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路板贴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
背景技术:
贴片机又称“贴装机”,它是通过移动贴装头将贴装元器件准确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一种设备;贴片机的贴片系统主要包括主机、工作头组件、视觉系统、轴结构、送料部件等。
由于贴片机属于精密的电子设备,因此贴片系统的工作环境一般处于无尘环境中,在实际生产中,厂家通过将贴片系统放置于机身内来维持贴片系统的无尘工作环境。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长时间的贴片工作,会使得贴片机身的内部温度升高,为保证贴片机稳定工作,需要定时让贴片机停止工作,进而降低了贴片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助于维持贴片机身内部的恒温状态,进而提升贴片机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壁可拆卸连接有恒温管,恒温管包括进水管道、冷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固定连通,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且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在竖直方向相互正对;所述冷却管道朝向机身侧壁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卡接件,机身侧壁正对于卡接件的位置开设有卡接槽,卡接件与卡接槽卡接配合;机身顶面正对于冷却管道的位置开设有安装豁口,机身侧壁正对于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的位置开设有通水豁口,通水豁口向上延伸至与安装豁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安装豁口以及通水豁口在机身上表面的开口将恒温管放置进入到机身内,当贴片机处于工作状态时,通有冷却水的恒温管能够调节贴片机内的温度,进而达到了有助于维持贴片机身内部的恒温状态以提升贴片机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卡接槽内壁设置有弹性材质的卡接环,卡接环的外壁与卡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杆与卡接球,卡接杆一端与冷却管道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卡接杆背离冷却管道的端面与卡接球固定连接;卡接球的直径大于卡接杆的直径,且卡接杆的直径大于卡接环内壁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球与卡接环的设计使得冷却管道不易从机身的内壁上脱落;同时由于卡接杆的直径大于卡接环内壁的直径,因此卡接环内壁会抵紧卡接杆的外壁,这有助于减少卡接杆与卡接环的相对滑动,进而有助于减少冷却管道相对于机身内壁的晃动,综上所述,该项设计达到了提升冷却管道与机身内壁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机身侧壁背对恒温管的位置开设有可视窗口,可视窗口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材质的可视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视窗口以及可视板的设计有助于操作人员便捷的观测恒温管内的液面以及工作状态,进而达到了实时对恒温管进行检测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卡接槽开设于可视板正对于冷却管道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安装恒温管时,由于卡接槽开设在可视板上,因此操作人员可以透过可视板的辅助作用来使卡接件更加精准的插入卡接槽内。
可选的,所述机身上表面铰接有上盖板,上盖板的轮廓尺寸大于安装豁口在机身上表面开口的轮廓尺寸,且上盖板将安装豁口以及通水豁口在机身上表面的开口全部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贴片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上盖板能够对安装豁口以及通水豁口的上开口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进而有助于减少通过安装豁口以及通水豁口掉落进入机身内部的灰尘。
可选的,所述机身外壁开设有安装槽,且通水豁口在该机身外壁的开口位于安装槽的槽壁上,安装槽内设置有侧挡板,侧挡板的板面延伸方向平行于安装槽所在的该机身外壁,侧挡板的侧壁开设有进水管孔以及出水管孔,进水管孔与出水管孔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且进水管孔与出水管孔在竖直方向相互正对;进水管孔的内壁轮廓与进水管道的外壁相适配,且出水管孔的内壁轮廓与出水管孔的内壁轮廓相适配;侧挡板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板材以及第二板材,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的侧端面相互贴合,进水管孔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于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的拼接面,出水管孔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于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的拼接面;第一板材与安装槽为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该机身外壁的延伸方向,第二板材与安装槽为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该机身外壁的延伸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恒温管通过安装豁口以及通水豁口放入机身内部后,侧挡板在满足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伸出至机身外壁的条件下对通水豁口进行了阻挡,进而有助于进一步减少通过通水豁口飘入机身内部的灰尘。
可选的,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滑槽,第一板材底面正对于滑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第二板材底面正对于滑槽的位置同样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槽为滑动配合,且滑块相对于滑槽的滑动方向沿水平方向,该滑动方向沿安装槽所在机身外壁的延伸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板材以及第二板材相对于安装槽滑动时,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不仅增加了侧挡板与安装槽槽壁的连接紧密性,同时对侧挡板的运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因此该项设计达到了增加侧挡板运行稳定性以及精准性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材背对第二板材的侧壁与自身所靠近的安装槽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且第二板材背对第一板材的侧壁与自身所靠近的安装槽槽壁之间同样固定连接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相互贴合时,弹簧的设计有助于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进而有助于使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保持较为稳定的拼接状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机身内壁可拆卸连接恒温管,达到了有助于维持贴片机身内部的恒温状态以提升贴片机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2.通过在机身侧壁设置可视窗口以及可视板,达到了便于连接恒温管以及检测恒温管的效果;
3.通过在机身外壁设置侧挡板,达到了减少通过通水豁口飘入机身内部灰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展示侧挡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旨在展示恒温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身;11、上料盖板;12、贴片装置;13、安装豁口;14、通水豁口;15、上盖板;16、可视窗口;161、可视板;2、恒温管;21、进水管道;22、出水管道;23、冷却管道;3、卡接槽;31、卡接环;4、卡接件;41、卡接杆;42、卡接球;5、安装槽;51、滑槽;6、侧挡板;61、第一板材;62、第二板材;63、进水管孔;64、出水管孔;65、滑块;6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包括机身1,机身1的一侧铰接有用于放料的上料盖板11,且机身1内设置有用于贴片的贴片装置12,机身1的一侧内壁可拆卸连接有恒温管2;当贴片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上料盖板11会盖设于机身1上,此时贴片装置12会进行贴片工作,与此同时位于机身1内壁的恒温管2会对机身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使机身1内部保持较为恒温的状态。
参照图1和图3,恒温管2包括冷却管道23、进水管道21以及出水管道22,冷却管道23为往复弯折状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冷却管道2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道21以及出水管道22固定连通,且进水管道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自身所连接的冷却管道23,出水管道22与进水管道21均水平设置,且出水管道22的水平高度高于进水管道21,出水管道22与进水管道21在竖直方向相互正对;当贴片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操作人员需要通过将冷却水从进水管道21导入至冷却管道23中,冷却水灌满冷却管道23后从出水管道22排出以完成冷却水在恒温管2内的循环,冷却水在恒温管2中运转的同时会吸收机身1内的热量进而有助于对机身1的内部进行降温。
参照图2和图4,机身1上表面正对于冷却管道23的位置竖直开设有安装豁口13,且背对于冷却管道23的机身1外壁水平开设有通水豁口14,通水豁口14竖直向上延伸至与安装豁口13相连通;机身1上表面铰接有上盖板15,且该铰接轴线水平设置,上盖板15的底面与机身1上表面相贴合,且上盖板15能够将安装豁口13以及通水豁口14在机身1上表面的开口全部覆盖;在安装恒温管2时,首先将上盖板15沿自身的铰接轴线旋转以将安装豁口13以及通水豁口14完全露出,此时将冷却管道23的下方正对于通水豁口14,并且将进水管道21以及出水管道22正对于安装豁口13,将恒温管2竖直下放即可将冷却管道23由机身1外部放置进入机身1内部,且此时进水管道21以及出水管道22通过通水豁口14伸出至机身1外部,随后操作人员需要关闭上盖板15以减少外界飘入机身1内部的灰尘。
参照图2和图3,连接有恒温管2的机身1外壁开设有可视窗口16,可视窗口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材质的可视板161,可视板161正对于冷却管道23的位置水平开设有卡接槽3,卡接槽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接槽3在竖直方向等距线性排布,冷却管道23侧壁正对于卡接槽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接件4,且卡接件4与卡接槽3卡接配合;当操作人员将恒温管2放置进入机身1后,操作人员需要将卡接件4在水平方向对准卡接槽3,随后操作人员水平移动恒温管2以使卡接件4插入卡接槽3中进而完成恒温管2与机身1内壁的固定。
参照图3和图5,卡接槽3内壁设置有弹性材质的卡接环31,卡接环31的外壁与卡接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卡接件4包括卡接杆41与卡接球42,卡接杆41水平设置,且卡接杆41一端与冷却管道23的外壁固定连接,卡接杆41背对冷却管道23的一端与卡接球42固定连接,卡接球42的直径大于卡接杆41的直径,且卡接杆41的直径大于卡接环31内壁的直径;当卡接件4向卡接槽3移动的过程中,卡接球42会在力的作用下撑开卡接环31的内圈,当卡接球42穿过卡接环31后,卡接环31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抵紧卡接杆41。
参照图2和图4,连接有恒温管2的机身1外壁水平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在竖直方向延伸至机身1的上表面,且通水豁口14的侧开口位于安装槽5的槽壁上;安装槽5内竖直设置有侧挡板6,侧挡板6的板面与安装槽5背对恒温管2的槽壁相贴合;侧挡板6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的板面均与安装槽5背离冷却管道23的槽壁相提贴合,且第一板材61的端面与第二板材62的端面相贴合,第一板材61以及第二板材62均与安装槽5为滑动配合,滑动方向沿水平方向,且该滑动方向平行于安装槽5背对冷却管道23的槽壁;在安装恒温管2之前,操作人员拨动第一板材61以及第二板材62以使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的端面相贴合,此时由第一板材61以及第二板材62拼接而成的侧挡板6对通水豁口14进行了遮挡以减少从通水豁口14进入机身1的灰尘;当需要安装恒温管2时,操作人员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脱离,此时通水豁口14打开,侧挡板6将不易影响恒温管2的安装。
参照图2,侧挡板6的侧壁水平开设有进水管孔63以及出水管孔64,进水管孔63与出水管孔64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且出水管孔64位于进水管孔63的正上方,进水管孔63内壁的轮廓尺寸与进水管道21的外壁轮廓尺寸相适配,且出水管孔64内壁的轮廓尺寸与出水管道22的外壁轮廓尺寸相适配,进水管孔63的竖直中心线以及出水管孔64的垂直中心线均重合于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的拼接面;当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的端面相互抵接后,进水管孔63的内壁会与进水管道21的外壁相抵接,出水管孔64的内壁会与出水管道22的外壁相抵接,进水管道21通过进水管孔63伸出至机身1外部,且出水管孔64通过出水管孔64伸出至机身1外部,此时遮挡板能够尽可能的将通水豁口14遮挡。
参照图2和图6,安装槽5的槽底水平开设有滑槽51,滑槽5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安装槽5背对冷却管道23的侧壁,第一板材61底面正对于滑槽5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65,且第二板材62底面正对于滑槽51的位置同样固定连接有滑块65,滑块65与滑槽51滑动连接,且滑块65相对于滑槽51的滑动方向沿滑槽51的延伸方向;第一板材61背对第二板材62的端面与自身所靠近的安装槽5槽壁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弹簧66,且第二板材62背对第一板材61的端面与自身所靠近的安装槽5槽壁之间同样水平固定连接有弹簧66;当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处于拼接状态时,位于第一板材61以及第二板材62端面的弹簧66会对侧挡板6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相互贴紧;当操作人员将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分离时,滑块65会在滑槽51内沿滑槽51的延伸方向滑动,且位于第一板材61下方的滑块65会逐渐远离位于第二板材62下方的滑块65。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启动贴片机之前需要首先进行恒温管2的安装,操作人员需要打开上盖板15,与此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将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分离;随后操作人员将恒温管2通过安装豁口13以及通水豁口14下放至机身1内部,此时操作人员对恒温管2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使卡接件4能够卡接进入到卡接槽3中,操作人员停止对第一板材61以及第二板材62施加作用力,第一板材61以及第二板材62在弹簧66的作用力下相互拼接,此时操作人员将上盖板15盖至机身1的上表面即完成了恒温管2的安装;随后操作人员将冷却水从进水管道21导入至冷却管道23中,冷却水灌满冷却管道23后从出水管道22排出以完成冷却水在恒温管2内的循环,冷却水在恒温管2中运转的同时会吸收机身1内的热量,进而有助于维持贴片机身1内部的恒温状态以提升贴片机的工作效率。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内壁可拆卸连接有恒温管(2),恒温管(2)包括进水管道(21)、冷却管道(23)以及出水管道(22),冷却管道(2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道(21)以及出水管道(22)固定连通,进水管道(21)与出水管道(22)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且进水管道(21)与出水管道(22)在竖直方向相互正对;所述冷却管道(23)朝向机身(1)侧壁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卡接件(4),机身(1)侧壁正对于卡接件(4)的位置开设有卡接槽(3),卡接件(4)与卡接槽(3)卡接配合;机身(1)顶面正对于冷却管道(23)的位置开设有安装豁口(13),机身(1)侧壁正对于进水管道(21)以及出水管道(22)的位置开设有通水豁口(14),通水豁口(14)向上延伸至与安装豁口(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3)内壁设置有弹性材质的卡接环(31),卡接环(31)的外壁与卡接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接件(4)包括卡接杆(41)与卡接球(42),卡接杆(41)一端与冷却管道(23)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卡接杆(41)背离冷却管道(23)的端面与卡接球(42)固定连接;卡接球(42)的直径大于卡接杆(41)的直径,且卡接杆(41)的直径大于卡接环(31)内壁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侧壁背对恒温管(2)的位置开设有可视窗口(16),可视窗口(16)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材质的可视板(1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3)开设于可视板(161)正对于冷却管道(23)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表面铰接有上盖板(15),上盖板(15)的轮廓尺寸大于安装豁口(13)在机身(1)上表面开口的轮廓尺寸,且上盖板(15)将安装豁口(13)以及通水豁口(14)在机身(1)上表面的开口全部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外壁开设有安装槽(5),且通水豁口(14)在该机身(1)外壁的开口位于安装槽(5)的槽壁上,安装槽(5)内设置有侧挡板(6),侧挡板(6)的板面延伸方向平行于安装槽(5)所在的该机身(1)外壁,侧挡板(6)的侧壁开设有进水管孔(63)以及出水管孔(64),进水管孔(63)与出水管孔(64)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且进水管孔(63)与出水管孔(64)在竖直方向相互正对;进水管孔(63)的内壁轮廓与进水管道(21)的外壁相适配,且出水管孔(64)的内壁轮廓与出水管孔(64)的内壁轮廓相适配;侧挡板(6)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板材(61)以及第二板材(62),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的侧端面相互贴合,进水管孔(63)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于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的拼接面,出水管孔(64)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于第一板材(61)与第二板材(62)的拼接面;第一板材(61)与安装槽(5)为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该机身(1)外壁的延伸方向,第二板材(62)与安装槽(5)为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该机身(1)外壁的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槽(5)的槽底开设有滑槽(51),侧挡板(6)底面正对于滑槽(5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65),滑块(65)与滑槽(51)为滑动配合,且滑块(65)相对于滑槽(51)的滑动方向沿水平方向,该滑动方向沿安装槽(5)所在机身(1)外壁的延伸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路板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61)背对第二板材(62)的侧壁与自身所靠近的安装槽(5)槽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66),且第二板材(62)背对第一板材(61)的侧壁与自身所靠近的安装槽(5)槽壁之间同样固定连接有弹簧(6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