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2-02  62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速凝剂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中,尤其是桥梁、坝体水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会用到液体速凝剂,液体速凝剂是采用无机盐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科学合成的新一代高效多功能速凝剂。液体速凝剂在水下混凝土施工中,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混凝土或砂浆迅速凝结硬化,并产生较高的早期强度。
3.经过化学合成出的液体速凝剂需要利用金属容器存放,并需要作用于混凝土时,利用喷射器、泵等动力设备将其填充至指定位置。在液体速凝剂生产中,加工后的液体速凝剂需要利用过滤器过滤掉杂质,由于液体速凝剂的特点,现阶段的滤芯式过滤器尤其多数使用的是化学纤维材料作为滤网,已经不太满足现阶段液体速凝剂的过滤要求。
4.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1987489u,名称为《一种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液体速凝剂生产加工过程过滤掉液体速凝剂内部杂质的结构,其通过多层滤网(金属)实现液体速凝剂的多次过滤,以充分地将液体速凝剂内的杂质去除。但是,经过分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难看出该技术结构太复杂,虽然可以实现液体速凝剂的杂质过滤,但是并不便于后期维护和更换内部滤网或滤芯,安装维护也是化工生产领域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过滤件是耗材,需要定期维护。
5.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方便后期维护和更换内部滤网结构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罐体呈多段结构、具有多层过滤网结构以提高过滤效果、且能够方便后期更换和维护滤网结构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
9.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具有进液管,所述罐体的下端具有排液管;
10.集成于所述罐体内的滤网结构;
11.所述滤网结构分为第一滤网结构和第二滤网结构;
12.所述罐体包括:
13.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位于所述第二罐体的上端;以及
14.所述罐体的上端通过盲板封闭;
15.所述罐体的下端通过封头封闭;
16.所述第一滤网结构集成于所述第一罐体内,且所述第一滤网结构具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为金属滤网;
17.所述第二滤网结构沿所述罐体的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滤网结构具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为金属滤网;
18.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不小于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网结构集成于所述第一罐体靠近所述进液管一侧;
20.所述第二滤网结构被配置为圆筒结构,且所述第二滤网的上端集成于所述第一滤网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二滤网结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罐体装配固定,且所述第二滤网结构的下端通过盲板封堵。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罐体为圆筒结构,且所述第一罐体的上端具有与盲板匹配的安装环,所述盲板与所述第一罐体通过沿所述安装环均布的多根螺栓紧固连接;
22.所述第一滤网结构包括:
23.集成于所述第一罐体内部的圆台体,所述圆台体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内壁焊接固定;以及
24.集成于所述圆台体内部的两层第一滤网;
25.所述圆台体通过钢板弯折而成,且所述圆台体的中心形成为液体速凝剂通道,所述圆台体具有能够导流所述液体速凝剂的坡面;
26.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坡面固连。
27.进一步的,两层所述第一滤网彼此分离,且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滤网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滤网的截面尺寸;
28.所述圆台体的下端具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一环台;
29.所述第二罐体的下部具有安装组件;
30.所述第二滤网结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环台装配,所述第二滤网结构的下端与所述安装组件装配;
31.经所述第一滤网结构过滤后的液体速凝剂通过所述第二滤网结构的上端流入所述第二滤网结构内,并通过所述第二滤网结构的侧壁流通至所述罐体内。
3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网结构包括:
33.通过第二滤网弯曲形成的滤筒;
34.集成于所述滤筒上端的第二环台,所述第二环台接触所述第一环台下表面,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环台装配固定;以及
35.集成于所述滤筒下端的第三环台;
36.所述滤筒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三环台与所述安装组件装配固定;
37.所述滤筒与所述第二环台、以及所述滤筒与所述第三环台均焊接固定。
3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39.沿所述第二罐体的内壁的周向均布的多根支撑杆;以及
40.固连于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滤筒一端的支撑环;
41.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罐体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支撑杆焊接固定;
42.所述滤筒下端的所述第三环台与所述支撑环通过螺栓紧固。
43.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为立式容器;
44.所述罐体的底部支撑有支腿。
4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6.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在罐体内集成有两处滤网结构,通过第一滤网结构和第二滤网结构对液体速凝剂形成两次过滤,同时滤网采用不锈钢滤网,而第二滤网结构以螺栓紧固的方式拆装类似滤芯,便于后期维护,以第二滤网结构的内进外出的特点,能够将过滤后的杂质都保留在第二滤网结构内部,方便后期更换和清洗。
附图说明
4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的滤筒与安装组件的安装结构俯视图。
50.附图标记说明:
51.1、罐体;2、第一滤网结构;3、第二滤网结构;4、安装组件;
52.101、第一罐体;102、第二罐体;103、盲板;104、封头;105、进液管;106、排液管;107、支腿;
53.201、圆台体;202、坡面;203、第一滤网;204、第一环台;
54.301、滤筒;302、第二环台;303、第三环台;
55.401、支撑环;40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5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57.参见图1至图2所示;
58.本实施例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
59.罐体1,罐体1的上端具有进液管105,罐体1的下端具有排液管106;
60.集成于罐体1内的滤网结构;
61.滤网结构分为第一滤网结构2和第二滤网结构3;
62.罐体1包括:
63.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第一罐体101位于第二罐体102的上端;以及
64.罐体1的上端通过盲板103封闭;
65.罐体1的下端通过封头104封闭;
66.第一滤网结构2集成于第一罐体101内,且第一滤网结构2具有第一滤网203,第一滤网203为金属滤网;
67.第二滤网结构3沿罐体1的竖直方向延伸,且第二滤网结构3具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为金属滤网;
68.第一滤网203的网孔不小于第二滤网的网孔。
69.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过滤装置,其适用于液体速凝剂的生产和过滤;其包括罐体1,以及集成于罐体1内的滤网结构;首先,本实施例的滤网结构分为第一滤网结构2和第二滤网结构3,同时,为了方便拆装和维护滤网结构,本实施例的罐体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罐体1也有了一定的结构改良。本实施例的罐体1为分体式结构,类似于塔器的设计原理,将罐体1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上述的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并在上端集成了盲板103(盲板103是可以打开的),而下端则用封头104封闭。这部分设计可以参考化工设计原理,盲板103和封头104的选型可以根据罐体1的直径和壁厚直接选取。而本实施例的第一滤网203的孔径最好是大于第二滤网的孔径,这样可以逐次地将大小不同的颗粒杂质过滤掉,以保证生产后的液体速凝剂杂质含量满足工艺要求。
70.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滤网结构2集成于第一罐体101靠近进液管105一侧;
71.第二滤网结构3被配置为圆筒结构,且第二滤网的上端集成于第一滤网结构2的下方,第二滤网结构3的下端与第二罐体102装配固定,且第二滤网结构3的下端通过盲板103封堵。
72.其中,上述的第一罐体101为圆筒结构,且第一罐体101的上端具有与盲板103匹配的安装环,盲板103与第一罐体101通过沿安装环均布的多根螺栓紧固连接;
73.第一滤网结构2包括:
74.集成于第一罐体101内部的圆台体201,圆台体201与第一罐体101的内壁焊接固定;以及
75.集成于圆台体201内部的两层第一滤网203;
76.圆台体201通过钢板弯折而成,且圆台体201的中心形成为液体速凝剂通道,圆台体201具有能够导流液体速凝剂的坡面202;
77.第一滤网203与坡面202固连。
78.该处详细介绍了第一滤网结构2的组成,其包括能够对液体速凝剂形成导流的圆台体201,而圆台体201可以通过钢板弯折而成,并且与第一罐体101直接焊接固定,而本实施例的圆台体201只要保证其与液体速凝剂接触一侧成漏斗结构的坡面202即可,这样就可以对进液管105进入的液体速凝剂形成导流,以驱使液体速凝剂依次通过上述的两层第一滤网203。
79.更为优选的是:
80.两层第一滤网203彼此分离,且位于上方的第一滤网203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下方的第一滤网203的截面尺寸;
81.圆台体201的下端具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一环台204;
82.第二罐体102的下部具有安装组件4;
83.第二滤网结构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环台204装配,第二滤网结构3的下端与安装组件4装配;
84.经第一滤网结构2过滤后的液体速凝剂通过第二滤网结构3的上端流入第二滤网结构3内,并通过第二滤网结构3的侧壁流通至罐体1内。
85.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二滤网结构3包括:
86.通过第二滤网弯曲形成的滤筒301;
87.集成于滤筒301上端的第二环台302,第二环台302接触第一环台204下表面,并通过螺栓与第一环台204装配固定;以及
88.集成于滤筒301下端的第三环台303;
89.滤筒301的下端通过第三环台303与安装组件4装配固定;
90.滤筒301与第二环台302、以及滤筒301与第三环台304均焊接固定。
91.根据不同的流量和流速,滤筒301内的液体速凝剂的高度会有变化,但是无论液体高度多少,其都是从滤筒301上端进入内部,并在第二滤网的作用下降杂质隔离在滤筒301内部,而液体速凝剂则留出滤筒301,最终从下方的排液管106排出。为了方便安装,具体的安装结构详见上述,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罐体1的设计标准,需要在罐体1的下部一定高度处设计人孔,这样就可以在更换和维护滤筒301时保证作业人员能够进入到罐体1内。
92.更为优选的是:
93.上述的安装组件4包括:
94.沿第二罐体102的内壁的周向均布的多根支撑杆402;以及
95.固连于支撑杆402靠近滤筒301一端的支撑环401;
96.支撑杆402与第二罐体102的内壁焊接固定,支撑环401与支撑杆402焊接固定;
97.滤筒301下端的第三环台303与支撑环401通过螺栓紧固。
98.为了保证由滤筒301过滤出的液体速凝剂能够顺利地通过排液管106排出,因此设计了对液体速凝剂不会阻挡的多根支撑杆402,而支撑杆402的数量和厚度,可以根据液体速凝剂的量,以及滤筒301的重量等综合因素设计。内部所有安装部件均采用螺栓紧固,方便拆装和维护。
99.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罐体1为立式容器;
100.罐体1的底部支撑有支腿107。
10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2.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在罐体1内集成有两处滤网结构,通过第一滤网结构2和第二滤网结构3对液体速凝剂形成两次过滤,同时滤网采用不锈钢滤网,而第二滤网结构3以螺栓紧固的方式拆装类似滤芯,便于后期维护,以第二滤网结构3的内进外出的特点,能够将过滤后的杂质都保留在第二滤网结构3内部,方便后期更换和清洗。
103.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端具有进液管(105),所述罐体(1)的下端具有排液管(106);集成于所述罐体(1)内的滤网结构;所述滤网结构分为第一滤网结构(2)和第二滤网结构(3);所述罐体(1)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所述第一罐体(101)位于所述第二罐体(102)的上端;以及所述罐体(1)的上端通过盲板(103)封闭;所述罐体(1)的下端通过封头(104)封闭;所述第一滤网结构(2)集成于所述第一罐体(101)内,且所述第一滤网结构(2)具有第一滤网(203),所述第一滤网(203)为金属滤网;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沿所述罐体(1)的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具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为金属滤网;所述第一滤网(203)的网孔不小于所述第二滤网的网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结构(2)集成于所述第一罐体(101)靠近所述进液管(105)一侧;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被配置为圆筒结构,且所述第二滤网的上端集成于所述第一滤网结构(2)的下方,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罐体(102)装配固定,且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的下端通过盲板封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101)为圆筒结构,且所述第一罐体(101)的上端具有与盲板(103)匹配的安装环,所述盲板(103)与所述第一罐体(101)通过沿所述安装环均布的多根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滤网结构(2)包括:集成于所述第一罐体(101)内部的圆台体(201),所述圆台体(201)与所述第一罐体(101)的内壁焊接固定;以及集成于所述圆台体(201)内部的两层第一滤网(203);所述圆台体(201)通过钢板弯折而成,且所述圆台体(201)的中心形成为液体速凝剂通道,所述圆台体(201)具有能够导流所述液体速凝剂的坡面(202);所述第一滤网(203)与所述坡面(202)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层所述第一滤网(203)彼此分离,且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滤网(203)的截面尺寸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滤网(203)的截面尺寸;所述圆台体(201)的下端具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一环台(204);所述第二罐体(102)的下部具有安装组件(4);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环台(204)装配,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的下端与所述安装组件(4)装配;经所述第一滤网结构(2)过滤后的液体速凝剂通过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的上端流入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内,并通过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的侧壁流通至所述罐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结构(3)包括:通过第二滤网弯曲形成的滤筒(301);集成于所述滤筒(301)上端的第二环台(302),所述第二环台(302)接触所述第一环台(204)下表面,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环台(204)装配固定;以及集成于所述滤筒(301)下端的第三环台(303);所述滤筒(301)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三环台(303)与所述安装组件(4)装配固定;所述滤筒(301)与所述第二环台(302)、以及所述滤筒(301)与所述第三环台(303)均焊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4)包括:沿所述第二罐体(102)的内壁的周向均布的多根支撑杆(402);以及固连于所述支撑杆(402)靠近所述滤筒(301)一端的支撑环(401);所述支撑杆(402)与所述第二罐体(102)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支撑环(401)与所述支撑杆(402)焊接固定;所述滤筒(301)下端的所述第三环台(303)与所述支撑环(401)通过螺栓紧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为立式容器;所述罐体(1)的底部支撑有支腿(10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速凝剂过滤装置,包括罐体、滤网结构;滤网结构分为第一滤网结构和第二滤网结构;罐体包括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第一罐体位于第二罐体的上端;第一滤网的网孔不小于第二滤网的网孔。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在罐体内集成有两处滤网结构,通过第一滤网结构和第二滤网结构对液体速凝剂形成两次过滤,同时滤网采用不锈钢滤网,而第二滤网结构以螺栓紧固的方式拆装类似滤芯,便于后期维护,以第二滤网结构的内进外出的特点,能够将过滤后的杂质都保留在第二滤网结构内部,方便后期更换和清洗。方便后期更换和清洗。方便后期更换和清洗。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 张志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奥瑞特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3
技术公布日:2022/1/28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06572.html

最新回复(0)