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梁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梁需要进行钢结构焊接,垂直设置的两根梁柱间的连接易因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偏移、开裂,或因此发生形变,降低了梁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定位准确的新型建筑施工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固定架、定位块、加固架,所述第一梁外侧连接第二梁,所述第二梁与第一梁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梁内侧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嵌入第二梁内,所述固定架在第二梁上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架外侧面与第二梁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固定架外侧面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第一梁,所述固定架两侧具有定位凸板,所述定位凸板与定位块相适应,所述定位块卡在第二梁与定位凸板间,所述定位块具有定位凸杆,所述定位凸杆卡在第二梁内,定位螺栓依次连接定位块、定位凸板,所述定位螺栓外端卡在第二梁上,所述第一梁两侧连接加固架,所述加固架嵌入第一梁内,两侧加固架对称设置在第一梁上。
所述加固架具有多个加固凸柱,所述加固凸柱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支撑杆一端,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顶在加固架内。
有益效果:
定位螺栓依次连接定位块、定位凸板,且定位螺栓外端卡在定位凸板上,使定位块能够固定在第二梁上,定位凸板卡在定位块上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使固定架不会相对第二梁发生滑脱、窜动,第二梁与固定架定位准确,进而使固定架外表面与第二梁端面能够处在同一平面上,增加了第一梁与第二梁间连接处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第一梁与第二梁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少定位凸板相对第一梁发生偏移的可能。利用螺纹调节支撑杆位置,使支撑杆外端顶在加固架上,多个支撑杆配合,使第一梁与第二梁连接段受力均匀,减少第一梁发生形变的可能,进而提高第一梁与第二梁间垂直度,减少第一梁与第二梁连接处发生开裂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建筑施工梁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建筑施工梁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固架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架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梁结构,包括第一梁1、第二梁2、固定架3、定位块6、加固架9,所述第一梁1外侧连接第二梁2,所述第二梁2与第一梁1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梁2内侧连接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嵌入第二梁2内,所述固定架3在第二梁2上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架3外侧面与第二梁2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固定架3外侧面通过多个固定螺栓4连接第一梁1,所述固定架3两侧具有定位凸板5,所述定位凸板5与定位块6相适应,所述定位块6卡在第二梁2与定位凸板5间,所述定位块6具有定位凸杆7,所述定位凸杆7卡在第二梁2内,定位螺栓8依次连接定位块6、定位凸板5,所述定位螺栓8外端卡在第二梁2上,所述第一梁1两侧连接加固架9,所述加固架9嵌入第一梁1内,两侧加固架9对称设置在第一梁1上。
所述加固架9具有多个加固凸柱10,所述加固凸柱10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支撑杆11一端,所述支撑杆11另一端顶在加固架9内。
定位螺栓8依次连接定位块6、定位凸板5,且定位螺栓8外端卡在定位凸板5上,使定位块6能够固定在第二梁2上,定位凸板5卡在定位块6上并通过定位螺栓8固定,使固定架3不会相对第二梁2发生滑脱、窜动,第二梁2与固定架3定位准确,进而使固定架3外表面与第二梁2端面能够处在同一平面上,增加了第一梁1与第二梁2间连接处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第一梁1与第二梁2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少定位凸板5相对第一梁1发生偏移的可能。利用螺纹调节支撑杆11位置,使支撑杆11外端顶在加固架9上,多个支撑杆11配合,使第一梁1与第二梁2连接段受力均匀,减少第一梁1发生形变的可能,进而提高第一梁1与第二梁2间垂直度,减少第一梁1与第二梁2连接处发生开裂的可能。
1.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固定架、定位块、加固架,所述第一梁外侧连接第二梁,所述第二梁与第一梁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梁内侧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嵌入第二梁内,所述固定架在第二梁上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架外侧面与第二梁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固定架外侧面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第一梁,所述固定架两侧具有定位凸板,所述定位凸板与定位块相适应,所述定位块卡在第二梁与定位凸板间,所述定位块具有定位凸杆,所述定位凸杆卡在第二梁内,定位螺栓依次连接定位块、定位凸板,所述定位螺栓外端卡在第二梁上,所述第一梁两侧连接加固架,所述加固架嵌入第一梁内,两侧加固架对称设置在第一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施工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架具有多个加固凸柱,所述加固凸柱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支撑杆一端,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顶在加固架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