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能横向移动的施工用悬挂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2.在地铁站的建设施工中,盾口出口挡墙和盾口吊装孔挡墙是必不可少的墙体,从顶板向上延伸的四面连墙构成井字形垂直出口,垂直出口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土和施工原材料等的重要通道。出口处的顶板一般与地面平齐,而出口处的顶板下面一般都有好几层井口,每两层井口之间的高度一般为几米或十几米。盾口出口挡墙和盾口吊装孔挡墙用内外模板浇筑完成并拆除内外模板后,需要对内表面的若干个对拉螺栓进行切割及对墙体内表面进行砂浆抹平处理。
3.从下层楼板向上搭满堂脚手架,由于其工程很大,时间太长,施工成本太高,已逐步被放弃。近年开始采用能横向移动的施工用悬挂式脚手架来对该挡墙的内表面进行施工,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86383y公开了一种外墙装修用移动式悬挂脚手架。
4.但该脚手架仍存在以下不足:1、其脚手架本体为爬梯式结构,虽然有安全护网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但人员施工很难展开,即施工操作不方便。2、仅靠顶部的滚轮,横向移动不灵活,施工时又易出现脚手架横向晃动的现象,使施工人员产生害怕心理,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该脚手架未能达到灵活移动和施工时稳定的和谐统一。3、不能满足不同墙体高度的施工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人施工操作方便且安全、移动灵活且施工时稳定可靠的能横向移动的施工用悬挂式脚手架。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能横向移动的施工用悬挂式脚手架,包括设有爬梯和两个第一匚字形挂钩的卡位架,每个第一匚字形挂钩上安装有用于沿墙体顶面滚动的第一滚轮,卡位架上固定有工作吊篮;第一匚字形挂钩上有至少两个用于沿墙体外侧面滚动的第二滚轮,卡位架上有至少两个用于沿墙体内侧面滚动的第三滚轮;第一匚字形挂钩上有至少一个用于抵至墙体外侧面以在施工时使悬挂式脚手架与墙体固定的油缸。
7.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能横向移动的施工用悬挂式脚手架具有以下优点:爬梯仍方便施工人员进出工作吊篮,而工作吊篮的设计,工人站在工作吊篮中施工,既保证了工人施工时的安全,更有利于对对拉螺栓进行切割及对墙体内表面进行砂浆抹平处理等施工,使施工操作方便。增加了卡位架相对于的墙体内侧面和墙体外侧面的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后,既增加了整个悬挂式脚手架横向移动的灵活性,又提高了整个悬挂式脚手架横向移动的导向性和可靠性。悬挂式脚手架移动至预定工作位置时,使油缸处于抵至墙体外侧面以使悬挂式脚手架与墙体固定状态,工人在上下进出工作吊篮和施工时,悬挂式脚手
架与墙体固定牢固、可靠和稳定,不会出现脚手架横向晃动的现象,使施工人员有较好的心理体验,保证了墙体内侧面施工的正常顺利进行,该脚手架达到灵活移动和施工时稳定的和谐统一,工人施工操作方便且安全、移动灵活且施工时稳定。
8.进一步地,卡位架与工作吊篮之间为可拆式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为下述增加过渡架提供了结构保证,使本悬挂式脚手架能适应不同高度墙体的施工需要。
9.进一步地,卡位架的两根第一竖杆的下端外侧上各固定有一第一横向挂杆,第一横向挂杆的外侧有直径大于第一横向挂杆直径的第一限位环,第一横向挂杆与第一竖杆之间固定有第一斜支撑杆。采用以上结构后,卡位架与吊篮或下述的过渡架的可拆式连接的具体结构牢固、可靠且挂接方便、快捷。
10.进一步地,卡位架与工作吊篮之间可拆式连接有一个或多个过渡架。采用以上结构后,可根据施工墙体的不同高度增加不同高度或/和不同数量过渡架,使本悬挂式脚手架能适应不同高度墙体的施工需要。
11.进一步地,每个过渡架的两根第二竖杆的顶端有用于挂接在第一横向挂杆的内侧上的第二匚字形挂钩,第二匚字形挂钩的自由端上有第一防脱倒钩;每个过渡架的两第二竖杆的下端外侧上各固定有一第二横向挂杆,第二横向挂杆的外侧有直径大于第二横向挂杆直径的第二限位环,第二横向挂杆与第二竖杆之间固定有第二斜支撑杆。采用以上结构后,过渡架与卡位架的可拆式连接的具体结构牢固、可靠且挂接方便、快捷。
12.进一步地,每个过渡架上有多个用于沿墙体内侧面滚动的第四滚轮。采用以上结构后,悬挂式脚手架横向移动的灵活性、导向性和可靠性更好。
13.进一步地,工作吊篮靠近墙体内侧面的两根第三竖杆顶端有用于挂接在第一横向挂杆内侧上或用于挂接在第二横向挂杆内侧上的第三匚字形挂钩,第三匚字形挂钩的自由端上有第二防脱倒钩。采用以上结构后,工作吊篮与卡位架的可拆式连接的具体结构牢固、可靠且挂接方便、快捷。
14.进一步地,工作吊篮上有多个用于沿墙体内侧面滚动的第五滚轮。采用以上结构后,悬挂式脚手架横向移动的灵活性、导向性和可靠性更好。
15.进一步地,第一匚字形挂钩外侧的两竖杆上固定有一块横向连接板,两个油缸固定在横向连接板上,油缸的活塞杆自由端的端面处于缩回状态以使滚轮沿墙体滚动或处于伸出状态抵至墙体外侧面以固定悬挂式脚手架。采用以上结构后,油缸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进一步保证了悬挂式脚手架与墙体固定牢固、可靠和稳定,进一步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墙体内侧面施工的正常顺利进行。
16.进一步地,第一匚字形挂钩的两竖杆上固定有上下两根横向连接杆和一根连接斜杆,两根横向连接杆和一根连接斜杆均位于横向连接板的远离墙体外侧面的面上,并与横向连接板固定。采用以上结构后,进一步保证了悬挂式脚手架整体的牢固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悬挂式脚手架未设过渡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示出悬挂于墙体内侧面的结构)。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悬挂式脚手架未设过渡架时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示出悬挂
于墙体外侧面的结构)。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悬挂式脚手架设有一个过渡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3中的悬挂式脚手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所示:1、第一匚字形挂钩,2、第一滚轮,3、爬梯的踏脚杆,4、第三匚字形挂钩,5、第一限位环,6、第一横向挂杆,7、第一斜支撑杆,8、卡位架,9、墙体内侧面, 10、第三滚轮,11、第一竖杆,12、工作吊篮,13、第三竖杆,14、横向连接杆,15、连接斜杆,16、墙体外侧面,17、第二滚轮,18、油缸,19、第二匚字形挂钩,20、过渡架,21、第二竖杆,22、第二横向挂杆,23、第二限位环,24、横向连接板,25、活塞杆自由端的端面,26、第四滚轮,27、第五滚轮,28、第二斜支撑杆,29、第一防脱倒钩, 30、第二防脱倒钩,31、墙体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声明的是,对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3.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24.本实用新型能横向移动的施工用悬挂式脚手架,一般用于对相对地面较高的墙体表面进行施工,如对盾口出口挡墙和盾口吊装孔挡墙内侧面的若干个对拉螺栓进行切割及对墙体内侧面进行砂浆抹平处理。盾口出口挡墙和盾口吊装孔挡墙是地铁站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墙体,从顶板向上延伸的四面连墙构成井字形垂直出口,图中只示意性地画出墙体的局部。
25.本实用新型能横向移动的施工用悬挂式脚手架,包括设有爬梯和两个第一匚字形挂钩 1的卡位架8,每个第一匚字形挂钩1上安装有一个用于沿墙体顶面31滚动的第一滚轮2。不难理解,卡位架8兼作爬梯,卡位架8的两根第一竖杆11兼作爬梯的两立柱,卡位架8 的连接横杆兼作爬梯的踏脚杆3,也可反过来说,爬梯的踏脚杆3可兼作卡位架8的连接横杆。
26.以上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于:
27.卡位架8上固定有工作吊篮12。第一匚字形挂钩1上有至少两个如两个用于沿墙体外侧面16滚动的第二滚轮17,卡位架8上有至少两个如两个用于沿墙体内侧面9滚动的第三滚轮10。
28.第一匚字形挂钩1上有至少一个如两个用于抵至墙体外侧面16以在施工时使悬挂式脚手架与墙体固定的油缸18,如第一匚字形挂钩1外侧的两竖杆上固定有一块横向连接板24,两个油缸18固定如焊接或用螺钉螺接在横向连接板24上,每个油缸18的活塞杆自由端的端面25处于缩回状态以使滚轮沿墙体滚动,或活塞杆自由端的端面25处于伸出状态而抵至墙体外侧面16以固定悬挂式脚手架。滚轮在这里应理解为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17、第三滚轮10、第四滚轮26和第五滚轮27。不难理解,每个油缸需经两根油管与油泵连通(油管和油泵图中未示出)。两个油缸的进出油管与一根总进油管和一根总出油管连接,总进油管和总出油管与油泵连接,两个油缸同步动作,油泵可安装在连接板上或放置在地面上。
29.第一匚字形挂钩1的两竖杆上固定如焊接有上下两根横向连接杆14和一根连接斜杆 15,两根横向连接杆14和一根连接斜杆15均位于横向连接板24的远离墙体外侧面16的
面上,并与横向连接板24固定。
30.卡位架8上固定有工作吊篮12,优选为卡位架8与工作吊篮12之间为可拆式连接。
31.卡位架8的两根第一竖杆11的下端外侧上各固定有一第一横向挂杆6,第一横向挂杆2的外侧有直径大于第一横向挂杆6直径的第一限位环5,第一横向挂杆6与第一竖杆11 之间固定有第一斜支撑杆7。
32.卡位架8与工作吊篮12之间优选可拆式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如两个三个过渡架20。
33.每个过渡架20的两根第二竖杆21的顶端有用于挂接在第一横向挂杆6的内侧上的第二匚字形挂钩19,第二匚字形挂钩19的自由端上有第一防脱倒钩29。每个过渡架20的两第二竖杆21的下端外侧上各固定有一第二横向挂杆22,第二横向挂杆22的外侧有直径大于第二横向挂杆22直径的第二限位环23,第二横向挂杆22与第二竖杆21之间固定有第二斜支撑杆28。不难理解,过渡架20也兼作爬梯,过渡架20的两根第二竖杆21兼作爬梯的两立柱,过渡架20的连接横杆兼作爬梯的踏脚杆。每个过渡架20上有多个如两个用于沿墙体内侧面9滚动的第四滚轮26。不难理解,第一横向挂杆6的内侧是指第一限位环 5与第一竖杆11之间的第一横向挂杆。第二横向挂杆22的内侧是指第二限位环23与第二竖杆21之间的第二横向挂杆。
34.不难理解,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过渡架20时,下面的过渡架20的第二匚字形挂钩19 挂接在上面的一过渡架的第二横向挂杆22上。
35.需增加或减少过渡架20时,可借助起吊设备在悬挂于墙体上的卡位架8上操作,也可以将整个悬挂式脚手架吊至地面后挂接或脱开过渡架20并挂接工作吊篮12后,整体起吊并将本悬挂式脚手架悬挂在墙体上。不难理解,第一防脱倒钩29和下述的第二防脱倒钩 30由于匚字形挂钩的自由端本身具有弹性,需脱开时稍向外侧拨同时向上用力即可使两者脱开。增加过渡架即整个悬挂式脚手架加长后,也可在兼作爬梯的卡位架和过渡架上固定设安全护罩或称安全护网(图中未示出),工人进出工作吊篮时从安全护罩内侧的爬梯上通过。
36.工作吊篮12靠近墙体内侧面9的两根第三竖杆13顶端有用于挂接在第一横向挂杆6 内侧上或用于挂接在第二横向挂杆22内侧上的第三匚字形挂钩4,第三匚字形挂钩4的自由端上有第二防脱倒钩30。工作吊篮12上有多个如两个用于沿墙体内侧面9滚动的第五滚轮27。
37.以上所述的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17、第三滚轮10、第四滚轮26和第五滚轮27的具体结构均可为:一u字型或一匚字形钢块固定在本悬挂式脚手架的机架上如匚字形挂钩上和竖杆上,钢块开口处固定有滚轮轴,滚轮转动配合在滚轮轴上。
38.不难理解,本悬挂式脚手架采用钢材制作,即本施工用悬挂式脚手架的零部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当然,滚轮可除外,即,滚轮可以是钢滚轮,也可以采用橡胶滚轮。支撑杆也可称为支承杆。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79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