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5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高压湿式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高压脉冲直流电、电场驱动烟气内微细烟尘,使其加速沉降于阳极表面,以除去烟气中的尘粒,是对吸收塔机械除尘器过滤后残留的液滴和烟尘进行二次捕捉、净化的设备。

将0~80千伏(可调)的高压脉冲直流电引入器内,使悬挂在器内的电晕极不断发射出电子,把电极间部分气体电离成正负离子,粉尘等颗粒碰到离子而荷电,按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荷电后的尘粒各自向电极性相反的方向移动,正离子向电晕极移动,而电子和负离子则移向沉淀电极。分散在气体中的尘与带负电离子相碰撞而荷电,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尘颗粒移向沉淀极内壁上,靠自重顺壁而下,落入电除尘器以下的收尘装置中通过外排水管进入废水收集池中,从而使排放烟气得到净化,满足国家行业排放标准。

常规管式湿式静电除尘器,烟气流程采用底进上出的形式,底部设均气装置,烟气能均匀的通过阳极模块系统,保证湿式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由于现场布置或其他原因,有时不能采用底进上出的形式,这样现有的湿式静电除尘器均采用烟气底进上出的形式,不方便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除尘腔,所述除尘腔内设有除尘管,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气口,下端设有出气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除尘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除尘管的下端设有集尘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气口与除尘腔连通设置,所述进气口与除尘腔的连接处设有导流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流板设置在除尘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流板设有多个,所述导流板靠近进气口的一端的间距小于靠近除尘管一端的间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流板和除尘管之间还设有均气格栅,所述均气格栅沿水平方向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均气格栅包括主横梁和主纵梁,所述主横梁和主纵梁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主横梁和主纵梁互相垂直设置形成大孔,所述大孔的一端设有副横梁和副纵梁,所述副横梁和副纵梁互相交错设置形成小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大孔设有多个,所述小孔也设有多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横梁和主纵梁的厚度均为h,所述副横梁和副纵梁的厚度为0.5h,所述副横梁和副纵梁远离大孔的一侧与主横梁和主纵梁平齐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横梁和主纵梁的宽度均为d,所述大孔的边长为7d~8d,所述副横梁和副纵梁的宽度为d,所述小孔的边长为2.5d~3.5d。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通过将进气口设置在上端,出气口设置在下端,可以满足现场布置时不能采用底进上出的形式,从而提高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使用灵活性;在顶部进气口处设置导流板,导流板和除尘管之间均气格栅,保证烟气均匀的进入阳极模块系统,能提高除尘效率,保证湿式静电除尘器的使用效果及寿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均气格栅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3所示,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除尘腔2,所述除尘腔2内设有除尘管3,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进气口4,下端设有出气口5。气体从上端的进气口4进入除尘腔2,经除尘腔2内部的除尘管3除尘后经下部的出气口5流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气口4设置在上端,出气口5设置在下端,可以满足现场布置时不能采用底进上出的形式,从而提高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使用灵活性。

如图1所示,所述除尘管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除尘管3的下端设有集尘斗6。除尘管3的上端设有阳极模块系统9,下端设有阴极模块系统10,在阳极模块系统9和阴极模块系统10的作用下,带电灰尘颗粒移向除尘管3内壁上,靠自重顺壁而下,落入壳体1的集尘斗6内,通过外排水管进入废水收集池中,从而使排放烟气得到净化。本实施例中的除尘管3、阳极模块系统9和阴极模块系统10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相同,不赘述。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口4与除尘腔2连通设置,所述进气口4与除尘腔2的连接处设有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设置在除尘腔2内。所述导流板7设有多个,所述导流板7靠近进气口4的一端的间距小于靠近除尘管3一端的间距。本实施例中,导流板7设有三片,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四片或五片等等,导流板7将从进气口4进入的气体进行分流导向,使气体不会仅仅聚集在靠近进气口4的一侧,从而可以使通过除尘腔2各处的气体量更加均匀,提高除尘效果。

如图1-3所示,所述导流板7和除尘管3之间还设有均气格栅8,所述均气格栅8沿水平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均气格栅为玻璃钢材质,由于腐蚀性液体、气体的存在,造成均气格栅8里的金属迅速腐蚀,虽然采取防腐蚀层等措施,但对构件的腐蚀仍然十分惊人,不仅造成生产环境恶劣,而且影响安全生产,有时不得不停产检修,在这些区域里使用玻璃钢格栅作结构材料则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耐腐蚀,耐老化,安全可靠,无需维护,以及美观大方等一系列优点。

所述均气格栅8包括主横梁11和主纵梁12,所述主横梁11和主纵梁12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主横梁11和主纵梁12互相垂直设置形成大孔13,所述大孔13的一端设有副横梁15和副纵梁16,所述副横梁15和副纵梁16互相交错设置形成小孔14。所述大孔13设有多个,所述小孔14也设有多个。安装时,在除尘腔2底部铺设均气格栅8,将设有小孔14的一侧安装在下部,设有大孔13的一侧安装在上部,烟气先经过直径较大的大孔13被分散后,再经过直径较小的小孔14再次分散,可以很好的对烟气进行均布,能提高除尘效率,能保证湿式静电除尘器的使用效果及寿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所述主横梁11和主纵梁12的厚度均为h,所述副横梁15和副纵梁16的厚度为0.5h,所述副横梁15和副纵梁16远离大孔13的一侧与主横梁11和主纵梁12平齐设置。本实施例中中,h为30mm,副横梁15和副纵梁16的厚度为主横梁11和主纵梁12的厚度的一半,为15mm。

所述主横梁11和主纵梁12的宽度均为d,所述大孔13的边长为7d~8d,所述副横梁15和副纵梁16的宽度为d,所述小孔14的边长为2.5d~3.5d。本实施例中,d为6mm,大孔13的边长为44mm,小孔14的边长为19mm,这样如图2所示整个均气装置的边长为156mm,面积为24336mm2,整个均气装置上因小孔14的面积小于大孔13的面积,故通过的烟气以面积较小的小孔14为准,小孔14的面积为12996mm2,开孔率为57.76%,阻力小于50pa。保证烟气均匀的进入阳极模块系统9,能提高除尘效率,保证湿式静电除尘器的使用效果及寿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除尘腔,所述除尘腔内设有除尘管,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气口,下端设有出气口,所述除尘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除尘管的下端设有集尘斗,所述进气口与除尘腔连通设置,所述进气口与除尘腔的连接处设有导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设置在除尘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设有多个,所述导流板靠近进气口的一端的间距小于靠近除尘管一端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和除尘管之间还设有均气格栅,所述均气格栅沿水平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气格栅包括主横梁和主纵梁,所述主横梁和主纵梁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主横梁和主纵梁互相垂直设置形成大孔,所述大孔的一端设有副横梁和副纵梁,所述副横梁和副纵梁互相交错设置形成小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设有多个,所述小孔也设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和主纵梁的厚度均为h,所述副横梁和副纵梁的厚度为0.5h,所述副横梁和副纵梁远离大孔的一侧与主横梁和主纵梁平齐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和主纵梁的宽度均为d,所述大孔的边长为7d~8d,所述副横梁和副纵梁的宽度为d,所述小孔的边长为2.5d~3.5d。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上进下出的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除尘腔,所述除尘腔内设有除尘管,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气口,下端设有出气口。通过将进气口设置在上端,出气口设置在下端,可以满足现场布置时不能采用底进上出的形式,从而提高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的使用灵活性;在顶部进气口处设置导流板,导流板和除尘管之间均气格栅,保证烟气均匀的进入阳极模块系统,能提高除尘效率,保证湿式静电除尘器的使用效果及寿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滨;武海波;郭仁利;吕宗宗;李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联荣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8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72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