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的安装结构,以及一种取景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安装结构是将电机、电机法兰、基座依次连接,按顺序排列,这样电机处于电机法兰的a面,基座处于电机法兰的b面。然后在电机本体端进行螺栓锁紧。但是在某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电机的六个方位都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无法进行螺栓锁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电机的六个方位都处于半封闭状态下的电机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的六个方位都处于半封闭状态下的电机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机、电机法兰和电机支架;所述电机和电机支架与所述电机法兰螺栓连接;所述电机支架包括前支板;所述电机的本体和所述前支板位于所述电机法兰的同侧。
较佳的,所述前支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电机的本体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电机法兰与所述前支板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通孔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电机的本体尺寸;
所述电机法兰上设置有椭圆孔;连接螺栓穿过所述椭圆孔与所述前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取景器,包括上述的电机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机安装结构中,电机的本体和电机支架的前支板位于电机法兰的同侧,可用于六个方位都处于半封闭状态下的电机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机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取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机1、电机法兰2和电机支架3,电机1和电机支架3与电机法兰2螺栓连接,电机支架3包括前支板3a,电机1的本体和前支板3a位于电机法兰2的同侧。
前支板3a上设置有通孔3b,电机1的本体穿过通孔3b,电机法兰2与前支板3a固定连接。
通孔3b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电机1的本体尺寸。
电机法兰2上设置有椭圆孔2a,连接螺栓4穿过椭圆孔2a与前支板3a连接。椭圆孔2a的设置,有利于同步带机构12张紧后的锁紧。
上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可应用于一种取景器。
如图3所示,上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安装时,电机1的本体穿过通孔3b,电机1通过4颗m5的螺栓连接到电机法兰2上,电机法兰2通过4颗连接螺栓4穿过椭圆孔2a与电机支架3的前支板3a锁紧,电机1的本体和前支板3a位于电机法兰2的同侧,便于将电机1和模组11并排排列。而在前支板3a上攻螺纹孔、在电机法兰2上设计椭圆孔2a的这种张紧布局,预留了高度方向的张紧余量,当同步带机构12在张紧螺栓13的作用下张紧后,依然可以通过连接螺栓4将电机安装结构锁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包括电机(1)、电机法兰(2)和电机支架(3);所述电机(1)和电机支架(3)与所述电机法兰(2)螺栓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电机支架(3)包括前支板(3a);所述电机(1)的本体和所述前支板(3a)位于所述电机法兰(2)的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支板(3a)上设置有通孔(3b);所述电机(1)的本体穿过所述通孔(3b);所述电机法兰(2)与所述前支板(3a)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通孔(3b)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电机(1)的本体尺寸;
所述电机法兰(2)上设置有椭圆孔(2a);连接螺栓(4)穿过所述椭圆孔(2a)与所述前支板(3a)连接。
4.一种取景器,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