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涉及污泥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市政污泥是指城市污水处理厂经浓缩脱水后排出的泥块或泥饼,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以及n、p、k等营养元素,如果处置不当,不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对资源造成浪费。污泥的处理技术分为前处理、中间处理和终端处理三个步骤。其中,前处理主要是进行浓缩和脱水操作,浓缩过程使含水率大于99%的二沉污泥和含水率大于97%的初沉污泥转变为含水率在95~97%的污泥,再经过机械脱水,使污泥的含水率降至75~80%;终端处理主要是焚烧、卫生填埋、资源化利用等几种方式。
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19527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焚烧装置,包括输料筒和底座;输料筒位于底座上端,输料筒一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输料筒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料口,输料筒上端一侧设置有出气管,输料筒上端设置有多个燃气嘴,输料筒一侧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前端设置有轴杆,轴杆一端深入输料筒,轴杆两端与输料筒衔接处外侧套有轴承,轴杆位于输料筒内部段外侧设置有螺旋叶,螺旋叶焊接在轴杆上侧,进料口底端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一端嵌入进料口内部,调节板与进料口之间滑动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前期处理和中期处理会去除大部分污泥中的有害金属物质,但是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依然会掺杂大量小颗粒污染物,这种污染物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仍然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出气管,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和第二烟气过滤机构,所述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包括与出气管贯通连接的安装筒、若干可拆卸连接于安装筒上的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上的第一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清洁组件位于安装筒的内腔中,所述第二烟气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桶、设置于过滤桶中的第二清洁组件,所述安装筒与过滤桶贯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出气管中排出的气体先后通过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和第二烟气过滤机构,在经过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和第二烟气过滤机构的过程中,烟气被第一清洁组件和第二清洁组件过滤,使得烟气中的小颗粒污染物可以被再次过滤,从而提高排入空气中的烟气质量,改善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第一清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板上转动板、固定连接于转动板上的u型安装架、可拆卸连接于u型安装架上的清洁套筒,所述u型安装架沿安装筒的宽度方
向设置,所述清洁套筒沿安装筒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清洁套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放置有活性炭颗粒,所述清洁套筒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挡放置槽槽口的滤网,相邻所述安装板上的u型安装架的u型槽开口相向设置,相邻所述安装板上的u型安装架交叉设置,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清洁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滤网的固定装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在经过第一烟气过滤机构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u型安装架转动,u型安装架转动时带动清洁套筒转动,当烟气触碰到清洁套筒上时,烟气中部分小颗粒污染物被活性炭颗粒吸附,从而起到过滤烟气的效果。
10.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滤网上插接杆、固定连接于插接杆的弹性卡块,所述清洁套筒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杆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弹性卡块挤压卡合的卡位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滤网进行安装时,将滤网覆盖于清洁套筒的侧壁上,并且将插接杆插接于插接槽中,利用弹性卡块与卡位槽的卡合使插接杆与插接槽插接牢固。
12.可选的,所述第二清洁组件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于过滤桶中的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连接外界水源,所述水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朝向第一过滤板,所述水管中的水流遮挡于通气孔的进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气进入第二烟气过滤机构中时,烟气经过第一过滤板时,烟气会首先与第一过滤板板面的水流接触再从通气孔中排出,水流可以对烟气中部分小颗粒污染物再次过滤,从而起到净化烟气的效果。
14.可选的,所述过滤桶的底面上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中固定连接有若干拦截海绵,所述拦截海绵遮挡于流道的内腔,所述过滤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流道贯通的槽口,所述过滤桶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挡槽口的槽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携带部分小颗粒污染入流落至流道中,并被拦截海绵阻挡,随着水流的不断增多,拦截海绵吸水饱和后水流可以从槽口排出,水流中的小颗粒污染物则会被拦截海绵拦截。
16.可选的,所述通气孔靠近第一烟气过滤机构一端开口的口径小于其远离第一烟气过滤机构一端的开口口径。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有利于烟气排通更流畅,同时能够减少烟气中的小颗粒污染物进入通气孔的数量,有利于提高第一过滤板的过滤效果。
18.可选的,所述过滤桶中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过滤板之间,所述第二过滤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过滤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在第二烟气过滤机构中流通时,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二过滤板转动,第二过滤板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加快过滤桶中的空气流通速度,有利于增大烟气与第一过滤板上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第二烟气过滤机构对于烟气的过滤效果。
20.可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的板面上粘设有双面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的流动加快时,烟气中的部分小颗粒杂质会粘附在双面胶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二烟气过滤机构对于烟气的过滤效果。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和第二烟气过滤机构,可以对烟气中的小颗粒污染物进行多次过滤,有利于提高排入空气中的烟气质量,改善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2.通过转动杆、第二过滤板、双面胶的设置,可以进一步过滤烟气中的小颗粒污染物,提高对于烟气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和第二烟气过滤机构的剖面图示意图。
25.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26.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27.图5是图2中c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28.图6是图2中d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29.图7是图2中e处放大图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输料筒;3、出气管;41、安装筒;42、安装板;431、转动板;432、u型安装架;4321;支杆;433、清洁套筒;44、过滤桶;451、第一过滤板;5、第一进气孔;6、第一出气孔;7、第一连接管道;8、安装槽;9、第一驱动电机;10、放置槽;11、活性炭颗粒;12、滤网;13、固定装置;131、插接杆;132、弹性卡块;14、插接槽;15、卡位槽;16、第二进气孔;17、第二出气孔;18、第二连接管道;19、通气孔;20、水管;21、转动杆;22、第二驱动电机;23、第二过滤板;24、双面胶;25、流道;26、拦截海绵;27、槽口;28、槽板;2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
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
实施例
33.参照图1,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输料筒2、出气管3,其中,底座1上沿输料筒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对从出气管3中排出的烟气进行过滤的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和第二烟气过滤机构。
34.参照图2,第一烟气过滤装置包括安装筒41、安装板42、设置于安装板42上的第一清洁组件。
35.其中,安装筒41呈长方体设置,安装筒41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安装筒4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5和第一出气孔6,第一进气孔5和第一出气孔6分别位于安装筒41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第一进气孔5位于安装筒41侧壁靠近其底面一端,第一出气孔6位于安装筒41侧壁靠近其顶面一端。
36.参照图2,出气管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道7,第一连接管道7与安装筒41的第一进气孔5贯通连接。
37.参照图2,安装筒41的侧壁上开设有3个安装槽8,安装槽8的内腔呈长方体设置。其中两个安装槽8位于第一进气孔5所在的侧壁上,另外一个安装槽8位于第一出气孔6所在的侧壁上,三个安装槽8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远离出气管3一端的安装槽8位于靠近出气管3一端的两个安装槽8中间。
38.参照图2,安装板42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槽8中,安装板42呈长方体设置,安装板42封盖于安装槽8的槽口,安装板42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在安装槽8中。
39.参照图2和图3,第一清洁组件包括转动板431、固定连接于转动板431上的u型安装架432、可拆卸连接于u型安装架432上的清洁套筒433。
40.其中,转动板431转动连接于安装板42朝向安装筒41内腔一侧的侧壁上,且转动板431沿平行于安装板42的板面方向设置。
41.参照图2和图3,u型安装架432沿安装筒41的宽度方向设置,u型安装架43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杆4321,两个支杆4321均沿安装筒41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
42.参照图2和图4,位于安装筒41的不同侧壁上的相邻两个安装板42上的u型安装架432的u型槽槽口相向设置,同时,该相邻的两个u型安装架432交叉设置,其中一个u型架的支杆4321插接于另一个u型架中的u型槽中。
43.参照图2和图3,安装板4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板43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电机9位于安装板42背向u型安装架432的侧壁上,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转动板431所在的转轴上。
44.参照图2和图4,清洁套筒433呈圆柱状设置,清洁套筒433包括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弧面板,清洁套筒433沿支杆4321的长度方向套设于支杆4321上。清洁套筒43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10,放置槽10的内腔呈长方体设置。放置槽10中放置有活性炭颗粒11。
45.参照图2和图5,清洁套筒433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挡放置槽10槽口的滤网12,滤网12呈弧面状设置,滤网12贴附在清洁套筒433的外筒壁上并对放置槽10中的活性炭颗粒11进行遮挡,滤网12网孔孔径小于活性炭颗粒11的颗粒直径,可以防止活性炭颗粒11从放置槽10中掉落。
46.参照图2和图5,清洁套筒43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滤网12的固定装置13,固定装置13包括插接杆131、弹性卡块132。其中,插接杆131呈圆柱状设置且固定连接于滤网12的侧壁上,弹性卡块132固定连接于插接杆131的侧壁上,弹性卡块132呈半球状设置,弹性卡块132采用柔性橡胶制成。
47.参照图2和图5,清洁套筒433的外筒壁上开设有插接槽14,插接槽14的内腔呈圆柱状设置且沿垂直于清洁套筒433的外筒壁方向设置。插接槽14的内壁上开设有卡位槽15,卡位槽15的内腔呈半球状设置。当滤网12覆盖在清洁套筒433的外筒壁上时,插接杆131插接于插接槽14中,插接杆131与插接槽14插接完成后弹性卡块132与卡位槽15挤压卡合,从而使插接杆131与插接槽14插接牢固。
48.参照图2和图6,第二烟气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桶44、设置于过滤桶44中的第二清洁组件。
49.其中,过滤桶44呈长方体状设置,过滤桶44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孔16和第二出气孔
17,第二进气孔16和第二出气孔17分别位于过滤桶44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第二进气孔16位于过滤桶44侧壁靠近其底面一端,第二出气孔17位于过滤筒侧壁靠近其顶面一端。
50.参照图2和图6,第一出气孔6与第二进气孔1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道18。
51.参照图2和图6,第二清洁组件包括3个可拆卸连接于过滤桶44中的第一过滤板451,第一过滤板451呈长方体设置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过滤板451的侧壁与过滤桶44的底面以及侧壁均贴合抵触。第一过滤板451遮挡于第二进气孔16和第二出气孔17之间。
52.参照图2和图6,第一过滤板451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9,通气孔19贯通第一过滤板451的板面,通气孔19的内腔呈圆台状设置,通气孔19靠近第二进气孔16一端的口径小于其远离第二进气孔16一端的口径。
53.参照图2和图6,第一过滤板451朝向第二进气孔1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管20,水管20贯通外界水源,水管20沿第一过滤板451的板面水平设置。
54.参照图2和图6,水管20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出水孔沿水管2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出水孔第一过滤板451,水管20中喷出的水流喷向第一过滤板451并顺势在板面上向下流淌形成一层水墙,水墙遮挡于通气孔19的进口前。
55.参照图2和图6,过滤桶44中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杆21,转动杆21与过滤桶44的上顶面转动连接,转动杆21沿竖直方向设置。两根转动杆21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过滤板451之间。
56.参照图2和图6,过滤桶44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22,第二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于转动杆21的顶端。
57.参照图2和图6,转动杆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23,第二过滤板23呈圆盘状设置且倾斜设置。第二过滤板23与转动杆21形成的夹角为30度。
58.参照图2和图6,第二过滤板2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9,通孔29的内腔呈圆柱状设置。第二过滤板23的板面上粘设有双面胶24。
59.参照图2和图7,过滤桶44的底面上开设有流道25,流道25的内腔呈长方体设置且沿垂直于第一过滤板451的板面方向设置。
60.参照图2和图7,流道25中固定连接有3块拦截海绵26,拦截海绵26呈长方体设置,3块拦截海绵26等间距排列在流道25中,拦截海绵26遮挡于流道25的内腔。
61.参照图2和图7,过滤桶4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流道25贯通的槽口27,槽口27呈长方体设置。过滤桶44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挡槽口27的槽板28,槽板28呈长方体设置,槽板28塞设于槽口27中。
62.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烟气在经过第一烟气过滤机构时,第一驱动电机9带动u型安装架432转动,u型安装架432转动时带动清洁套筒433转动,当烟气触碰到清洁套筒433上时,烟气中部分小颗粒污染物被活性炭颗粒11吸附;当烟气进入第二烟气过滤机构中时,烟气经过第一过滤板451时,烟气会首先与第一过滤板451板面的水流接触再从通气孔19中排出,水流可以对烟气中部分小颗粒污染物再次过滤,同时烟气在过滤桶44中流通时,第二驱动电机22带动转动杆21转动,转动杆21带动第二过滤板23转动,第二过滤板23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加快过滤桶44中的空气流通速度,烟气中的部分小颗粒杂质会粘附在双面胶24上。
63.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和第二烟气过滤机构,所述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包括与出气管(3)贯通连接的安装筒(41)、若干可拆卸连接于安装筒(41)上的安装板(42)、设置于安装板(42)上的第一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清洁组件位于安装筒(41)的内腔中,所述第二烟气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桶(44)、设置于过滤桶(44)中的第二清洁组件,所述安装筒(41)与过滤桶(44)贯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板(42)上转动板(431)、固定连接于转动板(431)上的u型安装架(432)、可拆卸连接于u型安装架(432)上的清洁套筒(433),所述u型安装架(432)沿安装筒(4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清洁套筒(433)沿安装筒(4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清洁套筒(43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10),所述放置槽(10)中放置有活性炭颗粒(11),所述清洁套筒(433)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挡放置槽(10)槽口的滤网(12),相邻所述安装板(42)上的u型安装架(432)的u型槽开口相向设置,相邻所述安装板(42)上的u型安装架(432)交叉设置,所述安装板(4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转动板(43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9),所述清洁套筒(43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滤网(12)的固定装置(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3)包括固定连接于滤网(12)上插接杆(131)、固定连接于插接杆(131)的弹性卡块(132),所述清洁套筒(433)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杆(131)插接的插接槽(14),所述插接槽(14)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弹性卡块(132)挤压卡合的卡位槽(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洁组件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于过滤桶(44)中的第一过滤板(451),所述第一过滤板(45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451)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19),所述第一过滤板(45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管(20),所述水管(20)连接外界水源,所述水管(20)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朝向第一过滤板(451),所述水管(20)中的水流遮挡于通气孔(19)的进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桶(44)的底面上开设有流道(25),所述流道(25)中固定连接有若干拦截海绵(26),所述拦截海绵(26)遮挡于流道(25)的内腔,所述过滤桶(4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流道(25)贯通的槽口(27),所述过滤桶(44)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挡槽口(27)的槽板(28)。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9)靠近第一烟气过滤机构一端开口的口径小于其远离第一烟气过滤机构一端的开口口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桶(44)中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转动杆(2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23),所述第二过滤板(23)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过滤板(451)之间,所述第二过滤板(23)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过滤板(2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9),所述过滤桶(4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杆(2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2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23)的板面上粘设有双面胶(2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污泥再生资源化处理装置,涉及污泥处理技术的领域,其包括底座、出气管,底座上设置有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和第二烟气过滤机构,第一烟气过滤机构包括与出气管贯通连接的安装筒、若干可拆卸连接于安装筒上的安装板、设置于安装板上的第一清洁组件,第一清洁组件位于安装筒的内腔中,第二烟气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桶、设置于过滤桶中的第二清洁组件,安装筒与过滤桶贯通连接。本申请具有可以改善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的效果。染的问题的效果。染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莉 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公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8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