防止使用者或自动压盖/开盖器械在转移过程中与样品样本接触而减少或消除污染。外部凹入部235可以使脆弱层215、216从盖211的顶端237朝盖211的底端238偏移。盖211可以最初与容器21分离,直到将样品添加到其中,或者可以在添加样品之前将其与容器组合。在本文中考虑到,盖211可以作为耦连对被运输。如果盖211和容器21分开运输,则可以将样品样本添加到容器21中,然后在进一步运输和处理之前,将盖211固定在容器21的互补螺纹上。如果将盖211和容器21紧固并一起运输以进行装运,则可以在将样品样本添加到容器21之前将盖211从容器21移除。然后可以在进一步运输和处理之前将盖211重新紧固到容器21上的互补螺纹上。在测试现场,可以将容器21放置在自动流体转移器械中以在不移除盖211的情况下移除样品。

如上所述,壳体213可以包括螺纹231或用于将盖211连结到容器15的其他耦连机构。

转移装置25优选为移液管,但是可以为用于将样品样本转移到容器21或从容器21转移的任何其他装置。当转移装置尖端41进到进入端口223时,转移装置尖端41可以使上部脆弱层破裂。转移装置的尖端41可以为大体上圆锥形的,而轴43可以为大体上圆柱形的。随着转移装置的圆锥形尖端41继续推动穿过破裂的上部脆弱层216,上部脆弱层216的开口可以随着圆锥形尖端41的直径增加而扩展。

然后,转移装置25的尖端41可以接触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27并将其朝向容器21的孔29向下推动。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27和相关点的移动可以破坏下部脆弱层215。此时,转移装置的圆锥形尖端41可能仍与上部脆弱层216接触。随着圆锥形尖端41的增大直径和转移装置25的整个轴43通过进入端口223进入容器21,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27可以被向外推动以在下部脆弱层215和转移装置25的轴43之间形成气道或排气口。所形成的气道或排气口可以允许被转移装置25的尖端41置换的空气离开容器21。气道或排气口可以防止污染并并且维持移液精度。上部脆弱层216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27上方与转移装置尖端41形成密封来防止污染。排出的空气通过迷宫式路径从容器排出215到外部环境。

可刺穿盖211中的上部脆弱层216可以具有与下部脆弱层215不同的功能。可以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延伸部227的下部脆弱层215可以以使得在下部脆弱层215中打开相对大的开口的方式撕裂。相对较大的开口可以在下部脆弱层215中形成相对较大的排气口,以消除或减少由于转移装置25的尖端41的插入而产生的压力。与下部脆弱层215相比,上部脆弱层216可以充当屏障,以防止在刺穿下部脆弱层215后可能从可穿刺盖211逸出任何液体。上部脆弱层216可以在其外周处排气215,以防止上部脆弱层216和下部脆弱层215之间的中间体积的加压。上部脆弱层216也可以在其外周处排气218,以通过形成多个通道使排出的液体和/或空气从上部脆弱层216和下部脆弱层215之间的中间体积逸出而扩散任何喷射液体。

上部脆弱层216可以在刺穿时起作用,并且可以在一定高度处位于可刺穿盖211的孔口内,使得当下部脆弱层215被刺破时,上部脆弱层216作用在转移装置25的圆锥形尖端41上。作用在圆锥形尖端41上而不作用在转移装置25的圆柱轴43上可以确保尖端41与上部脆弱层216之间的相对紧密接触,并且可以使上部脆弱层216作为屏障的有效性最大化。

上部脆弱层216的所选择材料可能会以多边形形状(通常为六边形)撕开。当圆锥形尖端41与上部脆弱层216完全接合时,存在足够的排气,从而使得对从转移装置25的轴43抽吸或吸移到转移装置25的轴43中的转移体积几乎没有影响或完全没有影响。

可替代地,对于图6a至图6e中示出的可刺穿盖211,上部脆弱层216可以与壳体213的顶部237齐平。当上部脆弱层216与壳体213的顶部237齐平时,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排气。优选地,下部脆弱层215和上部脆弱层之间的距离约为0.2英寸。用于上部脆弱层216的箔与壳体顶部237齐平可以为比用于下部脆弱层215的箔或其他材料更重或更轻的箔或其他材料。排气可以用于或可以不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实施例。

图7a至图7c示出了具有带密封件317的v形脆弱层315的可替代的可刺穿盖311。可以沿着密封件317以各种图案弱化脆弱层315。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密封件317为正弦形状。根据特定用途,密封件317可以为线性的或其他形状。正弦形状的密封件317可以改善围绕转移装置25的尖端41的密封,或者可以改善从v形脆弱层315移除转移装置25之后的密封件的重新密封质量。密封件317的任何部分重新密封可以防止污染或改善容器21的内容物的存储。此外,正弦形状的密封件317可以允许在用转移装置25转移容器21的内含物期间排出容器21内的空气。脆弱层315可以通过在脆弱层315上划痕或打孔来减弱,以方便转移装置25的插入。可替代地,脆弱层315可以被构造为使得密封件317比脆弱层315中的周围材料更薄。

可刺穿盖311可以包括壳体313、螺纹319和与上述那些实施例相似的其他部件。在未指定的情况下,替代盖311的操作和组成可以包括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实施例。在下面描述的其他替代实施例中,可刺穿盖具有整体的弹性体构造。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所述的弹性体密封件还可以适于结合到本文所述的壳体和密封件实施例中。

可以将一个或多个附加的脆弱层添加到可刺穿盖311中,以进一步防止污染。例如,一个或多个附加的脆弱层可以在外部凹入部(未示出)内更靠近壳体313的顶部321设置。v形脆弱密封件315可以凹入壳体313内,使得在v形脆弱密封件315上方添加上部脆弱密封件。可替代地,附加的脆弱层可以与壳体313的顶部321齐平。上面已经讨论了上部脆弱密封件的操作和优点。

图8a至图8e示出了具有多个脆弱层415、416的替代盖411。可刺穿盖411可以包括壳体413、下部脆弱层415、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416,以及可选地包括垫圈417。在未指定的情况下,替代盖411的操作和组成与上述类似。

如上所述,壳体413可以为大体上圆柱形的形状或适合于覆盖容器21的开口19的任何其他形状。替代盖411的壳体413可以包括用于固定两个或更多个脆弱层的装备。以下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具有下部脆弱层415和上部脆弱层416的可刺穿盖411,然而,可以预期的是,可以在下部脆弱层415上方串联设置更多脆弱层。

脆弱层415、416可以位于进入端口423内。下部脆弱层415通常如上所述进行设置。优选地,进入端口423为从壳体413的顶端437到壳体413的相对的底端438的穿过壳体413的开口。如果壳体413为大致圆柱形的,则进入端口423可以穿过大致圆柱形的壳体413的端部。进入端口423也可以为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可以与大致圆柱形的壳体413同心。

脆弱层415、416可以被设置在进入端口423内,使得样品样本通过进入端口的转移被减少或消除。脆弱层415、416可以类似于上述的那些脆弱层。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箔可以为几种材料的复合物。可以在上部脆弱层416和下部脆弱层415中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所选择材料。此外,上部脆弱层416和下部脆弱层425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直径。脆弱层415、416可以通过诸如感应加热或热封的热处理而被结合到盖。

外围凹槽453可以被模制到壳体413中,以将下部脆弱层415固定在可刺穿盖411中和/或在下部脆弱层415被刺穿时将下部脆弱层415保持在盖411中。盖411中的外围凹槽453可以防止下部脆弱层415被转移装置25向下推入容器21中。可以在下部脆弱层415或上部脆弱层416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预先形成的刻痕或狭缝。

一个或多个上部脆弱层416可以被设置在壳体413内,使得一个或多个延伸部427位于下部脆弱层415和上部脆弱层416之间。优选地,下部脆弱层415和上部脆弱层416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该距离可以根据包括转移装置的尺寸在内的几个因素而变化。优选地,上部脆弱层416仅从顶端437稍微凹入。在刺穿下部脆弱层415时,上部脆弱层416可以阻挡任何喷射的液体。优选地,没有与上部脆弱层416相关联的排气,然而,可以根据特定应用使用排气。

在刺穿下部脆弱层415期间,上部脆弱层416优选地接触转移装置25的圆锥形尖端41。上脆弱层416可以在使下脆弱层415破裂之前被破裂。在将转移装置25插入进入端口423的过程中,脆弱层415、416可以被破裂。脆弱层415、416的破裂可以包括刺穿、撕开或以其他方式破坏脆弱层415、416的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下部脆弱层415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延伸部427围绕或沿着耦连区域447朝向容器21中的孔29的移动而破裂。当一个或多个延伸部427处于初始位置时,下部脆弱层415可以被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延伸部427与容器21之间。

垫圈417可以为下部脆弱层415与容器21的开口19之间的弹性体环,以防止在脆弱层415、416破损之前泄漏。

可刺穿盖411的顶部437处的外部凹入部435可以被设置成在处理期间将潮湿的表面保持在使用者的手指接触不到的地方。在转移过程中,进入端口423的表面可能会被部分样品样本弄湿。外部凹入部435可以通过防止使用者或自动压盖/开盖器械在转移过程中与样品样本接触而减少或消除污染。外部凹入部435可以使脆弱层415、416从盖411的顶端437朝盖411的底端438偏移。

如上所述,壳体413可以包括螺纹431或用于将盖411连结到容器15的其他耦连机构。可刺穿盖411的操作类似于上述那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利用相对刚性的延伸部与相对脆弱的脆弱层相结合。脆弱层和/或刚性延伸部均可以被刻划或切割;然而,也可以考虑既不划刻也不切割的实施例。脆弱材料本身通常不能打开超过一个或多个刺穿元件直径的宽度。在许多情况下,脆弱材料可能与转移装置的轴保持紧密接触。这种布置可能为置换的空气提供不足的排气。如果没有足够的气道或排气口,转移的体积可能不准确,并且可能会发生内容物的起泡和飞溅。即使使用应力线和薄壁部段来帮助刺穿,仅用于密封泄漏的刚性部件也很难刺穿。这个问题通常可以克服,但是在质量控制方面需要额外的成本。可以切割或刻划刚性部件以促进刺穿,但是切割或刻划可能导致泄漏。难以刺穿的材料可能导致转移装置上的尖端弯曲和/或根本无法转移。将脆弱部件与刚性但可移动的部件组合在一起,既可以提供易于破损的密封,又可以提供足够的气道或排气口,以实现样品样本的准确转移而不会受到污染。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脆弱层的刻划将不与静止部件的刻划对准。这很容易通过提供自对准的脆弱层和刚性部件来实现。

此外,在穿透过程中改变转移装置的尖端的运动轮廓可以减少污染的可能性。运动轮廓的可能改变包括缓慢的刺穿速度,以降低排出空气的速度。替代性改变可以包括在初始刺穿期间用移液管或类似装置抽吸以将液体吸入转移装置的尖端中。

图9a-图9c示出了具有单个脆弱膜502的可刺穿盖的另一实施例。膜502具有弹性体属性,并且包含薄的织带(webbing)507,该织带提供密封,直到被转移装置刺穿或以其他方式破裂为止。织带特征提供了结构上弱化的膜部分,该膜部分控制了密封件的裂开方式,从而确保了盖的正常功能。通过在指定用于撕裂的部分中使膜变薄来实现该弱化的膜部分。可替代地,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已知的方法,诸如穿孔或刻划来弱化膜。

图9c示出了可刺穿盖壳体501、脆弱膜502和容器(管)503。通过沿螺纹505拧紧盖壳体501,将脆弱膜502上的o形圈特征部504密封到管上。弹性体膜502具有十字狭缝/交叉狭缝506,该交叉狭缝被非常薄的弹性体材料织带507封闭。

图10a-图10c示出了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图9a-图9c示出的特征部可以可选地与上部脆弱层(诸如箔密封件508)组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盖可以由至少两个部件组成,即外部壳体和具有弹性体属性的脆弱膜。外部壳体501用于将膜固定到容器。在该实施例中,膜502提供了防漏密封,该密封通过壳体501的螺纹505加强。

膜502可以与壳体分离或成一体。该膜包含预制的狭缝几何形状506,该狭缝几何形状可以通过薄膜或弹性体材料织带507密封(其中该织带可以为单独的一层),或者可以被集成在膜502内。当被转移装置进入/存取(access)时,密封件通过织带狭缝506断裂。狭缝几何形状506可以为对称的,其中两个狭缝的长度相同,或者可以为不对称的(如图所示),其中狭缝的长度和/或比例不同。如图9至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狭缝几何形状506可以以类似于十字的配置出现。然而,本实用新型决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狭缝取向或狭缝几何形状。狭缝取向的轮廓也可以用更多的材料来加厚,以便引导薄的织带如何撕裂。

在图9a-图9c的实施例中,盖还可以被配置成容纳o形圈504,该o形圈504可以装配在凹入部510内,该凹入部510被设置在壳体501的内表面上。o形圈可以与壳体501成一体,或者可以为单独的部件。

该o形圈504的作用是在壳体501和容器503之间形成不透液的密封。由o形圈504形成的密封在维持样品整体性的同时,防止了由于样品内容物从容器中逸出而引起的雾化和污染。它还提供了狭缝几何形状,而无需依靠壳体501上的特征件来打开膜502,诸如来自壳体本身的延伸部。与本文所述的其他实施例相反,本实施例教导的膜可以为单层脆弱层,而不是多层。分为两部分的设计允许通过外部壳体505上的固定机构控制密封。

当被手动或自动转移装置进入/存取时,弹性体材料可以沿着预定的狭缝几何形状506打开。由于使用的弹性体材料通常具有回弹性和柔顺性,因此它的作用是紧密接触转移装置的尖端,从而大大减少或消除了雾化和潜在的污染。随着转移装置通过狭缝进一步推进到容器内,狭缝将开始撕裂,从而允许排气发生。该排气进一步减少了雾化和污染的发生。狭缝几何形状和织带还提高了从容器本身泵送任何流体的效率,因为它可以防止产生真空。

图11a-图11b示出具有一体的脆弱膜602和o形圈604的一件式盖的另一替代实施例。该实施例与本文所述的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脆弱膜602、o形圈604和壳体601被构造为单件,而不是单独的部件。本实施例也不需要用于刺穿脆弱膜602的延伸部。本实施例的一件式锁定盖包含用于将盖固定、卡扣或锁定到容器或管上的耦连结构(“锁定结构”)605。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容器”和“管”可互换使用。如上所述,脆弱膜602能够被结合到先前描述的组件结构中。

图11b示出了组装在容器606上的单个盖的剖视图,以及盖的底视图。当盖附连到容器606上时,在盖顶部处的肩部610防止使用者接触样品膜602。膜602的薄部段603限定了盖的撕裂几何形状。内部o形圈604密封到管的内部并且被倒角以用于引导盖在容器上的插入。如图11b所示,o形圈604被配置成与容器606的内壁齐平安置。o形圈604和容器606并置可以形成密封,防止样品雾化,并且因而减少或消除污染。

在一个变体中,如图11b所示,盖601可以在壳体601的下部内部部分上包含诸如锯齿或棘轮状突起605的锁定结构。在盖中采用了三角形的“棘轮”特征件,其中“倾斜”部分沿插入方向取向,而平坦部分615沿移除盖的方向取向。然后,平坦部分615接触容器上的脊部617。顶部突起的平坦部分615接触容器606上的对应凹入部607的底表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适当的位置有三个脊部617以用于密封冗余,然而,脊部的数量可以变化。

尽管本文描述的实施例被描述为三角形锯齿或棘轮状突起,但是实际结构可以为将盖锁定或固定到容器的任何公知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脊部和螺纹。通过向盖施加向下的轴向力,在盖和容器之间形成动态密封。

该密封可以至少部分地是由于锁定结构605的内部膨胀部,该内部膨胀部接合在容器607上存在的锁定结构或凹入部之下。

如图11c和图11d所示,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壳体608可以被配置有至少一个弹性体脊部608,该弹性体脊部608周向地设置在壳体601的内表面上。如上所述,该脊部可以为锯齿结构的形状。如图11d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弹性体脊部608可以不与样品容器上的对应结构配合。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弹性体脊部608在容器和壳体之间提供密封。在该实施例中,容器的外直径大于壳体的内直径。在替代实施例中,容器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环形脊部(未示出),当壳体耦连至容器时,该环形脊部可以被定位在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弹性体脊部608上方。容器上的环形脊部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可以进一步防止将盖意外从容器上移除。

例如,在图11c和图11d中示出的盖的实施例被设计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该盖优选地由弹性体或类似的“弹性”材料构成。此属性使盖可以拉伸或适应容器的外直径。在该特定实施例中描述的盖可能优于传统的“硬盖”,传统的“硬盖”需要手动操纵以打开和关闭。本实施例的盖提供了在容器的处理和搅动期间维持的液密密封。然后可以通过刺穿盖的脆弱膜602来存取密封容器中的液体。借助于所描述的锁定机构,即使施加分离力,盖也可以保持在容器上。当将扭力和/或振动力施加到容器上时,盖可以维持液密密封。在容器未以其他方式密封时已经存取容器的内容物而之后,该盖可以用作主要盖或替换盖。

盖被配置成使得不需要移除盖即可存取样品中的液体。存取液体可以手动进行,也可以使用液体处理自动化进行,这是对传统螺盖的改进。这样的处理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方法来执行,但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使用本文描述的转移装置来完成。

集成脆弱膜602的刺穿方式旨在防止对液体处理装置的密封,从而对液体进行准确操纵。因此,盖能够被处理,而不污染液体处理机械手所进入的膜表面。盖易于制造,无需组装。

通过盖顶部处的肩部610,部分地防止了集成膜的污染,该肩部610小于普通使用者的拇指或食指的压力垫的直径。借助于这种设计,当通过在盖的顶部上施加向下的力来施加盖时,使用者不接触脆弱膜602。消除这种接触实质上减少或防止了使用者部分的任何污染。

脆弱膜与移液管尖端之间的摩擦系数足以使转移装置轻松插入膜中或从膜中移除。

可刺穿或脆弱的膜的狭缝撕裂的方式(也称为撕裂几何形状)是保持适当的液密密封的重要因素。本实施例中的撕裂几何形状至少部分地由一膜层603控制,该膜层处于精确限定的几何形状中,该膜层比膜的其余部分薄几倍。然而,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膜部分603不必比膜602的其余部分更薄。该膜部分603可以由与膜602的其余部分完全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可以为不同的材料。膜部分603的几何形状将限定当膜被刺穿时膜在何处撕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提供允许膜在两个方向上打开的十字狭缝几何形状来控制来自液体处理机械手的移液管尖端周围的密封。在被诸如自动机械手的转移装置刺穿后,狭缝闭合以形成液密密封。

通过一个狭缝比另一个狭缝更长的事实,部分地优化了图11a-图11d所示的实施例。这种配置可以进一步有助于减少泄漏和雾化。几何形状的作用是防止在样品进入期间将膜密封到移液管尖端上。狭缝被迫不均匀地打开,从而沿长狭缝形成气隙,从而防止尖端周围出现真空密封。该狭缝几何形状还起到提供排气的作用,以增加从容器中泵送流体的效率,因为它减少或消除了容器本身内真空的产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盖使用在膜602的下表面处的内部o形圈604和在盖的内部底部处的三脊部冗余密封,同时使用符合容器几何形状的合适的弹性体材料。为了便于组装,对脊部607和o形圈604进行倒角。多表面冗余密封存在于管的内顶表面和外顶表面两者上,以及在搅拌过程中盖在管上的动态运动的枢轴点处的管上的锁定结构下方。

本文所述的一件式锁定盖可用于消除固定和移除样品管(诸如任何市售缓冲管)上的螺盖的多个用户步骤。一旦样品被添加到样品容器后,一件式锁定盖通过沿向下的轴向运动被放置在容器上。然后容器在多管涡旋(multitubevortex)中被搅拌,该涡旋包含固定板和可移动板,其中容器和一件式锁定盖被放置在固定板和可移动板之间。

用于分子诊断的典型样品缓冲液含有高含量的去污剂,其既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允许更高的泄漏发生率,又可以润滑热塑性/弹性体零件的表面。搅动后,密封容器可以通过转移装置(诸如bdmax器械)进入/存取。器械将用移液管尖端刺穿集成的脆弱膜,从而使薄织带层沿着十字形图案撕裂,从而允许在多个方向上撕裂,并因此防止对移液管尖端的密封。当将移液管尖端从管移除时,一件式锁定盖被保留在管上。一旦从管中移除,集成膜就闭合,从而形成功能性的液密密封,以防止在进一步处理样品管时液体溢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示出的膜部分603的几何形状针对用于容器的可刺穿盖,其在样品运输和存储期间维持防溢出、防漏或防蒸气逃逸的密封,并且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液体处理机械手存取/进入,该机械手部署用于从容器中抽吸样品的转移装置。当盖被转移装置的尖端刺穿时,该实施例减轻了样品飞溅和雾化的风险。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2至图21所示,盖可以包括外部壳体634(图15)和弹性体密封件612。壳体和密封件可以为分开的或一体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被设计成在插入转移装置时不会撕裂。而是,转移装置将弹性体密封件的壁642和643分开,从而形成空间644而不永久地撕裂弹性体材料。该空间使转移装置能够存取容器中包含的样品。

壳体634(图15)可以为圆柱形形状,并且包含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外表面和内表面。壳体还可以包含近侧开口和远侧开口。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远侧开口可以被设置在与样品容器配合的端部,而近侧开口可以包括进入端口并且可以设置在接收样品转移装置的端部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壳体634和密封件612为弹性体的。在替代实施例中,壳体可以由较硬的材料构造,并且仅密封件为弹性体的。

如图15所示,密封件612的直径在其落入壳体634处最大。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件的最外直径的直径大于壳体的内壁的直径,使得当盖不在容器/样本管上时,无论密封件是否结合或粘附到壳体上,密封件都被保留在壳体中。

图15示出了已经被刺穿并且移除了转移装置之后的密封件612。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横截面示出为o形圈的支撑带636被设置在密封件612的外围下方。支撑带636被示出为单独的部件,但是其可以被整体地集成并且与密封件612具有相同的材料。不管支撑带636与密封件为整体的还是单独的部件,它都具有在壳体634和管嘴之间进行密封的功能。支撑带可以接触至少三个表面,即,管的顶表面、壳体的侧壁以及壳体壁的底表面或壳体中的凹槽的内表面。壳体中的凹槽509(图10c)在移液管尖端穿透期间会保持密封或o形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支撑带636可以被设置在颈圈623的顶部上,而不是在其下方。

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612可以包含诸如颈圈623的环形圈,以及一个或多个肋620和621。尽管图12至图15中示出的实施例示出了两个肋620和621,但是在本技术的替代实施例中可以部署两个以上的肋。密封件还可以包含两个主表面。第一表面627背对容器内部并且接收诸如移液管的转移装置,以及第二主表面628延伸到样品容器中。每个肋620、621可以包含两个外围壁624和625。每个外围壁624、625从颈圈623沿大致轴向方向延伸。底表面626也可以连接每个外围壁624和625。每个肋还可以包含从底表面626延伸到颈圈623的至少两个横向侧壁629。肋620和621从密封件612的颈圈623径向向内、轴向向下或向远侧延伸到容器中。整个密封件可以通过诸如注塑成型的方法而被整体地形成,或者可以单独地组装并且每个单独的部件单独地结合。在图14中,示出了与壳体634和容器组装在一起的密封件612的俯视透视图。

在密封件的各个部件单独地结合在一起的实施例中,各个表面相会的接头可以形成液密密封件。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这些接头可以根据本文所述的本技术的各方面进行配置,以包含穿孔或刻划,以允许用样品转移装置穿透时沿着这些接头进行附加的受控排气。

尽管图12和图13示出了具有两个肋的密封件,但是该密封件可以被配置有1个或更多个肋,并且可以包括2、3、4、5或6个肋。肋数量的变化可以改变每个肋的大小和尺寸,并且其中包含可撕开部分。肋数量的增加可以用于增加套件在将转移装置引导到容器中的有效性。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肋被径向地布置,以实现90°的相交角。然而,肋可以被配置成相对于彼此以任何角度相交。

在该实施例中,底表面626可以包含具有可撕开部分630的开缝部分,该可撕开部分可以为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可撕开部分630可以为脆弱的,并且被设计成在插入样品转移装置时撕裂或刺穿。根据上面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可撕开部分630可以比密封件的其余部分薄,并且还可以包含集成在密封件内的织带。

肋620和621可以垂直和水平地延伸到容器中。因此,它们起到引导转移装置的穿透的作用,使得可撕开部分630首先被刺穿。最初被刺穿的密封件由合适的回弹材料制成,其围绕着转移装置安置。结果,在初始刺穿期间发生的容器的任何排气都可以通过转移装置。随着转移装置前进通过密封件,可撕开部分进一步撕裂,从而允许在样品转移过程中围绕转移装置并通过密封件排气。

在移出转移装置时,周边可以稍小于密封件612的外周边的支撑带在向内延伸的侧面620上施加向上的压力,从而使它们连结在一起并且在由转移装置的刺穿形成的撕口上闭合。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带的外周边和密封件的外周边可以大致相同。

图16至图21示出了由至少一个密封件641和结合了元件以改善再密封性能的壳体634组成的可刺穿盖的另一实施例。密封件可以包含开缝部分640,其可以包含未连结的可打开部分644或脆弱部分645中的一者或两者。密封件641和壳体634可以被耦连以形成可刺穿盖。如图17所示,密封件641可以包括环形圈或突起646,其限定了密封件641的最外表面,并且从密封件641的表面向上突出。密封件641的下表面上的互补的环形突起639从密封件641外围偏移。此外,突起639可以被定位成使得在组装时突起639位于管631的壁和壳体634的壁之间。

图20描绘了在盖完全拧紧到容器上之前盖与容器631的关系,而图21示出了盖完全拧紧到容器上之后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突起639与容器631的壁配合(如图20和21所示),以使密封件侧壁642和643彼此闭合并形成密封。如图21所示,随着将盖进一步拧到容器631上,内部应力被施加在密封件641的侧壁642和643上,并且更具体地,施加在突起639上。内部应力在密封件642和643的侧壁上产生力,该力将侧壁642和643推向彼此并且彼此接触。

在侧壁642和643以这种方式彼此压紧以形成液体密封的情况下,能够以至少两种可能的方式来实现密封件的可穿透底部的设计。如图18所示,第一种是可打开的密封件。当密封件处于其天然配置时,侧壁642和643的顶点根本不彼此接触而是可打开的,并且相反在开缝部分640中形成非常窄的狭槽644,恰好足够宽以利于注模。如图21所示,当与壳体634和容器631组装在一起时,侧壁642和643被迫在一起以形成密封件650。该实施例可以具有在尖端插入/穿透过程中不被撕裂的优点,从而限制了由撕裂机构导致的碎屑掉入样品管中的可能性。

在图19中看到的第二实施例描绘了在开缝部分之上或之内的脆弱密封件645,其具有薄的材料织物(web),该材料织物在移液管尖端的第一次穿透时被撕裂。在所有其他方面,其性能与上一段中所述的密封件相同。

图18和图19中的密封件的两个实施例都可以与如图20所示的箔顶部密封件648结合使用,以提高运输和处理的耐用性,并在移液管插入期间用作气溶胶的附加屏障。

在某些实施例中,密封件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当最初被刺穿时,该材料具有足够的回弹性以形成围绕诸如移液管的转移装置的外周边的密封。然而,由于向内和向下倾斜的肋或侧壁减轻了初始刺穿时的雾化的风险,因此可能不需要在初始刺穿时围绕转移装置进行密封。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件612、641具有弹性体膜614、645。在初始刺穿期间,膜612、645以防止来自容器的样品的上述不希望的飞溅或雾化的方式顺应转移装置的周边,从而确保在初始刺穿步骤中样品保持包含在容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转移装置为移液管尖端,其内含有过滤器(未示出)。在插入转移装置时,在刺穿之后其运动会暂停,以允许容器内的任何气压排出。密封件提供了防漏屏障,并在此阶段迫使任何排气通过转移装置,而不是围绕转移装置。

图15以截面图示出了设置在容器521中的密封件612。外部壳体为液体容器提供了锁定机制,并确保密封件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保持在原位,并且保护密封件不受损坏并因此而受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转移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推进到固定到样品容器的壳体的进入端口内的方法。当转移装置进入该进入端口时,转移装置向远侧推进并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肋引导。转移装置朝向包含在密封件的底表面中的织带被推进,并最终刺穿织带,以便获取样品。

此外,在穿透过程中改变转移装置的尖端的运动轮廓可以减少污染的可能性。运动轮廓的可能改变包括缓慢的刺穿速度,以降低排出空气的速度。替代性改变可以包括在初始刺穿期间用移液管或类似装置抽吸以将液体吸入转移装置的尖端中。

图2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隔膜700。尽管被描述为单独的实施例,但隔膜700可以代替本文描述的脆弱层、本文描述的膜和本文描述的弹性体护罩插入。脆弱层在图1a至图1g和图2a至图2b中被示为脆弱层15;图3a至图3g中被示为脆弱层75,图4a至图4b中被示为脆弱层95,图5a至图5b中被示为脆弱层105,图6a至图6e中被示为脆弱层215,图7a至图7c中被示为脆弱层315和图8a至图8e中被示为脆弱层415。膜层在图9b中为502,在图11a中为602。弹性体护罩在图12至图21中被示为612。隔膜具有颈圈或唇缘705。颈圈或唇缘705具有倒钩710。隔膜还具有限定隔膜的内壁的凹口715。如图所示,凹口715的形状像尖拱。因为尖拱既径向又向内延伸,所以尖拱限定了半圆顶凹口。

倒钩710为隔膜特征件,当盖不在管730上时,该特征件将隔膜保持在盖720中。倒钩710为弹性体的并且足够柔性以被迫穿过盖720的较窄的内直径部分735。盖720和管730在图22a中示出。隔膜倒钩710在插入过程中发生偏转,然后延伸到盖730的较宽的内直径部分740中。一旦插入,倒钩710被保持在盖730的较宽直径部分中。这在图22a和图22b中示出。倒钩710为回弹性的,并且变形到盖720内,但是不延伸到盖中。这在图22c中示出。倒钩710在盖720的较宽内直径部分740中的保持相对于盖720的顶部745和管730的顶部750维持隔膜密封的平面性和隔膜密封的狭缝区域。

因此盖底切(capundercut)755具有用于容纳倒钩710的较宽的内直径部分740/将隔膜700保持在盖720中的较窄的内直径部分735,以及维持隔膜表面与盖720的共面关系的过渡角760。

图22d和图22e示出了图22a的隔膜700如何安置在盖中。隔膜颈圈705具有竖直延伸的突起765。该突起765安置在盖720的横向延伸表面中的间隙770中。该表面775从盖壁780向内延伸。间隙770由一侧上的盖壁780和另一侧上的肋785限定。

隔膜颈圈705与肋785对接(interface),以防止在将移液管(未示出)穿过隔膜700插入以存取管730中的样品时将隔膜700推入管730中。因为颈圈突起765被保持在间隙770中,所以在样品存取期间,可能需要突起765的附加偏转以将隔膜700从其安装位置推动或拉动。图22d和图22e中的结构通过当将盖放置在管上时定位隔膜700的偏转来减少盖720和管730的轴向未对准。

图23a为图22a中的隔膜700的透视图。隔膜700具有四个半圆顶结构785,其位于隔膜底层790上并且向上和向内朝隔膜700的内壁795内上升。每个半圆顶结构785具有两个弯曲的三角形面800,它们共享弧形边界805。面800与隔膜700的内壁795的相交处形成了尖拱810。拱形边界805呈半拱形轨迹。圆顶形状有助于隔膜的重新闭合,以使移液管从隔膜抽回后管不会泄漏。同样,圆顶形状提供了在样品处理步骤(诸如移液管尖端抽出和热循环)过程中阻止隔膜倒置的结构。圆顶形结构通过使材料偏转而不是拉伸来减小插入力和抽出力。

图23b为图23a所示的隔膜拱的横截面的详细视图。图23a示出了相对于隔膜底层(septumfloor)790和隔膜内壁795的半圆顶结构785的拱形边界805。

图24为本文所述的隔膜的一个实施例的底视图。隔膜700的底层795(包含弱化部分815)将四个半圆顶形凹口785分开。从背面可以看到尖拱810以及三角形面800和拱形边界805。尖拱部分810沿着隔膜的外围延伸,并且弓形边界805向内朝向隔膜的中心延伸。如图所示,弱化部分的横向范围(例如,仅部分地延伸穿过隔膜底层795的厚度的刻痕部分或狭缝)使得弱化部分不横穿底部795的整个范围。

图25为隔膜700的详细剖视图,其示出了隔膜底层795中的弱化部分815。需指出,在该实施例中,弱化部分为狭缝,其延伸穿过隔膜底层795的厚度的约一半。而且,在该实施例中,狭缝815横穿该底层的几乎整个长度。这由十字狭缝815a的范围来说明,该十字狭缝815a在长度方向上示出并且与近似垂直于狭缝815a延伸的狭缝815相交。在该示例中,开缝部分或刻痕部分815的横向范围与图12所示的可撕裂部分630的横向范围相同。图25还示出了狭缝815从隔膜底层的底表面(即,面向管的表面)向上延伸穿过隔膜底层的厚度的某些部分,但是不完全穿过该厚度。因为狭缝或弱化部分仅在隔膜底层厚度的底部部分中,所以即使当放置有隔膜的容器的内容物处于压力下时,隔膜也能够维持密封。在操作中,当从上方刺穿隔膜时,这允许移液管尖端在隔膜上施加较高的拉伸应力。随着移液管尖端传播通过隔膜底层,隔膜底层的弯曲力矩改变,并且移液管尖端需要较小的力传播通过开缝部分。如上所述,圆顶结构通过使材料偏转而不是拉伸来减小插入力和抽出力。

尽管前面的描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其他变化和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其他变化和修改。此外,即使上面没有明确说明,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结合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医疗样品运输和处理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所述壳体中的进入端口,其适于允许转移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进入端口;

隔膜密封件,其包括颈圈和从所述隔膜的外围朝向其中心延伸的多个半圆顶凹口,其中所述凹口向内和向下朝向基本上平面的隔膜底层延伸,所述隔膜底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其中所述壳体适于容纳所述隔膜密封件;

其中所述基本上平面的隔膜底层具有开缝部分,所述开缝部分仅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隔膜底层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颈圈具有倒钩部分,所述倒钩部分从所述颈圈朝向容纳所述隔膜的所述壳体的内壁横向延伸,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较宽的内直径部分和较窄的内直径部分以及过渡部分,并且其中当将所述隔膜密封件插入所述壳体中时,所述倒钩延伸到所述较窄内直径部分上方的过渡部分中,并且由此保持在所述壳体中的适当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为弹性体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膜底层为基本上平面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半圆顶的凹口,每个凹口放置在由所述隔膜的外围和所述隔膜底层限定的所述隔膜的象限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膜底层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沿着所述隔膜的第一直径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沿着第二直径延伸的相同长度,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交以限定所述象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狭缝沿着所述隔膜底层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的一部分延伸,并且第二狭缝沿着所述隔膜底层的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的一部分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第二狭缝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狭缝具有第一长度,并且所述第二狭缝具有第二长度,并且所述第一长度长于所述第二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狭缝具有第一长度,并且所述第二狭缝具有第二长度,并且所述第一长度大约等于所述第二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的第一长度延伸小于所述隔膜底层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的一半,并且所述第二狭缝的第二长度延伸超过所述隔膜底层的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的一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狭缝的第一长度延伸超过所述隔膜底层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的一半,并且所述第二狭缝的第二长度延伸超过所述隔膜底层的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的一半。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颈圈进一步包括在其靠近所述倒钩部分的外围处的向上延伸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内壁,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从所述较宽的内部部分横向延伸的表面,其中所述横向延伸的表面具有从所述横向延伸的表面延伸的保持肋,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保持肋之间限定间隙,并且其中当所述隔膜插入到所述壳体中时,从所述颈圈向上延伸的部分装配到所述间隙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医疗样品运输和处理的重新闭合隔膜盖。可刺穿盖720可以用于容纳样品样本。可刺穿盖720可以防止样品样本在通过转移装置43进行转移之前逸出。可刺穿盖720可以装配在容器730上。可刺穿盖730的壳体中的进入端口可以允许转移装置43穿过可刺穿盖730。壳体容纳具有四个半圆顶凹口715的隔膜700,每个凹口限定隔膜内部的一个象限。凹口由隔膜底层795隔开,该隔膜底层沿着隔膜700的相应的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延伸并且以约九十度相交。半圆顶凹口将转移装置引导到隔膜底层795的部分开缝的部分。

技术研发人员:D·利文斯顿;A·D·伦茨;S·V·L·莱奇;G·F·赫什纳;D·J·罗汉;J·凯勒赫;E·L·苏克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6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