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浮筑平台屋面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
背景技术:
浮筑楼板隔音垫是专门针对别墅、高层公寓、商住两用等建筑开发的浮筑楼板隔音解决方案,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及产品开发过程中被赋予的功能性,使之可以为浮筑楼板提供最大限度的撞击声压级改善效果。
目前的做法是,在结构楼板顶端设置隔振胶,隔振胶顶端设置钢筋混凝土。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隔振胶层容易出现积水,浮筑楼板施工技术无法处理与屋面做法契合而造成存在漏水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用以解决隔振胶层容易出现积水,浮筑楼板施工技术无法处理与屋面做法契合而造成存在漏水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包括结构楼板,所述结构楼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浮筑楼板找坡层和位于浮筑楼板找坡层较低一端的找平层,防水涂层浮筑楼板找坡层的顶部设置黏土,黏土的顶端设置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顶部设置隔振胶,隔振胶的顶端焊接铺设钢模板,钢模板的顶端铺设防水沥青纸,防水沥青纸的顶端设置混凝土浮动地台,找平层的顶端设置细石保护找坡层,细石保护找坡层较低的一端连通排水沟,细石保护找坡层顶端设置天沟,天沟的高度与混凝土浮动地台的高度相同,混凝土浮动地台的除排水沟的一侧以及天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混凝土分割墙,混凝土浮动地台与天沟之间的混凝土分隔墙内埋设有排水管,排水管高于天沟的沟底,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天沟的内侧和顶端以及混凝土浮动地台的顶端设置连续的水泥砂浆结合层,水泥砂浆结合层上设置防滑地砖,黏土和浮筑楼板找坡层之间以及找平层和细石保护找坡层之间连续铺设有防水涂膜,黏土两端的防水涂膜底部还设置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延伸至混凝土分隔墙远离混凝土浮动地台的一端,所述浮筑楼板找坡层为8%找坡,所述细石保护找坡层为1%找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筑楼板在屋面系统中采用下沉式做法,屋面做法顶标高保持不变,底部标高按照找坡厚度控制,对隔振胶的底部进行了找坡,且在一侧设置天坑,使得隔振胶内不产生积水,避免了漏水隐患,解决了目前振胶层容易出现积水,浮筑楼板施工技术无法处理与屋面做法契合而造成存在漏水隐患的技术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进步,找坡的角度合理,能够进行排水且占用的高度较小。
优选的,所述排水阀为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天沟内的水倒流到隔振胶内部,起到防倒流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隔墙顶端的防滑地砖与浮动地台顶端的防滑地砖之间填充密封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密封阻水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浮筑楼板找坡层和找平层为陶粒砼或泡沫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性好,保温隔音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防水涂膜为2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涂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效果好,取材方便。
优选的,所述防水卷材为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效果好,取材方便。
优选的,所述找平层厚度为30mm,浮筑楼板找坡层最薄处30mm,最厚处为180mm,防水涂膜为2mm厚,防水卷材为3mm厚,隔振胶为50*50*50规格,钢模板为2mm厚,混凝土浮动地台为100mm厚,水泥砂浆结合层为25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防滑地砖为10mm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尺寸布置合理,结构强度高,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浮筑楼板在屋面系统中采用下沉式做法,屋面做法顶标高保持不变,底部标高按照找坡厚度控制,对隔振胶的底部进行了找坡,且在一侧设置天坑,使得隔振胶内不产生积水,避免了漏水隐患,解决了目前振胶层容易出现积水,浮筑楼板施工技术无法处理与屋面做法契合而造成存在漏水隐患的技术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结构楼板;2、浮筑楼板找坡层;3、找平层;4、黏土;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6、隔振胶;7、钢模板;8、混凝土浮动地台;9、细石保护找坡层;10、天沟;11、混凝土分隔墙;12、排水管;13、排水阀;14、水泥砂浆结合层;15、防滑地砖;16、防水涂膜;17、防水卷材;18、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和图2,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包括结构楼板1,结构楼板1的顶部分别设置浮筑楼板找坡层2和位于浮筑楼板找坡层2较低一端的找平层3,防水涂层浮筑楼板找坡层2的顶部设置黏土4,黏土4的顶端设置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的顶部设置隔振胶6,隔振胶6的顶端焊接铺设钢模板7,钢模板7的顶端铺设防水沥青纸,防水沥青纸的顶端设置混凝土浮动地台8,找平层3的顶端设置细石保护找坡层9,细石保护找坡层9较低的一端连通排水沟,细石保护找坡层9顶端设置天沟10,天沟10的高度与混凝土浮动地台8的高度相同,混凝土浮动地台8的除排水沟的一侧以及天沟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混凝土分割墙,混凝土浮动地台8与天沟10之间的混凝土分隔墙11内埋设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高于天沟10的沟底,排水管12上设置有排水阀13,天沟10的内侧和顶端以及混凝土浮动地台8的顶端设置连续的水泥砂浆结合层14,水泥砂浆结合层14上设置防滑地砖15,黏土4和浮筑楼板找坡层2之间以及找平层3和细石保护找坡层9之间连续铺设有防水涂膜16,黏土4两端的防水涂膜16底部还设置有防水卷材17,防水卷材17延伸至混凝土分隔墙11远离混凝土浮动地台8的一端。
浮筑楼板在屋面系统中采用下沉式做法,屋面做法顶标高保持不变,底部标高按照找坡厚度控制,对隔振胶6的底部进行了找坡,且在一侧设置天坑,使得隔振胶6内不产生积水,避免了漏水隐患,解决了目前振胶层容易出现积水,浮筑楼板施工技术无法处理与屋面做法契合而造成存在漏水隐患的技术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进步。
排水阀13为单向阀,能够防止天沟10内的水倒流到隔振胶6内部,起到防倒流的作用。
浮筑楼板找坡层2为8%找坡,细石保护找坡层9为1%找坡,找坡的角度合理,能够进行排水且占用的高度较小。
混凝土隔墙顶端的防滑地砖15与浮动地台顶端的防滑地砖15之间填充密封胶18,能够起到密封阻水的作用。
浮筑楼板找坡层2和找平层3为陶粒砼或泡沫砼,稳定性好,保温隔音效果好。防水涂膜16为2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涂膜,防水效果好,取材方便。防水卷材17为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效果好,取材方便。
找平层3厚度为30mm,浮筑楼板找坡层2最薄处30mm,最厚处为180mm,防水涂膜16为2mm厚,防水卷材17为3mm厚,隔振胶6为50*50*50规格,钢模板7为2mm厚,混凝土浮动地台8为100mm厚,水泥砂浆结合层14为25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14,防滑地砖15为10mm厚,尺寸布置合理,结构强度高,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确定屋面标高;
步骤b、预留天沟10位置施工浮筑楼板找坡层2,施工找平层3;
步骤c、防水涂膜16和防水卷材17铺设;
步骤d、浇筑混凝土分隔墙11;
步骤e、依次施工浮筑楼板的隔振胶6、钢模板7、防水沥青纸、混凝土浮筑地台;
步骤f、施工面层的水泥砂浆结合层14和防滑地砖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楼板(1),所述结构楼板(1)的顶部分别设置浮筑楼板找坡层(2)和位于浮筑楼板找坡层(2)较低一端的找平层(3),防水涂层浮筑楼板找坡层(2)的顶部设置黏土(4),黏土(4)的顶端设置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5)的顶部设置隔振胶(6),隔振胶(6)的顶端焊接铺设钢模板(7),钢模板(7)的顶端铺设防水沥青纸,防水沥青纸的顶端设置混凝土浮动地台(8),找平层(3)的顶端设置细石保护找坡层(9),细石保护找坡层(9)较低的一端连通排水沟,细石保护找坡层(9)顶端设置天沟(10),天沟(10)的高度与混凝土浮动地台(8)的高度相同,混凝土浮动地台(8)的除排水沟的一侧以及天沟(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混凝土分割墙,混凝土浮动地台(8)与天沟(10)之间的混凝土分隔墙(11)内埋设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高于天沟(10)的沟底,排水管(12)上设置有排水阀(13),天沟(10)的内侧和顶端以及混凝土浮动地台(8)的顶端设置连续的水泥砂浆结合层(14),水泥砂浆结合层(14)上设置防滑地砖(15),黏土(4)和浮筑楼板找坡层(2)之间以及找平层(3)和细石保护找坡层(9)之间连续铺设有防水涂膜(16),黏土(4)两端的防水涂膜(16)底部还设置有防水卷材(17),防水卷材(17)延伸至混凝土分隔墙(11)远离混凝土浮动地台(8)的一端,所述浮筑楼板找坡层(2)为8%找坡,所述细石保护找坡层(9)为1%找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13)为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隔墙顶端的防滑地砖(15)与浮动地台顶端的防滑地砖(15)之间填充密封胶(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筑楼板找坡层(2)和找平层(3)为陶粒砼或泡沫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膜(16)为2mm厚非固化橡胶沥青涂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17)为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外浮筑平台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3)厚度为30mm,浮筑楼板找坡层(2)最薄处30mm,最厚处为180mm,防水涂膜(16)为2mm厚,防水卷材(17)为3mm厚,隔振胶(6)为50*50*50规格,钢模板(7)为2mm厚,混凝土浮动地台(8)为100mm厚,水泥砂浆结合层(14)为25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14),防滑地砖(15)为10mm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