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喷砂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
背景技术:
2.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是一种进行不锈钢带喷砂的支撑设备,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基体表面的过程,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921260976.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齿轮外表面喷砂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喷砂装置本体,所述喷砂装置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喷砂槽,且所述支撑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喷砂槽底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喷砂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首先,传统喷砂装置仅对不锈钢带进行单面喷砂,翻面麻烦操作风险增加,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喷砂完成的不锈钢带不方便捆扎运输,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通过增加转面活动机构,便于对不锈钢带进行翻面喷砂,自动翻面减少人工翻面时间,喷砂效率大幅度提高,通过增加自动成卷机构,能够对不锈钢带进行自动成卷处理,便于成品短距离搬运、长途运输,减少占地面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包括喷砂装置,所述喷砂装置的外侧开设有可视镜,所述喷砂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喷砂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物料口添加,所述喷砂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面活动机构,所述转面活动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自动成卷机构。
8.优选的,所述喷砂装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滚压轴,所述滚压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台,所述喷砂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9.优选的,所述转面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滑轨盒、固定外壳、活动转动壳、转动轴、下传口、伸缩吸盘,所述活动转动壳位于连接台的上端,所述滑轨盒位于活动转动壳的两侧,所述固定外壳位于活动转动壳的内侧。
10.优选的,所述转面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滑轨盒、固定外壳、活动转动壳、转动轴、下传口、伸缩吸盘,所述伸缩吸盘位于转动轴的外侧,所述下传口位于转动轴的下端。
11.优选的,所述自动成卷机构包括转动底座、转动盘、转动轴、穿插杆、卷盘、穿插孔、转轴槽、卷盘连接管,所述转动盘位于转动底座的上端,所述转动轴位于转动盘的内侧,所
述穿插杆位于转动盘的四周,所述卷盘位于转动底座的内侧。
12.优选的,所述自动成卷机构包括转动底座、转动盘、转动轴、穿插杆、卷盘、穿插孔、转轴槽、卷盘连接管,所述卷盘连接管位于卷盘的之间,所述转轴槽位于卷盘连接管的内侧,所述穿插孔位于转轴槽的四周。
13.优选的,所述活动转动壳的两端通过滑轨盒与转面活动机构的两侧活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伸缩吸盘与转动轴的之间设置有电弧焊,所述伸缩吸盘的底端通过电弧焊与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转动底座的内侧通过转动盘、转动轴、穿插杆与卷盘的两端活动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卷盘与卷盘连接管的之间设置有焊接块,所述卷盘连接管的两端通过焊接块与卷盘的内侧固定连接。
17.(三)有益效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通过增加转面活动机构,便于对不锈钢带进行翻面喷砂,自动翻面减少人工翻面时间,喷砂效率大幅度提高,通过增加自动成卷机构,能够对不锈钢带进行自动成卷处理,便于成品短距离搬运、长途运输,减少占地面积,在使用前可以将喷砂装置、支撑架放置到平坦工作场地,连接物料口添加至物料传送仓,保证物料供应,将转面活动机构固定到连接台的上端,滑动活动转动壳检测是否能够正常转动,启动转面活动机构内部转动轴、伸缩吸盘,查看运作情况,调整完成以后启动喷砂装置内部滚压轴、传送带,查看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将自动成卷机构放置到喷砂装置的底端,将自动成卷机构的卷盘轴管位置对准下传口的预留位置,保证活动转动壳向上滑动后,漏出的下传口对准自动成卷机构,保证卷盘正常卷动,装置启动后,不锈钢带通过喷砂装置的一端进入,不锈钢带喷砂装置喷砂将0.9mm以上厚度的sus316lni12不锈钢带依次经过一次轧制、一次固溶处理、二次轧制、二次固溶处理、成品拉矫和成品分切处理,其中二次固溶退火步骤中采用了中温高速不完全退火,二次轧制步骤中采用了喷砂表面工作辊小压下量轧制,成品拉矫采用大倾斜小延伸控制版型,喷砂完成后通过传送带、滚压轴传送到转面活动机构中,通过转动轴、伸缩吸盘进行吸附转动翻面,再次进入喷砂装置中喷砂,完成两面喷砂以后,向上拉动活动转动壳,显露出下传口,将不锈钢带通过下传口向下传送,不锈钢带通过自动成卷机构中卷盘、卷盘连接管打扎成卷,由转动底座、转动盘、转动轴、穿插杆转动提供动力卷动,成卷完成后,将转动轴、穿插杆抽出,取出成卷进行使用、运输,整个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中喷砂装置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中转面活动机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中转面活动机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中自动成卷机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中自动成卷机构卷盘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喷砂装置;2、可视镜;3、转面活动机构;301、固定块;302、滑轨盒;303、固定外壳;304、活动转动壳;305、转动轴;306、下传口;307、伸缩吸盘;4、自动成卷机构;401、转动底座;402、转动盘;403、转动轴;404、穿插杆;405、卷盘;406、穿插孔;407、转轴槽;408、卷盘连接管;5、控制箱;6、物料口添加;7、滚压轴;8、连接台;9、支撑架;10、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
‑
4所示,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包括喷砂装置1,喷砂装置1的外侧开设有可视镜2,喷砂装置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5,喷砂装置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物料口添加6,喷砂装置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面活动机构3,转面活动机构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自动成卷机构4。
31.喷砂装置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滚压轴7,滚压轴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10,传送带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台8,喷砂装置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
32.转面活动机构3包括固定块301、滑轨盒302、固定外壳303、活动转动壳304、转动轴305、下传口306、伸缩吸盘307,活动转动壳304位于连接台8的上端,滑轨盒302位于活动转动壳304的两侧,固定外壳303位于活动转动壳304的内侧。
33.转面活动机构3包括固定块301、滑轨盒302、固定外壳303、活动转动壳304、转动轴305、下传口306、伸缩吸盘307,伸缩吸盘307位于转动轴305的外侧,下传口306位于转动轴305的下端。
34.活动转动壳304的两端通过滑轨盒302与转面活动机构3的两侧活动连接,通过转动轴305、伸缩吸盘307进行吸附转动翻面,再次进入喷砂装置1中喷砂,完成两面喷砂以后,向上拉动活动转动壳304,显露出下传口306,将不锈钢带通过下传口306向下传送。
35.伸缩吸盘307与转动轴305的之间设置有电弧焊,伸缩吸盘307的底端通过电弧焊与转动轴305的外侧固定连接。
36.实施例二:
37.如图1、2、5、6所示,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包括喷砂装置1,喷砂装置1的外侧开设有可视镜2,喷砂装置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5,喷砂装置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物料口添加6,喷砂装置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面活动机构3,转面活动机构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自动成卷机构4。
38.喷砂装置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滚压轴7,滚压轴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10,传送带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台8,喷砂装置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
39.自动成卷机构4包括转动底座401、转动盘402、转动轴403、穿插杆404、卷盘405、穿插孔406、转轴槽407、卷盘连接管408,转动盘402位于转动底座401的上端,转动轴403位于转动盘402的内侧,穿插杆404位于转动盘402的四周,卷盘405位于转动底座401的内侧。
40.自动成卷机构4包括转动底座401、转动盘402、转动轴403、穿插杆404、卷盘405、穿插孔406、转轴槽407、卷盘连接管408,卷盘连接管408位于卷盘405的之间,转轴槽407位于卷盘连接管408的内侧,穿插孔406位于转轴槽407的四周。
41.转动底座401的内侧通过转动盘402、转动轴403、穿插杆404与卷盘405的两端活动连接,通过自动成卷机构4中卷盘405、卷盘连接管408打扎成卷,由转动底座401、转动盘402、转动轴403、穿插杆404转动提供动力卷动,成卷完成后,将转动轴403、穿插杆404抽出。
42.卷盘405与卷盘连接管408的之间设置有焊接块,卷盘连接管408的两端通过焊接块与卷盘405的内侧固定连接。
43.工作原理:本发明包括喷砂装置1、可视镜2、转面活动机构3、固定块301、滑轨盒302、固定外壳303、活动转动壳304、转动轴305、下传口306、伸缩吸盘307、自动成卷机构4、转动底座401、转动盘402、转动轴403、穿插杆404、卷盘405、穿插孔406、转轴槽407、卷盘连接管408、控制箱5、物料口添加6、滚压轴7、连接台8、支撑架9、传送带10,本发明为一种超薄软态不锈钢带喷砂装置,在使用前可以将喷砂装置1、支撑架9放置到平坦工作场地,连接物料口添加6至物料传送仓,保证物料供应,将转面活动机构3固定到连接台8的上端,滑动活动转动壳304检测是否能够正常转动,启动转面活动机构3内部转动轴305、伸缩吸盘307,查看运作情况,调整完成以后启动喷砂装置1内部滚压轴7、传送带10,查看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将自动成卷机构4放置到喷砂装置1的底端,将自动成卷机构4的卷盘轴管位置对准下传口306的预留位置,保证活动转动壳304向上滑动后,漏出的下传口306对准自动成卷机构4,保证卷盘正常卷动,装置启动后,不锈钢带通过喷砂装置1的一端进入,不锈钢带喷砂装置1喷砂将0.9mm以上厚度的sus316lni12不锈钢带依次经过一次轧制、一次固溶处理、二次轧制、二次固溶处理、成品拉矫和成品分切处理,其中二次固溶退火步骤中采用了中温高速不完全退火,二次轧制步骤中采用了喷砂表面工作辊小压下量轧制,成品拉矫采用大倾斜小延伸控制版型,喷砂完成后通过传送带10、滚压轴7传送到转面活动机构3中,通过转动轴305、伸缩吸盘307进行吸附转动翻面,再次进入喷砂装置1中喷砂,完成两面喷砂以后,向上
拉动活动转动壳304,显露出下传口306,将不锈钢带通过下传口306向下传送,不锈钢带通过自动成卷机构4中卷盘405、卷盘连接管408打扎成卷,由转动底座401、转动盘402、转动轴403、穿插杆404转动提供动力卷动,成卷完成后,将转动轴403、穿插杆404抽出,取出成卷进行使用、运输,整个操作简单快捷,较为实用。
44.其中,不锈钢带依次经过一次轧制、一次固溶处理、二次轧制、二次固溶处理、成品拉矫和成品分切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45.s1、一次轧制;采用20辊轧机,经过6~7道次的轧制,将原材料轧制成厚度为0.23~0.24mm的半成品钢带,轧制选用ra0.5~0.7um的粗磨辊作为工作辊;
46.s2、一次固溶退火;将一次轧制后的0.23~0.24mm半成品钢带通过连续退火线脱脂清洗段,脱除轧制时残留在半成品钢带表面的油脂后,烘干进入全氢保护的光亮退火炉,露点位于
‑
70℃以下,退火速度为20~22m/min,退火温度为1100~1130℃,处理过程中确定钢带表面不氧化发蓝;
47.s3、二次轧制;采用20辊轧机,经过7~8道次的轧制,将0.23~0.24mm半成品轧制成厚度为0.048~0.051mm的成品钢带,轧制选用ra2.0~3.0um的喷砂辊作为工作辊;
48.s4、二次固溶退火;将二次轧制后的0.048~0.051mm成品钢带通过连续退火线脱脂清洗段,脱除轧制时残留在半成品钢带表面的油脂后,烘干进入全氢保护的光亮退火炉,露点位于
‑
70℃以下,退火速度为28~30m/min,退火温度为900~950℃,炉内张力弹跳辊设置为0,处理过程中确定钢带表面不氧化发蓝,材料不抽筋打折;
49.s5、成品拉矫;采用二十三辊拉矫机对二次固溶退火后的成品钢带进行板型矫正,拉矫过程中采用大倾斜2.0~2.2mm和小延伸率0.1~0.2%控制槽型,头部在出口平台上确认板型合格后再连续拉矫,保证钢带平整度控制在0.1~0.15mm,表面粗糙度为ra0.9~1.5um;
50.s6、成品分切;采用纵剪机组对拉矫后的成品进行客户要求宽度0.05x43mm/0.05x55mm排刀分切。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71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