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7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饮品盛装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两类瓶盖,一类是顶部密封的双片盖,在普通盖子顶部设计了一层橡胶垫,橡胶垫与瓶口紧密结合,起到密封作用,典型的案例像农夫山泉的水溶100产品用的瓶盖。但此类瓶盖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就是:盖子的密封角太小,稍微旋开一点瓶盖,防盗环还没有明显破坏就已经开始漏液,存在安全隐患。

另一类是内塞式防盗盖,也称单片盖,其内部设计有环形内塞及位于瓶盖顶部内表面上的凸环,瓶盖本体、环形内塞和凸环均是由塑胶材质一体注塑成型,例如采用pe(聚乙烯)材质。主要利用环形内塞和瓶口内侧壁的过盈配合起到内侧密封,利用凸环与瓶口的顶部外侧壁紧贴起到外侧密封。通过内侧密封和外侧密封的配合,将瓶口挤压在凸环和环形内塞之间形成的狭窄环空内来达到密封的目的,其密封能力强,可以解决双片盖密封角小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承压能力。但是,此类瓶盖存在密封适应性差,要求瓶口平整度和硬度高的问题。

此种结构的单片盖主要适用于pet(热塑性聚酯,俗称涤纶树脂)瓶口,由于pet瓶口均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尺寸精度较高,其瓶口平整度很容易保证,能有效保证上述的外侧密封。

但是,对于一些带有把手的瓶体来说,无法注塑成型,且无法采用pet材料挤吹工艺成型,只能利用pe等材质采用挤吹工艺成型。但是,对于挤吹工艺来说其得到的产品尺寸波动较大;而且挤吹工艺结束后还需要在对瓶口的端口进行冲切,而冲切工艺容易导致端面存在毛边;同时由于pe等材质本身的特性得到的产品表面较为粗糙。因此,由于挤吹工艺本身的工艺原因、冲切工艺的影响以及pe等材质本身的特性,均会导致pe瓶口并不平整,造成与上述的单片盖配合时无法保证外侧密封,而影响密封性。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能够对瓶口不光滑的因素进行补偿,保证瓶盖与瓶口之间有效的外密封,密封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瓶,包括瓶盖和瓶口,瓶盖为顶部封闭且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在瓶盖的顶部内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内塞;在瓶盖的顶部内表面且位于环形内塞的外围设有弹性环状内垫,瓶口插设在环形内塞和瓶盖的内侧壁之间;瓶口的外侧壁与瓶盖的内侧壁之间能拆卸地固定连接,瓶口的内侧壁与环形内塞的外侧壁形成过盈配合,瓶口的顶部端面顶靠在弹性环状内垫的下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瓶口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孔径缩小的环形密封颈,环形密封颈的顶部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承压环,承压环的上表面构成瓶口的顶部端面,环形密封颈的内侧壁与环形内塞的外侧壁形成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环形密封颈与承压环连接处的内壁形成过渡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瓶口的外侧壁且位于瓶盖的下方形成有支撑凸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瓶口的外侧壁与瓶盖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螺纹结构包括设在瓶口的外侧壁上的外螺纹以及设在瓶盖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瓶盖的外侧壁形成有竖条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瓶盖的上表面中心下凹形成藏胶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瓶还包括顶部开口且底部封闭的瓶体,瓶口形成在瓶体的顶部开口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瓶体的侧部具有把手。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瓶,将瓶盖与瓶口连接后,弹性环状内垫与瓶口的顶部端面紧密结合,利用弹性环状内垫的弹性特性,可以达到紧密密封的效果,充当外密封;同时瓶口的内侧壁与环形内塞的外侧壁形成过盈配合,达到紧密的密封效果,充当内密封。当瓶口的顶部端面不平整时,具有弹性的弹性环状内垫对其有补偿作用。如此,环形内塞与瓶口的内侧壁过盈配合,即使盖子打开过程中有一定上升,其密封也不会失效;另一方面,即使瓶口的顶部端面存在不平整的情况,弹性环状内垫的弹性特性也可以对这种不平整有补偿作用,进一步保证密封的严密性,使得密封更加可靠,对瓶口的适应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口与瓶盖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口与瓶盖配合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口与瓶盖配合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口与瓶盖配合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环状内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口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瓶盖;11、环形内塞;12、内螺纹;13、竖条纹;14、藏胶槽;

2、弹性环状内垫;

3、瓶口;31、环形密封颈;32、承压环;33、过渡弧面;34、支撑凸环;35、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瓶,包括瓶口3和瓶盖1,瓶盖1为顶部封闭且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在瓶盖1的顶部内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内塞11,在瓶盖1的顶部内表面且位于环形内塞11的外围设有弹性环状内垫2。瓶口3插设在环形内塞11和瓶盖1的内侧壁之间,瓶口3的外侧壁与瓶盖1的内侧壁之间能拆卸地固定连接,瓶口3的内侧壁与环形内塞11的外侧壁形成过盈配合,瓶口3的顶部端面顶靠在弹性环状内垫2的下表面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瓶口3采用挤吹工艺成型,瓶口3为聚乙烯瓶口,采用pe材质,成型容易且食品安全性高。弹性环状内垫2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例如采用热塑性弹性体(poe塑料)制成,也可以采用橡胶垫。在生产时,先采用pe材质一体注塑成型得到瓶盖1和环形内塞11的一体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poe材料注塑形成弹性环状内垫2,以将弹性环状内垫2的上表面与瓶盖1的顶部内表面预制在一起,使用时弹性环状内垫2和瓶盖1一体使用。

由此,本实施例中的瓶,将瓶盖1与瓶口3连接后,弹性环状内垫2与瓶口3的顶部端面紧密结合,利用弹性环状内垫2的弹性特性,可以达到紧密密封的效果,充当外密封;同时瓶口3的内侧壁与环形内塞11的外侧壁形成过盈配合,达到紧密的密封效果,充当内密封。当瓶口3的顶部端面不平整时,具有弹性的弹性环状内垫2对其有补偿作用。如此,环形内塞11与瓶口3的内侧壁过盈配合,即使盖子打开过程中有一定上升,其密封也不会失效;另一方面,即使瓶口3的顶部端面存在不平整的情况,弹性环状内垫2的弹性特性也可以对这种不平整有补偿作用,进一步保证密封的严密性,使得密封更加可靠,对瓶口3的适应能力更强。

在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3和图7所示,为了便于装配同时保证密封性,瓶口3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孔径缩小的环形密封颈31,环形密封颈31的顶部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承压环32,承压环32的上表面构成瓶口3的顶部端面,环形密封颈31的内侧壁与环形内塞11的外侧壁形成过盈配合。可以理解,一般承压环32的外径小于瓶口3的外径。优选地,环形密封颈31与承压环32连接处的内壁形成过渡弧面33,以对瓶盖1与瓶口3的装配起到导向作用。

另外,为了在进行放盖工艺时便于对瓶口3进行支撑,在瓶口3的外侧壁且位于瓶盖1的下方形成有支撑凸环34。利用支撑凸环34可以方便将瓶口3支撑在相应的设备上,便于对其进行安装瓶盖1。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瓶口3与瓶盖1的固定,瓶口3的外侧壁与瓶盖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具体是,螺纹结构包括设在瓶口3的外侧壁上的外螺纹35以及设在瓶盖1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12,通过螺纹旋拧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操作简便。

安装时,瓶盖1通过内螺纹12与和瓶口3的外螺纹35旋转配合,直到弹性环状内垫2的下表面与瓶口3的顶部端面接触为止,通过螺纹的旋拧力,便可使得弹性环状内垫2与瓶口3的顶部端面紧密结合。

当然,对于瓶口3的外侧壁与瓶盖1的内侧壁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便于操作者对瓶盖1进行旋拧,在瓶盖1的外侧壁形成有竖条纹13,以增加人手与瓶盖1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在瓶盖1的上表面中心下凹形成藏胶槽14。

由于加工时瓶盖1采用注塑工艺成型,注塑时先将熔化的物料注入模具的模腔中,注入结束时,物料可能会存在溢出的情况而造成瓶盖1的顶部表面存在凸刺。通过藏胶槽14的设置,能够将溢出的部分隐藏在藏胶槽14中,避免瓶盖1的顶部表面存在凸刺而割伤使用者。

进一步地,瓶还包括顶部开口且底部封闭的瓶体(在图1中并未示出),瓶口3形成在瓶体的顶部开口端。

其中,瓶盖1和瓶口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对于瓶体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瓶体的侧部具有把手。此种具有把手的瓶体由于无法采用注塑工艺,只能采用挤吹工艺成型,因此容易存在瓶口3不平整,通过上述的弹性环状内垫2能很好地补偿,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和瓶口,所述瓶盖为顶部封闭且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在所述瓶盖的顶部内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内塞;

在所述瓶盖的顶部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环形内塞的外围设有弹性环状内垫,所述瓶口插设在所述环形内塞和所述瓶盖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瓶口的外侧壁与所述瓶盖的内侧壁之间能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瓶口的内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塞的外侧壁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瓶口的顶部端面顶靠在所述弹性环状内垫的下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口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孔径缩小的环形密封颈,所述环形密封颈的顶部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承压环,所述承压环的上表面构成所述瓶口的顶部端面,所述环形密封颈的内侧壁与所述环形内塞的外侧壁形成过盈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密封颈与所述承压环连接处的内壁形成过渡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瓶口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瓶盖的下方形成有支撑凸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口的外侧壁与所述瓶盖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瓶口的外侧壁上的外螺纹以及设在所述瓶盖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瓶盖的外侧壁形成有竖条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瓶盖的上表面中心下凹形成藏胶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还包括顶部开口且底部封闭的瓶体,所述瓶口形成在所述瓶体的顶部开口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侧部具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瓶,包括瓶盖和瓶口,瓶盖为顶部封闭且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在瓶盖的顶部内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内塞。在瓶盖的顶部内表面且位于环形内塞的外围设有弹性环状内垫,瓶口插设在环形内塞和瓶盖的内侧壁之间。瓶口的外侧壁与瓶盖的内侧壁之间能拆卸地固定连接,瓶口的内侧壁与环形内塞的外侧壁形成过盈配合,瓶口的顶部端面顶靠在弹性环状内垫的下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瓶能够对瓶口不光滑的因素进行补偿,保证瓶盖与瓶口之间有效的外密封,密封更加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郭静宇;张海龙;孙云峰;张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69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