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液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型液压设备。
背景技术:
2.液压车是液压机械设备的一种,液压车在使用时将其承载的货叉插入托盘孔内,由人力驱动液压系统来实现托盘货物的起升和下降,并由人力拉动完成搬运作业的机械设备。
3.现有的液压车在使用期间,易产生颠簸,而颠簸会使易碎物品损坏,降低了实用性,不仅如此,当液压车行驶在斜坡路段时,物品易滑落而损坏,降低了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型液压设备。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型液压设备,包括支撑板、推杆和四个滚轮,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推杆设置在支撑板的一侧,各滚轮均匀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液压系统,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缓冲机构和稳定机构;
6.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箱、固定管、密封块、升降盘、四个缓冲组件和四个清洁组件,所述连接箱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所述连接箱与支撑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管竖向设置,所述固定管的顶端插入安装孔内,所述固定管与安装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块密封设置在固定管的底端,所述升降盘设置在固定管内,所述升降盘与固定管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升降盘与支撑板连接,各滚轮以固定管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固定管上设有四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缓冲组件和清洁组件均与滚轮一一对应,所述出气孔位于密封块和支撑板之间,所述升降盘位于出气孔的上方;
7.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导杆、第一弹簧、限位块和导孔,所述导孔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导杆竖向穿过导孔,所述导杆与导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杆的顶端设置在连接箱的底部,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导杆的底端,所述限位块与支撑板的底部抵靠,所述第一弹簧位于连接箱和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弹簧与连接箱连接;
8.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负压组件和至少四个稳定组件,所述负压组件设置在连接箱的靠近推杆的一侧,所述稳定组件呈矩阵分布在连接箱的顶部;
9.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密封柱、辅助杆、固定块、升降杆、挡块、第二弹簧和圆孔,所述圆孔设置在连接箱的顶部,所述密封柱竖向设置,所述密封柱位于圆孔内,所述密封柱与圆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辅助杆和升降杆均与密封柱同轴设置,所述辅助杆的直径小于密封柱的直径,所述辅助杆设置在密封柱的顶部,所述辅助杆的顶端位于连接箱的上方,所述升降杆的底端设置在密封柱的底端,所述挡块设置在升降杆的底端,所述固定块设置在连接箱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箱上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杆穿过通孔,所述升降杆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块与固定块抵靠,所述第二弹簧位于固定块和密封柱之间,所述密封
柱通过第二弹簧与固定块连接。
10.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清洁滚轮的功能,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进气孔、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气管,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升降盘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装在进气孔内,所述气管水平穿过出气孔,所述气管与出气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气管与滚轮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气管内。
11.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空气的净化,所述各气管内均安装有滤网。
12.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连接箱内的负压,所述负压组件包括装配孔、连接管、连接盘、连接线、定滑轮和两个第三弹簧,所述装配孔设置在连接箱的靠近推杆的一侧,所述连接管水平穿过装配孔,所述连接管与装配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盘设置在连接管内,所述连接盘与连接管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定滑轮位于连接管和推杆之间,所述定滑轮与推杆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设置在连接盘的靠近推杆的一侧,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与推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远离连接盘的一端位于定滑轮的上方,各第三弹簧以连接管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设置在连接盘和推杆之间,所述连接盘通过第三弹簧与连接管的内壁连接。
13.作为优选,为了减小限位块与支撑块抵靠时产生的冲击力,所述限位块的制作材料为橡胶。
14.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导杆的安装,所述导杆的两端均设有倒角。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稳定型液压设备通过缓冲机构实现了缓冲和减振,与现有的缓冲机构相比,该缓冲机构还可以实现清洁滚轮上杂质的功能,防止滚轮上的杂质加剧颠簸,实用性更强,不仅如此,还通过稳定机构提高了稳定性,与现有的稳定机构相比,该稳定机构通过连接箱与支撑板之间距离的变化控制连接箱内的气压,与缓冲机构实现了一体式联动结构,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稳定型液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的稳定型液压设备的稳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的稳定型液压设备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的稳定型液压设备的负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支撑板,2.推杆,3.滚轮,4.连接箱,5.固定管,6.密封块,7.升降盘,8.导杆,9.第一弹簧,10.限位块,11.密封柱,12.推杆,13.固定块,14.升降杆,15.挡块,16.第二弹簧,17.第一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9.气管,20.滤网,21.连接管,22.连接盘,23.连接线,24.定滑轮,2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3.如图1所示,一种稳定型液压设备,包括支撑板1、推杆2和四个滚轮3,所述支撑板1水平设置,所述推杆2设置在支撑板1的一侧,各滚轮3均匀设置在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支撑
板1上设有液压系统,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缓冲机构和稳定机构;
24.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箱4、固定管5、密封块6、升降盘7、四个缓冲组件和四个清洁组件,所述连接箱4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方,所述连接箱4与支撑板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板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管5竖向设置,所述固定管5的顶端插入安装孔内,所述固定管5与安装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块6密封设置在固定管5的底端,所述升降盘7设置在固定管5内,所述升降盘7与固定管5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升降盘7与支撑板1连接,各滚轮3以固定管5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固定管5上设有四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缓冲组件和清洁组件均与滚轮3一一对应,所述出气孔位于密封块6和支撑板1之间,所述升降盘7位于出气孔的上方;
25.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导杆8、第一弹簧9、限位块10和导孔,所述导孔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导杆8竖向穿过导孔,所述导杆8与导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杆8的顶端设置在连接箱4的底部,所述限位块10设置在导杆8的底端,所述限位块10与支撑板1的底部抵靠,所述第一弹簧9位于连接箱4和支撑板1之间,所述支撑板1通过第一弹簧9与连接箱4连接;
26.该设备使用期间,使用者推动推杆2,使连接箱4移动至物体的下方,随后,通过液压系统使支撑板1上升,支撑板1的上升通过第一弹簧9带动连接箱4上升,即可以使连接线23顶起物体,之后,再推动推杆2,即可以使物体移动,当物体移动至目标位置时,通过液压系统使支撑板1下降,即可以完成卸货,而物体移动过程中,通过物体自身重力作用,则可以使连接箱4带动导杆8向下移动,并使第一弹簧9产生形变,当产生颠簸时,通过第一弹簧9的弹性作用,使连接箱4往复升降,则可以实现缓冲和减振的效果,而连接箱4的往复升降带动升降盘7在固定管5内往复升降,此时,通过清洁组件则可以使空气从出气孔排出并作用到滚轮3上,在气流的作用下,则可以使滚轮3上的杂质吹离,防止滚轮3在转动过程中因杂质而产生颠簸,即可以减小连接箱4受到的颠簸,提升缓冲和减振效果,而卸货完毕时,连接箱4通过第一弹簧9的弹性作用则可以向上移动实现复位,连接箱4的复位通过导杆8带动限位块10复位并与支撑板1抵靠。
27.如图2所示,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负压组件和至少四个稳定组件,所述负压组件设置在连接箱4的靠近推杆2的一侧,所述稳定组件呈矩阵分布在连接箱4的顶部;
28.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密封柱11、辅助杆12、固定块13、升降杆14、挡块15、第二弹簧16和圆孔,所述圆孔设置在连接箱4的顶部,所述密封柱11竖向设置,所述密封柱11位于圆孔内,所述密封柱11与圆孔的内壁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辅助杆12和升降杆14均与密封柱11同轴设置,所述辅助杆12的直径小于密封柱11的直径,所述辅助杆12设置在密封柱11的顶部,所述辅助杆12的顶端位于连接箱4的上方,所述升降杆14的底端设置在密封柱11的底端,所述挡块15设置在升降杆14的底端,所述固定块13设置在连接箱4的内壁上,所述连接箱4上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杆14穿过通孔,所述升降杆14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块15与固定块13抵靠,所述第二弹簧16位于固定块13和密封柱11之间,所述密封柱11通过第二弹簧16与固定块13连接。
29.连接箱4上升期间,使辅助杆12优先与物体的底部抵靠,随着连接箱4的继续上升,则可以使辅助杆12推动密封柱11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使密封柱11移动至连接箱4内,同时使第二弹簧16产生形变,当物体与连接箱4的顶部抵靠时,则可以使物体密封圆孔,随着支撑板1的继续上升,使连接箱4在物体重力作用下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减小,此时,
通过负压组件则可以使连接箱4内的气压降低,在气压的作用下,则可以使圆孔吸附物体,防止物体在连接箱4上滑落,提高了稳定性,而卸货期间,随着连接箱4与支撑板1之间距离的增大,则可以使连接箱4内的气压增大,即可以使圆孔停止吸附物体,而连接箱4与物体分离时,通过第二弹簧16的弹性作用则可以使密封柱11移动至圆孔内,通过密封柱11可以将圆孔内的杂质推出,防止杂质堵塞圆孔,同时也可以防止杂质进入连接箱4内而增加该设备的负载。
30.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清洁滚轮3的功能,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进气孔、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8和气管19,所述进气孔设置在升降盘7上,所述第一单向阀17安装在进气孔内,所述气管19水平穿过出气孔,所述气管19与出气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气管19与滚轮3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单向阀18安装在气管19内。
31.连接箱4的往复升降带动升降盘7在固定管5内往复升降,当升降盘7在固定管5内下降时,通过第一单向阀17的单向特性,使空气无法穿过进气孔,且只能使固定管5内的空气从气管19排出并作用到滚轮3上,当升降盘7上升时,通过第二单向阀18的单向特性,使固定管5外部的空气无法从气管19输送至固定管5内,且只能使空气穿过进气孔,如此循环,即可以实现气管19的喷气。
32.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空气的净化,所述各气管19内均安装有滤网20。
33.通过滤网20可以截留空气中的杂质,从而可以提升滚轮3清洁效果。
34.如图4所示,所述负压组件包括装配孔、连接管21、连接盘22、连接线23、定滑轮24和两个第三弹簧25,所述装配孔设置在连接箱4的靠近推杆2的一侧,所述连接管21水平穿过装配孔,所述连接管21与装配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盘22设置在连接管21内,所述连接盘22与连接管21滑动且密封连接,所述定滑轮24位于连接管21和推杆2之间,所述定滑轮24与推杆2连接,所述连接线23的一端设置在连接盘22的靠近推杆2的一侧,所述连接线2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4与推杆2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远离连接盘22的一端位于定滑轮24的上方,各第三弹簧25以连接管21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设置在连接盘22和推杆2之间,所述连接盘22通过第三弹簧25与连接管21的内壁连接。
35.支撑板1与连接箱4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则可以使连接线23拉动连接盘22在连接管21内向着靠近推杆2方向移动,即可以使连接箱4内的空气吸入连接管21内,使连接箱4内的气压降低,同时使第三弹簧25产生形变,当连接箱4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则可以使连接线23松开,此时,通过第三弹簧25的弹性作用,则可以使连接盘22反向移动并拉紧连接线23,并使连接管21内的空气输送至连接箱4内。
36.作为优选,为了减小限位块10与支撑块抵靠时产生的冲击力,所述限位块10的制作材料为橡胶。
37.橡胶质地较为柔软,可以减小限位块10与支撑板1抵靠时产生的冲击力,实现了缓冲和减振。
38.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导杆8的安装,所述导杆8的两端均设有倒角。
39.倒角的作用是减小导杆8穿过导孔时的口径,起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
40.该设备使用期间,使用者推动推杆2,使连接箱4移动至物体的下方,随后,通过液压系统使支撑板1上升,支撑板1的上升通过第一弹簧9带动连接箱4上升,即可以使连接线23顶起物体,之后,再推动推杆2,即可以使物体移动,当物体移动至目标位置时,通过液压
系统使支撑板1下降,即可以完成卸货,而物体移动过程中,通过物体自身重力作用,则可以使连接箱4带动导杆8向下移动,并使第一弹簧9产生形变,当产生颠簸时,通过第一弹簧9的弹性作用,使连接箱4往复升降,则可以实现缓冲和减振的效果,而连接箱4的往复升降带动升降盘7在固定管5内往复升降,此时,通过清洁组件则可以使空气从出气孔排出并作用到滚轮3上,在气流的作用下,则可以使滚轮3上的杂质吹离,防止滚轮3在转动过程中因杂质而产生颠簸,即可以减小连接箱4受到的颠簸,提升缓冲和减振效果,而卸货完毕时,连接箱4通过第一弹簧9的弹性作用则可以向上移动实现复位,连接箱4的复位通过导杆8带动限位块10复位并与支撑板1抵靠,并且,连接箱4上升期间,使辅助杆12优先与物体的底部抵靠,随着连接箱4的继续上升,则可以使辅助杆12推动密封柱11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使密封柱11移动至连接箱4内,同时使第二弹簧16产生形变,当物体与连接箱4的顶部抵靠时,则可以使物体密封圆孔,随着支撑板1的继续上升,使连接箱4在物体重力作用下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减小,此时,通过负压组件则可以使连接箱4内的气压降低,在气压的作用下,则可以使圆孔吸附物体,防止物体在连接箱4上滑落,提高了稳定性,而卸货期间,随着连接箱4与支撑板1之间距离的增大,则可以使连接箱4内的气压增大,即可以使圆孔停止吸附物体,而连接箱4与物体分离时,通过第二弹簧16的弹性作用则可以使密封柱11移动至圆孔内,通过密封柱11可以将圆孔内的杂质推出,防止杂质堵塞圆孔,同时也可以防止杂质进入连接箱4内而增加该设备的负载。
4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稳定型液压设备通过缓冲机构实现了缓冲和减振,与现有的缓冲机构相比,该缓冲机构还可以实现清洁滚轮3上杂质的功能,防止滚轮3上的杂质加剧颠簸,实用性更强,不仅如此,还通过稳定机构提高了稳定性,与现有的稳定机构相比,该稳定机构通过连接箱4与支撑板1之间距离的变化控制连接箱4内的气压,与缓冲机构实现了一体式联动结构,实用性更强。
42.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71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