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散热器生产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伺服电机用加强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是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速度可控,位置精确。伺服电机工作时,电机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通过散热器向外散热。目前,现有的散热器通常为铸件制造,在伺服电机壳体上排布设计翅片,用于增加散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但是对于伺服电机来说,由于安装空间有限,在电机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机的整体大小和空间排布,如何在现有的壳体上,更为合理地设计翅片的排布方式,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翅片分布合理,可有效提高散热效率的伺服电机用加强型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伺服电机用加强型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所述的散热器壳体一侧端面上分布有两组散热翅片,该端面的半径为r,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为主翅片组和分翅片组,所述的主翅片组包括若干片以该外端面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设置的主翅片,所述的分翅片组也包括若干片以外端面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设置的分翅片,其中主翅片数量与分翅片数量相同,相邻两个主翅片之间则分布有一个分翅片;所述的主翅片沿该端面的直径方向长度为a,且a<r,所述的分翅片沿该端面的直径方向长度为b,且b小于a,所述的主翅片和分翅片的沿端面径向方向的最外端投位于散热器壳体的外周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在原有的放射状散热翅片的基础上,对应放射状外端角度较大的位置,排布了分翅片,一方面起到引导热流向外散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效增加了翅片的表面积,合理利用散热器壳体表面空间,有效增加了换热面积,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主翅片和分翅片的机械性能,避免受压弯折,所述的主翅片和分翅片表面还分别凸出具有加强柱,所述的加强柱位于主翅片和分翅片沿散热器壳体外端面的径向方向的中点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器壳体呈锥形台结构,即散热器壳体包括底圈部和固定在底圈部一侧端面中心的锥形台部,所述的主翅片和分翅片则固定在锥形台部的端面和锥形面上,且主翅片与分翅片的最外端均固定在底圈部上。锥形台的结构设计,则进一步增大了散热器壳体的表面积,通过锥形台的锥形面,锥形面为斜面,相对于普通平面,进一步提高了主翅片与分翅片与散热器壳体连接端面的面积,为导热提供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伺服电机用加强型散热器,结构设计合理,在散热器壳体上合理排布了主翅片和分翅片,相对于普通设计的放射性向外的翅片设计,主翅片与分翅片的结合则合理利用了原有的壳体空间,有效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同时通过主翅片可形成从中间向外的导流通道,而分翅片则起到了进一步的导向引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强柱2、分翅片3、主翅片4、锥形台部5、底圈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伺服电机用加强型散热器,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包括散热器壳体,所述的散热器壳体一侧端面上分布有两组散热翅片,该端面的半径为r,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为主翅片组和分翅片组。
所述的主翅片组包括若干片以该外端面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设置的主翅片3,所述的分翅片组也包括若干片以外端面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设置的分翅片2,其中主翅片3数量与分翅片2数量相同,相邻两个主翅片3之间则分布有一个分翅片2;所述的主翅片3沿该端面的直径方向长度为a,且a<r,所述的分翅片2沿该端面的直径方向长度为b,且b小于a,所述的主翅片3和分翅片2的沿端面径向方向的最外端投位于散热器壳体的外周面上,即主翅片3与分翅片2的外端是统一连接在端面外周上的,主翅片3与分翅片2的内端,则为层次设置,主翅片3相对于分翅片2沿端面径向长度更长、更靠近端面中心位置。该设计是针对原有放射状设计的散热翅片进行的,在原有放射状散热翅片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了放射外端较大角度位置处的空间,并对应利用该空间排布了分翅片2。
在实际设计中,还可将散热器壳体设计为锥形台结构,即散热器壳体包括底圈部5和固定在底圈部5一侧端面中心的锥形台部4,所述的主翅片3和分翅片2则固定在锥形台部4的端面和锥形面上,且主翅片3与分翅片2的最外端均固定在底圈部5上。锥形台的结构设计,则进一步增大了散热器壳体的表面积,通过锥形台的锥形面,锥形面为斜面,相对于普通平面,进一步提高了主翅片3与分翅片2与散热器壳体连接端面的面积,为导热提供方便。
为了提高主翅片3和分翅片2的机械性能,避免受压弯折,所述的主翅片3和分翅片2表面还分别凸出具有加强柱1,所述的加强柱1位于主翅片3和分翅片2沿散热器壳体外端面的径向方向的中点位置处。
如此设计的伺服电机用加强型散热器,结构设计合理,在散热器壳体上合理排布了主翅片3和分翅片2,相对于普通设计的放射性向外的翅片设计,主翅片3与分翅片2的结合则合理利用了原有的壳体空间,在原有的放射状散热翅片的基础上,对应放射状外端角度较大的位置,排布了分翅片2,一方面起到引导热流向外散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效增加了翅片的表面积,合理利用散热器壳体表面空间,有效增加了换热面积,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1.一种伺服电机用加强型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壳体一侧端面上分布有两组散热翅片,该端面的半径为r,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为主翅片组和分翅片组,所述的主翅片组包括若干片以该外端面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设置的主翅片(3),所述的分翅片组也包括若干片以外端面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设置的分翅片(2),其中主翅片(3)数量与分翅片(2)数量相同,相邻两个主翅片(3)之间则分布有一个分翅片(2);所述的主翅片(3)沿该端面的直径方向长度为a,且a<r,所述的分翅片(2)沿该端面的直径方向长度为b,且b小于a,所述的主翅片(3)和分翅片(2)的沿端面径向方向的最外端投位于散热器壳体的外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用加强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翅片(3)和分翅片(2)表面还分别凸出具有加强柱(1),所述的加强柱(1)位于主翅片(3)和分翅片(2)沿散热器壳体外端面的径向方向的中点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用加强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壳体呈锥形台结构,即散热器壳体包括底圈部(5)和固定在底圈部(5)一侧端面中心的锥形台部(4),所述的主翅片(3)和分翅片(2)则固定在锥形台部(4)的端面和锥形面上,且主翅片(3)与分翅片(2)的最外端均固定在底圈部(5)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