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5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管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管道遍布整个城市,因油气管道泄漏而发生的爆炸事故对城市的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为避免城市油气管道产生泄漏的现象,需对油气管道泄漏现象进行监测处理,因此需使用到相应的监测系统。

目前市面上的监测系统多种多样,但功能性较为单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监测系统不便于确定管道本体的泄漏区域,难以快速对其进行定位处理,进而影响其监测效果;

(2)现有的此类监测系统不便于进行远程监控处理,需安排工作人员就近进行监测处理,进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现有的此类监测系统不便于进行高效散热处理,导致动力腔体内部的元件易因高温产生烧毁的现象,进而影响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监测系统不便于确定管道本体的泄漏区域、不便于进行远程监控处理以及不便于进行高效散热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管道本体、箱体、单片机、浓度传感器和密封框,所述管道本体的外侧设有密封框,且管道本体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密封板,密封板的外壁与密封框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密封框的内壁上安装有等间距的间隔环,间隔环的内壁与管道本体的外壁相触碰,所述密封框的上方设有流通管槽,且流通管槽远离密封框的一侧设有箱体,并且箱体内部的一侧设有监测腔体,所述监测腔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浓度传感器,且监测腔体一侧的箱体内部设有动力腔体,并且动力腔体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发射器上方的动力腔体内壁上安装有警报模块,且警报模块一侧的动力腔体内壁上安装有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发射器以及警报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单片机远离警报模块一侧的动力腔体内部设有散热结构,箱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底端延伸至监测腔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流通管槽的顶端安装有等间距的连通管,连通管远离流通管槽的一端延伸至密封框的内部,且连通管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磁阀,以便对管道本体的泄气区域进行快速定位处理。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气泵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流通管槽的顶端相连通,气泵的另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监测腔体的内部,以便将流通管槽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监测腔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两组支撑架,支撑架的底端与密封框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对箱体进行支撑处理。

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导热翅环、l型导热翅柱以及集热板,所述单片机远离警报模块一侧的动力腔体内部安装有集热板,集热板的两端与动力腔体的内壁相连接,以便对动力腔体内部的热能进行集合处理。

优选的,所述集热板远离单片机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两组l型导热翅柱,l型导热翅柱远离集热板的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外部,且l型导热翅柱的外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导热翅环,以便将热能导出至箱体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不仅提高了监测系统使用时的监测效果,降低了监测系统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延长了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1)通过设置有间隔环、连通管、电磁阀以及流通管槽,通过间隔环将管道本体外侧的密封框内部分隔呈多组密封腔体,操作单片机依次控制电磁阀,使得当前电磁阀位置处的连通管呈开合状态,进而使得密封腔体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流通管槽的内部,再而操作单片机控制气泵,即可将流通管槽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监测腔体的内部,并由浓度传感器对气体的浓度进行监测,进而根据当前所开启的电磁阀判断出相应密封腔体处于漏气的现象,实现了监测系统快速对管道本体的泄漏区域进行定位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监测系统使用时的监测效果;

(2)通过设置有单片机、无线发射器以及警报模块,通过单片机对警报模块发出相应指令,使得警报模块发出警报进行警示,再而由单片机对无线发射器发出相应指令,使其将信息传输至外部终端系统,实现了监测系统远程监控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监测系统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通过设置有导热翅环、l型导热翅柱以及集热板,通过集热板对动力腔体内部的热能进行集合处理,经导热翅环对l型导热翅柱的导热性能加以增幅后,使得l型导热翅柱将所集合的热能导出至箱体的外部,以便进行高效散热处理,进而降低动力腔体内部元件因高温而产生烧毁的现象,从而延长了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本体;2、流通管槽;3、动力腔体;4、箱体;5、散热结构;501、导热翅环;502、l型导热翅柱;503、集热板;6、单片机;7、无线发射器;8、警报模块;9、排气口;10、浓度传感器;11、监测腔体;12、气泵;13、支撑架;14、密封板;15、间隔环;16、电磁阀;17、连通管;18、密封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管道本体1、箱体4、单片机6、浓度传感器10和密封框18,管道本体1的外侧设有密封框18,且管道本体1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密封板14,密封板14的外壁与密封框18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密封框18的内壁上安装有等间距的间隔环15,间隔环15的内壁与管道本体1的外壁相触碰,密封框18的上方设有流通管槽2,流通管槽2的顶端安装有等间距的连通管17,连通管17远离流通管槽2的一端延伸至密封框18的内部,且连通管17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磁阀16,该电磁阀16的型号可为4v210-08,电磁阀16的输入端与单片机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以便对管道本体1的泄气区域进行快速定位处理;

且流通管槽2远离密封框18的一侧设有箱体4,箱体4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12,该气泵12的型号可为nb15-n86kne,气泵12的输入端与单片机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气泵12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流通管槽2的顶端相连通,气泵12的另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监测腔体11的内部,以便将流通管槽2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监测腔体11的内部;

箱体4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两组支撑架13,支撑架13的底端与密封框18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对箱体4进行支撑处理;

并且箱体4内部的一侧设有监测腔体11,监测腔体11的内壁上安装有浓度传感器10,该浓度传感器10的型号可为khd-0.8y,且监测腔体11一侧的箱体4内部设有动力腔体3,并且动力腔体3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发射器7,该无线发射器7的型号可为uwa-br100,无线发射器7上方的动力腔体3内壁上安装有警报模块8,该警报模块8的型号可为fu-js001,且警报模块8一侧的动力腔体3内壁上安装有单片机6,该单片机6的型号可为sh69p25,单片机6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发射器7以及警报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6的输入端与浓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单片机6远离警报模块8一侧的动力腔体3内部设有散热结构5,散热结构5的内部依次设有导热翅环501、l型导热翅柱502以及集热板503,单片机6远离警报模块8一侧的动力腔体3内部安装有集热板503,集热板503的两端与动力腔体3的内壁相连接,集热板503远离单片机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两组l型导热翅柱502,l型导热翅柱502远离集热板503的一端延伸至箱体4的外部,且l型导热翅柱502的外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导热翅环501;

通过集热板503对动力腔体3内部的热能进行集合处理,经导热翅环501对l型导热翅柱502的导热性能加以增幅后,使得l型导热翅柱502将所集合的热能导出至箱体4的外部,以便进行高效散热处理,进而降低动力腔体3内部元件因高温而产生烧毁的现象,延长了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箱体4顶端的一侧设有排气口9,排气口9的底端延伸至监测腔体11的内部。

工作原理:当监测系统使用时,首先通过间隔环15将管道本体1外侧的密封框18内部分隔呈多组密封腔体,操作单片机6依次控制电磁阀16,使得当前电磁阀16位置处的连通管17呈开合状态,进而使得密封腔体内部的气体流入至流通管槽2的内部,再而操作单片机6控制气泵12,即可将流通管槽2内部的气体输送至监测腔体11的内部,并由浓度传感器10对气体的浓度进行监测,进而根据当前所开启的电磁阀16判断出相应密封腔体处于漏气的现象,实现了监测系统快速对管道本体1的泄漏区域进行定位的功能,提高了监测系统使用时的监测效果,之后通过单片机6对警报模块8发出相应指令,使得警报模块8发出警报进行警示,再而由单片机6对无线发射器7发出相应指令,使其将信息传输至外部终端系统,实现了监测系统远程监控的功能,降低了监测系统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最后通过集热板503对动力腔体3内部的热能进行集合处理,经导热翅环501对l型导热翅柱502的导热性能加以增幅后,使得l型导热翅柱502将所集合的热能导出至箱体4的外部,以便进行高效散热处理,进而降低动力腔体3内部元件因高温而产生烧毁的现象,延长了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从而完成监测系统的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管道本体(1)、箱体(4)、单片机(6)、浓度传感器(10)和密封框(1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外侧设有密封框(18),且管道本体(1)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密封板(14),密封板(14)的外壁与密封框(18)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密封框(18)的内壁上安装有等间距的间隔环(15),间隔环(15)的内壁与管道本体(1)的外壁相触碰,所述密封框(18)的上方设有流通管槽(2),且流通管槽(2)远离密封框(18)的一侧设有箱体(4),并且箱体(4)内部的一侧设有监测腔体(11),所述监测腔体(11)的内壁上安装有浓度传感器(10),且监测腔体(11)一侧的箱体(4)内部设有动力腔体(3),并且动力腔体(3)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发射器(7),所述无线发射器(7)上方的动力腔体(3)内壁上安装有警报模块(8),且警报模块(8)一侧的动力腔体(3)内壁上安装有单片机(6),单片机(6)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发射器(7)以及警报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6)的输入端与浓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单片机(6)远离警报模块(8)一侧的动力腔体(3)内部设有散热结构(5),箱体(4)顶端的一侧设有排气口(9),排气口(9)的底端延伸至监测腔体(1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槽(2)的顶端安装有等间距的连通管(17),连通管(17)远离流通管槽(2)的一端延伸至密封框(18)的内部,且连通管(17)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磁阀(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底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12),气泵(12)的一端通过导管与流通管槽(2)的顶端相连通,气泵(12)的另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监测腔体(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两组支撑架(13),支撑架(13)的底端与密封框(18)的顶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5)的内部依次设有导热翅环(501)、l型导热翅柱(502)以及集热板(503),所述单片机(6)远离警报模块(8)一侧的动力腔体(3)内部安装有集热板(503),集热板(503)的两端与动力腔体(3)的内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503)远离单片机(6)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两组l型导热翅柱(502),l型导热翅柱(502)远离集热板(503)的一端延伸至箱体(4)的外部,且l型导热翅柱(502)的外壁上固定有等间距的导热翅环(5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油气管道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管道本体、箱体、单片机、浓度传感器和密封框,所述管道本体的外侧设有密封框,且管道本体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密封板,密封板的外壁与密封框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密封框的内壁上安装有等间距的间隔环,间隔环的内壁与管道本体的外壁相触碰,所述密封框的上方设有流通管槽,且流通管槽远离密封框的一侧设有箱体,并且箱体内部的一侧设有监测腔体,所述监测腔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浓度传感器,且监测腔体一侧的箱体内部设有动力腔体。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监测系统使用时的监测效果,降低了监测系统使用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延长了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苏婉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卓杰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6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8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