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盒。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无线蓝牙耳机的充电盒均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的一端与下壳的一端转动连接,上壳的另一端与下壳的另一端通过磁吸结构可拆卸连接。这种结构的充电盒,放在口袋中及其他可能晃动的地方时,在充电盒意外跌落或者外力大于磁吸结构的吸力时,充电盒会打开,打开的充电盒可能损伤所收纳的蓝牙耳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盒,该充电盒必须通过手动触发开关,不会随意开关,对所收纳的耳机进行了有效防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充电盒,包括具有开口端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其内壁滑动连接的内壳,所述内壳用于收纳耳机;还包括带动所述内壳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部件、作用所述伸缩部件伸缩的动力部件、及与所述动力部件电连接的触发部件;所述伸缩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壳上,所述伸缩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壁上。
优选方式为,所述伸缩部件包括中空的固定壳、收容在所述固定壳内的伸缩弹簧及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从所述固定壳的顶端伸出并固定在所述内壳上,所述固定壳的外侧底端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壁的底端上;所述动力部件作用所述伸缩弹簧伸缩,所述伸缩弹簧带动所述伸缩杆在所述固定壳内伸缩,所述伸缩杆带动所述内壳在所述外壳内伸缩。
优选方式为,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收容在所述固定壳内。
优选方式为,所述触发部件包括触发按钮,所述触发按钮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通过滑动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外壳内壁两侧的滑槽,及设在所述内壳外壁两侧的滑轨,所述滑轨设在对应的所述滑槽内。
优选方式为,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内壳外壁内侧端部两侧的挡块,及设在所述外壳外侧端部两侧的挡板。
优选方式为,所述内壳为抽屉式壳体,所述抽屉式壳体的一侧面设置有耳机收纳槽,另一侧面设置有主板和电池,所述主板分别与所述触发部件和所述动力部件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内壳内侧端面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固定壳的避让槽。
优选方式为,所述内壳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部件;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两个所述伸缩部件,各所述伸缩部件的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均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固定,且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主板同侧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内壳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盒,包括具有开口端的外壳,外壳内设置有与其内壁滑动连接的内壳,内壳用于收纳耳机;还包括带动内壳移动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伸缩部件、作用伸缩部件伸缩的动力部件、及与动力部件电连接的触发部件;伸缩部件的一端固定在内壳上,伸缩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内壁上。因内壳和外壳之间设置有伸缩机构,又因伸缩机构不会随意触发动作,使充电盒不会随意打开,从而对所收纳的耳机进行了有效的防护。当需要打开充电盒时,按动触发部件后,触发部件启动动力部件,动力部件作用伸缩部件伸缩,从而带动内壳在外壳内伸缩,以实现充电盒打开和关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由于动力部件包括电磁铁,电磁铁收容在固定壳内,合理配置结构。
由于外壳和内壳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设在内壳外壁内侧端部两侧的挡块,及设在外壳外侧端部两侧的挡板,提高充电盒打开时的可靠性,避免发生内壳弹出外壳的情况发生。
由于内壳内侧端面设置有用于避让固定壳的避让槽,合理配置结构。
由于内壳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主板电连接,通过充电接口给电池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盒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电盒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电盒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充电盒打开时局部透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壳,20-避让槽,21-充电接口,3-伸缩机构,30-伸缩部件,300-伸缩杆,301-固定壳,31-触发部件,4-主板,40-第一线路板,41-第二线路板,42-柔性线路板,5-电池,6-滑动结构,60-滑槽,61-滑轨,7-限位结构,70-挡板,71-挡块,8-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一种充电盒,包括具有开口端的外壳1,外壳1内设置有与其内壁滑动连接的内壳2,内壳2用于收纳耳机;还包括带动内壳2移动的伸缩机构3,伸缩机构3包括伸缩部件30、作用伸缩部件30伸缩的动力部件、及与动力部件电连接的触发部件31;伸缩部件30的一端固定在内壳2上,伸缩部件30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1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打开时,按动触发部件31,触发部件31启动动力部件,动力部件启动后作用伸缩部件30伸,而伸缩部件30伸时带动内壳2移动,即内壳2沿着外壳1内壁向外侧滑动,从而将充电盒打开。松开触发部件31后,动力部件作用伸缩部件30缩,而伸缩部件30缩时拉着内壳2回移,实现充电盒关闭。因伸缩机构3不会在外力的作用下,随意动作,从而使充电盒不会随意打开,进而对所收纳的耳机进行了有效的防护,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伸缩部件30包括中空的固定壳301、收容在固定壳301内的伸缩弹簧及伸缩杆300,伸缩杆300的一端与伸缩弹簧固定连接,伸缩杆300的另一端从固定壳301的顶端伸出并固定在内壳2上,固定壳301的外侧底端固定在外壳1内壁的底端上;动力部件作用伸缩弹簧伸缩,伸缩弹簧带动伸缩杆300在固定壳301内伸缩,伸缩杆300带动内壳2在外壳1内伸缩。本例中动力部件包括电磁铁,电磁铁收容在固定壳301内;本例中触发部件31包括触发按钮,触发按钮与电磁铁电连接,其中触发按钮为但不限于电容式按钮,触发方式为压力触发。
本实施例的充电盒打开和关闭方式为:按动触发按钮后,使电磁铁断电,此时电磁铁失去磁力,令伸缩弹簧失去外力由压缩状态复位,复位过程中推动伸缩杆300向固定壳301外侧移动,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杆300推动内壳2向外侧移动,使内壳2沿着外壳1内壁滑动,实现充电盒打开。松开触发按钮后,使电磁铁通电,此时电磁铁产生磁力,其伸缩弹簧压缩,压缩过程中拉动伸缩杆300向固定壳301内侧移动,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杆300拉动内壳2向内侧移动,使内壳2沿着外壳1内壁滑动,实现充电盒关闭。当然,电磁铁的通断电不限上面所列举的方式,同样伸缩部件30和动力部件不限上面所列举的结构,动力部件也可为微型电机等,触发按钮的操作,可为控制微型电机的启动和停止等。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外壳1和内壳2通过滑动结构6滑动连接;滑动结构6包括设在外壳1内壁两侧的滑槽60,及设在内壳2外壁两侧的滑轨61,滑轨61设在对应的滑槽60内。一种优选方案,外壳1和内壳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7;本例中限位结构7包括设在内壳2外壁内侧端部两侧的挡块71,及设在外壳1外侧端部两侧的挡板70。
当伸缩机构3作用内壳2时,内壳2外壁的滑轨61在外壳1内壁上的滑槽60导向下移动,使内壳2可靠移动,确保了充电盒打开和关闭操作的可靠性。而在限位结构7的作用下,内壳2不会弹出外壳1,进一步确保了充电盒打开和关闭操作的可靠性。当然,滑动结构6和限位结构7不限上面所列举的,比如限位结构7,还可通过限定伸缩杆300的伸缩位移量来达到限位目的。
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内壳2为抽屉式壳体,抽屉式壳体的一侧面设置有耳机收纳槽,另一侧面设置有主板4和电池5,主板4分别与触发部件31和动力部件电连接。本例中内壳2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充电接口21,充电接口21与主板4电连接,充电接口21优选usb接口,通过usb接口可给电池5充电。其中主板4可包括第一线路板40、第二线路板41及电连接第一线路板40和第二线路板41的柔性线路板42,电池5设在第二线路板41上,触发按钮与第一线路板40电连接,电磁铁可与第二线路板41电连接。按动触发按钮后,第二线路板41可给电磁铁断电,松开触发按钮后,第二线路板41可给电磁铁通电。
其中,内壳2内侧端面设置有用于避让固定壳301的避让槽20,本例中根据伸缩机构3,设置两个避让槽20,此避让槽20可使伸缩机构3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空间。内壳2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部件8,伸缩机构3包括两个伸缩部件30,各伸缩部件30的伸缩杆300的端部均通过固定部件8固定,且固定部件8与主板4同侧设置,本例中固定部件8为u形固定件,内壳2内壁两侧间隔设置有两个u形固定件,当然以可靠固定为主数量不限。本例中伸缩部件30对应设置,进一步优化了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盒,通过在内壳和外壳之间设置伸缩机构,使充电盒不会随意打开,避免误触发的情况发生,从而对所收纳的耳机进行有效的防护;而且伸缩机构可通过操作触发按钮来伸缩,使充电盒开关操作非常方便,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优点。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充电盒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端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其内壁滑动连接的内壳,所述内壳用于收纳耳机;
还包括带动所述内壳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部件、作用所述伸缩部件伸缩的动力部件、及与所述动力部件电连接的触发部件;所述伸缩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壳上,所述伸缩部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件包括中空的固定壳、收容在所述固定壳内的伸缩弹簧及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从所述固定壳的顶端伸出并固定在所述内壳上,所述固定壳的外侧底端固定在所述外壳内壁的底端上;
所述动力部件作用所述伸缩弹簧伸缩,所述伸缩弹簧带动所述伸缩杆在所述固定壳内伸缩,所述伸缩杆带动所述内壳在所述外壳内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收容在所述固定壳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件包括触发按钮,所述触发按钮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通过滑动结构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外壳内壁两侧的滑槽,及设在所述内壳外壁两侧的滑轨,所述滑轨设在对应的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内壳外壁内侧端部两侧的挡块,及设在所述外壳外侧端部两侧的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为抽屉式壳体,所述抽屉式壳体的一侧面设置有耳机收纳槽,另一侧面设置有主板和电池,所述主板分别与所述触发部件和所述动力部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内侧端面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固定壳的避让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部件;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两个所述伸缩部件,各所述伸缩部件的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均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固定,且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主板同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