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棉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
背景技术:
现在玻璃棉生产线使用的集棉桶是单层铁皮制作的,离心机高温旋转出来的玻璃棉集中在集棉桶内,这样造成集棉桶温度很高,其出口温度大约在200℃左右,在清理挂在集棉桶出口上挂的喷雾环上的喷头时,经常出现工人的手被烫伤的事故,同时玻璃纤维的温度也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横截面呈锥台形;出口部,所述出口部连接在筒体的锥台形的小端;夹套层,所述夹套层设置在出口部的侧壁上,所述夹套层和出口部的侧壁形成密闭的冷却腔,所述夹套层上分别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和出口部均由不锈钢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部为中空状的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夹套层由不锈钢制成,且夹套层焊接在出口部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冷却腔的底部,出水口设置在冷却腔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同比传统的集棉桶,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发明人对传统的集棉桶进行了重新设计,在集棉桶出口部增设了夹套层,形成冷却腔,冷却腔里面通入水循环冷却,把出口温度降到45度以下,从而解决了清理喷头时烫伤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桶体,2-出口部,3-夹套层,4-冷却腔,5-进水口,6-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包括:桶体1,出口部2,夹套层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桶体1和出口部2均由不锈钢焊接而成,所述桶体1的横截面呈锥台形,呈锥台形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和离心机对接,便于把离心机高温旋转出来的玻璃棉集中在集棉桶内。所述出口部2为中空状的圆柱体,所述出口部2连接在筒体的锥台形的小端。
所述夹套层3设置在出口部2的侧壁上,所述夹套层3和出口部2的侧壁形成密闭的冷却腔4,所述夹套层3上分别设有与冷却腔4连通的进水口5和出水口6。所述夹套层3由不锈钢制成,且夹套层3焊接在出口部2的侧壁上。所述进水口5设置在冷却腔4的底部,出水口6设置在冷却腔4的顶部。进水口5设置在下部以及出水口6设置在上部,是为了在通入冷却水进行循环时,能充满整个冷却腔4,进而对整个集棉桶的出口部2进行降温冷却。
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能够大幅降低清理挂在集棉桶出口上挂的喷雾环上的喷头时,烫伤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发明人经过多年在一线的玻璃棉的生产经验对传统的集棉桶进行了重新设计,在集棉桶出口部2增设了夹套层3,形成冷却腔4,冷却腔4里面通入水循环冷却,把出口温度降到45度以下,从而解决了清理喷头时烫伤手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的横截面呈锥台形;
出口部,所述出口部连接在筒体的锥台形的小端;
夹套层,所述夹套层设置在出口部的侧壁上,所述夹套层和出口部的侧壁形成密闭的冷却腔,所述夹套层上分别设有与冷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和出口部均由不锈钢焊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部为中空状的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层由不锈钢制成,且夹套层焊接在出口部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玻璃棉生产用集棉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冷却腔的底部,出水口设置在冷却腔的顶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