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3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



背景技术:

托盘,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在20世纪物流产业逐渐发展壮大的情势下,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同时,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还能够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但是,现有托盘产品出于方便搬运的目的往往自重偏轻,设计的高度也较低,工人装载货物不便,安全性也有所不足;而且托盘的方向固定,在工况苛刻的情况下,往往无法使用叉车进行方向调整,而借助于人工进行调整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包括工作台和底部支撑架,所述工作台包含工作台支撑架和固接于所述工作台支撑架上的托盘,所述托盘上转动安装有一相应的低摩擦支撑盘;所述工作台支撑架通过一组对称设置的x型铰接架可上下移动连接到所述底部支撑架,且所述托盘与所述底部支撑架之间还固定装置有一相应的液压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低摩擦支撑盘上设置有定位竖轴,所述托盘中心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低摩擦支撑盘通过定位竖轴和定位孔配合固定在所述托盘上;所述托盘边缘处均匀设置六个低摩擦轴承,所述低摩擦支撑盘可通过低摩擦轴承在所述托盘上转动。

优选的,所述液压支撑杆倾斜设置在两个所述x型铰接架之间,一端连接在所述工作台支撑架一侧,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撑架另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x型铰接架是由两根支撑杆呈x型铰接形成,所述两根支撑杆的后端分别铰接到相应的工作台支撑架和底部支撑架的后端两侧,两根支撑杆的前端分别可前后移动的连接到相应的工作台支撑架和底部支撑架的前端两侧。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架前端两侧顶部和所述工作台支撑架前端两侧外部固接有定向槽,所述支撑杆前端可在定向槽内前后移动。

优选的,所述定向槽内设有轴承,所述支撑杆前端水平对应位置有长轴连接,所述支撑杆通过长轴与轴承配合在定向槽内前后滑动,长轴两端用定位销固定。

优选的,所述托盘与所述底部支撑架之间固定装置有两个所述重型弹簧,两个所述重型弹簧位于所述液压支撑杆两侧。

优选的,所述托盘上设置弹簧扣,所述底部支撑架相应位置设有弹簧定位柱,所述重型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弹簧定位柱和弹簧扣上,所述重型弹簧和弹簧扣之间可拆卸。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架边缘均匀设置有插齿槽以及福马轮,插齿槽可固定在叉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装载货物时,通过弹簧和液压支撑杆使整个装置能够平滑地逐步下降,当货物搬离工作台之后,弹簧装置反弹,并受限于液压支撑杆的作用缓慢上升,使平台升降更加稳定,提高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支撑杆配合弹簧在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内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稳定性强,避免弹簧受力不均产生侧向弯曲,使运动轨迹偏离弹簧轴心方向;液压支撑杆倾斜设置在两个x型铰接架之间,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工作台支撑架和底部支撑架相对的两侧上,形成斜拉杆结构,进一步加强结构稳定性,同时对平台进行侧向限位,保证在竖直方向上作业;同时斜向设置使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速度减缓,在有限的空间内进一步提升缓冲复位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低摩擦支撑盘和托盘通过轴承配合连接,实现了360°旋转式台面,可以在装载重物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人力轻松流畅地转动,方便在任意方向操作使用。

(4)本实用新型中底部支撑架上同时设置了插齿槽和福马轮,货物较轻或者空载的情况下可直接推行,方便移动、搬运;货物重量较大时,可通过插齿槽配套叉车使用,便于整体的移动、搬运及装卸,两种移动方式可以满足操作人员不同的工况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受力分析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部支撑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爆炸图;

图中:1、工作台;2、底部支撑架;3、工作台支撑架;4、托盘;5、低摩擦支撑盘;6、x型铰接架;7、重型弹簧;8、液压支撑杆;9、定向槽;21、弹簧定位柱;22、插齿槽;23、福马轮;41、定位孔;42、低摩擦轴承;43、弹簧扣;51、定位竖轴;61、支撑杆;62、长轴;63、定位销;9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包括工作台1和底部支撑架2,所述工作台1包含工作台支撑架3和固接于所述工作台支撑架3上的托盘4,所述托盘4上转动安装有一相应的低摩擦支撑盘5;所述工作台支撑架3通过一组对称设置的x型铰接架6可上下移动连接到所述底部支撑架2上,所述托盘4与所述底部支撑架2之间固定装置有至少一个相应的重型弹簧7,且所述托盘4与所述底部支撑架2之间还固定装置有一相应的液压支撑杆8。本实用新型通过低摩擦支撑盘和托盘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其可以360°旋转,可以在装载重物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人力轻松流畅地转动,方便在任意方向操作使用。并且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弹簧装置和液压支撑杆相互配合达到复位和限速的作用,使整个装置能够平滑地逐步上升下降,提高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低摩擦支撑盘5上设置有定位竖轴51,所述托盘4中心设置有定位孔41,所述低摩擦支撑盘5通过定位竖轴51和定位孔41配合固定在所述托盘4上,实现低摩擦支撑盘和托盘之间的定位;所述托盘4边缘处均匀设置六个低摩擦轴承42,所述低摩擦支撑盘5可通过低摩擦轴承42在所述托盘4上进行360°旋转,在装载重物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人力轻松流畅地转动,方便在任意方向操作使用。

请参考图3,所述液压支撑杆8倾斜设置在两个所述x型铰接架6之间,一端连接在所述工作台支撑架3一侧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撑架2另一侧上。

由图3受力可知,由于货物放置时无法保证其受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则可将f压分解成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以及水平方向的力f’,此时工作台在f’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横向位移趋势,使平台稳定性降低。而液压支撑杆倾斜设置在两个x型铰接架之间,且两端分别连接在工作台支撑架和底部支撑架相对的两侧上,形成斜拉杆结构,此时产生的f拉和f推可进一步分解成竖直方向的力f1、f3以及水平方向的力f2、f4,f1和f3保证平台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作业的稳定性,f2和f4则用以抵消平台所受f压的水平分力f’,使其结构稳定性加强,并且对平台进行侧向限位,保证在竖直方向上作业;同时斜向设置使其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变小,位移速度减缓,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一步提升缓冲复位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x型铰接架6是由两根支撑杆61呈x型铰接形成,所述两根支撑杆61的后端分别铰接到相应的工作台支撑架3和底部支撑架2的后端两侧,两根支撑杆61的前端分别可前后移动的连接到相应的工作台支撑架3和底部支撑架2的前端两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架2前端两侧顶部和所述工作台支撑架3前端两侧外部固接有定向槽9,所述支撑杆61前端可在定向槽9内前后移动。且定向槽设置在工作台支撑架前端两侧外部使用时还可作为握手柄,方便搬运推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向槽9内设有轴承91,所述支撑杆61前端水平对应位置有长轴62连接,长轴62两端用定位销63固定,所述支撑杆61通过长轴62与轴承91配合在定向槽9内前后滑动,同时长轴62也起到加固支撑结构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4与所述底部支撑架2之间固定装置有两个所述重型弹簧7,两个所述重型弹簧7位于所述液压支撑杆8两侧,使顶部工作台上升时受弹簧弹力更加均匀,易于保持平稳,且液压支撑杆配合弹簧在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内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稳定性强,避免弹簧受力不均产生弯曲。

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4上设置弹簧扣43,所述底部支撑架2相应位置设有弹簧定位柱21,所述重型弹簧7两端分别连接在弹簧定位柱21和弹簧扣43上,所述重型弹簧7和弹簧扣43之间可拆卸,对弹簧运动方向进行定位。

请参考图4,所述底部支撑架2边缘均匀设置有插齿槽22以及福马轮23,插齿槽22可固定在叉车上。货物较轻或者空载的情况下可直接推行,方便移动、搬运;货物重量较大时,可通过插齿槽配套叉车使用,便于整体的移动、搬运及装卸,两种移动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工况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包括工作台(1)和底部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1)包含工作台支撑架(3)和固接于所述工作台支撑架(3)上的托盘(4),所述托盘(4)上转动安装有一相应的低摩擦支撑盘(5);

所述工作台支撑架(3)通过一组对称设置的x型铰接架(6)可上下移动连接到所述底部支撑架(2)上,所述托盘(4)与所述底部支撑架(2)之间固定装置有至少一个相应的重型弹簧(7),且所述托盘(4)与所述底部支撑架(2)之间还固定装置有一相应的液压支撑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摩擦支撑盘(5)上设置有定位竖轴(51),所述托盘(4)中心设置有定位孔(41),所述低摩擦支撑盘(5)通过定位竖轴(51)和定位孔(41)配合固定在所述托盘(4)上;所述托盘(4)边缘处均匀设置六个低摩擦轴承(42),所述低摩擦支撑盘(5)可通过低摩擦轴承(42)在所述托盘(4)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撑杆(8)倾斜设置在两个所述x型铰接架(6)之间,一端连接在所述工作台支撑架(3)一侧,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撑架(2)另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铰接架(6)是由两根支撑杆(61)呈x型铰接形成,所述两根支撑杆(61)的后端分别铰接到相应的工作台支撑架(3)和底部支撑架(2)的后端两侧,两根支撑杆(61)的前端分别可前后移动的连接到相应的工作台支撑架(3)和底部支撑架(2)的前端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2)前端两侧顶部和所述工作台支撑架(3)前端两侧外部固接有定向槽(9),所述支撑杆(61)前端可在定向槽(9)内前后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槽(9)内设有轴承(91),所述支撑杆(61)前端水平对应位置有长轴(62)连接,所述支撑杆(61)通过长轴(62)与轴承(91)配合在定向槽(9)内前后滑动,长轴(62)两端用定位销(63)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与所述底部支撑架(2)之间固定装置有两个所述重型弹簧(7),两个所述重型弹簧(7)位于所述液压支撑杆(8)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4)上设置弹簧扣(43),所述底部支撑架(2)相应位置设有弹簧定位柱(21),所述重型弹簧(7)两端分别连接在弹簧定位柱(21)和弹簧扣(43)上,所述重型弹簧(7)和弹簧扣(43)之间可拆卸。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2)边缘均匀设置有插齿槽(22)以及福马轮(23),插齿槽(22)可固定在叉车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式弹簧升降旋转平台,包括工作台和底部支撑架,所述工作台包含工作台支撑架和固接于所述工作台支撑架上的托盘,所述托盘上转动安装有一相应的低摩擦支撑盘;所述工作台支撑架通过一组对称设置的X型铰接架可上下移动连接到所述底部支撑架,且所述托盘与所述底部支撑架之间还固定装置有一相应的液压支撑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和液压支撑杆结构使其能够平稳升降,并且用轴承配合使托盘能够旋转,解决现有技术中托盘的高度较低,工人装载货物不便和托盘方向固定,特殊情况下无法使用叉车进行方向调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泳超;张培祥;林强;黄庚杰;邱泽西;张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科烨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77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