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通风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6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物通风道。



背景技术:

通风道是通风管道的简称,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非金属管道,通风管道是为了使室内与室外的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

现在的电梯公寓楼在设计时厨房没有窗户,而且公寓房间的窗户面积小,公寓房间通风效果差,不能安装燃气,为了达到通风条件,现代公寓楼会在房间与房间之间设置上下贯通的通风井,公寓内的晾衣区设置在通风井旁边,所以通风井的通风尤为重要,为了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通风井上面会连接通风管道,方便房间与外界空气流通,但直接使用通风管道与外界连通,通风效果一般,也有很多公寓楼会在楼顶通过简单的无动力风帽与通风管道连接,利用自然风带动无动力风帽旋转提高换气效率,但无动力风帽上的通风口小,无风时无动力风帽不旋转,换气效率很低,而且无动力风帽都是垂直安装,雨水会进入管道井内,淋湿晾衣区的衣服,湿气增加,会给住户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通风道,具备通风效率高、防雨水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通风效率高、防雨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通风道,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内设置有转动管,位于所述转动管内的连接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压板,所述转动管下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管匹配的环形底板,所述环形底板下端内嵌设有多个滚球,所述转动管上端固定连接有风向板。

优选的,位于所述环形压板上方的转动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转动管右侧下端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的,位于所述连接管外侧的转动管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最小直径大于连接管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转动管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转动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相对滚球位置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黄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建筑物通风道,平时通过转动管的大开口对通风井内的空间进行换气,外界有风时风向板在外界自然风作用下带动连接管转动,使连接管的进风口始终与风向一致,使外界自然风更多的进入通风井内,对通风井内连通的每家住户进行换气,换气效率高。

2、该种建筑物通风道,通过设置进风口与通风井垂直设置,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进风口底部倾斜设置,可以防止部分雨水被风吹入进风口后流入通风井内,雨水在重力作用下从进风口的斜坡滑落,保持通风井干燥,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旁的晾衣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通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通风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2转动管、3环形压板、4环形底板、5滚球、6风向板、7弧形板、8锥形罩、9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物通风道,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上端内设置有转动管2,转动管2内设置有过滤板9,过滤板9与转动管2可拆卸连接,该种设计,通过过滤板9起到过滤作用,阻挡外界空中飘浮的灰尘、塑料袋等杂物进入通风井,起到保护作用,可拆卸设计方便对过滤板9进行清洗更换,位于连接管1外侧的转动管2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罩8,锥形罩8的最小直径大于连接管1的直径,该种设计,通过设置锥形罩8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灰尘雨水等进入转动区域,使转动阻力变大,影响使用效果,锥形罩8可以提高使用寿命,位于转动管2内的连接管1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压板3,位于环形压板3上方的转动管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板7,转动管2右侧下端向下倾斜设置,该种设计,通过设置弧形板7可以改变引导风向,使风可以更高效率的进入通风井,通风效果更好,转动管2进风口倾斜设置,可以防止雨水被风吹入进风口后流入通风井内,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旁的晾衣区域,转动管2下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管1匹配的环形底板4,环形底板4下端内嵌设有多个滚球5,连接管1上相对滚球5位置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设置有黄油,该种设计,通过设置轨道,限制滚球5的运动轨迹,防止脱离,运动效果更好,通过设置黄油减小滚动时的摩擦力,使用效果更好,同时提高了滚球5的使用寿命,转动管2上端固定连接有风向板6。

工作原理:使用时,连接管1下端与公寓楼的通风井固定连接,通风井连接每层楼的对应房间,连接管1位于公寓楼楼顶,通过连接的转动管2的大开口平时对通风井内的空间进行换气,外界有风时风向板2在外界自然风作用下带动连接管2转动,使连接管2的进风口始终与风向一致,使外界自然风更多的进入通风井内,对通风井内连通的每家住户进行换气,通风口大,且能将外界自然风最大效率的利用起来,换气效率高,转动管2的进风口倾斜设置,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旁的晾衣区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物通风道,包括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上端内设置有转动管(2),位于所述转动管(2)内的连接管(1)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压板(3),所述转动管(2)下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管(1)匹配的环形底板(4),所述环形底板(4)下端内嵌设有多个滚球(5),所述转动管(2)上端固定连接有风向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通风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环形压板(3)上方的转动管(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板(7),所述转动管(2)右侧下端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通风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连接管(1)外侧的转动管(2)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罩(8),所述锥形罩(8)的最小直径大于连接管(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2)内设置有过滤板(9),所述过滤板(9)与转动管(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上相对滚球(5)位置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黄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通风道,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内设置有转动管,位于所述转动管内的连接管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盖板,所述转动管下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管匹配的环形底板,所述环形底板下端内嵌设有多个滚球,所述转动管上端固定连接有风向板,平时通过转动管的大开口对通风井内的空间进行换气,外界有风时风向板在外界自然风作用下带动连接管转动,使连接管的进风口始终与风向一致,使外界自然风更多的进入通风井内,进风口与通风井垂直设置,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进风口底部倾斜设置,可以防止部分雨水被风吹入进风口后流入通风井内,雨水在重力作用下从进风口的斜坡滑落,防止雨水进入通风井旁的晾衣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谭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协能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7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