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5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储存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罐,顾名思义,装氧气的罐子,也叫“便携式吸氧器”、“小型罐装氧气”,分为多种水果香型,具有含氧量高、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绿色保健用品,适用于:体育运动、脑力透支、工作高压、休闲旅游等领域,具有迅速缓解疲劳、提神醒脑、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等功效。

现有的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545928.7的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外部设有自增压控制装置,所述自增压控制装置与罐体固定连接,所述自增压控制装置外部设有环形把手,所述环形把手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把手上活动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一侧设有氧气报警器,所述氧气报警器与环形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罐体底部设有输出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罐体和小罐体,有利于使液氧罐不能继续使用的液氧存储至小罐体继续使用,增加液氧利用量,通过设有喷头和氧气报警器,有利于及时对泄漏的高浓度氧气稀释,避免发生危险,但该装置在使用时,例如飞机产生剧烈晃动,而该装置减震结构单一,防护措施差,进而在罐体倾倒时,不能够对罐体起到保护作用,使得罐体容易发生破裂,泄漏的问题,其次,在罐体内部的氧气剩下20%时,使用者只能通过气位检测器来估测,当使用者比较忙时,会出现忘记将氧气充入小罐体内,进而使得小罐体没有氧气,无法充当备用罐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但该装置在使用时,例如飞机产生剧烈晃动,而该装置减震结构单一,防护措施差,进而在罐体倾倒时,不能够对罐体起到保护作用,使得罐体容易发生破裂,泄漏的问题,其次,在罐体内部的氧气剩下20%时,使用者只能通过气位检测器来估测,当使用者比较忙时,会出现忘记将氧气充入小罐体内,进而使得小罐体没有氧气,无法充当备用罐体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框和警报器,所述缓冲框的一侧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竖板,所述缓冲框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一侧连接有弹簧,所述缓冲框的内部一侧通过缓冲弹簧与竖板相连接,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竖板相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分别贯穿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罐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感应器,所述罐体的一侧下方贯穿有排放管,所述底座的一侧上方贯穿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表面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上方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两侧连接有车轮,所述底座的底部贯穿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设置有转杆,且所述转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且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外表面涂有润滑油。

优选地,所述弹簧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弹簧以缓冲框的横轴中心线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缓冲弹簧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缓冲框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缓冲框从上到下等距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缓冲框、弹簧、缓冲弹簧、竖板和缓冲块,当飞机发生剧烈的晃动时,罐体在缓冲块的作用下,对罐体进行第一次缓冲,进而使得后面的力变小,经过连接杆时,连接杆会产生向右的力,使得连接杆带动竖板向右移动,进而将力传递袋弹簧和缓冲弹簧上,在缓冲弹簧和弹簧的双层作用下,对晃动力进行消除,有效的对罐体进行全面保护,进而避免发生碰撞、泄漏的问题,有效的保障罐体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警报器和感应器,当罐体内部的氧气没有与感应器相接触时,会触发内部的感应器,采用隔离型扩散硅敏感元件传感器,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转化成标准电信号,将信号传递到警报器上,进而对使用者做出提醒,有效的解决在使用者较忙的时候忘记将氧气储存到其他罐体内,其次,在需要移动罐体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转杆,转杆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使得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发生啮合运动,进而使得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与螺纹套发生啮合运动,进一步使得螺纹套带动横杆向下运动,横杆带动车轮从通孔处将装置顶起,推动装置移动,在不需要移动时,通过转动转杆将车轮收回通孔内即可,该装置简单便捷,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罐体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罐体;3、进气口;4、出气口;5、缓冲框;6、连接杆;7、缓冲块;8、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警报器;11、排放管;12、主动锥齿轮;13、从动锥齿轮;14、第二螺杆;15、螺纹套;16、横杆;17、第一螺杆;18、通孔;19、转杆;20、活动槽;21、弹簧;22、竖板;23、缓冲弹簧;24、车轮;25、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包括底座1、罐体2、进气口3、出气口4、缓冲框5、连接杆6、缓冲块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警报器10、排放管11、主动锥齿轮12、从动锥齿轮13、第二螺杆14、螺纹套15、横杆16、第一螺杆17、通孔18、转杆19、活动槽20、弹簧21、竖板22、缓冲弹簧23、车轮24和感应器25,便于观察罐体2内部的氧气含量,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罐体2,罐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框5和警报器10,缓冲框5的一侧贯穿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块7,连接杆6的另一端连接有竖板22,缓冲框5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开设有活动槽20,活动槽20的内部一侧连接有弹簧21,缓冲框5的内部一侧通过缓冲弹簧23与竖板22相连接,且弹簧21的一端与竖板22相连接,罐体2的顶部分别贯穿有进气口3和出气口4,罐体2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感应器25,罐体2的一侧下方贯穿有排放管11,底座1的一侧上方贯穿有第一螺杆17,第一螺杆17的外表面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2,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14,第二螺杆14的外表面上方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3,第二螺杆14的外表面套接有螺纹套15,螺纹套15的一侧固定有横杆16,便于带动车轮24进行移动,横杆16的底部两侧连接有车轮24,底座1的底部贯穿有通孔18。

请着重参阅图1和4,第一螺杆17的一端设置有转杆19,且转杆19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主动锥齿轮12和从动锥齿轮13相啮合,且主动锥齿轮12与从动锥齿轮13的外表面涂有润滑油,增加传动力,使得转杆19转动更轻松。

请着重参阅图1-3,弹簧2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弹簧21以缓冲框5的横轴中心线中心对称设置,便于将晃动力分散传递,减小晃动力,缓冲弹簧23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而成,增加缓冲弹簧23的使用寿命。

请着重参阅图1和2,进气口3和出气口4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8和第二阀门9,便于在加入氧气时,控制氧气的回流,其次在抽气时便于控制抽气的量,缓冲框5设置有多组,且多组缓冲框5从上到下等距排布,便于将罐体2全方位保护。

工作原理:将装置摆放好,当飞机发生剧烈的晃动时,罐体2在缓冲块7的作用下,对罐体2进行第一次缓冲,进而使得后面的力变小,经过连接杆6时,连接杆6会产生向右的力,使得连接杆6带动竖板22向右移动,进而将力传递袋弹簧21和缓冲弹簧23上,在缓冲弹簧23和弹簧21的双层作用下,对晃动力进行消除,有效的对罐体2进行全面保护,当罐体2内部的氧气没有与感应器25相接触时,会触发内部的感应器25,采用隔离型扩散硅敏感元件传感器,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温度补偿和线性修正,转化成标准电信号,将信号传递到警报器10上,进而对使用者做出提醒,使得使用者通过连接排放管11将罐体2剩余的氧气储存,有效的解决在使用者较忙的时候忘记将氧气储存到其他罐体2内,同时,在需要对罐体2补充氧气时,装置通过与进气口3相连接,打开第一阀门8,使得氧气进入罐体2,使用者观察刻度窗11,当罐体2内部的氧气量达到90%停止补充氧气,关闭第一阀门8,在抽气时,将装置与出气口4相连接,打开第二阀门9使得氧气抽出,其次,在需要移动罐体2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转杆19,转杆19带动第一螺杆17转动,第一螺杆17带动主动锥齿轮12转动,使得主动锥齿轮12与从动锥齿轮13发生啮合运动,进而使得从动锥齿轮13带动第二螺杆14转动,第二螺杆14与螺纹套15发生啮合运动,进一步使得螺纹套15带动横杆16向下运动,横杆16带动车轮24从通孔18处将装置顶起,使用者推动装置移动,在不需要移动时,通过转动转杆19将车轮24收回通孔18内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罐体(2),所述罐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框(5)和警报器(10),所述缓冲框(5)的一侧贯穿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块(7),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连接有竖板(22),所述缓冲框(5)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开设有活动槽(20),所述活动槽(20)的内部一侧连接有弹簧(21),所述缓冲框(5)的内部一侧通过缓冲弹簧(23)与竖板(22)相连接,且所述弹簧(21)的一端与竖板(22)相连接,所述罐体(2)的顶部分别贯穿有进气口(3)和出气口(4),所述罐体(2)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感应器(25),所述罐体(2)的一侧下方贯穿有排放管(11),所述底座(1)的一侧上方贯穿有第一螺杆(17),所述第一螺杆(17)的外表面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14),所述第二螺杆(14)的外表面上方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3),所述第二螺杆(14)的外表面套接有螺纹套(15),所述螺纹套(15)的一侧固定有横杆(16),所述横杆(16)的底部两侧连接有车轮(24),所述底座(1)的底部贯穿有通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17)的一端设置有转杆(19),且所述转杆(19)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锥齿轮(12)和从动锥齿轮(13)相啮合,且主动锥齿轮(12)与从动锥齿轮(13)的外表面涂有润滑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弹簧(21)以缓冲框(5)的横轴中心线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23)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和出气口(4)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8)和第二阀门(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框(5)设置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缓冲框(5)从上到下等距排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泄漏的制氧机氧气储存装置,涉及氧气储存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罐体,罐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缓冲框和警报器,缓冲框的一侧贯穿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块,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竖板。当飞机发生剧烈的晃动时,罐体在缓冲块的作用下,对罐体进行第一次缓冲,进而使得后面的力变小,经过连接杆时,连接杆会产生向右的力,使得连接杆带动竖板向右移动,进而将力传递袋弹簧和缓冲弹簧上,在缓冲弹簧和弹簧的双层作用下,对晃动力进行消除,有效的对罐体进行全面保护,进而避免发生碰撞、泄漏的问题,有效的保障罐体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市;陈艺东;杨清玲;陈芳;蓝燕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市宇昌火原气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4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75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