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加工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凸轮轴抛光系统。
背景技术:
2.凸轮轴是汽车发动机关键零件之一,主体是一根与气缸组长度近似相同的圆柱形棒体,上面套有若干个凸轮,用于驱动气门,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
3.在凸轮轴抛光的过程中,通常通过人工或机械控制砂带对凸轮整体进行抛光,使其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但由于凸轮特殊的结构,在对凸轮整体进行抛光时,容易造成凸轮凸部抛光过度,影响凸轮轴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轴抛光系统,能够解决凸轮抛光过度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凸轮轴抛光系统,包括:机架、控制装置、凸轮轴固定装置、抛光装置和砂带输送装置,控制装置、凸轮轴固定装置、抛光装置和砂带输送装置均设置于机架上,且凸轮轴固定装置、抛光装置和砂带输送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抛光装置位于凸轮轴固定装置的侧方,砂带输送装置与抛光装置相连接;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立架和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立架固定于机架上,抛光组件包括主抛光臂、副抛光臂、限位螺栓、夹紧气缸与抛光轮组;主抛光臂设有两个,两主抛光臂均转动安装于抛光立架,两主抛光臂前侧均设置有副抛光臂,两副抛光臂上下相对设置,且副抛光臂后端部与相应的主抛光臂转动连接,副抛光臂前端安装有抛光轮组,两抛光轮组之间形成抛光空间,所述限位螺栓活动穿设于主抛光臂且与副抛光臂固定连接,限位螺栓套装有第一压缩弹簧,且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主抛光臂与副抛光臂之间;夹紧气缸安装于两主抛光臂的后侧之间。
6.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抛光系统,所述抛光轮组包括第一抛光轮、第二抛光轮与第三抛光轮,所述第一抛光轮、第二抛光轮与第三抛光轮均转动设置于副抛光臂上,第一抛光和第二抛光轮呈上下布置,第三抛光轮位于第二抛光轮后侧。
7.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抛光系统,所述凸轮轴固定装置包括滑轨、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驱动机构、转动机构与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基座和滑轨均设置于机架上,第一基座固定安装于滑轨一侧,第二基座滑动安装于滑轨上,驱动机构连接第二基座与机架,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为两组并相对设置,转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基座上,并与其中一夹持机构连接,另一夹持机构转动设置于第二基座上。
8.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抛光系统,所述砂带输送装置包括:砂带盘,转动设置于抛光立架顶部;卷带机构,包括卷带电机、辊筒和齿轮,所述辊筒设置为两个,两所述辊筒平行布置并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上,两所述辊筒的端部均设置有齿轮,两齿轮啮合,卷带电机设置于机架上,并与其中一滚筒连接;第一导轮,设置为两个并均转动设置于抛光立架,两第一导轮分设于两主抛光臂的上下两侧;第二导轮,设置为两个并分设于两主抛光臂的相对侧,所述第二导轮位于抛光轮组的后侧并与对应的主抛光臂转动连接;导向组件,设置
为两组并分设于两主抛光臂的前侧;砂带压紧机构,位于两主抛光臂的上方,包括压紧气缸与压紧块,所述压紧气缸设置于抛光立架上,所述压紧块设置于压紧气缸的活动端。
9.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抛光系统,还包括感应检测装置,所述感应检测装置设置于位于下侧的主抛光臂的底部,且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间隔设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之间形成供砂带穿过的偏移检测空间。
10.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抛光系统,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
11.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抛光系统,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轮座、电动推杆、导轮架、导轮本体、第二压缩弹簧与制动胶块,所述导轮座滑动设置于主抛光臂,所述电动推杆分别连接主抛光臂与导轮座,且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导轮架滑动设置于导轮座一侧,导轮本体转动安装于导轮架前侧,第二压缩弹簧两端连接导轮架的后侧与导轮座另一侧,所述制动胶块设置于主抛光臂,并位于导轮本体前侧;导轮本体与制动胶块之间形成供砂带穿过的导向空间。
12.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抛光系统,所述主抛光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导轮座上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设于滑槽中,所述电动推杆设置于滑槽内。
13.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凸轮轴抛光系统,所述第一抛光轮、第二抛光轮、第三抛光轮、第一导轮与导轮本体均设置为包胶轮。
14.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将需要抛光的凸轮轴夹装在凸轮轴固定装置之间,砂带输送装置控制更换砂带,抛光装置对固定好的凸轮轴进行抛光,抛光时,两组相对设置的副抛光臂上前端设置的两组抛光轮组对凸轮轴进行抛光,在凸轮凸部与抛光轮组上的砂带接触时,副抛光臂相对主抛光臂转动,限位螺栓与压缩弹簧对副抛光臂进行限位与复位,副抛光臂转动时,抛光轮组向远离凸轮轴的方向移动,减少对凸轮凸部的摩擦,避免抛光过度。
1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凸轮轴抛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凸轮轴固定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图1中砂带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导向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感应检测装置与砂带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7.图中:1.机架,2.凸轮轴固定装置,21.滑轨,22.第一基座,23.第二基座,24.转动机构,25.驱动机构,26.夹持机构,3.抛光装置,31.抛光立架,321.主抛光臂,322.副抛光臂,323.限位螺栓,324.夹紧气缸,325.抛光轮组,325a.第一抛光轮,352b.第二抛光轮,325c.第三抛光轮,326.第一压缩弹簧,4.砂带输送装置,41.砂带盘,42.卷带机构,421.辊
筒,422.齿轮,43.第一导轮,44.第二导轮,45.导向组件,451.导轮座,452.电动推杆,453.导轮架,454.导轮本体,455.第二压缩弹簧,456.制动胶块,457.滑槽,46.砂带压紧机构,461.压紧气缸,462.压紧块,5.感应检测装置,51.第一传感器,52.第二传感器,6.砂带。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1.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2.参照图1
‑
图7,一种凸轮轴抛光系统,包括:机架1、控制装置、凸轮轴固定装置2、抛光装置3和砂带输送装置4,控制装置、凸轮轴固定装置2、抛光装置3和砂带输送装置4均设置于机架1上,且凸轮轴固定装置2、抛光装置3和砂带输送装置4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抛光系统中各个部件的活动与运转,砂带输送装置4与抛光装置3相连接,砂带6通过砂带输送装置4绕装于抛光装置3上,并通过砂带6对凸轮轴进行抛光。
23.抛光装置3包括抛光立架31以及安装于抛光立架31的抛光组件,抛光立架31固定于机架1上,抛光组件包括主抛光臂321、副抛光臂322、限位螺栓323、夹紧气缸324与抛光轮组325;主抛光臂321设有两个,两主抛光臂321均转动安装于抛光立架31,两主抛光臂321前侧均设置有副抛光臂322,两副抛光臂322上下相对设置,且副抛光臂322后端部与相应的主抛光臂321转动连接,副抛光臂322前端安装有抛光轮组325,限位螺栓323活动穿设于主抛光臂321且与副抛光臂322固定连接,限位螺栓323套装有第一压缩弹簧326,且第一压缩弹簧326位于主抛光臂321与副抛光臂322之间;夹紧气缸324安装于两主抛光臂321的后侧之间。使用时,通过夹紧气缸324张开主抛光臂321前侧,控制凸轮轴固定装置2将凸轮轴夹紧移送至两主抛光臂321之间,并卡夹在两主抛光臂321前侧的两副抛光臂322之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抛光组件设置为多组,并与凸轮轴上的凸轮轴一一对应,当凸轮轴上有多个凸轮轴时,相应的安装多组抛光组件,实现各个凸轮轴同时抛光。通过凸轮轴固定装置2控制凸轮轴转动,在转动时通过相对设置的两副抛光臂322前侧的抛光轮组325对其进行抛光,抛光时,当凸轮轴上凸轮的凸部转动至抛光轮组325处时,抛光轮组325受力,带动副抛光臂322转动,抛光轮组325向远离凸轮轴的方向运动,减小对凸轮凸部的抛光,实现避免凸轮凸部抛光过度的效果;当凸轮轴上凸轮的凸部转动经过抛光轮组325处时,副抛光臂
322在限位螺栓323及第一压缩弹簧326的作用下复位,对凸轮的其他部位进行抛光。
24.优选地,抛光轮组325包括第一抛光轮325a、第二抛光轮325b与第三抛光轮325c,第一抛光轮325a、第二抛光轮325b与第三抛光轮325c均转动设置于副抛光臂322上,第一抛光轮325a位于第二抛光轮325b上侧,第三抛光轮325c位于第二抛光轮325b后侧。砂带6依次绕设于第一抛光轮325a、第二抛光轮325b与第三抛光轮325c。
25.优选地,凸轮轴固定装置2包括滑轨21、第一基座22、第二基座23、驱动机构25、转动机构24与夹持机构26,第一基座22和滑轨21均设置于机架1上,第一基座22固定安装于滑轨21一侧,第二基座23滑动安装于滑轨21上,驱动机构25连接第二基座23与机架1,夹持机构26设置为两组并相对设置,转动机构24设置于第一基座22上,并与其中一夹持机构26连接,另一夹持机构26转动设置于第二基座23上。使用时,驱动机构25驱动第二基座23在滑轨21上运动,将凸轮轴夹持固定在第一基座22与第二基座23上相对设置的两夹持机构26之间,并将凸轮轴移送至抛光组件的两抛光轮组325之间,转动机构24控制夹持机构26带动凸轮轴轴转动,进行抛光处理。
26.滑轨21设置为至少一条,驱动机构25可以是电机、丝杆、滑块,或者电机、同步带轮、同步带,或者气缸、滑块。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电机设置在机架1上,滑块设置于第二基座23底部,丝杆传动连接在电机与滑块之间,由此,能够通过驱动机构25驱动第二基座23沿着滑轨21移动,以实现对凸轮轴的夹持固定。转动机构24设置为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安装于第一基座22上,转动电机输出端与夹持机构26连接,进而通过转动电机带动夹持机构26与两夹持机构26之间夹持固定的凸轮轴转动。夹持机构26设置为夹持式顶尖,凸轮轴两端设置有与顶尖配合的顶孔,使用时将顶尖顶入顶孔对凸轮轴进行固定。
27.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4、驱动机构25与夹持机构26均不局限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使用其他的具有上述功能的机构组件。例如,转动机构24设置为转动电机、皮带与皮带轮,皮带轮转动固定于第一基座22上的夹持机构26,转动电机固定设置于第一基座22上,皮带绕设于皮带轮与转动电机,电机启动时,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转动,进而带动夹持机构26与两夹持机构26之间夹持固定的凸轮轴转动。
28.优选地,砂带输送装置4包括砂带盘41、卷带机构42、第一导轮43、第二导轮44、导向组件45与砂带压紧机构46。其中,砂带盘41转动设置于抛光立架31顶部,用于放置砂带6。卷带机构42包括卷带电机、辊筒421和齿轮422,辊筒421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上,两辊筒421的端部均设置有齿轮422,两齿轮422啮合,卷带电机设置于机架1上,并与其中一辊筒421连接,两辊筒421将砂带6夹置其中,通过卷带电机带动齿轮422与辊筒421转动,带动砂带6在抛光装置3中转动,便于自动更换抛光后的砂带6。第一导轮43设置为两个并均转动设置于抛光立架31,两第一导轮43分设于两主抛光臂321的上下两侧,用于砂带6导向与固定;第二导轮44设置为两个并分设于两主抛光臂321的相对侧,第二导轮44位于抛光轮组325的后侧并与对应的主抛光臂321转动连接,用于砂带6导向与固定。导向组件45设置为两组并分设于两主抛光臂321的前侧。砂带压紧机构46包括压紧气缸461与压紧块462,压紧气缸461设置于抛光立架31上,压紧块462设置于压紧气缸461活动端,对砂带6进行紧固,使砂带6不易发生偏动。通过上述装置,砂带6自砂带盘41起,依次绕设于砂带压紧机构46、上主抛光臂321上的第一导轮43、上主抛光臂321上的导向组件45、上主抛光臂321上的抛光轮组325、上抛光臂上的第二导轮44、下主抛光臂321上的第二导轮44、下主抛光臂321上的抛光
轮组325、下主抛光臂321上的导向组件45、下抛光臂上的第一导轮43与卷带机构42。
29.进一步地,凸轮轴抛光系统还包括感应检测装置5,感应检测装置5设置于位于下侧的主抛光臂321的底部,且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感应检测装置5包括第一传感器51与第二传感器52,第一传感器51与第二传感器52间隔设置;第一传感器51和第二传感器52之间形成供砂带6穿过的偏移检测空间,当砂带6发生偏动时,第一传感器51将第二传感器52产生电信号并传送至控制装置。例如,当砂带6正常运动时,均不进入第一传感器51或第二传感器52的检测空间,当砂带6向第一传感器51偏动时,随即进入第一传感器51的检测空间,第一传感器51产生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装置。
30.优选地,第一传感器51与第二传感器52为光电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
31.导向组件45包括导轮座451、电动推杆452、导轮架453、导轮本体454、第二压缩弹簧455与制动胶块456,导轮座451滑动设置于主抛光臂321,电动推杆452分别连接主抛光臂321与导轮座451,且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导轮架453滑动设置于导轮座451一侧,导轮本体454转动安装于导轮架453前侧,第二压缩弹簧455两端连接导轮架453的后侧与导轮座451另一侧,制动胶块456通过安装架架设于主抛光臂321,并位于导轮本体454前侧,即安装架固定设置于主抛光臂321上,制动胶块456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上;导轮本体454与制动胶块456之间形成供砂带6穿过的导向空间,当砂带6在抛光过程中发生偏动时,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推杆452推动导轮座451,导向组件45对砂带6进行调整,使砂带6回复正常;当砂带6在抛光过程中发生断裂时,导轮本体454受力骤减,第二压缩弹簧455推动导轮架453与导轮本体454,导轮本体454与制动胶块456配合将断裂后的砂带6夹置其中,避免砂带6整条松脱,便于后续重新上带。
32.优选地,主抛光臂321上设置有滑槽457,导轮座451上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滑块,滑块滑动卡设于滑槽457中,电动推杆452设置于滑槽457内,电动推杆452的活动端连接导轮座451,便于电动推杆452推动导轮座451对砂带6进行调整。
33.优选地,实施例中的第一抛光轮325a、第二抛光轮325b、第三抛光轮325c、第一导轮43与导轮本体454均设置为包胶轮,提高凸轮轴抛光系统整体的耐磨性。
34.进一步地,凸轮轴抛光系统还包括抛光液装置,抛光液装置设置为多组,并与抛光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抛光组件上方,在抛光时增加抛光液对凸轮轴进行淋洗,加快抛光速度,提高抛光质量。
35.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设置为plc 控制装置,通过 plc 编程设定相关参数,对凸轮轴抛光系统整体进行控制。
36.本发明提供一种凸轮轴抛光系统,通过上述结构,将需要抛光的凸轮轴夹装在凸轮轴固定装置2之间,砂带输送装置4控制更换砂带6,抛光装置3对固定好的凸轮轴进行抛光,抛光时,两组相对设置的副抛光臂322上前端设置的两组抛光轮组325对凸轮轴进行抛光,在凸轮凸部与抛光轮组325上的砂带6接触时,副抛光臂322相对主抛光臂321转动,限位螺栓323与压缩弹簧对副抛光臂322进行限位与复位,副抛光臂322转动时,抛光轮组325向远离凸轮轴的方向移动,减少对凸轮凸部的摩擦,避免抛光过度。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71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