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爆电机转换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技术领域,用于防止隔爆电机运行过程中温度过高、过热发生爆炸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隔爆电机是将电机内可能产生电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子部件与周围爆炸性气体的混合物隔开。但是,这种外壳并不是密封的,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可以通过外壳的各部分接合面间隙进入电机内部。当与外壳内的火花、电弧、危险高温等引燃源接触时就可能发生爆炸,这时电机的隔爆外壳不仅不会损坏或变形,而且爆炸火焰或炽热气体通过接合面间隙传出时,也不能引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现有的隔爆电机的隔爆接合面和隔爆间隙上大多没有冷却装置;或者是电机冷却装置在电机内部,不能有效降低排出的电火花和电弧的温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电机在运行时,电机的转子和定子都会发热,电流过大或电流大小不稳定都会影响电机的生产运行,电流太大会烧坏定子线圈,而线圈电阻很小产生大量的热,电机突然燃烧更严重的是会发生爆炸,现如果提供一种装置将电机至于其内部并降温,可以减少电机的燃烧以及而且也不会发生爆炸,比如在装置内部通入冷空气或冷风,降温效果明显,而且不会产生严重爆炸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永磁隔爆电机不发生爆炸以及安全运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包括电机和冷却转换装置,所述电机上端具有罩壳,电机的下端具有电机本体,所述冷却转换装置内部容纳电机本体和部分罩壳,所述罩壳的下端外周壁形成有凸耳,所述冷却转换装置上端通过端盖盖住冷却转换装置的内部,所述端盖上端抵靠所述凸耳,所述冷却转换装置外部设有基座,内部设有隔热板,所述基座连通输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输气管靠近所述基座的下端,所述排气管靠近所述基座的上端,基座下端一体成型有底座,所述底座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所述电机内部置有转轴并延伸出电机的下端,所述转轴穿过底座上的轴承。
进一步说明,所述输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气管的内径,且输气管和排气管连通所述隔热板。
进一步说明,所述输气管的内径在10-15mm之间,所述排气管内径在5-10mm之间。
进一步说明,所述隔热板的材料为气凝胶毡,纳米级孔径的多孔材料,且隔热板为环状"l"形,下端紧贴所述底座。
进一步说明,所述基座中间位置具有隔爆板为圆环形,所述隔爆板为钨铜合金,内外表面涂有聚氨脂材料层。
进一步说明,所述基座顶端一体成型有凸缘,底端一体成型有基座,所述凸缘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端盖具有螺纹孔,所述凸缘和端盖通过螺杆与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冷却转换装置外部的基座和内部的隔热板连通输气管和排气管,输气管靠近基座的下端,排气管靠近基座的上端,冷空气从输气管输入,从排气管输出,冷空气密度大于常温空气密度,能够有效充满冷却转换装置内部;基座下端一体成型有底座,底座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电机内部置有转轴并延伸出电机下端外部,转轴穿过底座上的轴承,安装轴承保证电机在冷却转换装置上运行平稳,使电机不发生径向偏移。
2、输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气管的内径,且输气管和排气管连通所述隔热板所述输气管的内径在10-15mm之间,所述排气管内径在5-10mm之间,保证输气管输入冷空气的流量大于排气管输出冷空气的流量,使冷却转换装置内部保持足够的空气,不会让冷空气流散的太快。
3、隔热板的材料为气凝胶毡,纳米级孔径的多孔材料,隔热板是圆板,下端紧贴底座有效加长保温时间,即使不再输入冷空气,冷却转换装置内部的温度持续保持3小时以上。
4、基座中间位置是圆柱形隔爆板,隔爆板为钨铜合金,内外聚氨脂材料,导温性能好,更进一步保证冷却转换装置内处于低温,支撑电机并使电机运行平稳,聚氨脂材料使冷却转换装置内、外空气隔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机、11-罩壳、12-电机本体、13-凸耳、2-冷却转换装置、21-基座、22-隔热板、211-底座、212-隔爆板、213-凸缘、3-转轴、4-轴承、5-输气管、6-端盖、7-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
一种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包括电机1和冷却转换装置2,所述电机1上端具有罩壳11,电机1的下端具有电机本体12,所述冷却转换装置2容纳电机本体12和部分罩壳11,所述罩壳11的下端外周壁形成有凸耳13,所述冷却转换装置2上端通过端盖6盖住冷却转换装置2的内部,所述端盖6上端抵靠所述凸耳13,所述冷却转换装置2外部设有基座21,内部设有隔热板22,所述基座21连通输气管5和排气管7,所述输气管5靠近所述基座21的下端,所述排气管7靠近所述基座21的上端,所述基座21中间位置具有隔爆板212为圆环形,所述隔爆板212的圆环部分开两个贯穿孔,所述隔热板22的圆环开设有两个通孔与所述贯穿孔同轴,所述输气管5和排气管7穿插并焊接于贯穿孔内,所述焊接方式为氩弧焊,基座21下端一体成型有底座211,所述底座211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4,所述电机1内部置有转轴3并延伸出电机1下端外部,所述转轴3穿过底座211上的轴承4。
如图1或2所示,所述基座21顶端一体成型有凸缘213,底端一体成型有底座211,所述凸缘213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端盖6具有螺纹孔,所述凸缘213和端盖6通过螺杆与螺母连接。
所述输气管5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气管7的内径,所述输气管5和排气管7连通所述隔热板22,输气管5的内径在10-15mm之间,所述排气管7内径在5-10mm之间。
所述隔热板22的材料为气凝胶毡,纳米级孔径的多孔材料,且隔热板22为环状"l"形,下端紧贴所述底座211,所述隔爆板为钨铜合金,内外表面涂有聚氨脂材料层。
所述输气管5和排气管7外端连接法兰,所述输气管5通入冷空气或低温气体直接输入到冷却转换装置2内部,由于冷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在逐渐输入冷空气过程中,常温空气会逐渐从排气管7排除,最终冷空气充满整个冷却转换装置2的内部腔室,由于输气管5的内径大于排气管7的内径,因此冷空气会在冷却转换装置2的内部腔室形成漩涡状的气流,保证冷却转换装置2的内部一直处于低温转态。所述冷空气的温度范围在-20℃~-5℃之间,既不会电机发热,也不会使电机本体12由于温度过低电机无法运作甚至使电机本体12产生冰块。
实施例2
所述气凝胶毡是纳米级孔径的多孔材料,是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同玻璃纤维棉或预氧化纤维毡复合而成的柔性保温毡,其特点是导热系数低(0.017~0.023w/m·k),有一定的抗拉及抗压强度,便于保温施工应用,属于新型的保温材料,气凝胶毡的隔热效果是传统隔热材料2-5倍,根据阿伦尼乌斯实验测定的理论使用年限为20年,几乎与建筑物同寿命,减少保温层厚度,厚度仅为传统材料的几分之一,保温后热损失小,空间利用率高,在高温下,以上性能优势更为明显。
所述钨铜合金常用合金的含铜量为10%~50%。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取,具有很好的导电导热性,较好的高温强度和一定的塑性。在很高的温度下,如3000℃以上,合金中的铜被液化蒸发,大量吸收热量,降低材料表面温度,所以这类材料也称为金属发汗材料。
钨铜或钼铜混合粉末经过压制成型后,在1300-1500°液相烧结,通过添加少量镍的活化烧结法、机械合金化法或者氧化物供还原法制备超细、纳米粉末能提高烧结活性,从而提高钨铜、钼铜合金的致密度。钨、钼骨架熔渗法:先将钨粉或钼粉压制成型,并烧结成具有一定孔隙度的钨、钼骨架,然后熔渗铜。此法适用于低铜含量的钨铜、钼铜产品。钨铜与钼铜相比,具有质量小,加工容易,线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及一些主要力学性能与钨铜相当等优点,因此应用前景较好。
所述聚氨脂聚合物(pu或pur)传统上并且最常见的是通过二聚或三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聚合的。因为聚氨酯含有两种单体,它们一种接一种地交替聚合,所以它们被归类为交替共聚物。用于制备聚氨酯的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平均每个分子含有两种或多种官能团,硬质隔热板,可以是“闭孔”,即大部分原始气泡或气泡保持完整;也可以是“开孔”,即气泡已经破裂,但气泡的边缘足够坚硬以保持其形状。开孔型泡沫塑料手感柔软,允许空气流通,因此用于座垫或床垫,非常舒适。闭孔型硬质材料用作隔热材料,例如在冰箱中或冷却装置中。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发明覆盖的范围内。
1.一种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包括电机(1)和冷却转换装置(2),所述电机(1)上端具有罩壳(11),下端具有电机本体(12),所述冷却转换装置(2)内部容纳电机本体(12)和部分罩壳(11),所述罩壳(11)的下端外周壁形成有凸耳(13),所述冷却转换装置(2)上端通过端盖(6)盖住冷却转换装置(2)的内部,所述端盖(6)上端抵靠所述凸耳(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转换装置(2)外部设有基座(21),内部设有隔热板(22),所述基座(21)连通输气管(5)和排气管(7),所述输气管(5)靠近所述基座(21)的下端,所述排气管(7)靠近所述基座(21)的上端,基座(21)下端一体成型有底座(211),所述底座(211)中心位置安装有轴承(4),所述电机(1)内部置有转轴(3)并延伸出电机(1)的下端,所述转轴(3)穿过底座(211)上的轴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5)的内径大于所述排气管(7)的内径,且输气管(5)和排气管(7)连通所述隔热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5)的内径在10-15mm之间,所述排气管(7)内径在5-1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22)的材料为气凝胶毡,纳米级孔径的多孔材料,且隔热板(22)为环状"l"形,下端紧贴所述底座(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中间位置具有隔爆板(212)为圆环形,所述隔爆板为钨铜合金,内外表面涂有聚氨脂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永磁隔爆电机的冷却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顶端一体成型有凸缘(213),底端一体成型有底座(211),所述凸缘(213)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端盖(6)具有螺纹孔,所述凸缘(213)和端盖(6)通过螺杆与螺母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