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5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接小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



背景技术:

工业建筑中,大跨度钢结构厂房的彩板屋面彩板安装施工中大面积布板需要在檩条上倒运彩板,由于彩板长度大,必须有施工人员在檩条上进行彩板的搬运,檩条窄小且刚度有限,施工人员在单独檩条上移动速度慢且危险系数高。大面积采用安全网投入太大,使用安全带及安全绳对自身和彩板的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现场普遍采用人工拉板、摆放,使用人工放板耗费人工,增添了人工费。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移动,避免了彩板之间相互划伤,节省了人工接运彩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包括第一承接板、第二承接板和连接桥,所述连接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承接板和所述第二承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承接板、所述第一承接板和所述连接桥的高度均相同;

所述第一承接板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承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二承接板设置为u型结构;

所述第一承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承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一滚轮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承接板的底面与所述挡板的底面、所述挡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承接板的底面均通过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均设置为方形结构,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承接板、所述连接桥和所述第二承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承接板、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板之间均通过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为n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接板与所述连接桥的侧面通过l型结构的角铁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承接板的长度,所述第二承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承接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接板设置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移动,避免了彩板之间相互划伤,节省了人工接运彩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实施例的主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包括第一承接板1、第二承接板2和连接桥3,连接桥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接板1和第二承接板2连接,第二承接板2、第一承接板1和连接桥3的高度均相同;第一承接板1的上端设置有挡板4,挡板4与第二承接板2相垂直,第二承接板2设置为u型结构;第一承接板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5,第二承接板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滚轮6,第二滚轮6与第一滚轮5相对设置;第一承接板1的底面与挡板4的底面、挡板4的底面与第二承接板2的底面均通过连接板7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每台压板机只需要配一名压板操作人员即可,将此承接小车放在压板机出板口位置,利用承接小车上的第二承接板和第一承接板接住正在压出的彩板,借助小车上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使得彩板向前运行,运动在两块彩板之间的小车既避免了彩板之间相互划伤,又节省了人工接运彩板。

两个连接板7均设置为方形结构,连接板7通过螺栓与第一承接板1、连接桥3和第二承接板2连接,增加了小车的连接强度。

第一滚轮5与第一承接板1、第二滚轮6与第二承接板2之间均通过支撑架8连接,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以在彩板凹凸的间隙中运动。支撑架8设置为n字形结构。第一承接板1与连接桥3的侧面通过l型结构的角铁9连接。

挡板4设置为u型结构,挡板4的长度大于第二承接板2的长度,第二承接板2的长度大于第一承接板1的长度。第一承接板1设置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了材料,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用于承接彩板,防止彩板之间直接接触,造成损坏。而连接桥的作用是起着连接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的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移动,避免了彩板之间相互划伤,节省了人工接运彩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承接板、第二承接板和连接桥,所述连接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承接板和所述第二承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承接板、所述第一承接板和所述连接桥的高度均相同;

所述第一承接板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承接板相垂直,所述第二承接板设置为u型结构;

所述第一承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承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一滚轮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承接板的底面与所述挡板的底面、所述挡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承接板的底面均通过连接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均设置为方形结构,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承接板、所述连接桥和所述第二承接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承接板、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承接板之间均通过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为n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板与所述连接桥的侧面通过l型结构的角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承接板的长度,所述第二承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承接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板设置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包括第一承接板、第二承接板和连接桥,连接桥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连接,第二承接板、第一承接板和连接桥的高度均相同;第一承接板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与第二承接板相垂直,第二承接板设置为U型结构;第一承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第二承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相对设置;第一承接板的底面与挡板的底面、挡板的底面与第二承接板的底面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便携移动式彩板承接小车,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移动,避免了彩板之间相互划伤,节省了人工接运彩板。

技术研发人员:芦宽;白申坤;卢义帅;申伟;李鹏;李岩;刘浩然;周童;张浠;于梓龙;王克旭;胡子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73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